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f表不准是什么原因?,

火爆预订后,极氪001被质疑配置“货不对板”

传统燃油车时代,用户对车辆的评判声音,往往要到规模交付以后才出现。

但在智能电动车时代,情况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今年车市重磅车型的极氪001,在交付前却陷入了配置“货不对板”的质疑声音中,被惹怒的部分用户甚至因此退订。

除了极氪,不少车企在向用户企业转型中,都遭到了不少吐槽,传统车企的转型阵痛,在所难免。

过度营销还是货不对板?极氪被列“N宗罪”

极氪品牌诞生前,起初作为领克电动车系来打造,品牌独立后,极氪今年4月在宁波工厂发布了首款车型001,发布会后,见惯“靓车”的媒体,却在001旁边久久不散去。

这种罕见的关注度,也从001火爆的预订得到印证,今年6月,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紧急对外回应,2021年可交付的订单已经售罄,但伴随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疑似货不对板的配置,争议的焦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早期为了吸引用户下订,极氪提供了0.5万元抵 2万元的方案,入门WE版本价格低至26.6万元,但盲订车主后来却发现入门版车型价格直奔接近至30万元。极氪解释称,该价格是无法确定明年补贴下的补贴前定价,但对于这种“海鲜”定价行为,不少预订车主并不买账。

(社交媒体上不乏极氪的质疑声。)

其次,极氪多项配置疑似出现“减配”行为。在产品发布时,极氪曾表示浩瀚造车架构支持800V电压平台的快速充电,但001却只支持400V平台,极氪被指模糊宣传。另外,全景天幕配置曾被列入标配、全配的车型中,但实际上天幕却属于额外付费选装的配置。

至于电机“盲盒”,也引来质疑,新车搭载了国产威睿以及进口的日电产两款不同电机,峰值扭矩有所出入,但极氪却以“功率一样”进行了搪塞。

这番操作,也导致了不少预订用户组团“开骂”,更有甚者进行了退订,至于不能退款的大定,有车主则以转让订单的方式处理。

“新车是4月15日发布的,我4月16日就下大定了。”小亦是一名电动车爱好者,在极氪001刚发布之时,他就预订了YOU版的顶配,空气悬挂、3.8秒零百加速等,都成了小亦敢于“盲订”的理由。

可惜事与愿违,由于配置不确定,加上看过实车后不如预期,最终小亦把自己的大定转给了其他意向购车者。尽管之后极氪连续发文解释,并表示开放选装配置,但像小亦这样,最终被一系列“不确定性”劝退的早期预订用户,不在少数。

(事发后,极氪官方APP的头条信息就是订单方面的提醒。)

和部分网友“一面倒”的批评声音不同,小亦认为要更加理性看待配置问题,有关400V/800V的电压平台,以及国产电机的问题,在他看来都属于“可接受”范围,“但新品牌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而招到风雨,再正常不过了。”小亦告诉南都记者,虽然自己已经转订,但也希望国产品牌能真正把前期宣传的配置功做出来,否则品牌将面临真正的灾难。经过一番思想挣扎后,小亦如今选择购买另一台已经实现交付的造车新势力车型。

来自广州的预订用户林先生,之前也在厂家宣传和身边朋友推荐下,迅速成为一名“小订”用户,他和许多极氪潜在购车者一样,目前也处于犹豫期,厂家能否按时按质交车,成为他购买的决定因素,“虽说国产电机不一定就比进口的差,但如果车企交车太慢,配置选装货不对板,这是消费者不希望看到的。”

用户型企业躲不过吐槽?

有媒体形容,亲自挂帅极氪的李书福,遇到造车以来的最大麻烦。极氪的遭遇,是智能新能源车逐渐普及,车企转型为用户企业过程中,遭到用户“反噬”的一次缩影。事实上,近段时间以来,不少企业在直接面对用户时,都遭遇到类似的问题。

新能源轿车中,比亚迪汉的销量和关注度都排名前列,上市之初承诺的全车可OTA升级,成为汉的一大卖点。比亚迪介绍,自去年7月上市以来,汉已经实现了15次OTA升级,最近一次升级则是7月份把华为HiCar引入车上,实现手机端与车端更充分的互联互通。不料的是,这次升级却引来不少用户吐槽。

比亚迪称这次升级为“OTA升级厚礼”,但在官方论坛的评论区却直接翻车,有汉车主表示,“弄了半天就只是一个华为投屏”,也有车主认为,比亚迪多次OTA升级,并未能解决刹车卡顿、车机卡顿、远程空调等一系列问题,而许多比亚迪其他车系的车主表示,当初承诺的OTA升级不见踪影。

广汽埃安也是传统车企孵化的用户企业代表,不久前用户反映大雨天气下,AION Y的前舱盖内有雨水进入的情况,事件发生后,不少用户也在官方渠道发起质疑,后来厂商与用户直接进行了协商,才把矛盾逐渐解决。

不但传统车企踩坑,就连一向被认为是用户型车企的蔚来,近期也因为座椅问题,被不少车主以及准车主吐槽,甚至蔚来创始人李斌都被拉进了座椅吐槽的用户群。

客观上,汽车只要进入市场,座椅均符合相关标准,但不少蔚来用户表示座椅存在偏硬、受力不均,导致腰不舒服的状况,甚至有车主晒出医疗报告单,称开车导致腰间盘膨出。蔚来回应称,座椅设计偏运动取向,并非设计缺陷。也就是说,“产品缺陷”的说法无从提起,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也确认不会因此发起召回。

但鉴于吐槽座椅的用户群体并不小,最终,蔚来的解决方案是提供自费改造座椅的升级方案,根据不同车型,支付费用在2800元-3000元。

传统汽车时代,汽车厂商制造什么,客户就只能买什么,但在用户参与定义汽车的时代,当下的汽车尤其是智能新能源车,产品已经逐渐透明化,而用户与企业的沟通,也不再重重阻隔,在官方APP,与CEO对话都直接变为现实。

观察:

“为用户造车”的新势力更吃香,

传统车企转型“用户企业”阵痛难免

目前,智能电动车行业主要分为三个赛道,一种是传统品牌直接进入,一种是造车新势力,第三种则是基于传统车企打造,但拥有独立的品牌和运营体系。

目前,包括极氪、广汽埃安、极狐、智己等新的智能电动车品牌,其背景都源自传统汽车大厂,作为承载大厂们转型重任的新品牌,它们都参照了不少造车新势力的做法,重要的特征就是开放线上预订乃至直销,并且通过官网、官方APP直接与用户零距离沟通。

极氪一事,也导致了安聪慧不得不多次出面解释,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打造用户型企业过程中,要坦诚透明地面对用户提出的需求,“去掉中间环节直接面对用户是不可改变的。”只不过,还未对外交车的极氪,就已经遭到用户质疑虚假宣传。

在安聪慧看来,卡位第三赛道的企业,融合了造车经验、技术储备以及组织灵活、对新型用户关系的建立与运维见解超前的优势。但也许极氪们没有想到的是,在转型用户企业过程中,只要稍有不慎,他们遭到的批评声音就会成倍放大。

新能源车时代,过去埋头造车的传统车企,已经不具备明显优势,数据对此亦有支持。

消费者洞察与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君迪)7月发布的202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魅力指数研究(NEV-APEAL)显示,自主新势力品牌在总分和细项上的遥遥领先,在智能电动车细分领域,造车新势力甚至已经领先于传统车企。

J.D. 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蔡明告诉南都记者,出现这种现象的核心原因,正是因为自主新势力品牌在打造产品的过程中离不开用户二字,从产品战略和定义,到产品研发,再到产品质量把控,都紧紧围绕着用户体验和用户价值展开,“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是对其他品牌的最大启示。”

过去几年,包括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新势力,都曾在用户维护上踩过不少坑,然而,当传统车企转型用户企业时,他们的遭遇也“似曾相识”。

有汽车行业分析人士认为,相比过于单纯的硬件盈利模式,智能电动车时代,产业链得到重构,硬件端和制造端的利润将处于较低水平,如何为用户造车,从用户生态中获得利润,包括软件订阅、自动驾驶功能等收费,都是车企不得不面对的全新商业模式。

出品:南都汽车质量观察室

南都记者 钟键挺

2024-08-25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