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悦酒店乘坐公交车需要转车吗?,

重磅发布!青州又新增2家高校、综合性医院……青州未来无可限量!

青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8-2035年)

公示文件

青州市人民政府

2018年10月

根据市政府工作安排,规划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青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现对该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书面反馈至青州市规划局。

一、公示时间:2018年10月15日至11月14日

二、意见和建议反馈方式

1、电子邮箱地址:qzgh01@163.com(请注明“青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标题)

2、信件寄往:青州市旗城路567号城建大厦七楼规划局规划技术科

邮 编:262500

联系电话:0536-3318675

联 系 人:刘刚 曾庆达

一、总则

(一)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区为青州市市域。范围包括王府、益都、云门山和黄楼4个街道,以及弥河、王坟、庙子、邵庄、高柳、何官、东夏、谭坊8个乡镇,总面积为1569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中心城区是指为满足青州市市区集中紧凑发展需要而进行管控的地区。北部以济青客运专线为界;东部以长深高速为界,过益羊铁路后转至凤梨路;南部益王府路以东以市域南环路为界,益王府路以西以拥军路为界;西南部以云门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边界线为界;西侧以北阳河路为界。总面积为151平方公里。

(二)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8-2035年。近期到2022年,远期到2035年。



二、 全市发展目标、定位与战略

(一) 发展目标

立足新时期发展新要求,坚持生态优先,优化青州人居空间格局。彰显古城风貌,突出文化、花卉品牌。以科研院校、科技企业为依托,培育创新能力,发展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等多元产业。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有序集聚,推动城乡良性互动发展。打造青州成为创新能力突出,产业良性互动,城乡一体发展的山东半岛城镇群中有魅力的山水人文宜居城市。

(二) 发展定位

本次规划提出青州市的发展定位为东方花都、文化青州、海岱名城。

(三) 发展战略

1、突出古青特色,彰显都市风貌,发展特色功能。保护古城格局,活化历史街区,提升古青特色,建设古城青州。优化尧王山-云驼景区-科教创新园区-大马山-黑虎山的山前地区开发,控制开发强度,确保生态优先。

2、推动城市东进,优化发展平台,培育战略高地。引导商贸、文化和医疗、教育等功能东进,培育高品质城市发展平台,将东部城区建设成为青州人文客厅。统筹峱山经济发展区、经开区及东夏区域物流基地,引导产业扩容,打造区域先进产业集聚区。以创新功能为重点,优化卡特彼勒工业园发展。

3、优化南北两翼,提升镇村服务,统筹全域发展。本次规划在全市形成中部扩容集聚、山区特色引领,北部农工互促的城乡联动发展格局。以景区、特色小镇、特色村落为重点,以特色旅游公路、城市景观大道为网络,组织全域旅游。优化镇街工业园区,以镇区和中心村为重点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 全域空间规划与生态保护

(一) 划定全域三区

全市划分为北部农业空间、中部城镇空间以及南部生态空间。



(二) 构筑全域生态安全格局

全市共规划11个森林景观斑块和9条绿化生态廊道。11个森林景观斑块分别为云驼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玲珑山风景区、仁河水库风景区、仰天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逄山森林公园、双镇流域森林公园、黑山森林公园、神仙门山森林公园、雀山森林公园、尧王山风景区、弥河国家级湿地公园9条绿化生态廊道分别为淄河、仁河、石河、弥河、南阳河、北阳河等河流生态廊道和沿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长深高速等绿化廊道。加强生态保护和绿化建设,发展经济林、水土保持林等林种。加强监管力度,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对弥河、北阳河两岸50-100米范围内进行控制,建设护岸生态绿带。

(三) 建设全域防灾体系

中心城区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扩展防洪河道断面,满足泄洪要求。对黑虎山水库、仁河水库、钓鱼台水库、杨集水库及有扩容条件的小型水库和水塘进行扩容,提高防灾能力。

全市按照基本地震烈度7度设防。学校、医院、商场、交通枢纽、公共文化设施等人员密集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7度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中心城区活动断裂带两侧各控制300米的建设防护距离;其它地区活动断裂带两侧各控制200米的建设防护距离。

规划全市设置21座消防站,其中中部城镇发展密集区16座。市域干道均为主要消防通道。消防干道应满足抗灾救灾疏散的要求。易燃易爆物品工厂、仓库布置在城市边缘的独立安全地区。天然气的输送管网、储气设施、调压站的规划建设必须纳入城市规划管理和防火审核,选择合理的走廊和点位,保持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

四、 市域城乡统筹发展

(一) 优化市域空间结构

全市规划形成“一区、两翼、三带”的空间结构。

“一区”为中部城镇发展密集区,包括云门街道、王府街道、益都街道以及邵庄镇、弥河镇、东夏镇。“两翼”分别为南部生态旅游发展翼和北部特色农业发展翼。南部生态旅游发展翼包括王坟镇和庙子镇。北部特色农业发展翼包括谭坊镇、何官镇和高柳镇。“三带”为全市重点建设的3条发展轴带,分别为北部产业发展带、南部特色服务带和中部城镇聚集带。

(二) 引导市域人口与城镇化合理发展

近期2022年市域总人口为105万人,远期2035年市域总人口为110万人。至近期2022年市域城镇化水平为65%,至2035年市域城镇化水平为78%。

(三) 完善城镇村组织体系

构建由中部城镇发展密集区和外围地区共同构成的“双圈层”城乡组织体系。



(四) 促进全域产业转型提升发展

支持提升经开区、峱山经济发展区和卡特彼勒工业区发展内涵和质量,打造成为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引领区。引导国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实验室等各类创新要素、研发平台向产业区集聚。建设科教创新园区,加强青州科技创新能力。整合提升镇街现有园区,优化产业布局,扩大发展空间。以国道309沿线、东夏物流基地为重点,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会展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新型服务业,加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发展全域旅游。以古城青州为核心,以城景共建为理念,建设自然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三大产品体系。加快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乡村博物馆,提升传统书画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规划期内全市重点打造经开区、峱山经济发展区和卡特彼勒工业园等3大市级工业园区。培育发展阳河工业园、谭坊两路工业园、谭坊东山工业园、何官镇南张楼工业园、何官镇口埠工业园、庙子镇店子工业园和王坟工业园等7个乡镇示范工业园。

(五) 建设完善的市域公共服务体系

教育设施按照“高中结合中心城区布置,初中结合居住区、镇驻地布置,小学结合居住小区、镇驻地、中心村布置”的原则完善全市教育设施配置,满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求。对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应适当保留小学和教学点。加强对幼儿园设施建设的投入,重视农村学龄前教育。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全市形成“市级综合医院-街镇级卫生院-社区医院(村卫生室)”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心城区应结合东部城区建设,完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老年人康复中心等市级医疗设施的配置。结合各街道、镇驻地设置次一级卫生机构。对规模较大的镇区,可根据服务半径,结合中心村,建设中心卫生院分院。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建设,每3-5万人设置一所社区医院,可结合居住区服务中心设置。打造10分钟城乡就医圈。

中心城区规划建设艺术馆、美术馆、科技馆、市民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文化科技设施。依托南阳湖,建设青州博物馆群。结合各街道、镇驻地,建设综合文化站,扩建现状12处街镇文化综合服务区。

参照中等城市体育设施配建标准,在中心城区建设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等市级设施。每个镇区建设1个健身广场,每个街道建设1个小型健身中心。发展体育休闲旅游,建设一批体育休闲基地。

中心城市重点推动老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及老年大学等设施建设。结合社区服务中心,完善社区级社会福利设施的配置。规划新增益都、云门山、王坟、东夏4座街镇级敬老院,并对现状7座敬老院进行扩建。

(六) 加强市域综合交通网络建设

进一步突出公路、铁路和物流枢纽的区位优势,建设联动海陆、面向区域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形成对外联系便捷、对内城乡通达的交通格局,把青州市建设成为联动沿海与内陆的复合型区域交通枢纽。



(七) 完善提升市域市政设施体系

规划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包括黑虎山水库水源地、仁河水库水源地、弥河张冀水源地、大郇水源地、赤涧水源地以及东高、龙泉、文登矿区水源地。其他城镇根据水质要求,采当地地下水进行供给。工业用水由弥河拦河坝供水、城镇再生水提供。农业及农村生活用水的供水构成包括弥河拦河坝供水、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规划到2035年城镇及农村的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实现农村与城镇水厂及供水管道建设标准一致,建制镇与村庄供水普及率不低于95%和90%。全市规划建设供水厂(站)18座。

中心城区以及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雨污分流制,其他乡镇可采用截流式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全市规划共建设污水处理厂(站)19个。周边村庄污水在距离和地形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可接入镇污水厂统一处理。

建立覆盖城乡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加强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到2035年,城镇和乡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100%和90%。建立由村垃圾收集点至镇垃圾转运站,最后至市垃圾处理中心的三级环卫设施设置体系。各乡镇均设置1-2个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后进行分类和资源回收。



五、中心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

(一) 城市性质

规划确定青州市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商贸旅游发达的生态宜居城市。

(二) 城市职能

规划确定的城市职能为山东省创新能力突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鲁中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节点;宜居宜业宜游的历史文化名城。

(三) 城市规模

规划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到近期2022年控制在54万人,到规划期末2035年控制在60万人。规划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到规划期末2035年控制在69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15平方米以内。

六、中心城市用地布局

(一) 发展方向

本次规划确定中心城区拓展方向以向东、向北为主。

(二) 空间结构

规划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为两心、三轴、四片。

其中“两心”是指古城中心和东部城区中心。

“三轴”具体是指范公亭路-凤凰山路城市功能拓展轴、云门山路-海岱路城市综合发展轴、仙客来路城市综合发展轴。

“四片”包括:古城片区,东部城区,北部产业片区和南部创新片区。



(三) 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布局

在东部城区规划建设综合行政中心,逐步推动古城内行政机关外迁。

规划市级文化中心2处,分别位于东部城区范公亭路周边和古城片区范公亭公园与南阳湖周边地区。结合各片区服务中心、居住区中心,配置相应基层文化设施。

规划结合经开区及卡特彼勒园区建设新增科研机构用地2处。规划新增高等院校2所,分别为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山东省职业教育学院;规划改建职专1所,为民族中专分校六中分校,利用原青州六中校址进行改建。

规划新增体育用地1处,改善古城片区体育用地设施不足的问题。在古城片区,结合南阳河及各级公园绿地,增加配置大众性体育设施。

规划新建市级综合性医院2所在仙客来路与将军山路交叉口西南侧建设潍坊市益都中心二医院;在经开区配套服务区内建设益都医院经开区分院。规划扩建青州市中医院。规划扩建社区医院2所,分别为青州市立医院和青州市经开区医院。规划新建社区医院7所,分别为青州市柳沟医院、青州市北阳河医院、青州市旗城医院、青州市云门山医院、青州市圣水医院、青州市新区医院和青州市卡特彼勒医院。

规划新增社会福利用地3处,分别为东部城区老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规划对青州市中心敬老院进行原址扩建。规划结合各社区服务中心,完善基层社会福利设施配置。



(四) 商业服务业设施布局

规划市级商业中心3处,分别为位于范公亭路与凤凰山路之间的东部商业中心和云门山路-尧王山路商业中心,以及北部的经开区服务中心。规划片区级商业中心10处,分别为柳沟片区服务中心、旗城(尧王湖)片区服务中心、科教片区服务中心、南阳湖片区服务中心、车站片区服务中心、云门山片区服务中心、新城服务中心、圣水片区服务中心、泰华城片区服务中心、十里片区服务中心。规划在仙客来路与范公亭路交叉口东北侧建设总部基地和商务金融中心1处。

(五) 工业与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规划工业用地主要集中于经开区和卡特彼勒工业园。

规划期内中心城区内其他零散工业应逐步向北部经开区和卡特彼勒工业园集中。规划在北部产业片区内建设钢铁物流园,与经开区的发展相呼应,重点发展各类生产资料配套性物流产业。

(六) 绿地与广场用地规划

规划中心城区形成“三环、五廊、多点、多线”的绿地系统。“三环”是指依托城市水系与景观性道路形成3条城市绿带,包括环城绿带、古城片区绿环及东部城区绿环。“五廊”是指结合北阳河、南阳河、弥河、七里河、胶济铁路形成5条城市带状绿化廊道;沿绿廊控制30—200米景观绿化空间,并发展休闲游憩功能。“多点、多线”是指建设多处城市公园与街头绿地,及多条城市景观绿化带和防护绿带,丰富城市绿化层次、完善绿地系统。



(七) 道路与交通设施规划

规划建设13条结构性通道,形成“六横、七纵”的城市交通骨架,强化城市片区间的连通,促进南北产城互动。其中“六横”分别为荣利街、东京路、尧王山路、范公亭路、凤凰山路及南环路;“七纵”分别为仰天山路、驼山路、玲珑山北路、海岱路、昭德路、仙客来路及凤梨路。

规划城市主干路25条。规划横向主干路包括荣利街、纽约路、东京路、江淮宾悦街、益都路(国道309城区段)、北海路、辛店路、旗城路、尧王山路、范公亭路、凤凰山路、将军山路、卢郭路、南环路。规划纵向主干路包括北阳河路、仰天山路、驼山路、玲珑山路、云门山路、海岱路、益王府路、昭德路、仙客来路、新区路、凤梨路。

规划主干路道路红线宽度控制在40-54米之间,次干路控制在30-40米之间,支路20米以下。古城片区内部现状干路道路的红线宽度可根据现实情况确定,但主干路不得少于35米,次干路不得少于25米。

中心城区规划公共停车场20处,可结合具体城市建设用地地块配置,优先保障商业、商贸片区和大型枢纽集散节点的停车需求。



(八)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统一中心城区供水系统,取消自备井取水,提高供水可靠性。2035年城区集中供水率达100%,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供水管网漏损率降低到12%以下。规划城市水源地包括黑虎山-仁河水库、文登矿区地下水、大郇地下水、弥河拦河坝以及再生水。中心城区生活用水优先使用黑虎山-仁河水库,工业用水优先使用弥河张冀水源地以及再生水,城市市政杂用水优先使用再生水。将地下水作为城市备用水源,逐步减少城区内的地下水开采量。



近期古城片区排水体制为截流式合流制,其他区域为雨污分流制。远期古城片区和其他区域均为雨污分流制。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污水管网覆盖率及污水集中处理率到规划期末达到100%。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规划保留现状3座污水处理厂,扩建弥河污水厂,新建南部污水厂。中心城区主要排涝河流有南阳河、北阳河以及弥河等,应提高河道排涝标准,作为城市大排水系统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完善城区排水系统,各排水分区以自排为主,辅以抽排。古城片区内雨污合流的排水管道,逐步改为雨水管道或污水管道。

(九) 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到规划期末2035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逐步实施垃圾分类收集,生活垃圾的容器分类收集率达80%;道路清扫机械化程度达到50%;一类公共厕所达到60%以上,其余公厕达到二类标准。中心城区垃圾转运主要依靠小型转运站,城区居住及公共设施用地每2-3平方公里设置一座,工业、仓储用地每3-4平方公里设置一座。垃圾中转站的设置形式全部采用封闭式,每座用地面积100平方米左右。

(十) 综合防灾规划

中心城区防洪标准应达到100年一遇。

中心城区按照基本地震烈度7度设防。

中心城区新建1个特勤消防站,新建7座普通一级消防站。

(十一)环境保护规划

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范围内;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Ⅳ类的范围内;城区各功能区环境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要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十二)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规划中心城区形成“两片、多点”的地下空间布局结构。“两片”分别为东部城区中心区和古城商业中心区。东部城区中心区重点结合市民综合服务中心、市民广场及周边商务办公楼宇建设,形成以地下停车、综合管沟、人防设施,以及地下商业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型地下开发空间。古城商业中心区通过对现有地下空间的改造利用,结合商业用地的改扩建,形成连接各主要商业网点的带状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为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多点”包括范公亭路与云门山路周边地区、泰华城商业区、尧王山路与昭德路周边地区,以及经开区服务配套区等多个城市主要地下空间节点。

七、中心城市景观风貌与山前地区保护

(一) 明确中心城区景观风貌发展目标与保护格局

青州风貌特色定位为“山水田园城、古青文化城、活力创新城”

本次规划确定中心城区风貌格局为“山水绕城、轴带交织、古新辉映”。具体城市风貌管控要素可概括为:两核、三带、两廊、多点。

古城片区城市风貌突出古韵特色,展现青州厚重的文化底蕴,重点保护青州古城、特色风貌街区、历史文化建筑;东部城区城市景观风貌凸显艺术特色,重在展魅力、显特质;北部产业片区城市景观风貌突出现代特色,展现青州城市发展的时代特色;南部科教片区,城市景观风貌突出书卷特色,以沉稳、内敛、极具书院气质的建筑景观风貌为主要特色。

(二) 优化山前地区特色发展

山前地区范围北侧以尧王山安置区项目北侧道路为界;西侧以市域西环路、云驼风景区为界线;南侧以黑虎山水库水源一级保护区及其1公里缓冲区为界线;东侧以昭德路、云门山路及仰天山路等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为界线。限制高密度住区,行政办公,大型商业项目,以及工业项目进入山前地区。重点培育低密度住区,娱乐健身、休闲度假等旅游服务,以及科教研发功能。

预控“山—景—城”间的视线通廊与生态廊道,保持由城望山、由山观城的空间意象效果。

重点控制保护“古城—尧王湖—尧王山”,“古城—南阳湖—莲花山”,“古城—云门山、驼山”三大景观视线廊道,该廊道地区建筑高度不高于15米。与古城保护、山体景观相协调,按照山脊等高线梯度控制山前地区建筑高度,古城内建筑高度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求进行控制,古城外部北阳河路、云门山路周边区域建筑高度不高于15米。塑造特色节点,适当放宽开发强度,节点地区周边建筑高度控制在25米以内。

结合山前地区村庄整治,围绕山区交通干道打造田园特色小寨,用地范围不应超过现状规模,建筑密度应控制在30%以内,绿地率应达到45%以上。严格控制山前旅游度假等休闲服务类项目开发强度,地块建筑密度控制在35%以内,绿地率应达到40%以上。适度控制山前服务中心及产业类用地开发强度,地块建筑密度控制在40%以内,绿地率应达到35%以上。

八、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一) 市域历史文化保护

本次规划重点保护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34项。 保护青州市4处文物埋藏区 。

(二) 历史城区保护

保护青州“古城居中、双水环抱、六山联翠于西南、新城发展于东北”山水格局。保护古城发展的山体背景。控制南北向的驼山路、石坊路(玲珑山南路-北关西大街)、偶园街、云门山路,以及东西向的北城大街、尧王山路、范公亭路、南环路等主要干道周边建筑高度,保持“山—城”相望的视线通廊。

青州古城的保护空间框架规划为“三街二区一名胜、双河双轴贯三城”。

(三)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规划确定偶园历史文化街区、东关历史文化街区、北关历史文化街区三片历史文化街区。历史街区核心保护范围新建建筑控制为一层高度。偶园历史文化街区沿街建筑物檐口高度控制为3.5米、东关历史文化街区沿街建筑檐口高度控制为3.5米、北关历史文化街区沿街建筑物檐口高度控制为3.2米。



九、六线划定与管理

(一) 城市绿线

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规划确定城市绿线包括:风景林地的范围、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园林生产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城市广场。各类绿线控制范围与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一致。城市绿线范围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除规划允许的建设活动外,绿线内不得进行与绿化无关的建设活动。不得建设除景观小品类以外的任何建构筑物,可以根据需要建设定型市政处理设施。城市绿线内用地须依据《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二) 城市蓝线

是指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规划确定城市蓝线包括南阳河、北阳河、七里河和弥河。城市蓝线范围内,严禁进行违反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要求的建设活动,擅自填埋、占用城市蓝线内水域,影响水系安全的爆破、采石、取土,擅自建设各类排污设施,以及其它对城市水系保护构成破坏的活动。城市蓝线内用地须依据《城市蓝线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三) 城市黄线

是指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及其用地控制范围,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黄线范围包括:公共汽车首末站、长途客运站、大型公共停车场;轨道交通线、站场;城市交通综合换乘枢纽等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黄线控制包括:水厂和水处理工程设施等供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垃圾转运站、卫生填埋场等环境卫生设施;城市气源和燃气储配站等城市供燃气设施;城市热源、热力线走廊等供热设施;城市发电厂、区域变电站、高压线走廊等供电设施;邮政局、电信局、广播电台等通信设施;消防指挥调度中心、消防站等消防设施。黄线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应符合《城市黄线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土地的使用用途不得随意变更,严禁损坏城市基础设施或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和正常运转的行为。

(四) 城市紫线

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偶园、东关、北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紫线内用地的保护及建设应遵循《城市紫线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紫线内用地严禁损坏或者拆毁保护规划确定保护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严禁占用或者破坏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和古树名木等;严禁修建破坏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严禁其他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构成破坏性影响的活动。

(五) 城市橙线

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和公共利益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公益性设施。城市公益性公共设施指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居住小区中独立设置的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城市橙线范围内的建设应符合《山东省城市橙线管理办法(试行)》管理规定,禁止进行下列活动:违反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建设;违反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建设;未经批准,改变橙线内土地用途或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使用性质;未经批准,拆除、迁建、扩建和改建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其他损坏或影响城市公益性公共设施和保障性住房的安全及正常使用的行为。

(六) 城市红线

是指城市道路的中心线和红线位置。青州市城市主干路道路红线控制在40-54米之间,次干路道路红线控制在30-40米之间。古城片区内部现状干路道路的红线宽度可根据现实情况确定,但主干路不得少于35米,次干路不得少于25米。

2024-08-07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