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麦克斯商务车空调冷车正常,热车怎么回事?,

《信条》:在物质世界的扭曲与重构中,感受诺兰的纯粹游戏


《信条》,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第十一部长片作品,在电影上映前,电影院早早地开始用上两部作品《星际穿越》《盗梦空间》为其预热,颇有“诺兰上新片,影迷过大年”之感。

至于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诺兰效应】,私以为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很好地兼顾了电影的商业属性和艺术属性,作为观众既能看到商业电影中的奇观,仿佛永远都有视觉层面的刺激,不会感到厌倦,同时也能够享受到相对高级的审美和趣味,极大程度覆盖了更多的观众。


至于电影《信条》,且不说大众对于这部电影的反应,也不谈是否足够“烧脑”以及充斥于电影中的物理概念,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依然很酷,依然非常的诺兰风格。

什么是诺兰风格?我的理解是,好比是一个理科类教授站在你的面前,向你描述各种概念,解释时间与空间,解释这个世界的规律,最这些概念都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服务于故事与人性,所有的镜头拍摄、电影技巧以及物理概念,最后的落脚点都是【人】,人性与情感,所谓的真实的世界似乎是一种障眼法,一种手段。


诺兰的游戏

在观看电影时,有两点体验感让我有些在意:


1.电影的大部分节奏都很快,尤其是前半部分的人物对话,信息交代异常紧凑,人物的情绪也少,好像在阅读小说文本一样;

2.不知道是不是收音太好的缘故,很多时候我都会被电影的音效“震慑”,所以,当我试图理清楚一些信息时,必然也会被声音干扰到,索性放弃。


而电影中的一句台词,似乎也表达了导演的态度,来自电影中的女科学家,在解释逆时间时,她说,“别去试图理解,去感受它”

于是无论是【熵】还是【祖父悖论】、【时间钳形运动】都在电影中得到了具象化的体现,正常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被破坏了,扣下扳机,子弹回到枪膛,爆炸不是释放热量而是吸收热量,人倒着走路车倒着开,不管是物质还是人都可以从未来回到现在,并且影响现在。

我深刻地怀疑诺兰严重受到了日本二次元文化的影响,表面上是个大导演,关起门来其实是个爱好动漫的宅男,《盗梦空间》有《红辣椒》的影子,而从《信条》里,我仿佛看到了《JOJO的奇妙冒险》第五季《黄金之风》,特别是大反派安德烈.萨特。



前苏联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成了俄裔超级富豪,看似是搞天然气的,其实是军火商人,靠艺术品来洗钱,看似是军火商人,其实他可以穿越现在和未来,通过时间机器,让未来的自己给现在的自己传输信息和黄金,这就好比是JOJO中的替身使者,萨特的替身使者是未来的自己。


在《JOJO的奇妙冒险:黄金之风》中,反派迪亚波罗的替身是绯红之王,它的能力是删除时间和预知未来,虽然仅仅是十几秒,但已足够强大到让他控制整个意大利黑手党组织。



但动漫的好处是通过设定可以解释一下,而不用被追问其现实逻辑,但在电影里不行,因此诺兰引入了具有放射性的钚元素,让反派与这种材料扯上关系,就此发家,并从未来给予自己指引。只不过还是有个小问题,反派安德烈.萨特到底是如何发明出这种时间机器的,是不是只能理解为剧情需要?


而男主角,那个从头到尾都没有名字的人和搭档尼尔一起拯救世界的桥段则让我想起另一部日本电影《明日的我与昨日的你约会》,一个人的时间是正向的,而另一个的时间是逆向的,但他们会在某个时间段交汇相聚,而一起拯救世界的这段时间就是他们交集。

因此我认为,尼尔的时间是逆向的,他是从未来到现在,他总是知晓更多的事情,而他也知道自己会死亡的事实。尼尔和萨特是两个反面,他们都知道自己死亡的结局,但一个选择拯救,一个选择毁灭,而我也猜测,尼尔或许就是成年后的麦克斯。

如果不管时间线,不去思考其中的逻辑,本片依然具有强烈的爽快感和真实感,一来,大多数镜头都是实拍,连飞机撞大楼都是,二来,诺兰对于大场景的调度与控制能力依旧令人惊叹。


《信条》无论是阵容和场面,都是好莱坞商业大片的配置,但我总感觉诺兰在这部电影中更放松了,他并不是想要讨好谁,哪怕是观众,仿佛这部电影是他在和自己玩游戏,是取悦自己的,完成了一次纯粹的游戏,就像小男孩把玩具们堆放到一起模拟打仗,just for fun。

物质世界的虚无

看诺兰的《信条》会忍不住想起李安的《双子杀手》,同样是特工故事,李安拍到最后还是拍了【恐惧】,一个与杀戮为伍的特工遇上了年轻版的自己,他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去向他诉说,展示自己的脆弱、恐惧以及种种遗憾。

而诺兰拍特工故事拍到最后还是拍了【虚无】,是的,物质世界的虚无。


《星际穿越》里,地球遭遇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世界濒临灭亡;《盗梦空间》里,现实世界会随着潜意识和梦境扭曲变幻;《记忆碎片》的重点是记忆和精神;《蝙蝠侠》里的哥谭市仿佛永远阴森压抑危机重重……现在是《信条》,时间不再正常运转,未来在攻击现在,所以物质世界运行的规律也变了,正向和逆向交叉了。


物质世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而应诺兰的召唤跑到电影院里的人们则看到了一次又一次,诺兰将物质世界扭曲、混乱、重构,仿佛他在用力证明着,物质世界的不靠谱,不可信,不能完全依赖,但令人颇有些矛盾的是,传递物质运行规律和概念的也是他。

那么,如果物质世界不值得相信,那我们该相信什么呢?(《信条》中也提到了信仰的问题)。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星际穿越》里,三个宇航员背负着全人类的命运,男主角总想着要回家和女儿在一起,安妮海瑟薇扮演的布兰德却希望和恋人相聚,并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爱不是人类发明的东西,它一直存在,而且很强大,是有意义的。也许意味着更多,更多我们还无法理解的,也许是某种证据,来自更高维度文明而且我们目前无法感知。我风尘仆仆穿越宇宙寻找一个消失了十年的人,我也知道,他可能已经死了……爱是一种力量,能让我们超越时空的维度来感知它的存在。尽管我们还不能真正地理解它,能见到爱德蒙斯的机会再渺茫我也不放弃,这不意味着我错了。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觉得太过感性,明明人类都要毁灭了,你还在这爱来爱去的,但事实就是,最后拯救人类的还是【爱】。

《信条》里,男主角要去拯救世界,但其实他和一位女性的命运紧紧绑在了一起,甚至就可以理解为,他不是去拯救世界的,他就是去拯救她的,拯救一个被丈夫虐待的女人,救下她就能救下世界。或许“拯救世界”这样的命题对于个人来说还是过于宏大了,我们所能做到的无非是守护到具体的某个人。



或许物质世界才是虚无的,情感、精神才是我们每个人的归宿。日落月升打雷下雨季节交替都是冷冰冰的自然规律,但这些规律也可以变得很浪漫,因为在茫茫宇宙里,人类存在本身就是一件巧合与浪漫的事情。

因此,再次回到电影中的台词,“别去试图理解,去感受它”,真实的物质世界也可能是眼花缭乱的障眼法,理解它它也可能会随时改变,突破你的理解,感受它则是感受自己的存在与力量,从而去拯救,去守护。

-END-

2024-09-09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