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斯汽车时钟时间调整方法有哪些?,经典福克斯怎么调整时间

从新福克斯身上,我看到了福特品牌正在滑向深渊 !



(一)

福特,这是汽车界一个重如泰斗的汽车品牌,它是汽车流水线生产的发明者,是现代汽车工业的鼻祖,是美国汽车的骄傲。福特曾经带给过世界无数具有历史意义的车型,从最早的流水线教科书车型T型车,到勒芒赛事把法拉利打得找不着北的GT40,到称霸WRC赛场的ESCORT,到极具美国平民英雄精神的Mustang-Shelby肌肉车、野性又实用的F-150系列皮卡,再到最具运动性格,极受年轻人欢迎的福克斯、嘉年华系列。福特汽车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太多的精彩。




然而,近五年以来,福特在中国和全世界汽车市场上颓势尽显:车辆迭代速度放缓、市场占有率逐年下滑,产品力、设计、科技和质量方面都不尽如人意。渐渐的,至少在中国市场上来说,福特已经被逐渐边缘化。很多人在买车的时候,甚至不会想起福特这个品牌,即使想到,也往往是第五、第六甚至更后面才想到的品牌。在这个流量话题为王的世界,被人遗忘甚至比犯错更可怕。

2018年日内瓦车展,福特推出了他们的当家车型——全新一代福克斯。秋季,这款车引入了中国市场,主打11-16万的高品质紧凑级家轿。这个级别的车型市场竞争极为激烈,福克斯的“一生之敌”大众高尔夫、畅销全球的日系双雄丰田卡罗拉、本田思域、剑走偏锋的马自达3、后起之秀现代菲斯塔、领克03、名爵6、北美兄弟通用的雪佛兰科鲁兹、别克威朗、以及豪华品牌宝马、奥迪价格下探抢占该市场的1系、A3……面对如此多强劲的对手,新福克斯能征服市场上的用户吗?



说实话,我对福特福克斯的印象是很好的。历代赛车游戏中,福克斯都能让玩家感受到灵动的车身,高极限的底盘,它一直都是深受车迷喜爱的驾驶者之车,能给车主带来很棒的驾驶快感。身边也有很多喜爱驾驶的朋友对新福克斯很感兴趣。

然而到店里开过之后,我却大失所望。

新福克斯这辆车,在如今2019年的市场里,几乎只剩下“善于劈弯”这一个优点了,其他所有看到的,摸到的,感受到的,都是平庸的,甚至是有硬伤的。对此,我真的发自内心地想问一句:福特,你还是汽车行业界的巨头吗?

首先看外观。虽然汽车外观审美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没有绝对高下之分,但客观地说,新福克斯的整体设计,在如今这个时代,只能说跟上了主流审美的步伐,但看不出一丝亮眼的、令人惊艳的、或者极具品牌辨识度的设计,相信绝大多数人在这个外观上都难以找到一眼让人心动的元素。




然后坐进车内,依然是平庸的感觉。当然,有些地方我是需要向福特“致敬”的,就比如这个内饰。要知道,老一代福克斯的内饰和空间表现,在同级车里几乎是倒数、不及格或者将将及格的表现,比如车内空间极为狭小、气味大、中控难用、缺乏储物空间、人机工程学不合理等等。在新福克斯上,这些缺点或多或少都得到了优化,现在每一项基本都能达到75-80分,也就是同级中游的水平了。但整体看,依然是缺乏足够的亮点和设计感。整个内饰用料做工非常一般,缺乏质感,看上去也有一种灰头土脸的感觉。最让我吐槽的,是福克斯的驾驶座椅。作为一款运动车,座椅是体现驾驶感受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但福克斯的座椅,全系到顶配都只有手动调节、都只有织布座椅,且无法调节腿托高度。腿托暂且不说,但在这个年代,到顶配都没有真皮椅、没有电调节,真的是作死的做法,因为这是其他合资品牌10万元级别车型的玩法!而且自主品牌10万元就有真皮椅电调节了。这样的车摆在展厅里,我几乎肯定会赶走一半感兴趣的客户。在此我郑重给单身男青年们一句忠告——来看福克斯,千万不要带女朋友过来,否则对方有很大概率会嫌弃你的审美水平和鉴赏事物的能力!





再说说开起来的感受吧。首先就是之前说的座椅的问题,腰部支撑性、包裹性一般,坐垫也不够长,腿部承托性不好。在舒适性和运动性上先输了一分。全新的1.5T三缸发动机,三缸到并不是什么问题,抖动抑制做得不错,绝对动力方面,我没有机会做0-100测试,根据媒体的结果,百公里9.1秒,同级别涡轮车里中下游水平。就我的动力感受来看,中段超车时候的爆发力还是足够的,但也并不惊艳。

变速箱是整辆车开起来最大的槽点!变速箱调教一向是福特最大的软肋,这次他们全新研发的8AT变速箱,真是惊到我了——前三档只要收油几乎必顿挫!这种表现不要说和爱信6AT,ZF 8AT比,就是菲斯塔上面的那个干式7速双离合也把它完爆了,甚至名爵6的双离合都比它略好。在如今2019年这个时代,动力系统的顿挫是所有厂家必须尽一切代价回避的缺点,因为,现在市面上有越来越多的混动车、插电混动车、纯电动车可供选择了。电机相比汽油机,在物理特性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速平顺响应快。当人们习惯了这种特性,顿挫就会令人非常难以接受!这事关驾驶者和每一位乘客的体验。如果这个变速箱是众泰做的,我可以理解,但如果是世界大厂福特出品,这样的产品和体验,让我不得不怀疑如今福特动力总成技术人员的水平了。

那么,如此顿挫的换挡,是否以牺牲舒适为代价换取了铿锵有力的性能表现呢?为了解开这个疑问,我在红灯第一排停了下来,把车辆调到运动模式并换成M档手动模式,待绿灯亮后,迅速加油1档升至4000转,然后按下右手后面的换挡拨片。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种犹豫、拖沓、间隔1秒后喘气升档的感觉,很福特!于是仅仅换了一次档,我就把手动模式调回来了。一个抒情歌手,开什么电音摇滚演唱会!

底盘操控算是这辆福克斯唯一的亮点了,方向盘既轻又准,转弯时,能感觉到福特专有的那种前轴十分轻盈、积极入弯的特性。这种特性在更低一级的福睿斯上也能感受到,它能引诱着驾驶者不断探索入弯速度极限。同时,底盘侧倾控制非常好,悬挂有韧性,可惜滤震和整车的厚实感要比领克03和思域差一些。我知道,身居德国的欧洲福特团队再一次完成了杰出的工作。这群平时生活在科隆,周末寻迹于纽北的底盘工程师,在我看来是如今整个福特集团最有价值的财富了。

但操控好这个优势,马自达有、宝马有、甚至现在的领克也有。和福特福克斯相比,宝马和马自达拥有更快的动力响应和更好的动力匹配,领克03则有更高级的质感和更轻松惬意的驾驶体验。福克斯的驾驶感,在这几个品牌面前真心占不到什么便宜啊!

综合产品力而言,我认为就如今新出的这些紧凑型家轿里,福克斯被领克03、本田思域完爆,被现代菲斯塔小爆,甚至还不如上汽名爵6。

然而,对于福特来说,有些事情比造出一辆平庸的福克斯更加令人担忧。这涉及到福特整个公司的宏观战略和战术层面,以及工程水平、经营管理水平、技术储备的问题。毫不夸张说,整个福特集团,真的有慢慢向悬崖跌落的迹象。



(二)

时钟拨回到10年前2008年,金融危机的突然到来重创了美国汽车工业。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家汽车巨头风雨飘摇,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在这场地震中,通用和克莱斯勒双双“阵亡”,申请了破产保护,当然之后美国政府给他们“投胎转世”了。而福特,是在美国汽车三巨头中唯一“活下来”的企业,彼时,福特汽车集团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帝国,坐拥马自达、沃尔沃、捷豹、路虎、阿斯顿马丁等响当当的世界汽车品牌。而在金融危机风暴剧烈冲击福特这艘举行战舰的时候,“船长”,即福特前CEO Alan Mulally喊出了一句清晰响亮的口号“One Ford”!一切资源聚焦于福特这个品牌,其他品牌随他去吧!于是,马自达、阿斯顿马丁独立了,沃尔沃被吉利收购了,捷豹路虎被印度塔塔收购了。福特集团只剩下了福特和林肯两个纯粹的美国品牌。



福特前CEO Alan Mulally

那么“One Ford”战略效果如何呢?至少从短期来看,无疑是成功的。卖品牌的瘦身计划,使得福特甩去了大量的人力、财务累赘,拥有了内部良好的财务环境。福特在09-12这几年相继将嘉年华、福克斯、蒙迪欧、翼虎、锐界等车型更新换代,稳住了全球市场份额,特别是老家美国和欧洲的份额。在中国,销量也是稳步提升。福克斯,以及14年左右推出的中国市场“特供车”福睿斯,两兄弟加起来甚至对同级大众轿车的产品销量产生了威胁。

然而,“One Ford”的本质核心精神是什么,可能在福特企业里的绝大多数决策中高管都没弄明白。“One Ford”本质上是一种“战略收缩”策略,聚焦于福特一个品牌,就像福克斯的英文车名“Focus 焦点”一样。这是一种把“拳头”缩回来的战略,短期内失去一些市场份额,但却在积蓄力量,为的是有一天能把拳头有力的打出去!

在这个时期,福特最应该做两件事:一是加紧修炼内功,让自己的产品从内到外升级翻新,拿出去的时候能够给世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二是加强品牌形象建设,让Ford这个品牌持续曝光,给世人“洗脑”,强调这个品牌悠久历史中的优良基因,核心价值,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景blabla,就像奔驰那些“the best or nothing”“汽车发明者重新发明汽车”的广告词一样。

可惜,从事后来看,福特这两者是一样都没做到!从2015年在中国市场发布中大型豪华车金牛座之后,福特竟然在16-18整整两年半没有在中国市场投放任何一款全新产品!而同期,同样作为汽车巨头品牌的大众、丰田、本田、通用(别克雪佛兰)、甚至现代起亚,都采取了战略扩张,投放双车型这种“多生孩子”的战术,对此,福特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和应对之策,以至于在中国市场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消费者遗忘。福特在中国的广告语“进无止境”实质的效果却是“静无止境”!至于这种结果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先在这里卖个关子,后文会提到。



那么,这些年除了福特外,还有采取战略收缩的品牌吗?它们混的怎么样?我可以告诉大家:有!有成功案例。

我们来看看被福特抛弃的两个小弟:马自达和沃尔沃。

首先看马自达,在离开福特之后,以前和福特共用的C1平台无法沿用。但马自达凭借全公司人员的智慧,齐心协力,研发出了一套“创驰蓝天系统”,最大限度挖掘内燃机及整车的效率,优化了车辆的驾驶体验和油耗。另外,马自达的外形设计“魂动”,也在市场上赢得了众多车主的心。

马自达的企业体量无法和福特相比,“创驰蓝天”战略实质也是一种收缩战略,是马自达高层在如今电动、混动时代“死磕内燃机”的孤注一掷之举,集全公司之力最大化自身的技术优势。而他们的产品,确实赢得了市场的好评,至少俘获了一部分颜值控、技术控、驾驶控消费者的心,同时也维持了稳定的市场占有率和营收状况。



再看沃尔沃,也许有人会说在吉利的巨额投资下,沃尔沃是属于战略扩张的。其实不然!沃尔沃在脱离福特后,立刻发出了“今后只研发2.0T及以下排量发动机车型”的宣言,这是全球首个车企敢明说这样的话,当时还被很多人认为是技术储备不足而做出的无奈之举,可如今来看,沃尔沃竟然像苹果一样,引领了时代潮流!沃尔沃另外一个战略收缩的地方,是从2018年起停止柴油发动机的研发,从2019年起不再研发纯燃油新车型,全面电动化,并大力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由传统车企逐步转型为出行服务类企业。我是真佩服沃尔沃,他们的高层简直就是一群时代先知啊!



简约而不简单,虽然沃尔沃放弃了很多东西,但他们研发出了行业领先的SPA,CMA模块化平台。新一代平台的车型,在维持沃尔沃一贯安全、环保优势的基础上,车身刚性、外形设计、车内品质、驾驶性能及质感上都得到了全方位提升,至少在综合产品力上已经追平甚至略微胜出德国豪华品牌三强BBA了。全新XC60,XC40两款车,在这两年世界各大评比奖项中拿奖拿到手软,就是一种明证。

我们再来看看福特。“One Ford”战略失败(至少在中国市场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仅仅在财务上、成本上减少了多余的累赘,却从来没有在技术上、品牌上、生产效率上进行大幅提升,在未来发展道路选择上也是举棋不定。有很多新闻和事实都可以反映这一点,比如福特近些年频频关闭欧洲工厂、美国工厂,进行裁员。另外新一代小车嘉年华不再引入中国市场,因为市场占有率不高,不赚钱。看看,多么“淳朴”的商业思维啊!有钱咱就赚,没钱咱就撤,再不济就裁员关厂。问题是你这样做下去,福特品牌的光辉何在?还有多少人相信福特是一个引领工业革命辉煌的百年品牌?



同样是“战略收缩”时期“缩紧拳头”研发制造出来的产物,新福克斯和2019年即将上市的新马自达3,哪只“拳头”的力量更大呢?



(三)

前面文中留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其他品牌在这几年频频推出新车的时候,福特却一直“静无止境”?这是因为,在最近五年里,汽车行业在生产环节方面悄然发生了一场“小革命”,而福特在这场“小革命”潮流中落后了。

这场“小革命”就是汽车模块化平台生产。

注意,我说的是模块化平台,不是单纯的汽车平台。两者最大的区别是:汽车生产平台只能满足单一尺寸的车辆研发生产,而模块化平台可以跨越车身尺寸的局限,通用更多的基础结构和零部件,简化工序,实现不同尺寸级别车型的共线生产。



最早的模块化平台由大众所创,就是大名鼎鼎的MQB(Mei Qu Bie)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满足下到4米1长的小车Polo,上到5米2长的SUV途昂共线生产,也可以满足大众集团内部低端品牌斯柯达,高端品牌奥迪的绝大部分车型共线生产。大众铺天盖地的向中国市场投放大量车型、以至于其他车企纷纷效仿模块化生产:丰田的TNGA,宝马的UKL/CLAR,奔驰的MF1,标致/雪铁龙EMP2,沃尔沃的SPA/CMA,甚至国内的很多车企如吉利、长城、广汽传祺、上汽荣威/名爵等也纷纷紧随这个时代的脚步。

模块化平台相比以前的单一车型单一平台,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生产成本,缩短研发周期,衍生更多车型,而且还能提升车辆本身的质量和品质。因为,更多的通用件运用到更多车型的生产中,意味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厂家必须用更高的标准,与相应的零配件供应商进行研发合作。模块化平台生产,对中低端产品的质量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另外,模块化生产并不意味着产品同质化,车企依然可以通过用料、调教改变一辆车的驾驶性能、舒适性能、豪华氛围、车机功能等等。如果出现同平台大量车型同质化,这是车型研发工程师的锅,而不是模块化平台生产的锅。

而对于福特,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在2016-17年这个时间节点,在大众可以做到4.1米-5.2米车型共线生产的情况下,福特甚至做不到4.1米的嘉年华同4.4米的福克斯共线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我试驾的新福克斯,终于是在福特最新研发的模块化平台上造出来的车了(尽管这个平台福特还没给他起名字,商业头脑堪忧啊),而且这个平台可以兼容制造小一级的嘉年华和大一级的蒙迪欧。此外,福特最近在中国发布了“2025战略”,即到2025年为止,福特要在中国市场投放超过50台车!其中还包括大量电动车和混动车。如果这个计划可以实现的话,福特在后几年至少在产品数量和曝光度上不会吃亏了。但事实上,这款由新模块化平台出品的新福克斯,综合产品力还是不够尽如人意。

这就引发出了福特另一个问题,或者是在中国市场遇到的问题:没有根据国内市场的特点,与国内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研发,生产出符合国内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四)

在这方面,福特的美国兄弟通用汽车是他最好的老师。

在2000-2008年这段时期,通用和福特的实力对比是这样的:通用整体的体量比福特大一点,但主要胜在最高端技术和车型产品分布更广上。在小型、中型汽车的产品力上,通用是明显不如福特的。福特由于有马自达、沃尔沃、捷豹路虎的技术加持,那时候的嘉年华、福克斯、蒙迪欧、翼虎等拉出来,绝对不虚当时大众、丰田、本田的同级产品。而通用,只能依靠欧宝,甚至韩国大宇的力量在市场上生存。看看当时的雪佛兰赛欧、景程那些车单薄的底盘;别克世纪、林荫大道那些车低效的发动机、忽忽悠悠的操控、以及逆天的油耗。在当时萨博9-3工程师眼中,那时候通用给他们的基础架构就是废铜烂铁,只有拿回来烧钱魔改才能满足他们“贴地飞行”的产品要求。

但通用精明的高层做了一件无比正确的事:在1997年于中国上海建立了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这一举动,极具市场前瞻性眼光,领先了同行业对手10年甚至20年!

泛亚汽车主要做的事情,就是针对中国人买车的需求和中国市场的特点,来进行本地化的技术研发。其实说白了,和福特早些年在欧洲成立欧洲福特研发中心一样,都是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但其实做这个事情是需要很大魄力的——道理很简单,在今天,我们中国的车企有魄力去到非洲建立一个研发中心,并雇佣一群黑叔叔一起做汽车研发吗?福特走向欧洲,那是属于欧美的技术交流,可通用扎根97年的中国,这算是技术扶贫?技术转让?还是资源交易?“不懂车”的中国人,能不给通用汽车添麻烦就不错了,还指望他们提供可靠的帮助?相信当时肯定有车企是这样想的。而就算是那些对中国人投信任票的车企高官们,肯定也会想到,这个过程是需要增加很多额外的成本的。因为中国人没有汽车研发经验,因此肯定有大量的试错成本、额外花费的教育成本等等。总账算下来,其他企业当时没有选择立刻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20年之后回看,通用赌赢了。泛亚在整个通用新车研发体系中几乎成了“大腿”般举足轻重的存在。在外形和内饰、语音交互功能设计上、甚至车辆极限性能、NVH行驶质量性能上都能给通用的别克、雪佛兰、甚至凯迪拉克品牌提供极大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泛亚通过不断学习,与中国市场近距离接触,掌握了中国人最看重的那些汽车消费特点:外观内饰宽敞大气、有质感、储物空间多、后排空间大,行驶起来安静、加速要平顺,底盘要柔韧,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现在通用旗下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这些车几乎都能找到这些共通点。我甚至认为泛亚让通用的产品得到了升华都不为过。其实我们中国人在汽车方面不必妄自菲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件是汽车重要的一部分,车辆的内饰设计、易用性、行驶NVH表现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这十几年来,我们中国人“挑剔的屁股,敏感的神经”,以及对“高级的渴望”,其实大大促进了汽车行业后三者水平的提高。最终通过厂家的努力,我们达到了一个双赢的结局。

关于通用,这是汽车行业里一个非常特殊的品牌集团。它特别“不要脸”,几乎视品牌价值如无物。通用从来不宣扬自己的美国血统、历史情怀,哪怕是美国烙印很浓厚的雪佛兰也不宣传。他们只关心产品是不是符合当地市场的需求,价格是不是具有竞争力。但通用有一点做得特别好,它极其看重技术人才,并善于“全球化运作”。尤其是2009年以后“投胎转世”的通用,大幅提升了欧宝那批技术人员在集团中的地位,并且吸收了萨博的很多人才,还从宝马那边挖了不少人,这些人为凯迪拉克、雪佛兰、别克这些品牌车型的发动机、底盘方面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再加上中国泛亚这边的内饰、人机交互、NVH方面的技术支持,通用的车型一下子变得极富市场竞争力。此外,通用还有一个很精明的地方,它一直注重最尖端的技术储备和最前沿的汽车技术研发。比如通用有自己的高效油电混合动力发动机、全世界最先进的增程式混合动力发动机,90V车载电气系统(其他厂家都只是做48V),以及一直不断进化的,代表美国最高赛车技术的克尔维特Z系列跑车。近几年,通用还与谷歌Waymo进行长期的AI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路试,很可能会在下一个智能汽车时代占据先机。最近两年,通用选择出售欧宝,暂时放弃常年亏损的欧洲市场,就是为了腾出更多资金用于这些最高端黑科技的研发。有这些最尖端,最时髦的技术储备,通用就可待政策、时机成熟之时,迅速将完善的新技术产品投放上市,获取市场的领先地位。



再说回福特,本来在尖端技术方面,福特就一直鲜有建树,目前市场上连一款像样的电动、混动车都拿不出手。最要命的是还不放低姿态,和中国人一起做研发提升产品、抢占市场,建设用户口碑。就拿这个最新的福克斯8AT变速箱顿挫问题来说,如果是通用旗下的某款车型发生这样的问题,首先着急的一定是泛亚,最有解决问题欲望和决心,最快能行动起来的也一定是泛亚的这些中国人,因为作为研发单位(至少是中国市场的车型),这件事情或多或少和他们脱不了干系,他们不能容忍因为变速箱问题让同行、同胞抢了市场,他们会担心自己的工资甚至饭碗。而在福特,这件事会怎么发展呢?很有可能是这样:由于福特在中国只有生产,没有相关的研发部门,因此,很有可能没有一个中国人需要为福特8AT变速箱顿挫这件事背锅。那么这个锅,可能就需要欧洲或美国福特负责动力总成研发的部门来背。但你不要忘了,福特是“One Ford”,是全世界人民的福特,如果只有中国市场要求改进变速箱,那么改进的变速箱还要投放到欧洲、北美、甚至巴西市场,这成本可就大了。于是福特的财务算了一笔账:只要世界其他地方的福克斯销量不受太大影响,没必要专门为中国市场修改变速箱。这个问题,还是等到三年后,福克斯全球统一升级改款的时候再解决吧!

综上所述,我认为,如今的福特已经是一个从技术上、管理上、产品力上、营销服务上全方位落后主流时代的品牌了,它正在一步步跌入深渊。如果不是对福特品牌或某款车型有特殊的情话或癖好的话,我不会向身边的朋友推荐如今市场上的任何一款主流价位的福特车(Mustang, 福克斯RS,F-150皮卡这些玩具车或特种车辆除外)。当然,如果福特推出新车,我还是会去4S店试驾。我不排除福特造出好车的可能性,但我估计到2020年底,福特不会有什么好车推向市场。我想看到福特做出改变,来适应、拥抱这个时代,至少不要向现在这样,对中国消费者那么敷衍了事。同时作为一个车迷,我也不希望看到福特就此垮台,让那些传奇的历史和经典车型就此消逝。



所以,好自为之吧,福特,祝你好运!


2024-09-04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