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i池价格是多少?,

【文字回顾】朱酒:人口红利下降后,如何调整投资方向?(下)

作者:雪球路演
来源:雪球

>>>点此进入直播回放<<<

#好市发声,浪底淘金# 雪球基金直播节来啦!基金学习大礼包派送中:年度好书免费邮到家+雪球独家策略报告限量送,点击直播间弹窗/直播回顾下方卡片,添加小雪入群后,基金学习大礼包立马拿到手!

网页链接{#好市发声,浪底淘金# 百位大咖齐聚2023雪球基金直播节}

【直播主题】人口红利下降后,如何调整投资方向?

【直播嘉宾】@朱酒 职业投资人 雪球人气用户

【直播看点】

①人口红利下降对经济环境的影响;

②中高收入阶层不断扩大,改变消费结构;

③品质型取代数量型,高端化产品的投资确定性;

以下为完整直播文字回顾:

朱酒:有一件挺有趣的事,上半年我在电商平台上无意中发现,有一款经典五粮液,五粮液的高端品牌,才卖了1500多块钱。我以为看错了,一看还是京东自营的,绝对保真。因为我以前在它刚出来的时候,花过接近2500块钱买过这个酒。今年4月份去北京的时候,因为专卖店全国就那么几家,我在北京买这个酒还花了1800多块钱,结果就隔了一个月,在电商平台上卖1500块钱。

我当时就下了一单,后来我就在雪球上跟大家去聊,有老朋友还能记得那个帖子。我发现自己变成带货的了,当然这里边我一分钱也赚不到的,都是京东赚的。这些朋友去买的时候,那一天至少雪球球友就买了几十瓶。

市场什么样?从2500的价格,它上市两年,到现在算勉强不到三年,从2500跌到了1500。而那个酒真的是很不错的好酒,浓香的,不能说天花板,上面还有一些,但是那些都不走量了,走量的高端是天花板,我自己这么理解,当然每个人口味不一样,大家可以再去自己品尝一下。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现在确实很惨。整个行业的价格比2013年还是要好很多,但是跟去年同比,价格是明显下降的。五粮液是这样,别人比五粮液只会更低,降得更多、卖得更少。我是讲高端,低端有时候走量是可以走的,但低端酒在这些主要的酒企里边,排名前几位的,它们占的比例都相对要少一些,它量很大。

你像五粮液,其他酒能卖个十几万吨,但是主力还是这三万吨的五粮液产品。虽然它的量没有那么多。所以我在这里剖析一下,现在这个行业不好就是不好,都在降价。大家等什么时候反转呢?你就看看八代普五的一批价,如果它今年年底能回到960以上,那证明这个行业企稳了,明年可以重新考虑上升的问题。

如果到年底的时候比现在价格太低,这个行业肯定还不好。这是标志,不仅代表着五粮液,代表着整个中国白酒业,茅台除外。其他酒就往下推,只要五粮液降了,别的酒全在降,高端的酒全在降,这是有一个等差序列的,五粮液降20,别人可能就得降30。不信你去看一下,到线下做个调研。您看一下这个价格,是不是像刚才我说的这样的,形成了一个序列。

这两天我是有意地在文章里边跟大家反复地沟通。有些东西我也不是特别理解,没看明白地方,也是希望跟大家有一些碰撞,这也是我上雪球的一个原因,里边确实自己一个人研究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我们在一起集思广益,哪怕大家有时候言语上可能冲突一些,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看明白,到底报表背后渗透了什么。

所以刚才回答这位朋友的问题,我只是展开了一下,把我对现在白酒行业的理解都在里边体现了。第一行业不好,第二高端品牌也不太好。除了茅台以外。现在这两年茅台是靠着直销曲线救国,把价格提升上来了,直销占比已经40%多了,它大部分的新增产能是用在直销上的。因为老的那些经销商,你也得维护人家原有的配额,不能够每年给他消减,这个也是很难做的,人家都得陪着企业走了这么多年了。

但是你的产量是有限的,茅台即使扩产,它也是逐步的一个过程。现在5.8万吨,它也不能一下子到10万吨了。你的直销如果到一定比例了,后期还是那个绕不过去题:茅台什么时候能涨价,这个我们就不知道了,我们就看一下或者带一下。

但是其他的品牌,五粮液现在是降幅企稳了,现在基本上稳步往上提,哪怕就提10块钱,代表着价格底部已经企稳了。但是有些企业现在酒价批价还在降。大家到线下去看一下,你就试一试,抛出一个价格,别按照电商的价格,电商价格一般都是市场价,当你赶上百亿补贴的时候也很便宜的。

普五在电商上,我不讲某拼,我是讲另外一个,电商白酒主要京东,京东是现在电商最大的一个平台。我印象中是没见过,980见过,1000左右差不多是正常价,再低也是没有的。有些品牌在一些正规平台上,它卖的比以前能跌出一百多块钱。

刚才有朋友问五粮液产能受限,这里边我还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挺有代表性,现在酒厂都在扩产,但是中国主力,大家研究白酒的都知道,一半是浓香型,酱香型相对来说是这几年才热的,被茅台带起来的,而且中间有一定资本的介入,它违反一些规律,这两年酱酒热也消退下去了,茅台还是茅台,但是那些小厂,什么朕酒现在已经是一塌糊涂了,跌了一半了不止。

浓香型占一半儿,但是浓香型有一个问题,浓香型对窖池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茅台的强项是工艺,浓香型是五粮液的强项,包括老窖,我的窖池多,我的窖池老,窖池老和窖池多不是一回事。老窖池一般超过了20年,生产优酒名酒的比例就能提升了。如果你达不到这个标准,生产出来的比例就很低。

现在有些好的老窖,据说五粮液一些老窖,就是明清窖池,能达到75%的优酒率。但是20年多点儿,可能就20%左右的优酒率,是不一样的。很多企业这几年在建,那五粮液为什么现在在产能上能比别人要多很多呢?高端酒的茅台现在一年是五万多吨,五粮液现在一年差不多也能生产三万多吨,比茅台还是差一点。但是现在它是第二了。第三老窖差不多一万吨多点儿。

别看那些高端价格,高端价格意义不大,它就生产出来一个标志性东西放在那儿给你看的。你去买也有,但是卖不了多少,根本在报表上体现不出多少利润。今天的主题是高端,所以我把高端白酒当成一个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除了茅五泸以外,别的家,包括像内参、梦6、梦9,包括青花三菱这些。它的量相对茅五泸来说,产能都是受限的,比较少。

核心的一些原因,有的在窖池上,有的是在工艺上,还有的可能在品牌,上你做得太多高端也卖不出去。五粮液在90年代的时候有9万吨的产能,当时这个产能是建,建的产能跟最后投入生产的产能中间还有很多的差距的。

我印象中它现在的设计产能是14.6万吨,但是到正在建的产能,可能未来两三年差不多,“十四五”应该能出现的还有6万吨,“十四五”末,再过两三年,会有20万吨的产能。但是五粮液产品才是核心,绝大部分的利润贡献还是来自于五粮液产品,就是所谓的优酒率。

这些产能有20万吨,但是十几万吨全是生产一些相对来说比较低端低毛利的产品,甚至平均均价一算几十块钱,那个对利润的贡献也不多。真正能够提升利润的还是那些老窖池,现在看来就是90年代那批窖池,现在陆续开始提升自己名酒优酒的生产效率,这是现在它的一个优势。

其他的酒厂也都在建,尤其是最近这五六年,白酒是在2016年、2017年,每家的都不一样。有的是2016年缓过来的,有的是2017年缓过来,有的更晚一些。但大家基本上是在2018年、2019年开始手里都有钱了,所以突击建产能一般都是过去四五年的时间做的。

但这批窖池,尤其对浓香窖池来说,你现在建是为了下一代服务的,在20年之后这批窖池才能真正的变成一些高端酒,像我们现在说的,能满足品质性需求的人,你的窖池要20年之后才能满足他了,所以短期业绩贡献是很少的。

像清香包括酱香,相对来说它的产能,尤其是高端释放上来说能够快一点。因为它靠的是工艺不是窖池,但是浓香占半壁江山的,基本上很难做得到。所以白酒序列,我在以前的发言中发过一张图,简单跟大家说一下,那时候我无意中找到的一张图,是八几年,将近40年前,在湖南的某一个糖酒公司,类似这样的一个地方,它的一张出货单,那上面有价格。

40年过去了,现在的品牌序列怎么排,跟40年前一模一样。这40年白酒品牌的序列没有变,茅台还是老大,五粮液还是老二,老窖还是老三。这个序列是不变的。你看出厂的价格一标,茅五泸,高端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做成的。40年了,经过了惨烈的竞争,当然竞争有营收的有利润的,各方面去比较。但是品牌的竞争,这40年都没怎么变。

现在我们看到水井坊,这是世界顶级的企业过来收购的,但是每次我都担心水井坊的报表一出来,就会变成一个不可测的因素,这个大家都理解。一看报表,再回头看看其他的报表,还能好一点。并不是你有钱,并不是你是世界酒业的老大,就能够轻易改变品牌序列了。

我在十年前就比较关注水井坊,发现这十几年过去没什么变化,它还是在它的位置上,也可以也不错,也赚钱,但是好像也没超越谁。白酒这个行业品牌的序列,这是今天的主题了,品质的序列,真的不是简简单单的,虽然都是在老祖宗历史留下的遗产,大家享受着这个丰厚的成果,但是并不是说你在这里边就可以高枕无忧的。这些酒企做了很多工作。

从水到粮食到工艺,到发酵的技术,包括各种菌类,再说我就不太懂了,我只看到这些,都在不断地去做。好像前两天茅台跟华为搞了一个合作,我没太看懂,开始以为是把酒卖给华为,后来一看不是。它要把华为整个什么数据化、数字化的一套,我简单理解,有可能是华为的一些什么盘古大模型的应用,都用到白酒厂,都在与时俱进,大家一直没放松。

你的品牌保持几十年没问题,但是要想长期给历史留下更好的物质和文化遗产,还是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努力的,大家都没有放松。序列不变,但是行业的竞争一直很激烈。结果是谁都没倒,大家越来越赚钱,这是现在白酒的现状。

我觉得今年下半年白酒也不会说业绩突然间翻天覆地,我还是看普五的批价就可以了,看看明年春天。因为这里边原因非常多,很多东西不是酒厂自己做得好不好,受制于现在整体的购买能力,尤其是绕不过去的地产,这个消费大户现在就塌了半边天,喝酒的人少了很多,送礼的人少了很多,商务宴席少了很多,这是直接因素。

所以在短期内,至少到明年的一季报之前,我不管报表里提的利润多少,我就看批价,我认为不会有特别大、特别明显的一个向上的起色。对绝大部分公司来说,它能够把批价下滑的速度稳住,这个稳住不是你简简单单地涨价,不是这个,你要结合量的,是放了量稳住的价格,不是以价补量,那是损经销商的,时间长了经销商也受不了的。所以到明年的春天,我个人还是比较预期的。

相比今年的低基数,批价能够稳住,量现在都在放,各家酒企的量现在做的都不错了。刚才说的那些都是高端的营销,高端可能是制约因素比较多,普通酒包括次高端的一些酒,相对走量还是比较容易的,可能明年日子会好很多。

在等茅台下跌,这个挺难的,真的是很难。我顺便多说一句,上午一个球友在我那篇文章里留言,普五现在就是七八百块钱。不是的,我不是跟他斗气,我说你要是有700块钱的普五,我先要100箱。其实我想说你有多少我收多少。为什么?经销商上货根本上不到,现在价格批价下跌是什么呢?这种酒企有计划内有计划外,计划内就八百多,计划外是1000,以五粮液为例,平均下来是九百多块钱,你降了什么呢?计划外的比例少了,你就降了。

八百多块钱批价那是出厂价,那不是批价,酒厂你拿都拿不到850的价格。可能偶尔有扣点,加在一块儿,850有可能。800以下是不可能的。我有朋友在做经销商,你这700,我加50块钱一箱,你有多少我要多少,全都给你收了。

后来还有球友说,我们众筹一下,你700块钱拿,我出750你卖给我,先给我来两箱,真的是这样的,这好东西是能放在自己手里的。我自己平常喝酒不是特别多,虽然叫煮酒,因为以前做地产应酬比较多,但是我还是愿意把好东西藏一藏。因为好酒你放在那里,有朋友在聚会的时候,你别说拿茅台拿五粮液,那没有什么。你拿瓶放了十年的老酒,哪怕不是茅台、五粮液这种一线品牌,大家都眼前一亮,人人都知道老酒到底意味着什么。

所以就不要预期太多,因为其他食品都有保质期,白酒没有保质期,你压货最多加点库存,打个折完事了。你指望它崩盘,别想,真的是不要想这些事儿,2012年都没崩。2012年多少人看空,2013年的时候多惨?到2015年茅台就回来了,2016年五粮液回来,2017年大家都回来了,就三四年的时候,后边涨了多少?所以不要预期太多。

我们研究日本,研究美国,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像日本下跌了30年,烈酒消费仍然是上升的。刚才在说的过程中,又有朋友在讲。五粮液会出股权激励,这里边有一些小消息,我也没有任何依据,我也不能乱讲。但是股权激励,公司领导是明确表示过的,这个是肯定会有的。但什么时间以什么形式,我们现在不知道,这个我不能乱讲,肯定是有的。

宽基指数怎么看?现在是基金节,刚才讲的实际上是有点儿靠个股了。基金节要讲基金,宽基指数对于很多朋友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我自己也经常会用宽基指数。有的时候看不清的时候,比如我觉得现在市场整体还是不错的,就是每个板块变化太快,变来变去。你拿着什么一直在那里等,也挺不舒服的。有的涨了20%了,我的板块还下跌了。

在这个时候你选择一些宽基指数,虽然涨的幅度没有高,但是它会涨,你不会落下。有赚就好。等到你觉得白酒或者是银行保险各个方面现在有一些转机的时候,你把它换成自己熟悉的产品,渡过投资过程中企业的困难期,也是很好一个选择。

另外一点,大家如果对各个行业研究没有那么深,还想进入股市,对我们的国运还是充满了信心。拿一些像300,包括现在中证100,还有什么A5这些头部企业,问题也不是很大。但在这里我提醒大家,买基金千万不要只看名字。有些基金风格会漂移,还有一些基金叫这个名字,但你看它的几大持仓股,实际上是有些偏离的。

要把基金的界面打开看一下它的持股明细,或者找它最近一期的季报也好年报也好,打开,上面都会有它的重仓股,比如十大持仓股,谁家占了多少,您看一下这些企业您是不是认可。别到最后这个基金我认可,但是里边的持仓企业我不认可。不是说300,300是比较宽泛的。比如像一些主题型基金,像一些行业性基金,类似这样的,大家在选基金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基金的持仓,这个很重要的。

甚至一些头部的,比如A50和300、100,它们之间的这种权重也是不一样。你看持仓股都差不多,但有的可能是新兴制造业的比例会比较大一些,有的可能就是传统的金融,保险的这种比例会大一些。所以你看名字是看不出来的,必须要打开,要看里面的持仓股,还要看持仓股的权重。这种对比才是真正明白。别到买完了之后觉得,我买的就是这个,怎么行业板块都涨了,股票都涨了,基金不涨?因为它里边持仓股是不一样的,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

现在喝酒的人越来越少了。确实按照销量来算,白酒也好啤酒也好葡萄酒也好,销量都是在下降的。现在确实大家是有这个感觉的,为什么?今天的主题是什么?人口的数量性红利已经下降了,不要指望它。起码在未来几十年,甚至我们不知道这个时间表,这个数量性红利还是下降的。

但是质量性红利,白酒产量从2016年到2022年,整整降了一半儿,当时我印象中的1300多万千升,现在变600多万千升,今年上半年还下降了百分之十几。过去这些年什么茅五泸、汾酒、洋河,这股价都在45度角往上走的时候,这个行业按产能来说是45度角往下跌的。喝酒的人一直在减少,产的酒也在减少,都在减少。

为什么这些企业这么能赚钱呢?茅台都赚了600多亿、700亿,五粮液今年差不多200多亿,往300亿走了,为什么?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对品质性需求的人多了。你喝一瓶飞天花两千多块钱消费,如果你去买那些几十块钱的普通的瓶装酒,甚至在90年代的时候,大家喝不起啤酒,去买几块钱的二锅头。一瓶茅台差不多顶上一千多瓶二锅头,喝的人是少了,量是少了,但是金额是增加的。

这些年白酒的产量是下跌了一半儿,但白酒的销售额是稳定往上走的。虽然总体来说涨得并不是特别快,仍然是保持稳定上升的速度,它没跌,比当年还高了一千多亿。所以不要看表面的这种逻辑,投资是要讲逻辑的,但是一定要数据化,要量化,不能量化的投资对我来说就不是投资,那是赌博。

我们在现实中和线上看到好多朋友都是这样的,都在讲这个什么什么逻辑,那个什么逻辑,发展这个产业发展那个产业,你有没有把它数据化?就像刚才说,现在大家喝酒喝得少了,但你数据化的结果是什么?我们看业绩看的不是卖了多少瓶酒,主要看的是金额。它的价格一直在涨,高端酒一直在涨。人的酒量是有限的,你能喝一瓶茅台不代表着你能喝十瓶二锅头,都是一样的,一瓶茅台一瓶二锅头酒精量差不多,都是52度,但是对酒厂的利润贡献差太多了。

回到今年的主题,未来数量型红利不要想,绝大部分的行业,甚至可能没有多少个行业能享受到数量型的红利了,品质型的红利刚刚开始。国民的购买能力现在是有一个周期性的低谷,但不会持续特别久。我们仍然会有很强的消费能力不断爆发出来。

它是往高端走的,中下游的竞争会很残酷,但高端,像我说的白酒,为什么讲这么详细?这是非常好的一个代表性的案例,高端酒的销量一直是供不应求的,即使到现在为止,比如五粮液在中报多卖了15%的五粮液产品,是价格下降了卖的更好了,还是卖的更好导致价格涨不上去呢?我觉得它是有一个双向循环,都是互相促进的。

五粮液要硬保960,我相信能保住,但是销量肯定会直接受影响,这又回到以价补量,你会损经销商,这个我想酒厂有自己的选择。

这位朋友问茅台出厂价有没有可能会涨价?肯定会有这个可能性,但是这个事儿茅台说了不算,省里说了也不算,需要上报北京的,不是谁想涨就能涨的。

品牌中药量价上升逻辑是否成立?坦白说我觉得今年上半年的中药是有一定特殊性的,我们都阳过了,一阳二阳的现在可能“三阳开泰”了。恢复的过程中,因为现在也没有什么特效药,所以对于中药的需求,没有别的那我就靠中药调理身体,不能对症,但至少让身体舒服一点,抵抗力也能强一点。所以今年上半年中药的业绩都是不错的。

现在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对阳不阳的已经变成了日常了,也不太需要像以前一样请几天假,现在可能阳完就随便了,阳不阳的,只要你转阴了就可以上班了。我觉得这个是有一定问题的,而且中医药今年上半年资本进入的特别多,我有一些简单的小数据,这里没法分享,但是进入了很大一批资本,导致中药暴涨。但是我觉得这不是正常现象,没到那个程度,它只是短期内是有一个炒的痕迹在这里。

因为看到了开放之后,大家对这个需求在这里边。随着这个病症越来越日常化,跟感冒差不多,对药的依赖性越来越少,对药的依赖性少了,资本就没有那么多理由在这里赖着不走了。它要走的时候是很大的一个影响。

老龄化人口上升会带来量的上升。不好意思,是哪个量的上升呢?这个没法回答,不知道哪个量上升。老龄化人口上升的过程中,因为我是70后,我也看过历年按照时代算的人口的比例,60后、70后的人口是特别多的。再过十几年大家都是进入老龄了,可能30%多都是60岁以上老人。

有些老年经济现在确实做得不好,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现在都没做到位。这是个朝阳产业,有些资金已经看到了,可能需要时间。我没看到很多适合老龄化社会的产品,这绝对是朝阳产业,谁要能做得好,是非常有前途的。

存量房利率下降对银行的影响。这是一个大问题。今天早上我们在群里边还说这个事。今天的盘面就是看银行,大家看到了,早上走得还是不错的,后来被压下来了。银行带着整个保险都往下走,甚至带着一部分券商,为什么?就是存量房的利率下调,这个肯定是定局的,高层已经给过指导了,肯定是能降的。但是目前为止怎么降?这是特别敏感的一件事儿。

大家都知道我以前是做地产出身的,在2016年2017年到2021年,甚至有些地方现在还个别存在着,加点加得特别多。坦白说有的时候是不公平的,他不是说有多少套房子,我就是给你硬性的,哪怕有的真的是刚需,它也给他加点了。这个应该有一个标志。这是代表个人建议,因为我们都没看到文件,没法置评到底影响有多大。我只是代表个人的一个观点。

你不要看它当时给你多高的加点,就看你是不是首套,你名下是不是就这一套房,你就这一套房的话是刚需,那国家应该鼓励刚需,保护刚需。现在你一个刚需给你加了20%,这个是不是应该往下降一降?我的观点也是比较鲜明的,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好像被还很多人抨击过。我们要保护刚需,降一些房贷,尤其是给原来加点加的很高的,现在一看都是,用离谱这词儿可能有点过,但是差不多,应该保护,没问题。

但是也要查一下多套房的拥有者,或者是他的房贷这些年他到底用了多少遍等等。你查一下,现在都是大数据,很容易查的。不要给当初的那些投机者套现跑路的空间,这个不应该,他们就应该承受这些。我们作为股民,股票跌了那么多,我们也没抱怨什么,我们也没有说你股价给我补涨,是不是?做投资的人享受到上涨,你就该承担这份风险。

我不建议在这方面做一个放松,别管加多少点,哪怕就按照现在今时今日,你名下房子的情况,你名下的贷款的情况,各方面要综合权衡。

当然具体对银行有多少,分两方面看。一方面看落地,它是对所有存量房的这种贷款人往下降,这是一个标准。第二个是对部分存量房,就像我刚才说的,有可能对加点加的比较多的朋友,给他降一些,这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影响度差太多了。为什么前几天RPR下调的时候,没有把五年期以上的利率降下来?因为那个影响太大了,银行现在的息差已经承受不了了,你必须保证银行赚钱。

很多人觉得凭什么要保证银行赚钱?不一样的。银行的资本金如果不赚钱,它就没有扩大造血的功能。它不扩大造血我们就没那么多货币,简单说你就会面临真正的通缩。现在不是,八月份就有机会,我估计下半年肯定CPI会回正的。但如果银行的造血机制出现问题的时候,那才是真正要面临通缩的问题。说严重一点,就像1929年,格雷厄姆那个年代大萧条的时候,那是真正的很惨痛的通缩,没有人愿意看到那样的景象,那时的问题比现在的问题严重多了。

所以一定要让银行赚到钱,它不断释放新的造血功能。同时你遇到问题让银行让利,它得有利可让。所以这里边所有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是要保护银行的。它有了足够的积蓄,才能为社会做更多的服务,需要让利时才能让出利润。所以RPR5年期没有降。这次如果是往下调,要看一下是都调还是局部调,这是一方面,影响度不一样。

还有我估计存量房贷下降之后,存款利率很快就会下降了,这是肯定会降的,明确给过指示,只是降多少的问题。我们可能会彻底进入一个低利率时代,贷款利率都在降了,大家压力小了,存款利率也在降,这样银行的息差能够保证,存贷利差能够保证,导致息差能保证,这是不同的概念,大家自己查一下就行了。最终能够维系自己的资本充足率,保证正常的经营,正常的造血。

需要它让利的时候,多说一句,银行现在要稳定住,后边还有需要它做贡献的时候,很快,我们还有大量的债务需要银行去化解。不能再说了。

这位朋友说降息对市场整体都是利好。我个人认为现在最好的、最立竿见影的不仅仅是对股市,对经济也是这样的一个刺激,就是降低存款利率,刚才说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消费问题也解决了。今年不缺钱,银行多了十几万亿的存款,你得让它出来。它趴在银行吃了利息,水就白放了。放了很多水,最后在某个私家的池塘里边存住了,外边的稻田仍然得不到水,这是现状。

我们现在不缺水,现在是缺把这些屯在池塘里的水逼出来的机制,下降存款利率。

说一下保险业?过去几年的经历大家也都知道了,有两个问题,第一个保险的展业没法进行,这是很直接很麻烦的一件事情,没法做了,你都不可能面对面,过去三年都是这样的,所以下滑是很重要的。而且代理人他会形成一个循环,你没有业务,有的代理人不是公司让他走的,没有生意,他自己就走了,养活不了自己,我就改行了。

现在哪怕送快递也可以维持自己生计,连客户的面都见不到,我怎么去赚钱呢?还不如开网约车去了。所以人员的流失特别大,有的企业从100万的代理人直接降到了三十多万,这三四年影响都特别大。这是双向的,有一部分是企业在主动降的,还有一部分是被动的,没有生意做自己走的。所以保险业在过去三年是不正常的状况。

但是这个不正常也不是谁想要的,这是不可抗力的因素。好在现在都过去了,所以今年上半年各家险企新业务价值都在提升。但是这个新业务价值提升,一方面我们应该知道是好事儿,但是我也提醒大家,这个好是有限度的。一方面现在假设利率从3.5降到了3,你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倒逼着一批资金进场了,是这个逻辑。因为都知道降了,你肯定要抓住最后一批红利。

现在银行的利率也在不断下降,刚才提到存款利率也要降,存款利率下降当然比较复杂,因为你可能影响国债收益,这个对保险公司也有一定影响。但至少有一个简单的逻辑,今年上半年出现了很多的状况。上次去平安调研的时候,跟董秘还有团队的领导,跟办公室的领导也都沟通过这些问题。确实享受到了这个红利。

因为存款都在降。保险相对来说,我的收益比银行的存款还要高很多,可能高出将近一倍。我还有保险的收益,还有保险的保障,所以是倒逼过来的。有很多因素导致的,理财类的保险现在占的比例比较大。所以新业务价值是靠数据堆出来的,这个数量爆发了,它上去了。但是这个新业务价值率有的不但没增,还减了,可能减得不多,但确实是减了。

有人说这批质量是靠规模上去的,但这个规模是非经常性损益,它不是说什么时候都会遇到的。我个人理解可能今年下半年就会往下降,因为3%已经定下来了,现在新的产品都按这个去定价了,你自然就会往下走了。如果存款下降,它是一次性的,大家已经降完之后,它就不再动了,就这一批人出来就没事儿了。

所以保险业现在还是面临一个问题,我们不用去看它的净利润跟过去比是涨了跌了,会计准则不变的,有的人说怎么做得这么好还跌了?不用太担心,因为它计算利润的方式,是把以前的这种新业务价值不断地分摊,是每年逐步去做的。这个不是现在不好,是前两年不好,前两年不好大家都知道为什么。

现在看到新应用价值上升,也不要特别高兴。因为这个好有非经常性的损益,有阶段性的利好在这里边。所以下半年尤其到明年上半年,可能未来这大半年的时间,如果能够把这个状态再往下持续下去,那才是真正意味着行业从底部走出来了。我觉得现在是已经出现拐点,在往上走。但是你要说走出来了,现在还不能这么说,只是说现在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以后会越来越好。但是能好到什么程度?过了非经常性损益之后,再往下看一下。

另外一点,5月份的时候我们跟雪球调研团去中国平安调研的时候,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不管是保险业务的内容,还是业务拓展的方式,跟以前都不一样。大家可以多关心一下新银保团队,非常专业,而且对于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个个都是理财专家级别的,不像以前的那种推销员类型的,不是这样的,要求非常高,当然收入也非常高,就让人羡慕的,这是个趋势。

而且在中报中我们看到这个团队壮大的速度非常快,现在有2000人了。尤其像银行和保险,像平安这种有两个牌照它更受益,两方面都受益。银行的非息收入多了,保险渠道是自己家的,相对来说有些沟通也比较畅通,可能这个能爆发出来东西,它能够产生到的这种创造消费,这个是能创造的,不仅仅是跟别人去竞争。它能改变和调整很多高端投资者的理财计划,甚至为他打造产品,这也是一个趋势。

现在人数还比较少,只有几千人,可能过几年这个团队变成主流,因为他们人均的战斗力是非常强大的。这可能是对保险业来说,跟传统的,以前我们说保险公司招员工,实际上是招客户,跟这个逻辑会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所以保险业未来几年,第一我是看好的,包括经济的复苏对它是有利的。第二它内部的很多业务和作业的渠道也在变,能变到什么程度,做到什么标准,现在我有比较好的预期,但也很难讲,因为这个难度也挺大。用专业人士的话来说,有些东西不是公司的问题,公司做到这么强大了,需要整个社会环境的配合。大家都在一个维度上,那就需要一个时代的进步去把它提炼出来了。这个问题不大,就是时间的问题。

近期还是看一下,到明年一季度的时候,如果这个势头没下去,才能彻底说保险业恢复上升速度了。现在只能说止跌企稳,出现向上拐点,还不能说彻底走出这个低谷了。

我再加一个问题。我这两天正在写一篇关于伊利中报的理解,有很多想法想跟大家分享。这位朋友“卢贝贝20023”说去伊利调研了,如何看伊利增速,2025、2030年目标能够实现吗?

大盘能涨多少点咱就不能讲了,这不是我能讲的,也不是我能预测的。还是说伊利。伊利这次调研给我印象也是非常深的,前面讲过了,很多已经做的很优秀的企业,仍然在不断做自己的研发,做自己的产品的细化,开创自己的全新市场。

乳业的角度,开诚布公地说,我觉得这个空间还是有,但是要保持多高的增速,挺难的。因为这个行业是人口数量型红利。因为乳业,尤其是一些普通的白奶,这是日常的必选消费,它不是什么高端的东西。有一些高端,你说奶再高端,送个礼,也没有那么高端,除了极少数那种孤品,绝大部分,包括像经典,几十块钱,大家也不是喝不起。所以它有一个行业本身的制约因素,确实受一些影响,这是客观存在的。

现在还存在着一些,比如像农村市场,明后天我文章发上来的,大家再详细看。我觉得现在中国人饮食结构在发展变化,对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现在我们到任何一个地方,我这边还有,在外边买的咖啡,开始我自己煮,后来发现外面买的咖啡比我自己煮的还便宜,真的现在是这样的,为什么呢?大家也知道,现在打得是不可开交。

当然这是另外一回事,咖啡最后到底谁能赢谁能输,最后变成什么样不好说。但是至少我们知道,现在年轻人不喝酒,但是喝奶茶、喝咖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里边都有奶,这些是新的消费场景。包括面包,包括蛋糕,西点的消费量越来越多。这是改变了我们的饮食文化结构的。

坦白说我不太喜欢用一个指标,大家经常看到,包括有些研究机构,甚至有些券商卖方的报告都这么写,看看美国人的人均消费多少奶,日本人消费多少,我们不一样的。这个不是消费能力的问题,再过十年我们不会比日本人的消费能力差。但是你的饮食文化结构不一样,西餐里的什么黄油、奶酪等等,中国人未来起码十年八年你都不见得能把中国人的胃改造成这样的一个饮食习惯,这很难的。

所以如果是按人均去算,还是不能简单那样去套用。如果按照我们现在跟过去相比,那这个空间还是有的。未来稳定地保持发展,这是伊利的一个优势,就是稳。疫情这三年,伊利还能够保持业绩和利润的双增长,这个没有。

好的时候确实没那么好,但不好的时候才能看出来,到底龙头企业有什么样的底蕴。我还是对企业比较尊重的,调研给我的印象也特别深刻。如果要保证这么大一个企业,已经连续十年亚洲第一,世界前五,你要还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还需要,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奶制品原来是液态奶,后来是冷饮,后来是奶粉,什么婴幼儿奶粉、老年人奶粉等等,然后奶酪,这些已经是全覆盖了。我个人希望,伊利是有能力的,管理团队的这种研发能力,新产品的制造能力,包括推广的能力,我个人觉得在中国的食品行业里边还是排在第一列的。咱不能说第一,但绝对是前列的,有领导性的力量的,是有能力去做的。

这次调研我看到他有一个安格斯牛肉,我伊利调研文章里写过,伊刻活泉,是一种矿泉水,还有现泡茶。你看着这是一瓶矿泉水,你把盖儿摇一摇,里边有茶直接就冲下来了。这是现泡茶,它都是瓶装的,但跟买的茶饮料不一样,茶饮料是以前灌好的,这个是现把茶叶泡进来的。喜欢喝茶的朋友都知道,现泡茶和给你放了多久的茶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里边它还是有这方面的想法的,我看得到。但是这个节奏可以再快一点,我认为它们是有这个能力的。

而且中国食品行业是没有真正的,像雀巢那样的跨品类的龙头的。就是奶业有一个。瓜子、榨菜、面包,相对来说有一些。但是像雀巢那种,在很多细分品类里边都是比较强的。你不用做到所有都强,跨几个就可以了,比如奶能不能跨到咖啡?我们随便聊这个事儿,也算是给伊利提的一个建议,咖啡甚至奶茶,这些怎么去做。然后再往下延伸,喝咖啡一般都要配一些甜点,类似于这样的一些。

最近我看到麦当劳里面已经有安慕希了,这也是一个挺好的迹象,慢慢跨界,一点点儿来,应用场景还有很多的空间。至少现在来说,你不能指望伊利还保持每年百分之二十三十的增速,这么大一个体量,一千多亿龙头,市场份额在那儿,很难去增长了,中国的天花板在这儿。

希望它能够尽快走出国门。现在在东南亚,在泰国、越南、印尼,它现在冷饮做得都还不错,在当地发展还是挺好的,希望能借这个基地尽快走出国门。这是现在对中国的一些遇到人口数量型这种制约的企业来说,很好的一个模式。

现在新能源车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一个启示。如果倒退几年,我们说中国的新能源车能卖得跟奔驰宝马的价格差不多,我也看了十几年汽车股的,坦白说我也不会相信。但现在已经是事实了,可能到下一代长大了,他们去买车的时候都不知道很多外资品牌是什么了,全是国产车了。

汽车业是工业上的一个皇冠,在德国、日本、美国、法国,这都是基础的支柱型产业。中国的汽车业起来之后,对它们是严重的打击,所以它们肯定会牢牢地看住自己根据地。但中国汽车业还是崛起了,我们现在是全世界出口汽车最大的国家。汽车能做到的,食品也有机会,当然不能完全这么简单类比,但是我觉得以伊利的能力是可以做得到的,就看管理层能不能加大力度。

今天就不再多说了,再次跟大家说声抱歉。现代社会技术操作,这是我个人的问题,技术确实懂得比较少,进展的比较慢了,跟大家说声抱歉。

今天直播就到这里,有什么没有回答的问题,或者聊得不尽兴的,可以在雪球上继续沟通。好的,谢谢大家,再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2024-07-30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