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是多少?,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多少亩

职教“破局”

来源:中国妇女网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加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围绕‘第一资源’,安徽要在四个方面‘走在前列’——在锻造一流人才队伍上走在前列,在打造一流人才平台上走在前列,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上走在前列,在营造一流人才生态上走在前列。”7月初,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加快打造人才发展和创新高地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人才,就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安徽从农业大省迈向科创大省、制造业强省。以芯片、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产业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正在为安徽打上新的产业标签。同时,一大批拥有实用技术的产业工人,正成为江淮大地蓬勃发展的智能制造业新需求。

高质量产业工人、技术人才从哪儿来?在这场人才工作会议上,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注意到,“以创新链为先导,以产业链为核心,以人才链为基础,以教育链为保障,‘四链’融合之下,致力于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重点之一。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愈发重视: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202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教法)修订版正式实施。

不少学者认为,从国家民生经济等各方面来看,职教法时隔26年迎来首次迭代更新,体现了国家战略部署的方向,为产业调整起到了奠定人才基础的重要作用。

可以预见,从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职业教育都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那么,近年来职业教育院校是否顺应国家战略需求培养了适用人才?是否能趁势扬帆再起航?带着以上问题,记者走进安徽多所职业院校及制造业企业进行采访调研。

成才

26岁的陈贵玲,目前在联想集团供应链生态圈企业工作。从安徽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5年后,她已经“升级”为能够独立设计模具图纸的设计工程师,参与企业创新型项目开发与验证。

在以加工机床等金属器具为主体的模具设计车间,扎着马尾、戴着眼镜,看起来娇小文静的陈贵玲是特别的存在,但这并不影响她凭借创新和过硬的技能,在行业内脱颖而出。

两年前,陈贵玲报名参加了联想集团供应链内首个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弦歌工坊。在这里,她通过一年带薪脱产,完成了原先在企业需要3~5年的模具及自动化理论实践的学习。今年7月,她又带领团队在企业“技能大比武”中凭借“离型纸自动剥离技术”项目,荣获“紫领突破奖”。

谈及个人成长成才,陈贵玲认为,“母校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企业的接续培育、搭建发展舞台,为技能跃升、创新创造提供了‘成长的阶梯’。”

陈贵玲的母校位于长三角一体化核心区城市之一的滁州,建校21年,是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和安徽省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

记者注意到,这所占地743亩,与山水相邻的职业院校,聚焦“8+4+N”的专业群建设思路,构建了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建筑工程技术、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艺术设计、大数据会计等9个专业群,全面对接滁州市八大产业链。

在校学习期间,爱琢磨的陈贵玲在设计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几年来,陈贵玲一门心思钻研技术,最终在千万次的埋头试炼中从模具设计一线“出圈”。

在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陈恋恋看来,学校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品质意志上的培养,让职教学子“既成才也成人”。

记者采访前夕,一场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职教宣讲”,在该校教师员工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次报告会是学校山水讲堂的第三场活动。

“职业教育发展多年,社会上仍流传着‘宁愿到咖啡店端盘子,不愿到职业院校学本事’的声音。”采访中,学校相关负责人并不讳言“痛点”。

记者注意到,为打破思想藩篱,多所职教院校以党建为引领,针对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政课程、社团活动、感恩教育;紧跟时代,探索新时代三全育人和校园文化建设;面向师生开展党史讲座,提升师生员工政治思想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等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占据了很大比重。

“传统观念的改变,需要职教人接续努力。”采访中,多所职业院校负责人表达了这样的理念,“要培养适应时代和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才兼备。”

培养

职业教育怎么教,才能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需求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7月25日召开的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上,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称:“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职业教育上连高等教育、下接基础教育,是教育中间的‘腰’。职业教育要练成‘铜腰’,必须走产教融合这条道路。”

“科学地设计符合市场需求、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通过与企业合作,实现学校教育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是东方学子持续保持高就业率的‘法宝’。”中国东方教育集团常务副总裁沙旭告诉记者。

中国东方教育集团总部位于合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旗下已拥有新东方烹饪、新华电脑、万通汽车等7大职业教育品牌,200多所院校,覆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校生超过16万人。

穿行在中国东方教育集团位于合肥职教城的各个教学楼,记者看到,不管是汽修、电脑还是烹饪,学校早已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教室”的概念。围拢在汽车旁实操汽修技术、将轨道交通的模拟工作场景搬进课堂、把视频课堂设在直播间里……这样的理实一体化教室和实训基地,是这所民办职教院校的教学日常。

“在学校里,我们既学习理论,也上手实操;既学燃油车、新能源车的维保,也涉足高档车等细分领域。”采访时,正在实操训练室和同学一起学习如何保养维修新能源车的束俊鹏告诉记者。这个暑假,他们的课程排得满满当当。

2022年,万通汽车教育与比亚迪签订了技能人才定向培养协议,目前已组织近3000名学生在比亚迪实习,不少学生实习期满后实现了就地就业。

在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学院轨道交通学院内,仿真的教学环境让人仿佛置身于合肥地铁站台。一比一设置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感受真实的工作场景。

不只学生,老师也一样需要沉浸式学习。为了让教师们在教学环节深度链接企业需求,学校要求所有教师必须在暑期进入院系合作企业参与真实生产。

同样的办学理念也是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连续20多年与德资企业博西华(博世-西门子)公司合作,采用德国“双元制”模式培养高级技能人才。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的“校企合作、对接德国标准,现代学徒培养机电类人才的实践与创新”,就是深化产教融合结出的“硕果”。

就业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是沙旭十分认同的一句话。他常说:“我们不少学生来自农村,‘就好业’对他们和家庭而言尤为重要。一个孩子的‘就好业’就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幸福与美好。”

采访中,多所职业教育院校也向记者表达了存在的办学困境: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念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是人生最大的败笔。他们坚信职业技术学校无法传授孩子知识和文化,受此观念的影响,导致院校不得不面对生源不足、资金不足等现实问题。

“对家长和社会来说,最具说服力的就是孩子的成长成才和就业。”沙旭斩钉截铁地说。

采访中,不少职业技术院校95%以上的推荐就业率,正逐渐改变父母对职业教育的看法。

接受记者视频采访时,双胞胎姑娘余平和余静正在汽车4S店的检修线上工作。从万通汽车毕业7年来,在传统观念中又脏又累的检修车间,身材娇小、皮肤白皙的姐妹俩凭借扎实的技能技术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赢得了领导、同事的交口称赞,也颠覆了周围人“女孩吃不了苦,不适合汽修”的传统认知。

学生时代,姐妹俩“并不爱学习”,初中毕业后,就想着外出打工积累经验,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两姐妹深刻体会到了“有技术才能好就业”的道理。在万通汽车学习的几年间,导师手把手教学、实操训练,姐妹俩对汽修的兴趣愈发浓厚,锻造了过硬的专业本领。“校企合作,毕业即就业,从学校到企业无缝对接,眼下的收入超过了同龄人。”7年工作下来,昔日父母“一提起就头疼”的姐妹俩,如今让父母刮目相看。

高就业率和行业美誉度,同样让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引以为傲。数据显示,该校2021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7%以上,60%以上留在合肥就业。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也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其中在滁就业率高于50%。为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数据显示,学生毕业半年后创业率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近三年学生孵化项目存活率超过60%。

“破局”源于供需之间的精准对接,源于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大背景下,政府、学校、企业的协同努力。

陈贵玲在今年7月参加的“技能大比武”中,对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集团合肥产业基地首席采购官白晶说的一段话印象深刻:“高质量的技术人才是未来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希望工匠们能够把这种热爱、专注、坚持和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传承下去,中国的制造强国之路需要更多的大国工匠。”

“要精准有效地落实4.0版安徽人才政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壮大产业人才队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今年7月省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这段讲话和随之发布的系列政策,同样让省内职业教育院校和企业充满信心。(王蓓)

2024-07-28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