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A篷车的舒适性如何?,

世界很大牛人多:德系车老骨灰也未必听说过的幕后大佬?

#全民说车——汽车内容创作季#

Baur是一家德国知名的车身制作公司。

车身制作公司,英文叫Coachwork或者Coachbuilder,它在汽车行业里更像是一种“幕后英雄”般的存在:当某款车在媒体和闪光灯面前风光无限、饱受赞誉的时候,很少会有人再去研究它们究竟是打造的,因为它们的褒贬都属于挂着这个车标的某品牌。但如果作为对汽车文化、对经典汽车的敬礼,车身制作公司们不应该只站在镁光灯后面,因为是它们让汽车成为了许多车迷心中魂牵梦绕的经典。

图:这是1912年时一家德国的车身制作公司,当时这类公司主要的业务还是制作马车,而少部分转型较快的老牌企业和新开的公司则多以汽车类产品为主,他们是一个时代里不应该被遗忘的幕后英雄。


图:包括很多车迷朋友都非常熟悉的Recaro,前身叫“斯图加特车身及车轮工厂”,1963年将车身工厂卖给保时捷之后,才转型为一家专业研发和生产座椅的品牌。


关于Coachbuilder车身制作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马车时代,后来包括英国、欧洲大陆,尤其是法国、美国等地都陆续出现了这类专门为皇室或者富人们制作马车车厢的公司。到了19世纪末,人类首次使用以蒸汽机为动力来源驱动车辆时,因为动力系统过于巨大而只能自行制作一个木制的车架来承载蒸汽锅炉和汽缸,于是汽车领域最早的非承载式车架就此诞生,之后的一百多年里,蒸汽为动力的汽车均延续了此种车架结构,直到法国人将内燃机放到了一辆马车设计上,这才是汽油汽车在1884年的起源,再到后来Karl Benz制作的三轮车和Daimler和Maybach制作的四轮汽车,都是基于当时的马车底盘而来,基本谈不上驾驶舱或者外壳美化。


当动力系统开始渐渐成熟,车架设计开始根据汽油机的特性和驱动布局开始有了独立的设计,而随着富人们开始接受非畜力作为驱动力的汽车产品,那些一直服务马车领域的“车身制作公司”,他们原有的客户几乎都是汽车商品最早一批消费人群,这么一来二去之下,车身制作公司开始找到了自己的新空间,如何制作高品质的乘员舱、如何打造完美的车壳,这种工艺水平在当时的汽车工业里几乎所有的车企在面对此类车身制作公司时,都完全不能匹敌的。笔者不是在夸大其词,今天仍能见到的二战前的经典车型、豪华车,大部分均出自这类车身制作公司就是最好的佐证。

图:很多由Baur代工的车辆上都会有这么一块铭牌,如果发现了,就说明这台车就是由这家车身制作公司负责生产的。



有了这个历史背景,再去介绍本文的主角Karosserie Baur公司,就容易理解多了。Karosserie是德文Karosseriebauunternehmen车身制作公司的意思,它的全称叫Baur Karosserie- und Fahrzeugbau GmbH(鲍尔车身制作有限公司)。


Baur车身制作公司由德国人Karl Baur(卡尔.鲍尔)于1910年1月在斯图加特创办,虽然德国的车身制作公司历史不如英国、法国早,但因为二战前后德国车的崛起而颇具影响力。1912年,Baur公司申请了他们第一个用于开蓬结构的专利,而之后的许多年,公司除了正常的维修等业务外,还不断对其设计进行改良,研发一款名为Record的开蓬车专用车架;

直到1927年,终于迎来了他们第一个客户,那就是为Maybach制作W5开蓬豪华车;1928年,Baur开始引入当时较为先进的焊接工艺,之后的1929年,他们开始为Horch霍希汽车研发和生产Pullman,直至1939年,在此期间,又陆续接到了来自DKW、BMW等公司的订单,产品也逐渐在高手如云的德国车身制作业界得到认可,当然了,如果要跟当时顶级的Gläser之类的公司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追赶。


图:当时的开蓬结构相对等较为简单和粗放,而铰链大多也是外露,除了类似标致Eclipse系统拥有电动外,其他绝大部分均为手动操作。(图为Horch 830开蓬版)


Baur第一次跟宝马合作可以追溯到1935年,此前,宝马303开始配备了自家的直列六缸引擎而开始受到关注,加上1933年德国取消了马力税之后,汽车消费市场开始蓬勃,作为303的接替型号315的销量也得到认同,作为315的大排量版本,326比315和319更贵也更高级,它使用两公升的M78引擎,售价高达6650马克。


开蓬型号和轿跑车版本是唯二的选择,所以宝马找到了Baur公司为其制作开篷版型号。或者今天很多人并不能理解为什么当时的汽车厂商如此注重开篷车?其实只要稍稍回想一下汽车的诞生时的状态,以及它最早的消费人群就明白了:无论是蒸汽车还是汽油车,最初的状态都是无遮无挡的;汽车最早的消费人群不是贵族就是富豪,开车不开蓬,谁知道我有汽车这种大玩具呢?即使后来多个软蓬,也都是为了不时之需。所以,想到这里就很容易理解开蓬车在当时各个汽车品牌中的地位了。

图:当时宝马326的开篷版有两个版本,双门版的开蓬由Gläser负责生产,而四门版本的开蓬则由Baur负责,后者从1937年开始生产,共生产了1093辆。


图:除了为宝马代工开篷版外,DKW F10的开篷版同样由Baur制作,并一同出现在卖车广告上,也就是说,车身制作公司的产品是得到官方认证的。


经过BMW 326的磨合,Baur公司之后的便陆续代工了320等一系列的宝马开蓬车型,而这段期间里,Baur公司还为福特、Lancia、欧宝等品牌代工他们开蓬型号。1939年至1945年的二战期间,Baur公司主要以制作卡车底盘及其他相关配件为主,当然少不免被轰炸和战后重建等,直至1949年才算是重新投入生产,包括了为DKW的F10和Panhard潘哈德汽车代工等。


而战后跟宝马的合作则起于1953年的BMW 501,Baur从研发之初便参与了此车的车架结构规划,毕竟他们专精于开篷车的结构和车架强化,如果计划推出相关车型的话,Baur公司是专家。之后,当501和V8引擎的502投入量产后,双门轿跑车版本和开蓬版本的生产都交给了Baur公司代劳。而宝马二战非常重要的一款纯种跑车507,因为全部采用开蓬结构,Baur在研发初期便开始介入。

图:1953年宝马501从研发到后期的生产,Baur公司都参与其中。


图:使用V8引擎的BMW 501同样提供双门开蓬版本供选择,软蓬结构同样由Baur代工。


图:采用RR布局的BMW 700是在宝马消化吸收了Isetta后轮驱动技术之后、继BMW 600之后的又一主打廉价的车型,而它的开蓬版则交由Baur代为生产(1961~1963年间)。


图:1956年6月推出的Maico 500/4是Maico公司最后一款量产车型,它同样由Baur公司负责生产底盘及车体,车重仅有575公斤,主打年轻人市场,标准版售价3490马克、豪华版3590马克,共生产了6301辆。


随着宝马车系在60年代后逐渐体系化,Baur公司与BMW的合作日趋紧密,包括入门级的BMW 700开蓬版、1967年推出的BMW 1600及2002开篷版均出自Baur之手,不过这段期间里,除了宝马外,Baur还为继续为DKW、欧宝、Bitter等公司制作车身或者开蓬版本。1976年,在完成欧宝Kadett 开蓬版之后,Baur觉得这种带有B柱防滚架功能的设计很适合宝马的后续车型使用,于是,当宝马推出了第一代3系(E21)时,Baur对此种开蓬设计正式命名为TopCabriolet,缩写为TC,于是便有了后来的TC系列的3系开蓬型号。

图:不单开蓬型号交由Baur代为生产,包括了双门硬顶轿跑车版本也同样出自Baur之手。


图:1976年,Baur为欧宝的Kadett C Aero研发了一种类似保时捷Targa造型相同原理的开蓬结构,也就是以B柱充当防滚架以策安全的思路,后来这种设计被用到了宝马第一代3系(E21)上,便成就了深受收藏家们喜爱的TC1。


图:这就是Baur为E21生产的TC1半开蓬版型号,只要是这代3系、无论是315还是323i均可定制这种造型,一共生产了4600辆,目前已经成为宝马收藏市场的抢手货,一车难求。


图:1976年,宝马委托林宝坚尼为其研发自家第一款超级跑车M1,但林宝坚尼正值多事之秋也无暇顾及下,宝马把这款车的制作工作交给了Baur协助完成,至1981年结束生产,一共生产了460辆。


图:Baur会造跑车一点也不需要感到意外,在宝马M1之前的1973年,他们协助Bitter生产了这款名为CD的跑车,而且在欧洲的车迷圈备受好评,因为无论装工还是品质都完全不像是由一个小品牌出来的,甚具大厂风范。该车使用欧宝的车架平台、雪佛兰的V8引擎,最大马力230匹,共生产了395辆。


第一代3系的TC1版本大受欢迎之下,到了1983年换代为E30,Baur也紧随其后推出了第二代TC2车型,但此次的E30在宝马自己的产品规划里便有完整开蓬形式的型号,但此车要到1987年才面世,而在此前的数年中,E30 TC2依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当然了,全开蓬形式的E30推出后,TC版的销情便有所变化。到了1988年,Baur的动作更大,因为在1984年为奥迪Sport Quattro制作车身及所有悬挂组件,1985年至1988年又帮保时捷完成了959生产后,Baur的名气更是一时无两,无论是跑车还是开篷车、甚至汽车零部件的订单都如雪片般飞来,所以他们基于宝马E30基础上,自行研发出一辆跑车,名叫Baur TC3,而同样是在1988年,他们还接到了宝马Z1的生产订单,而此车无论在设计理念还是在用料方面,对于宝马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图:TC系列造型之所以受欢迎,很大原因是其多变性,四种车顶模式在当时乃至今天依然属于非常先进的设计思路。


图:1984年,奥迪的Sport Quattro的悬挂系统组件及车身全部均出自Baur之手。其实从1980年开始一直到1991年,奥迪的Quattro系统中的组件也是由Baur代工。


图:1985年至1988年,保时捷959的制作都是交给Baur完成的,毕竟作为一家当时已经开始大批量造车的企业,单独开辟一条生产线和组织能工巧匠就为了一个项目并不划算,所以直接交给经验丰富的Baur生产反而成本是最低的。


图:1988年,Baur使用宝马E30的底盘自行打造了这款TC3概念车,不但刷新了宝马的固有形象,也证明了Baur强大的制作及改造能力。


图:BMW Z1在宝马各大车系中属于较具知名度之一,它采用全新的设计思路和车身材质,而这方面也是Baur的强项之一。


1992年,随着第三代3系E36的推出,那种一成不变的TC开蓬方式已经越来越跟不上潮流,因为其关注的安全性已经可以被能快速弹出的隐藏式防滚架取代,所以全开蓬的型号反而会能博得消费者眼球,所以,E36 TC4型号虽然继续能于1991年投产并与其他宝马一同销售,但直到1996年结束生产,也只生产了310辆。


1998年底,走过了88年光景的Baur公司申请破产保护,1999年由慕尼黑的IVM Automotive公司接管,2002年完成了他们最后一款作品:Mercedes G-Class开篷版在日内瓦车展上展示。到了,2007年又成为了瑞典Semcon集团的一部分。

图:从这个角度欣赏E36 TC4,其实还是挺撩人的,尤其是今天的汽车工业早已千篇一律的大环境里再回首瞩目这类车型,别有一番情趣。


图:这是2002年Baur为Mercedes制作的G-Class开蓬版,虽然未能正式投产,但在当年的日内瓦车展上获得了大量的咨询。


或者有人会说,现在的汽车工业已经不再需要这类个性化的独立车身制作公司,也会有人说,BMW自己不是已经组建了M GmbH了吗?就像AMG被置于Daimler名下用以专门生产那些个性化车型吗?貌似确实不需要了,但不知各位有否发现,最近这二三十年来,已经很难再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车款了吗?到底个性化重要还是成本重要?相信每个心目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吧。

2024-07-21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