蝙蝠标志代表着哪款汽车?,

为什么外表丑陋、颜色黑暗的蝙蝠会在古代被称为"天蝠"、"仙鼠"?

2020年春节,注定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新年。一场新型肺炎席卷中国大地,时值春节的黄金周假期,人们不再是出行游玩,而是奋力抵抗疫情。1月23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发布最新研究成果: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在整个基因组水平上与蝙蝠冠状病毒的同源性为96%,这意味着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来源于蝙蝠。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蝙蝠这种动物引起了公众的注意。

蝙蝠是哺乳类翼手目动物的俗称,是真正具有翅膀、 唯一会飞翔的哺乳动物。正是它这种似鸟似兽(不像一般哺乳动物在地上行走,而是像鸟类一样在天上飞翔),白天不出门,只在夜晚行动,倒挂栖息在隐秘洞穴的奇特、神秘的特点,人们在民间故事里常把它当作"骑墙派"的代表。伊索寓言中有一则故事,很久以前,鸟类和走兽发生战争,互不相让,双方互有胜败。当鸟类战胜时,蝙蝠出现在鸟类的壁垒中,恭喜鸟类是英雄,能将兽类打败,说自己有翅膀,是鸟的伙伴,希望能加入鸟类。鸟类想增强队伍力量,当然欢迎蝙蝠的加入。然而,当走兽胜利时,蝙蝠出现在走兽的营区,说自己是老鼠的同类,也是走兽,希望能加入走兽的队伍,走兽便将蝙蝠纳入同伴之中。于是,每当鸟类胜利,蝙蝠就加入鸟类,当走兽打赢,蝙蝠就成为走兽的伙伴。最后,战争结束,双方讲和,双方都知道了蝙蝠两面派的行为。当蝙蝠申请加入鸟类时,鸟类很不客气地拒绝了它。蝙蝠只好来到走兽阵营,但它们说蝙蝠不是走兽,赶走了蝙蝠。因此,蝙蝠只能生活在黑夜之中,孤独地飞着。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民间故事。明代冯梦龙的《笑府·蝙蝠骑墙》:"凤凰寿,百鸟朝贺,惟蝙蝠不至……麒麟生诞,蝠亦不至。"凤凰训斥蝙蝠,蝙蝠狡辩道,自己有兽脚,不是鸟是兽;而当麒麟斥责它时,蝙蝠便说自己有翅膀,不是兽而是鸟。凤凰和麒麟知道蝙蝠两面应付的行为后,感慨它是不禽不兽的家伙。这两则故事讽刺了蝙蝠是两面派,大滑头。人们对于蝙蝠的认识不只是似鸟似兽的两面派特点,在中西方文化中,蝙蝠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对蝙蝠的文化内涵、印象认识也不尽相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从写实的角度看待蝙蝠,认为其形状和颜色都不可爱:丑陋的外表和黑色的翅膀,而且还有着在深夜活动的奇怪习性。因此,在西方人眼中,蝙蝠是邪恶、恐怖的代表,常和夜里出行的吸血鬼联系在一起。吸血鬼指死后能够从坟墓里爬出来吸血的尸体,它们通过吸食人类或其他生物的血生存下去。吸血鬼害怕阳光,只在晚上活动,这和蝙蝠昼伏夜出的习性一样,并且有些蝙蝠(仅少数)也是吸食血液。吸血鬼的传说在西方广为流传,吸血鬼题材的故事电影中总是少不了蝙蝠的身影,西方电影画面中蝙蝠总是与废墟、阴森恐怖的景象联系在一起。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侦探漫画》塑造了一个虚拟人物——蝙蝠侠,他是伸张正义、打击罪犯的超级英雄。蝙蝠侠的漫画改编成电视和电影后大获成功,市场上和蝙蝠侠相关标志的物件炙手可热,尤其是电影《蝙蝠侠》里高科技、炫酷的产品,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他们把刻有蝙蝠图案的物件当作超酷、超炫的产品。人们不把蝙蝠视为黑夜邪恶的化身,而把蝙蝠侠当作正义的使者,对蝙蝠的看法有所改变。

在中国,蝙蝠被视为吉祥的瑞兽,有时也称之为"天蝠"、"仙鼠"、"福鼠"。为什么外表丑陋、颜色黑暗,甚至有些可怕的蝙蝠会被称为吉祥物呢?上文说过,蝙蝠似鸟似兽,"在中国的故事中,似鸟似兽,那么就是'又鸟又兽'。中国文化十分崇尚此类'多不像'的物体,如龙、麒麟等,因此蝙蝠被看做神奇之物。"实际上,蝙蝠被视为瑞兽与"福"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孟超然在《亦园亭全集·瓜棚避暑录》中说"虫之属最可厌莫若蝙蝠,而今之织绣图画皆用之,以与福同音也。" 蝙蝠是最早的吉祥物之一,"在中国吉祥崇尚习俗中,它却是'福'的象征,堪称是中国祈福第一吉祥物。"不同于西方务实的态度,中国蝙蝠的形象、传说基于幻想、想象,超越现实性和体现形式上的非逻辑性,人们不注重蝙蝠的外表而是关注其谐音,"蝠"谐音"福","蝙蝠"谐音"遍福"或"变福"。中国人一生都在追求福,更想向自然万物乞求能得福。古书《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即长寿延年、富贵殷实、身体康宁、积德行善、自然命终。为了能获得福气,人们常运用谐音法,即利用汉字音同或音近的条件,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想方设法把一切事物和"福"字挂钩,创造表现"福"的内容的象征物,表达祈福的心愿。"吉祥图案中谐音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以生活原型事物的语音去谐音类比被表现事物的语音,进而达到所要表达的本意上表现事物的目的。" 例如,人们对于数字8的狂热,8谐音"发",一张"88888"的车牌号标价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们喜爱数字8可谓达到痴迷的地步;数字4与"死"谐音,不吉利,因此人们极为讨厌数字4,楼层编号、顺序排列直接跳过数字4;红蝙蝠尤其受人们喜爱,因为"红蝠"谐音"洪福",此外还如"鱼"与"余"、"发菜"与"发财"、"碎"与"岁"、"糕"与"高"等。既然蝙蝠是第一吉祥物,人们便想方设法地让庭院、屋内摆设与蝙蝠靠上联系以沾得福气。蝙蝠倒挂睡觉,所以有"福到"(蝠倒)之意;蝙蝠飞进家门则有"福临"的含义;门把上绘有蝙蝠形状则是"伸手来福"等。古时关于蝙蝠已有记载,颇为流行的是服食蝙蝠可使人延年长寿的传说。东晋道教家葛洪的《抱朴子》云:"千岁蝙蝠,色如白雪,集则倒悬,脑重故也。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今人寿万岁。";《太平御览》中也有类似的记录:"交州丹水亭下有百穴,甚深,未尝测其远近,穴中蝙蝠大者如鸟,多倒悬,得而服之使人神仙。";晋代崔豹《古今注》中曰:"蝙蝠,一名仙鼠,一名飞鼠。五百岁则色白脑重,集则头垂,故谓之倒折,食之神仙。"由此可知,古人相信食用蝙蝠可使人长寿。蝙蝠长相丑陋,昼伏夜出的奇怪习性引来了不少文人作家的厌恶。建安时期曹植曾作《蝙蝠赋》,认为蝙蝠长得丑陋,虽然有翅膀能飞,但又不是鸟,被鸟类赶出来,疑问世间为何要生出如此的动物?当然,也有文人对蝙蝠的赞美之语。白居易《洞中蝙蝠》诗中说:"千年鼠化白蝙蝠,黑洞深藏逃网罗。远害全身诚得计,一身幽暗又如何!"虽一身黑色,但蝙蝠又不伤害人,况且能千年长寿。南宋词人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词:"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元稹的《景中秋》"廉断萤火入,窗明蝙蝠飞"的诗句,不把蝙蝠当作恶煞景象,是少见的咏蝙蝠之语。


史前社会,人们对自然知之甚少,把超自然的力量归为神灵的显现,把人生的幸福灾难寄托于神灵之中,以吉祥的符号如纹饰向神灵乞求幸福安康,利用图案来表达情感及与神灵的沟通,因此采取图腾等方式来取悦神灵以期望获得祝福、保佑,这和原始社会的神灵崇拜密切相关。"蝠"谐音"福",所以蝙蝠纹饰作为吉祥图案被广泛运用于家具、剪纸、壁画、瓷器、刺绣上,人们以绘有蝙蝠纹饰的图案乞求幸福,寄托美好的愿望。一只蝙蝠寓意"福在眼前";在蝙蝠纹饰中,蝙蝠多是成双成对出现,两只蝙蝠即是"双福";"五福捧寿"五只蝙蝠围成一圈。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因此在古人眼里,五是一个吉祥的数字,这是蝙蝠纹饰中最常见的图案;五只蝙蝠与荷花、圆盒即"五福和合";几个小孩追赶蝙蝠寓意"纳福吉祥";钟馗旁有蝙蝠飞舞即"钟馗引福";钱币前面有蝙蝠即"福在眼前";蝙蝠与寿桃便是"福寿延年";寿星和飞舞的蝙蝠寓意"福星高照"等。此外,蝙蝠纹饰也大量运用于建筑园林。人们为了乞求住宅平安,想尽办法在建筑上雕刻蝙蝠纹,最著名便是"万福之地"——恭王府。恭王府原是和珅所建的府邸,后恭亲王奕訢拥有这座宅子,因此得名"恭王府"。恭王府的建筑挂件中或明或暗地藏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只形态不一的蝙蝠图案,再加上康熙赏赐的"福"字碑刚好万数,因此也被称为"万福园"。宅子的椽头、彩画、窗格上绘有大量的蝙蝠纹饰:屋顶上的两层椽子延伸下来,在上层椽面尾部绘制装饰图案,在截面绘以"卍"字纹,在下层椽面绘制蝙蝠衔寿桃的装饰图案。"蝙蝠"、"寿桃 ""卍"谐音即"福寿万代";园林中的彩画最常见的便是"五福捧寿"图案。五只蝙蝠围成一圈,圈中绘有彩云,寓意"天降鸿福",一只蝙蝠衔寿桃从天而降即"福寿双全",下面绘有山峰、海水图案,整幅画面传达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吉祥寓意;窗格上一只巨大的蝙蝠倒挂悬置,即是"福到""双福临门"。除此之外,在木梁上也多刻有蝙蝠展翅飞翔,从天而降的图案,即"进福"、"纳福"之意。恭王府的建筑将蝙蝠"福"的寓意、意象运用到了极致。

2024-09-14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