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车在路上的视频,为什么能击垮竞争对手?,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趋势,但这些组织至今仍在极力反对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WQ

第11章 经济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全球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对这样一种现象进行描述的概念即经济全球化,本章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成因及表现,揭示现代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及经济全球化的后果和实质。

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表现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有多种解释。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奥斯特雷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是:“跨国商品及服务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而迅速的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注411

德国学者卡尔·巴奎指出,经济全球化可以理解为是以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为基准的。根据这个理解,世界出口率越高,跨国贸易额在世界生产中的比重越大,世界经济就越强烈地表现出全球化趋势。注412

另一位德国学者于尔根·弗里德里希斯认为,全球化的过程是一种不断强化的网络化。他把这种不断强化的网络化归结为三点:一是依赖性增强。即经济活动的网络化对于参与者都产生反作用,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不仅调控各民族的发展,而且还调控各城市与地区的发展。二是转移的便利。由于科技产业革命所导致的信息传递成本、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跨国公司把它的生产部门及部分服务监督职能机构转移到低工资成本的国家,以便获取更大利润。信息技术、运输技术越是发展,这种国际网络就越是扩大。三是集中化趋势。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企业的各部分业务活动转移到世界各地的许多生产基地,对于监督控制和协调工作的要求也就越强烈。而这种协调组织工作的任务也就更多地集中到少数几个国家的主要城市,使这些地方发展成为极其专业化的中心。

尽管上述观点对经济全球化现象的表述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点还是一致的,那就是都强调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基于此,可以对经济全球化作这样的表述: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它具体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金融国际化趋势增强,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形成,区域经济集团化向纵深发展,世界各国在有关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合作与联系日益加强等。

(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严格地讲,经济全球化并不完全是一个新的现象,事实上,自从资本主义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就开始了。经济的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展相伴随的。

15世纪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意大利北部的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等已成为欧洲贸易中心。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地理上的大发现以及海外殖民地的开拓,使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扩展到大西洋沿岸,如葡萄牙的里斯本、尼德兰(今荷兰)的安特卫普、英国的伦敦等先后成为繁华的国际贸易港,它们的贸易范围远及亚洲、非洲和美洲,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国际交换的扩大,出现了潜在的世界市场。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以蒸汽机和纺织机的发明和使用为重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工业革命奠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确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统治。19世纪后半期发生了以电力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以重化工业的兴起为核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它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并对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最终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850—1880年,世界轮船吨位增加了5倍,铁路公里数增加了8.5倍,世界贸易增加了2.5倍。

19世纪的最后30年,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和资本加速集中,资本主义的垄断开始形成。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商品输出进一步迅速增长,资本输出也大大增长,成了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资本的输出把一切弱小国家都卷入了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漩涡。众多的弱小国家沦为几个帝国主义大国的殖民地或附属国,成为帝国主义的农产品供应地、原料来源、投资场所、商品销售市场和垄断利润的重要源泉。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被两次世界大战所打断。战后的胜利国建立了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它们就是所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后出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战后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各个国家都逐渐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减少各种限额,使世界经济中逐渐出现了一个经济一体化程度更高的资本主义全球经济。 战后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在90年代逐渐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潮流。那么,是什么力量导致了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呢?具体来讲,引起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出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时就已经开始,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则是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以微处理机进入办公室和家庭、超级计算机问世、卫星通信与光导通信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为标志。这次科技革命以最便捷的方式沟通了各国、各地区、各企业、各团体以及个人之间的联系,并且打破了种种地域乃至国家的限制,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这次科技革命的实质是信息技术的革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从卫星信息传送到国际互联网和内部网络——人们可以向任何地方传送信息。先进的信息传送手段不仅加快了信息传送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传送的成本。

(2)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任何人类的经济活动都是与特定的经济组织形式相联系的,与其他经济组织形式相比,跨国公司是与经济全球化联系最为密切的经济组织形式。跨国公司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以来,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超越了原先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信贷资本流动,以及国际人力资源的流动,是一种综合了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众多要素的、整个生产行业的跨国转移。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跨国公司投资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它们在全球经济活动中所占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明显。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地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商品和资本在全球的流通,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在国际的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正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并相应地带动了资本、技术、商品、人力、服务等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才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3)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各国的选择。经济全球化赖以存在的资源配置机制是市场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则为了摆脱经济滞胀而减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更加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在国际社会,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民族国家对本国市场的控制大大放松,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成为一种潮流,同时世界各国均把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利用别国的资本、技术及其他资源以实现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基本国策。所有这些都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条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各国经济的一体化过程,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下几点。

1.生产的全球化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以分工和协作的方式进行的,市场则起着分工媒介的作用。分工深化的程度反映着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传统的国际分工是一种垂直型分工,即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按照不同的产业进行,其主要特征是西方发达国家主要从事工业制成品生产,而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农产品生产和采掘业活动,然后发达国家拿工业制成品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和原材料(煤、木材、矿石等)初级产品进行交换。垂直型国际分工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落后的农业国从事农业生产及初级产品的生产,先进的工业国从事工业制成品生产,由此形成国际分工合作体系,特点是两种不同类型国家的生产分别属于两个不同产业。第二阶段是发展中国家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发达国家从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从而在同一产业的不同部门间形成垂直型国际分工,如玩具、鞋帽等生产属于加工制造业,它同汽车、电子等同属第二产业,但前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后者则是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垂直型国际分工虽然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但是,在这种依赖关系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利益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由于作为分工基础的产业本身在产业发展顺序中的重要程度不同,不同国家在分工链条中的重要性和地位存在很大差异,发达国家基于加工制造业和技术及资本密集型产业往往对基于农业和采掘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中国家形成优势并构成控制。再者,垂直型是以生产要素相对凝固为前提,流动的只是商品,因而无法实现各国经济的融合,经济一体化程度处于较低层次,不可能构成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水平型国际分工则是高层次的生产专业化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分工在同一产业的同一部门之内,按照产品生产的不同工艺环节,或按照产品零部件,或按照产品型号进行。这种分工以资本、技术、劳动、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前提,以跨国界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它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不再孤立地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美国波音747喷气式飞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它们由分布在8个国家的1 100个大型企业和15 000个中小企业协作生产,最后由美国组装而成。美国“朋蒂亚克·莱曼”牌小汽车,由德国设计,由澳大利亚制造发动机,由美国、加拿大合作生产变压器,由日本生产车身薄板,由新加坡提供无线电设备,由韩国供应电器设备和轮胎,是名副其实的“万国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水平型国际分工的形成为生产全球化奠定了基础,它为每个国家平等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为经济落后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国际水平分工使各国成为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整个地球俨然一个大工厂,这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2.贸易的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国际贸易迅速扩大的标志是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1990—1995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1997年含商品和服务的贸易额达到6.7万亿美元,增长率为7%,为同年世界生产增长率3%的2倍多。世界服务贸易额1985年仅为3 809亿美元,1995年急增至12 300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商品和服务)中的比重从16.3%跃升到18.8%。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已有112个国家和地区加入,另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申请之中,到21世纪前20年内,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均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意味着,一个包括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一体化贸易体系即将建立,没有歧视和强硬贸易保护主义的全球市场将形成。一句话,贸易的全球化正在成为现实。

3.金融的全球化

基于生产和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也在大大加快。

首先,国际债券市场的融资规模迅速扩大。1973年,包括银行贷款、票据融资和债券发行在内的国际融资额为622亿美元,1979年则为1 450亿美元,增长了2.33倍,年均增长率为15%。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这一势头仍然持续,1990年与1996年上述三项融资的规模分别达到4 276亿美元与15 139亿美元水平,年均增长率为23.5%。

其次,国际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迅速发展。国际股票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国际性市场,近十年来该市场呈现快速成长之势。1990年国际股票的发行为72亿美元,到1996年已达到57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41.5%。与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相联系,基金市场迅速成长,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力。基金市场是一种机构投资者取代个人投资者成为主体的集体性投资市场。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基金市场一直呈现扩大态势,到90年代中期,上市交易的基金数量在纽约与伦敦已分别达到5 300个和1 935个,其所管理的基金资产额,美国与英国已分别达到21 000亿美元与1 450亿英镑。从国际基金市场金融资产的增长情况看,1990年各类机构投资者的总金融资产为139 500亿美元,到1995年上升为236 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1.3%,其中,投资基金类公司在1990年拥有的金融资产为27 000亿美元,到1995年进一步上升到56 000亿美元,这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5.7%,居各类机构投资者增长速度之首。

再次,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随着各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全球各类金融市场正在向连成一片的方向发展。目前美国、欧洲与亚洲三大区域的外汇市场已连为一体,其运作方式、交易品种与手段基本保持一致,投资者可以在一天24小时内的任何时间进行操作。只要投资者在计算机上敲几个键,成百上千的美元就可以瞬间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现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年交易量为500万亿美元,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

4.企业经营全球化

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据统计,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已达到4万家,附属机构已有27万家,它们分布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跨国公司从事和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的60%,技术转移及民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80%,以及90%以上的海外直接投资。1995年国家间的直接投资额为2 430亿美元,1996年达到3 660亿美元,1997年突破4 000亿美元,1998年进一步扩大到4 400亿美元。目前,各国在海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已达3万亿美元。此外,跨国公司的规模也大得惊人。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约有90%的国家和地区的总产值低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销售额。若将国家实体与跨国公司放在一起排序,世界上最大的100个经济实体中,有近一半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影响与矛盾

(一)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不但改变着各国经济活动的方式和范围,也在改变着各国控制自己经济活动的手段和方法。

经济的全球化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扩张。

从生产力发展资源配置的角度看,经济的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更高阶段,表现为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各国之间经济上相互依赖的不断加深。经济的全球化对生产社会化的推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全球市场加速形成,商品、服务、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早已超出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迅猛扩大,其发展速度与规模可谓史无前例。

第二,跨国公司高度发展,全世界4万多家跨国公司已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和世界贸易的60%,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和经营正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

第三,科技进步,尤其是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为主的信息技术使生产力发展出现新的飞跃,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世界范围的生产和流通已被联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四,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空前强化,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卷入国际性或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之中。经济全球化的这种发展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配置。

从生产关系的发展角度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资本主义扩张为全球性制度的一种进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全球化。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世界经济的发展,如果从18世纪中期发生在英国的产业革命算起,至今已有两个半世纪。在这个过程中,它经历了若干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逐步向经济全球化阶段过渡,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了经济全球化阶段。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前,世界经济的整体完全处于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当时的世界经济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在这之后,世界上有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并存。但世界经济从总体上看,仍然是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经济全球化也是在资本主义主导下产生和发展的。

世界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进入了全球化的新阶段,也正是从这时起,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重大的趋向性变化,而这些变化,基本上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是世界经济的信息化。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电子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设备大大普及,互联网迅速扩大到全世界,把全球的经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目前,不仅信息产业本身已成为一个庞大的新产业,许多国家的经济甚至整个世界经济都已经或正在实现信息化。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步入知识经济,即以知识的生产、传播、整理和运用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中的产业,包括高科技制造业、农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这一切,都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起主导作用。其次是世界经济的市场化。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国际分工愈益深化。在当今的国际分工体系中,除水平分工愈益发展外,部门内分工有了更快的发展。这是一种国际分工的新模式。在此基础上,世界市场迅速扩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并进一步面向世界市场;苏联、东欧剧变后,这些国家也发展市场经济,努力与世界市场接轨。现在,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已被纳入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之中。最后是世界经济的自由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首先是美国,为了对外扩张,大力鼓吹和推行经济自由化政策,要求世界各国减少和取消贸易壁垒,放松和放弃金融管制,实行商品和资本的自由流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自由化趋势更为加强。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市场化和自由化等趋势的出现和加强,是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新阶段的一些重要标志。而这一切都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的主导下发生的。

2.经济全球化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空前密切,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大大加强。可以说,各国经济日益融合成一个全球经济的整体,任何国家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各个国家。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某种变动,都难免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最近的事例是东亚金融危机。这种情况的出现,自然要求各国之间加强协调和合作,以便用联合的力量克服面临的共同困难,解决各种共同关心的问题。近十多年来,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确有加强。最明显的例子,是由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组织的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即乌拉圭回合,于1993年底达成协议,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的加强,还表现在各国间签订的经济合作协议更多了。据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1996年,世界各国之间共签订国际经济合作协议106个,包括生产、贸易、金融、投资、科研等各个方面,其中60%是20世纪90年代签订的。在地区层次上,国际经济协调和合作的加强更为明显,如1993年亚太经合组织框架内各成员间合作的不断加强;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993年在欧共体各成员国间建成统一大市场,同时,欧共体转为欧盟,1999年欧盟实现了单一货币的启动,等等。

但是,在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经济中,又充满了矛盾和斗争。这是由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资本的本性是尽快地增值,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在这种强烈欲望的驱使下,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资本的对外扩张大大加强。经济全球化为资本的全球扩张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机,而这又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扩大到全球。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在全球化经济中又表现为一系列具体的矛盾,如各国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和可调节与全球经济的无计划和少调节之间的矛盾;跨国公司的严密组织和科学管理与世界市场的盲目扩张和混乱之间的矛盾;世界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世界市场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各跨国垄断集团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的尖锐化,导致世界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以及世界经济各部门、各领域之间的失调,进而导致世界经济的起伏不定、动荡和危机。全球经济中的矛盾还导致种种结构性失衡,如美国经常性巨额贸易逆差,欧洲的大规模结构性失业,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长期停滞等。这一切,严重地制约和破坏了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有关国家和地区乃至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3.经济全球化使贫富差别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间加强经济协调和合作,从而能缓解经济发展中的重重困难,能完成一国力量所难以承担的重大发展项目;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有可能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有效的配置,有利于各国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全球范围的专业化协作,有利于各国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都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但是,若就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利益而言,不同国家所能获得的利益却大有不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强大,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有可能获得最大利益。例如,美国是当代最强的经济大国,它在世界经济中占有最大份额,特别是在一系列高科技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方面,占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它是最大的货物出口国,是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国,也是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吸纳国。它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采取各种手段,操纵国际经济组织,干预国际经济事务,把它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国,实行经济殖民主义,牺牲他国,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利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增长较快,出现了“三高”(高增长率,高利润率,高生产率)和“三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现象,美国人称这种经济为“新经济”。这种“新经济”出现的原因,除其内部一些因素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美国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空前有利的机遇,从对外扩张中获得最大利益。

应该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广大发展中国家尽管实力逊色许多,但在经济全球化大潮面前,也同样有可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事实上,有些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确实比较成功。如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曾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为世人所称道。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它们抓住了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充分发挥了本国的优势的结果。但是,1997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使它们遭受了灾难性的打击,发展一时受到严重挫折。这有其内部根源,也有外部原因。就后一方面来看,不能不说是经济全球化导致国家金融市场投机之风盛行。国际投机者利用了东亚国家的某些弱点和空隙,向它们发起进攻,使它们猝不及防。可见,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力量较弱,在世界经济中处于不利地位。

这样,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势必不断加剧,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将日见明显。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与低收入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比,1980年为32.8∶1,1990年为51.3∶1,1995年又扩大到59.0∶1。世界上最富有的20%和最穷的20%的人的收入之比,1991年为61∶1,1995年为81∶1。目前世界上仍有30亿人——即人类的一半仍生活在严重贫困之中。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和众多贫困人口的存在,也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现象,是资本积累规律起作用的必然结果。上述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世界规模的贫富两极分化,不过是资本主义规律在世界范围内的再现。就其实质,是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及其垄断集团利用全球化的有利条件,在世界范围加强扩张的结果。 经济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早在100多年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革命性作用有过明确论述。他们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注413。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任何界限都表现为必须克服的限制。”注414“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 注415“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至少是一个轮廓)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 注416资产阶级创造全球市场完全是出于最大限度攫取剩余价值的贪婪本性,但是,当它这样做的时候,它却成为了推动历史发展的不自觉的工具,它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注417的共产主义社会奠定了物质前提。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作了这样的概括:“资产阶级历史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互相依赖为基础的普遍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成对自然力的科学统治。资产阶级的工业和商业正为新世界创造这些物质条件,正像地质变革创造了地球表层一样。” 注418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在历史上产生的,也必将在历史上走向灭亡。事实上,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各种内在矛盾也将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解体,最终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尽管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最终结局是确定不移的。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发源地,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的是大量的利益,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定规则而获得好处。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源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追求最优配置,这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但对于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来说,全球经济仍处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状态,这意味着支撑经济全球化的制度、规则必然也是西方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拥有较为成熟的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也有着完备的宏观调控体系。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在国内,它们有相对成熟而又稳定的制度;在国际上,国际通行的制度是由它们主导的,国际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国内规则的特点,但不存在与国外规则的严重冲突。这样,当这些国家的政府、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在不同市场上开展活动时,就不会面临规则的冲突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它们也可以利用在国内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来应对国际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贸易获得好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支撑世界贸易扩大的制度框架是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推进自由贸易、取消差别待遇。世贸组织继承了这一原则,并将之扩大到农产品、服装、服务业以及相关的投资和知识产权领域。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确实获得了不少好处,但是这更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活动的全球扩张。目前,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从工业经济走向信息经济,新兴的金融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其主导产业。发达国家可以利用由其主导的世贸规则,打开别国的金融市场、服务市场等,将竞争引向其优势领域,从而获取更大收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往往把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作为制定规则的基本原则。贸易、投资自由化似乎是为了实现各国、各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但是结合各国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所谓的“公平”其实并不公平。从国家的角度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是极不对称的,它们作为不同的市场主体,在进入市场以前的资源禀赋差异极大。从这种不对等的实力状况出发,在市场上进行所谓的“公平竞争”,其结果只能是弱肉强食。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好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唯一规范国际资本流动的全球性多边组织,产生之初完全充当了美国对外扩张的工具。20世纪70年代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又演变为发达国家的代言人。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越来越转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为运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提供每一笔贷款时都会严格体现发达国家的意图,对接受国提出苛刻的条件,直接要求发展中国家调整和改革国内体制,改变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方向。这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不仅具有监督国际资本流动和各国汇率制度的职能,而且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制度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其目的已不仅是以发达国家的规则来规范资本流动,更是与贸易及其他领域相结合,将发达国家的规则扩展到全部国际经济交往领域。在国际货币市场,美元、日元、马克及初生的欧元基本垄断了市场交易的全部份额。发达国家一方面可以凭借其整体经济实力和宏观经济表现决定国际货币市场上的资金流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其货币发行权和货币政策直接改变货币资本的流动方向和方式。美国在里根政府时代可以利用高利率吸引外资流入,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资金;克林顿政府同样可以实行强势美元政策,以支撑其股市和资本市场的繁荣,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两德统一后,德国政府以高利率政策吸引外资,为重建提供资金。日本为维持巨额贸易顺差,也可以放任日元贬值。换成发展中国家,这些政策措施的结果可能就是一场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即为明证。但发达国家却可以从中获益,这就是不对等的规则给发达国家带来的优势。

由上可见,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并不像某些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损害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恰恰相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对等的国际制度,可以获取更大的收益和承担更少的成本。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及其对国际制度的主导权。也就是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因历史延续可以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多的利益,而且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自我加强和自我维持的。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从上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来看,经济全球化从抽象意义上讲会给参与者带来更有效的资源配置和更高的经济效率,但是对不同的参与者会有不同的影响。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无疑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收益和潜在的巨大机会。

(1)改善资金和先进技术不足的局面。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步之初,为实现工业化,需要投入巨额资本和先进的工业技术,它们现实的资源禀赋却是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缺少资金和技术,这种资源供给结构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对外转移过剩资本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吸引资本、技术,接手外来的产业,加快国内工业化的完成。外来的资本、技术有助于改善国内的资源供给结构,使得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发展中国家利用的外资的主要形式是以石油美元为主的私人银行借款。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是外国直接投资。1990—1996年,外国直接投资平均占发展中国家资金净流入量35%,不包括中国,发展中国家利用的外国直接投资占世界外国直接投资总量的比重,1983—1989年平均为17.8%,1990—1994年平均为21%。

(2)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扩大,出现了全球性产业转移的浪潮。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在向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过程中,将传统产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要素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充足,劳动力成本低廉,成为传统产业转移的理想场所。全球性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实现工业化,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为发展中国家实现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3)推动对外贸易的扩大。目前世界贸易发展出现一个新特点,即制成品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发展中国家在制成品贸易中的比重大幅度增长。例如,从1980年至1995年,在世界化工产品出口总额中,发达国家所占份额由87.2%下降到79.3%,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由7.8%上升到16.4%;在金属制品贸易中,发达国家由78.9%下降到63.1%,发展中国家由14.9%上升到23.4%;在机械和运输设备贸易中,发达国家所占份额由86.1%下降到76.4%,发展中国家由5.8%上升为22%。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已经在一些工业制成品贸易和产业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

(4)在参与国际合作中维护自己的权益。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为自身在国际经济中争得一席之地,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发展中国家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可以获得相互提供的无条件贸易最惠国待遇和关税及非关税壁垒逐步降低的待遇;可以得到发展贸易的必要信息、技术规则服务;可以得到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仲裁手段;可以利用世贸组织的非歧视与公平竞争原则保护自己的权利;还可以充分利用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原则如透明度原则和一致通过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

(5)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从开放和参与全球市场中,可以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和技术,也可以从相互的交流和合作中学习发达国家的文化和体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高,经济发展往往比较快,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贫困人口不断下降。

经济全球化的利益是不容否认的,但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讲,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风险。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目前的国际经济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发达国家政策协调的结果。大多数国际规则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利,或者干脆就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出来要求发展中国家接受和服从。如在国际贸易规则中加进环境和劳工条款,借口发展中国家不顾环境污染,限制其产品进入本国,扬言发展中国家不使用“人道主义”的劳工标准就要遭到报复,在国际组织中迫使发展中国家承担超越自己水平和能力的责任等。此外,全球化还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资本流动的冲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需要引进外资,同时又要避免本国资金的外流,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资金供给。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资金流出的可能性加大,资本的过度流入也会造成对外国资本的过度依赖。一旦因某种因素出现外资大规模撤出,就会对国内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

(2)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使它们的民族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在当今世界高附加值产品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迅速提高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出口会因初级产品市场价格下降而遭受损失。而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对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的冲击和占领,又使得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更加困难。

(3)降低国内政策的有效性。经济全球化是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和经贸制度下展开的,在加入这一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力不强,干预经济的能力有限,其主权很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发生重大金融或经济波动或危机的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的援助时往往被迫接受其提出的苛刻条件,甚至要付出损害国家主权的代价。

因此,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发展中国家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在21世纪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中求得更大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的矛盾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经济全球化在带给当代世界积极变化的同时,其迅速发展又不可避免地伴随和产生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其表现如下。

1.“数字鸿沟”出现,新经济与旧经济脱节,世界经济呈现结构性失衡,与经济全球化直接相关的问题是世界经济的两极分化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不平等问题恶化的关系是复杂的。但是,由于全球化加强的是世界市场经济体系,而这个体系通行的是竞争、资本、技术和创新的逻辑,所以,任何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贫富鸿沟都在加大。方兴未艾的数字技术给投资者和技术拥有者带来了巨额“数字红利”,但与此同时却加剧了世界各国之间的“数字鸿沟”。尽管互联网技术普及非常快,但世界仍然存在上网和没有上网、拥有和不拥有信息技术的区别,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技术普及程度远远大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因此,经济全球化不仅没有达到包容一切的地步,而且加重了以“边缘化”为特征的经济与社会排斥现象。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处于极端贫困状态的人与迅猛发展的全球化带来的机会和财富无缘。可以说,全球化正在加剧世界经济中的差距。

世界经济增长的现实与前景因为新经济而呈现良好态势。所谓新经济指建立在信息技术等基础上的经济,特别是金融化了的高科技产业,包括电脑、通信、网络、生物工程等相关行业。旧经济指非信息的实体经济或者金融化了的传统产业。“新”经济在“旧”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则中运作,其表现是高科技产业的股价一再高涨,以至于新经济中的泡沫成分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被金融市场炒作而神化了的科技产业越来越背离其初衷,即由依靠科技创新本身以及它对旧经济的改造,真正形成一种面向全球市场的知识经济,走向与实体经济脱节的道路,加剧了已经存在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的世界经济结构性失衡。

2.经济增长忽视社会进步,环境退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

过去几十年,一些人过分强调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全球化而忽视了全球化的政治和社会目的,导致市场、资本、技术和公司主宰一切,而世界整体的社会进步、人类大多数的基本权利以及国家主权受到很大忽视,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日益脱节,诸如各种犯罪、价值观丧失等社会问题因为全球化而恶化了。

经济全球化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也让人感到不安和对未来信心不足。虽然我们不能把环境恶化的责任简单地推到全球化头上,然而,正是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家园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市场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建立在过度消耗资源基础上的市场扩张)、城市化、财富的不合理分配、富者的过度消费及其消费模式的“传染”与“普及”效应,是地球环境退化和恶化的主因。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世界劳动分工和布局的大转移,第一世界已专注于高附加值的非污染的知识产业,而第三世界则成了工业制成品和资源密集型实物产品的主要产地,成了全球环境代价的主要承受者。许多发达国家和全球性公司不但没有为地球环境恶化承担更多责任,反而自私地推卸责任。

3.国家内部与国际社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各国原有的体制、政治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在内)都不得不试图通过国内改革来适应越来越全球化的世界,而形成一个富有创新和竞争能力的开放经济与社会无疑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关键。在国际社会,繁荣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心声和目标,但是,和平、发展和安全的性质、结构以及影响它们的各种因素在改变,已有的调节国际关系而非全球关系的国际制度和组织的弱点、失误和无能逐渐暴露,已远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深入改革,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根本上有助于解决与经济全球化有关的问题,是各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发展中国家要坚决反对超级大国试图控制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霸权行为,通过协调立场和加强合作来促进国际体系的民主变革。

4.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

经济全球化,如前所述,意味着世界各国在生产、贸易、金融和企业经营等诸方面密切地交织在一起,每个国家都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在经济高度一体化的情况下,国际经济的任何变故,都会产生“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连带效应。可以说,各国经济高度相关和高度依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显著影响,这也是把握经济全球化实质的关键之所在。

5.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

产业结构是一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主体,一国经济的竞争力,从根本上讲,取决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因此,为了增强经济竞争力,各国都十分重视调整产业结构,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协调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说,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一种带有浓厚民族国家色彩的经济活动。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已不再纯粹是个别国家的事情了。实际情形是,随着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及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开展,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已在更大程度上受到跨国公司的影响,相应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超出民族国家的界限,成为立足于全球的世界性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积极主动地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使之服务于民族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这有助于增强民族国家经济的安全度,提高国际竞争力,反之,则会使民族国家经济的独立性受到损害,进而影响民族国家经济的安全。

6.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经济主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国家主权是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象征,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但是,如今经济全球化已冲破了国家界限,摆脱了国家疆域的束缚,原来完全为一国所独立拥有的权利却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体拥有的权利,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条例来运作。这样一来,国家主权,特别是经济主权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甚至是冲击。不过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国家主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只是局部受到约束,而不是完全消亡,恰恰相反,国家主权是经济独立的根本保证,削弱乃至取消国家主权,既不符合当代世界各国所共同遵循的“主权至上”的原则,又会导致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阻碍各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7.经济全球化存在着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而市场经济原本就具有二重性,它除了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效率的优点外,还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等缺陷,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把市场经济的优点和缺点也全球化了。在一国范围内,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可以靠政府干预来纠正,而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还缺乏这样的调节机构和机制,这样,市场经济的内在缺陷在全球范围内就可能引发经济波动,甚至危机。实际情况正是如此。1994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危机,震动全世界,接着巴林银行倒闭,1997年7月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接着1998年俄罗斯、巴西又先后陷入金融危机。现在全球三分之一的经济受到危机和衰退的困扰。这一切表明,一个缺乏有效防范和监控体制和机制的全球经济必然是危机四伏的。

三、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国际协调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金融业在全球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首先,证券市场对全球资源配置所起的支配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以股票市场的规模为例,1994年全球股票市场的资本总额为151 240亿美元,到1998年跃升至274 621亿美元,增加了81.6%;目前,证券市场对发达国家的资源配置所起的作用,远大于国际私人直接投资。例如,1998年外国人购买的美国长期证券净额高达2 220亿美元,外国人拥有的美国金融资产总额已经达到66 000亿美元。随着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的逐渐成熟和有步骤地对外开放,证券市场吸收的外资迟早要超过引用的海外私人直接投资。

其次,金融业的全球化正在导致财富在全球的重新分配。今后,金融业对全球财富的再分配,将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证券给投资人带来的收入,主要不是股息和红利,而是证券本身的升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股票指数不断攀升的财富效应,吸引了全球游资,使美国经济维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长的繁荣时期。据美国第一波士顿信托银行估计,目前美国利用着全世界净储蓄额的72%,这意味着美国仅靠金融市场这根“魔杖”,就把全世界72%的净储蓄收进了自己的口袋。财富在全球重新分配的另一大杠杆是国际短期资本对货币汇率、股市波动的投机活动,这种短期资本的流动量正在迅猛增加,目前每天可高达15 000亿美元左右。索罗斯的基金就是这样一种短期投机资本,曾攻击过英国、泰国、俄罗斯及中国香港等一切有机可乘的市场,它可以在几天或几个星期内从被攻击的地区卷走几十亿美元。金融市场的这种对财富重新分配的功能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这种功能正在迅速加强。

最后,国际货币体系将走向多极化。20世纪末,美元在国际储备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为60%,在国际支付手段中所占的比重为50%,拥有一种霸权地位。这种情况,将首先随着欧盟和日本经济的复兴而发生变化。欧元启动只有一年,已开始冲击美元的霸权地位。1998年,国际债券市场以美元形式发行的债券占48%,以欧元11国货币形式发行的债券占22%;一年以后,在1999年发行的13 490亿美元的国际债券中,以美元形式发行的债券下降到42%,而以欧元形式发行的债券猛增到45%,超过了美元,其余13%的债券是以英镑、瑞士法郎和日元等货币发行的。欧元的启动促进了欧洲证券市场的集中和重组,随着欧洲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英国即将加入欧元国行列,在2002年欧元货币投放市场后,经过10~20年的努力,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将取得和美元相似的地位。据估计,到21世纪20年代,国际储备资产中,美元、欧元、日元的比重分别将调整到大约40%、35%和20%。随着东盟、印度、拉丁美洲南方共同市场和南部非洲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货币体系将出现另外四五种重要货币。到21世纪中叶,国际货币体系将形成没有霸主货币的多极货币结构。

2.国际贸易将有力地推动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一体化

首先,近50年来,世界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比世界GDP的年均增长速度高一倍以上,这一趋势在21世纪将继续延续下去。这一趋势的长期的量的积累,已使国际经济关系乃至国际政治关系发生了某种质的变化。1998年,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额为54 148亿美元,按现价计算,比1950年增加了100多倍。此外,在1950年还可忽略不计的服务贸易,到1998年已增至13 263亿美元。1998年的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占该年世界GDP总额288 622亿美元的23.4%,这意味着世界各国每年平均有近四分之一的GDP不经过国际贸易就无法实现。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从没有像今天这么紧密。这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合作的强大物质基础。这一趋势在21世纪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其次,贸易和投资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国际分工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这一趋势,将随着金融全球化而不断得到新的推动。美国与中国合作在中国组装飞机,德、法、日、美与中国合作在中国生产汽车,并不是因为这些发达国家缺少工人,而是因为这些国家要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开拓中国的市场。中国之所以愿意以让出一部分国内市场来换取这种合作,是为了加快自己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类似的国际分工已成为发达国家企业的惯例,目的是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1998年,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全球的零件采购额高达800亿马克。这种合作是贸易与投资相互促进的结果,增加了合作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既然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合作,这种合作在21世纪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最后,国际贸易在21世纪将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必然推动贸易联系密切的国家在投资、金融货币领域加强合作,这就是20世纪下半叶各种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方兴未艾的原因。但是到目前为止,各种经济一体化组织除欧盟以外,大多限于商品贸易的自由化合作。可以预计,随着世界贸易组织全球贸易自由化合作的继续向前推进,21世纪各大洲的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将再上一个台阶,向各种类型的区域共同市场的方向发展,即实现各地区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自由流通,否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当然,人口稠密的东亚、南亚国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难以实现人员的自由流通,但实现商品、资本的自由流通是完全有可能的。建立由中国、东盟、韩国、日本、俄罗斯与独联体其他国家(尤其是中亚国家)和蒙古组成的亚洲经济合作组织是完全可以设想的。其合作内容可以是贸易、投资自由化和有限的货币合作,不包括人员自由流通。有关国家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分批参加。

3.跨国公司将持续推动企业的跨国兼并浪潮

首先,企业的跨国兼并是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规模经济的需要。生产在全球组织,竞争也在全球展开,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企业跨国兼并的条件。始于1993年的全球企业兼并浪潮持续至今势头未减。一度震惊世界的波音与麦道公司合并案、奔驰与克莱斯勒合并案和埃克森与美孚石油公司合并案很快又被一系列其他令人眼花缭乱的兼并案所淹没。仅在1999年,令人吃惊的兼并案就层出不穷:年初,英国沃达丰公司以560亿美元并吞美国空中通信公司,9个月后,这家新公司又被美国大西洋贝尔电话公司收购。美国家用产品公司和沃纳-兰伯特公司宣布了总值709亿美元的合并计划,成为世界最大的制药企业。加拿大的阿尔坎铝公司、法国的佩西钢公司和瑞士的铝隆察集团合并组成了全球最大的制铝公司,年销售额216亿美元。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微波通信公司宣布以近1 3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第三大电话公司斯普林特电话公司。1999年发生的其他重大兼并案还有:日本兴业银行、第一劝业银行和富士银行同意结盟,三家银行的总资产合计约为141万亿日元,超过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德意志银行。日本住友银行和樱花银行合并后的总资产将达99万亿日元(9 25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德意志银行则以102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八大银行信手银行,合并后的资产为8 300亿美元。年末,又传来了英国沃达丰空中通信公司以1 480亿美元收购德国曼内斯曼公司的消息。1999年全球企业兼并总额高达3.4万亿美元,刷新了1998年2.5万亿美元的纪录,兼并的主角是美国和欧洲,分别占兼并总额的52%和36%。企业的兼并特别是跨国兼并在21世纪仍将继续下去,而且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之间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企业兼并也会越来越多。20世纪80年代以前,兼并往往是为了击垮竞争对手,被兼并公司往往被分割出售。90年代以来,兼并更多是为了节约经营开发费用,得到新思想、新产品、新技术,实现更好的管理和经济规模,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以提高竞争实力和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显然,这种兼并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兼并双方的共同发展。

其次,企业的跨国兼并打破了民族国家的壁垒,模糊了民族国家的经济界线。各民族国家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越来越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这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例如,德、法、日、美汽车工业进军中国轿车工业,加快了中国轿车工业现代化的步伐。从消极的方面来说,被兼并国家的经济主权在有些情况下会受到侵害,例如当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电信、铁路、电力、银行、保险等行业的控股权被外国公司掌握以后,这个国家在非常时期就难以确保自己的政治独立。

4.国际互联网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首先,国际互联网的普及提供了加强各国经济联系的新纽带。信息的快速搜集、加工、储存和传递,使各国政府、公司企业和个人能便捷地获取信息。信息的这种透明性(公开性)和流动性,有利于各国政府和人民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有利于政府和企业的科学决策,从而必然有利于各国间的经济合作。

其次,国际互联网将不断提高金融、贸易、企业全球经营的效率和质量。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国际互联网可以及时处理几乎无限的信息,这就为全球居民提供了参加国际经济合作的手段:银行可以每天处理1.5万亿美元的货币交易;证券市场每年可以处理几十万亿美元的证券交易;海陆空运输可以从容地把数亿个集装箱送往世界各地;跨国公司可以了如指掌地指挥全球的分厂在流水线上按顾客的需要生产出同一牌号、不同个性的产品(如汽车)。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将在21世纪大大促进全球实务经济和服务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5.知识将成为21世纪生产要素中的一个独立成分

首先,如果一个国家能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个国家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0世纪的历史表明,单靠不断增加资本、人力和原材料的投入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只有善于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国家,才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的公民和让每一个公民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社会环境。显然,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需要知识,而全体国民知识水平的提高需要发展教育。然而,一个国家国民教育的高水平,并不等于这个国家就善于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就一定能够赢得国际竞争的胜利。如苏联就是一个国民教育水平很高但没有赢得国际竞争的国家。重要的是要创造让全体公民充分发挥自己才智的社会条件。在21世纪,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做到了这一点的国家就会在国际竞争中成为强者。

6.经济风险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固然可以促进生产、资金、贸易和技术在全球的扩散和发展,然而经济全球化也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日益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这就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震荡可以迅速波及全球。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这种经济风险的传播速度。这就要求世界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防范各种可能的风险,缩小其对全球经济的破坏程度。金融风险的防范,将是21世纪国际合作的一大主题。

经济霸权主义和经济利己主义有可能使一部分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被“边缘化”,这是经济全球化在21世纪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风险。防止这种风险的唯一正确途径是实现国际经济交往的民主化和国际经济结构的多极化。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准则,即平等互利、互谅互让。世界各国只有遵循这一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准则,经济霸权主义和经济利己主义才会有所收敛,现存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不公正、不合理因素才会被逐步抛弃,更加公正、合理的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才能逐渐形成。当然,应该看到,经济霸权主义和经济利己主义是一种物质的力量,它们在历史上的淡化和消亡并不能指望依靠道德的说教,归根结底还要依靠经济结构的多极化——建立起若干新的经济力量中心来使经济霸权主义和经济利己主义失去存在的基础。新的国际经济准则——平等互利、互谅互让是一种民主的理念,它不否定任何国家的合理利益,不排斥任何国家,因此,随着全球经济结构多极化的逐渐形成,它最终是会被所有国家接受的。

7.经济全球化的政治社会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在21世纪的不断深化,将不断加深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使各国间共同利益的不断增加,这样,必然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促进世界的发展。

其次,经济全球化使各国领导人和政府的政策选择余地缩小,这必然有利于形成国际关系的民主与合作气氛。各国间共同利益的不断增加、各种国际条约和国际承诺的约束,使各国领袖和政府在进行政策选择时必须考虑方方面面的政治、经济后果,为所欲为地进行干涉、制裁乃至发动战争,往往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种趋势的发展,将使各国领袖和政府在处理国际争端时,越来越采取妥协与合作的方式,即在争取自己利益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和照顾别人的利益,在平等互利、互谅互让的基础上,通过民主协商,寻找共同利益的交汇点,开展广泛的合作。

最后,经济全球化将对民族文化产生冲击。在20世纪50年代,大多数国家实行每周48小时工作制,到20世纪末,相当多的国家都实行了每周40小时工作制。现在,法国和一些欧洲国家正在考虑每周35小时工作制。可以预料,随着21世纪生产力的发展,世界的平均每周工时将进一步缩短,人们用于休闲和学习的时间将会增加,全球人口的平均教育水平会提高,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交往会进一步增加。交通工具和信息传递的现代化,将为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提供越来越便利的技术手段。然而,这也给各国的民族文化带来了冲击。从积极方面看,外来文化可以丰富本国的文化,带来更健康、更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伦理道德。从消极的方面看,外来文化中的颓废主义、黄色文化、利己主义甚至邪教也可能会在不长的时间内在一个国家里像瘟疫一样传播开来,破坏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

(二)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协调

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经济活动从国内走向全球的过程,是生产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社会化的过程,是市场经济走向全球的过程。自市场经济产生之日起,它就在不断地冲破自然村落、封建割据的束缚,推动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发挥其配置资源的作用。当这种市场继续发展超越民族国家界限时,其作用性质和方向并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跨国界延伸,形成世界市场,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的配置。

然而,市场对资源配置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其固有的缺陷,也有其力所不及的地方。在一国内部,市场缺陷和失灵呼吁国家的宏观调控,这就促使了市场与国家调控相结合的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生。国家的介入使市场运行有了必要的制度和规则,使市场失灵和缺陷得以克服。当市场跨国界延伸为世界市场时,国际层面的市场同样也存在失灵和缺陷,客观上要求市场规则和弥补市场缺陷的调控手段跨国界延伸,即为全球性的经济提供全球性的规则和制度。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了加强对各国垄断资本的协调和制约,防止彼此之间的激烈竞争可能引起的剧烈经济动荡,特别是防止发生全球性经济危机,在协商和合作的基础上,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国际经济调节机制,以加强国际协调。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是指各资本主义国家代表本国垄断资本的利益,对资本主义国际化再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摩擦进行共同协商和调节。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

1.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

国际经济组织按照其活动区域和影响力分为世界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其中世界经济组织的地位较高、作用较大。在当今具有较大影响的世界经济组织主要有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

(1)世界贸易组织及其作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它的前身是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使命,是制定的多边贸易规则已成为各缔约国普遍接受的共同规则;主持多轮多边贸易谈判,使各国关税大幅度下降;为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提供了谈判和合作的场所,对调解各国的贸易纠纷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截止到2002年底,世界贸易组织有成员144个,其总部设于日内瓦。当今国际贸易的90%是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运行的。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它成立于1945年12月,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产物。1947年11月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但在经营上仍然维持独立运作。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拥有150多个会员国家或地区,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起着枢纽和核心的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本宗旨和首要任务是,保持汇率的稳定和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该基金建立时共有资本88亿美元,美国占27%的份额;现在的基金总数达到1 800亿美元,美国占20%,发达国家占的份额在60%以上。

(3)世界银行及其作用。世界银行的全称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样,它也是根据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来的。开始基金为100亿美元,美国占23%;美国现在仍然拥有特别提款权的25%,享有最大的表决权。世界银行的主要宗旨和基本职能是:对用于生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支持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计划和经济开发。

2.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联盟有了长足的发展。美日欧三大区域经济中心的较量越来越激烈、复杂,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区域经济联盟使区域经济协调成为可能。

(1)欧洲联盟。欧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现有25个成员国,其一体化程度仍在逐步提高。欧洲的一体化进程起步于1951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根据《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5年决定三个机构合并,合并条约于1967年生效。欧共体成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西欧经济一体化取得巨大成就。1991年12月,12个欧共体成员国首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该条约包括《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1993年11月,条约生效,欧洲联盟诞生。1995年1月瑞典、芬兰、奥地利加入,使联盟由12国扩大为15国。1999年1月1日欧元如期启动,此举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货币体系中最重大的变革。2000年12月,欧盟尼斯会议签署了《欧洲基本权利宪章》,为欧盟的扩大奠定了基础。截止到2003年,除了英国、丹麦、瑞典外,欧共体的12个国家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实现了经济货币联盟计划。同时,在欧共体的范围内,已经实现了商品、资本、劳务、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其相互关系越来越紧密。在2002年,欧盟的总人口3.76亿,面积323.5万平方公里,占有全球贸易额的21%和外汇储备的32%。2004年5月1日,中东欧和地中海10个国家加入了欧盟,使其成员国达到25个。经过这次扩大,欧盟的领土面积增加了23%,人口达到4.5亿,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万亿欧元。预计到2007年后,欧盟成员国可望进一步增加到28个。欧洲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大大刺激了其他地区一体化的发展。

(2)北美自由贸易区。1987年10月美国与加拿大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起在美、加两国的基础上吸收了墨西哥参加,形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拥有3.63亿人口,2 130万平方公里土地,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具有重大意义。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显然落后于前两个地区。这是因为亚洲情况比较复杂,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民族宗教传统不同等,一时难以建成一体化集团。根据澳大利亚的提议,首次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于1989年11月在堪培拉举行;1991年中国政府正式参加;1993年增加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非正式首脑会晤,并正式采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名称。1994年11月的茂物会议确定了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两个时间表,标志该组织向区域经济集团方向发展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与其他两个组织相比,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有许多特点。从发展阶段来看,它仍然属于一个政府间合作的经济论坛;从组织原则看,它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组织方式,即在承认多样化的前提下,实行互利、协商一致、自愿、灵活的原则,多形式、多结构地推进本地区的经济合作。目前该组织成员有21个。

除了上述这三大区域化组织外,还有众多的经济集团遍布世界各地。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区域集团组织有30个左右,涉及将近三分之二的国家。

3.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

其主要形式是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但是,从总体上讲,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调节能力远远滞后于经济全球化水平,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仍然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核心,许多制度安排未将发展中国家考虑进去。如20世纪80年代末关于国际流动资本风险监管的新制度只安排到十国集团。从根本上说,这是由各国的力量对比所决定的。在现实世界中,发达国家拥有明显优势。发达国家内部的基本格局是美、日、欧三强鼎立,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及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较为接近,具备了进行对称协调的可能性;加之国际间的商品、资金、技术、劳务等要素的流动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更增加了它们进行对等协调的必要性。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国际规则的形成过程变成了发达国家集团与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博弈过程。发达国家通过七国首脑会议或欧盟这样的组织在其内部形成共同的规则,并凭借实力优势将它们共同的内部规则延伸为世界通行的规则,主导着国际制度。

其二, 国际组织在促进各国经济联系加强的同时,并没有找到一个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模式。因此,传统国际经济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作用在不断下降,要求它们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面对日益全球化的资本,调控已显力不从心;WTO的产生使人们看到了一线希望,但它以西方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原则的做法,将人为地增加后进国家参与全球化的风险。

其三, 全球一体化程度低于区域一体化程度,并且区域间一体化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全球缺乏统一的一体化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它们驾驭经济全球化的能力更高,反应更快,它们的政策选择为发展中国家所模仿。但因两类国家制度建设上的差异,造成同样的政策选择,其效果却存在极大差异。

其四、 全球经济一体化规则最终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这种分配规则是否合理、公平,要考虑到资源的初始配置状况。然而作为这一规则的主要倡导者——发达国家很少考虑到由历史原因造成的资源配置初始状况的不平等,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这种初始不平等。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的加强,是客观形势使然,乃大势所趋。但是,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关系表现为矛盾与协调并存,又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协调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经过调节,旧的矛盾得到缓解,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协调不断进行,也不断被破坏。因此,协调过后是更为剧烈的摩擦。

四、反全球化运动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对于这一新特征如何评价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话题。迄今为止,关于全球化的讨论文献如汗牛充栋,对全球化的评价观点也是见仁见智。而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世界范围兴起的反对全球化运动,则是用行动对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做出的否定性回答。

(一)反全球化运动方兴未艾

1999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世界贸易组织部长会议在美国西雅图举行。会议期间,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个非政府组织和5万多抗议者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抗议活动。他们占据交通要道,阻止各国代表前往会场,并高呼着“关闭WTO”之类的口号。一些示威者砸毁了麦当劳店的玻璃,并与警察发生了冲突。警察动用了催泪瓦斯、橡皮子弹和装甲车来维持秩序,但会议仍然无法正常进行。这次抗议作为一次标志性事件,通常被认为是“反全球化现象”的开始。自西雅图事件以来的反全球化现象,呈现以下趋势。

第一,西雅图之后,反全球化活动频繁发生。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一些原定的反全球化活动被取消。但“9·11”事件和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反恐行动并没有使反全球化行动者们偃旗息鼓,他们在2002年初又重新活跃起来。在2002年2月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之际,被称为“穷人经济论坛”的第二届“世界社会论坛”在巴西阿雷格里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反全球化行动者参加了这次活动。与会者就世界和平、恐怖主义、地区冲突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债务、就业、环境、人权等问题也是讨论的重点。参加者还就反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和反全球化提出了建议。2002年8月底,世界可持续发展大会,即第二届地球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开幕。与此同时,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的约400个非政府组织的3万多名代表也会聚这一城市,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全球人民论坛”。消除贫困、反对战争及可持续发展是此次活动的主题。会议期间,上万人在约翰内斯堡举行游行活动,呼吁消除贫困,消除两极分化。

第二,反全球化运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广泛。与西雅图之前相比,“反全球化现象”的全球化趋势增强。2001年,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反对美洲自由贸易区协议的活动中,参与者达6万人之多,美洲其他国家也同时发生了抗议活动。在热那亚的抗议活动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抗议者达10万人。2000年,为了避免抗议者,世界贸易组织决定在卡塔尔的多哈举行会议,尽管当地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但在英国、法国、日本、印度、泰国等地则在同一时间发生了不同规模的抗议活动。2002年,世界各地非政府组织代表参与的第二届“世界社会论坛”与第一届相比,其广泛性、全球性的特征明显加强。在全球范围,与反全球化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和网站也迅速增多。

第三,反全球化现象在程度上日趋激烈,经常与警察发生冲突。在巴塞罗那,大约8 000名反全球化示威者在市中心进行游行抗议,一些人捣毁了商店和建筑物,使反全球化的和平示威演变为与警察的冲突。在热那亚,示威活动与警察的冲突导致一人死亡。激进的反全球化者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向工人阶级和青年人宣战”的标志,是反全球化运动的“转折点”。这位反全球化青年积极分子则成为“反全球化运动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位死难者”。2002年9月,各国的反全球化人士为西方七国财长会议而云集华盛顿,结果有65名参加示威的人打砸花旗银行总部玻璃,并在商业区投掷烟幕弹,导致600人被捕。

第四,反全球化活动趋于正规化、制度化,组织意识增强,其抗议方式和策略也日趋多样化。人们可以看到,一些针对重大国际会议而举行的相对立的会议已经经常化或制度化,像针对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世界社会论坛”,自2001年1月在巴西举行第一次会议以来,拟每年举行一次活动,与世界经济论坛同时开幕。其口号是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一个“替代新自由主义”的新社会秩序。

(二)反全球化运动的主要力量

参与反全球化运动的组织主要有以下几类。

1.环保主义者

这是反全球化运动中一个非常积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主要观点是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唯利是图的公司为了利润而破坏了生态环境和人类资源。因此他们倡导可持续发展,主张贸易谈判应包括环保条款,反对跨国公司向环保标准低的第三世界国家转移,提倡安全食品第一,健康第一,地球第一的口号。一些知名的环保组织,如“绿色和平组织”、“善待动物人民组织”(People for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PETA)、“热带雨林行动网络”(Rainforest Action Network)、“地球第一组织”(Earth First)等,都是反全球化行动的积极参与者。

2.劳工组织

劳工组织也是反全球化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在西雅图、尼斯等地举行的反全球化抗议行动中,都有劳工组织的参与。劳工的参与对整个反全球化运动具有重大的影响。发达国家工人认为全球化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条件,削弱了工会的作用。发展中国家的工人则受到跨国公司裁员的影响,导致大量的失业。劳工参与反全球化的目标主要是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反对血汗工厂及降低劳动保障条件。他们要求提高工资待遇,制定全球最低工资,组织全球工会,要求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包括劳动权利和社会保障条款等。

3.农民组织

农民组织谴责资本主义全球化导致了土地集中,使农民和土著人失去了自己的土地。他们提出进行土地改革,反对土地被占有和出卖,反对单一作物。提出土地、水和种子要掌握在农民自己手中。例如法国农民“反全球化专业户”博韦(Jose Bove)组织了“农民联盟”,奔走于各国,鼓动反全球化活动,抗议农产品基因变种。他的行动在法国和其他国家得到很多支持。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的农民则积极投身于争取土地的运动。发达国家的一部分农民及其代言人也对全球化表示反对,这是因为面对不发达国家的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经常不具有竞争力,他们自然会怨恨农产品自由贸易。

4.人权组织

人权组织参与运动的目的包括反对剥削、反对剥夺劳动权利、反对雇佣童工、反对与独裁国家或违反人权的政府进行交易等。他们还为保护少数民族权利、土著权利呼吁。人权组织提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结构调整规划贷款不能违背现存的国际人权条约和社会福利。“全球交流”(Global Exchange)、“直接行动网络”(Direct Action Network)、“激进的根”(Radical Roots)及“全球贸易观察”(Global Trade Watch)等组织,都是在反全球化运动中非常活跃的人权组织。

5.妇女组织

妇女运动也是反全球化运动中非常活跃的运动之一。例如在巴西举行的“世界社会论坛”中,妇女参加者超过40%。南方妇女联合组织“新时期妇女发展选择”(Development Alternatives with Women for a New Era)为“世界社会论坛”中的妇女席位据理力争,终使论坛增加了妇女问题的讨论,使第二次论坛中妇女代表几乎遍布各个小组。妇女运动的组织者认为,妇女运动是反全球化“运动中之运动”的完全参与者,提出“现在是应该承认妇女为性正义、经济正义和共享民主而进行斗争的重要性的时候了”。在反全球化运动中,西方发达国家是反全球化的主力。在西方发达国家内部,不同社会阶层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得失差别悬殊,造成新的社会不公正现象和新贫困。全球化的推进是以近年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为背景和动力的。由于不同群体对新科技革命的适应能力大相径庭,部分传统产业被淘汰后,传统产业工人和低技能者因不能适应这一社会变革而利益受损。这些全球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把参加反全球化运动作为发泄不满的出气口,成为西方反全球化运动的主体力量。这也是反全球化运动的主力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

(三)反全球化运动的实质

反全球化运动的实质是反对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从反全球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来看,他们最直接的反对目标有三类:一是全球著名的跨国公司,如耐克、麦当劳、微软等;二是大型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三是多边贸易协议,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协议等。反全球化者为公司全球化开列的罪名主要有:违反民主原则、破坏生态环境、践踏人权、弱肉强食、唯利是图、剥削劳工、破坏文化的多样性。

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认为,这些反全球化人士其实并不是真正地反对全球化,他们是在反对某种同他们本身信念、价值观相背离的全球化,其中有对世界南北差距拉大、分配不均的忧虑,有对几个大国主宰世界的不平,当然也免不了为了维护自身的狭隘民族利益甚至是无政府主义。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2000年4月3日发表的《我们人民:二十一世纪联合国的作用》中也认为:“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的悬殊差异。首先,全球化的好处和机会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在这些国家内的分布也不平衡。其次,最近几十年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现象:成功地制定了促进全球市场扩展的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而对同样正确的社会目标,无论是劳工标准,还是环境、人权或者减少贫穷的支持却落在后面。更广义地说,全球化对许多人已经意味着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无法预测的力量的伤害,这些力量有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造成经济不稳和社会失调……人们日益焦虑的是……他们的呼声会被全球化的声浪淹没。”

当今的全球化进程中产生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尤其是社会问题,这主要体现在贫富分化和环境恶化及其他许多问题上,这些问题表明世界经济表面“繁荣”背后隐藏着的严重社会问题和危机。应该说,这些问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所引起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反全球化源于人们对这些问题的不满,特别是源于人们对当今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与反抗,“反全球化”中的“反”字包含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全球化不同程度的不满和反抗,代表了“不满”、“憎恨”、“批判”、“反对”、“抗议”、“抵制”及“反抗”等不同的意思。反全球化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促使国际社会对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反思,其矛头主要指向西方发达国家和现行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对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公正做法是一个有力的牵制,也促使相关的国际机构对自身进行改革和完善,有利于推行全球化进程的民主化,使全球化朝着更加公正、合理、透明可控的方向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反全球化者要求改变目前经济全球化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状态,要求对全球化进行“管理”,规范跨国公司的行为,改造现存的国际秩序和国际经济组织,这应当予以肯定。八国集团领导人迫于反全球化示威者的压力,也不得不专门发表声明,强调全球化必须以全人类的共同福利为出发点。一些西方国家已开始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问题的严重性,表示要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承诺对最贫困的国家减免债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也表示要听取抗议者的意见和建议,对自身机制和政策进行改革。但是,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存在,只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诸如两极分化、环境恶化等全球性社会问题就难以避免,反全球化运动可以唤起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消极后果的关注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四)反全球化运动的局限性

反全球化运动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反全球化运动缺乏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组织

反全球化运动的参加者具有多样性,其目标和动机具有多样性。如前所述,反全球化运动的主要目标是反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但是有些参加者提出的目标就比较单一,如争取动物权利、反对砍伐森林、反对建筑水坝、反对转基因作物或争取土著人权利等。此外,现在也还没有形成一个全球统一的反全球化组织,许多运动都是自发组织的,其活动经费有的靠募捐,有的靠自筹,资金支持明显缺乏。目标的多样性和组织的松散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反全球化运动的力量。

2.反全球化运动与观点鱼龙混杂,有些行为与观点显然是错误、过激、非法和非理性的

在许多场合,反全球化示威者往往把诸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作为攻击的目标,甚至进行人身攻击;有的示威者还以暴力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有些反全球化群体只注重集团利益,目标偏激,抗议活动的方式简单、生硬、粗暴,表现出极端主义的倾向。参与反全球化的主体成分庞杂,某些组织与民族主义、排外主义及其他极端主义力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对国际社会的稳定将造成消极影响。事实上,通常的情况是一旦反全球化运动发起示威,往往很快演变成冲击社会秩序和治安的不可控制的力量,导致严重的社会冲突和混乱。

3.发达国家与反全球化运动与发展中国家的反全球化运动的目标和要求存在严重的矛盾和冲突

发达国家的反全球化人士往往指责他们的资产阶级政府未能有效阻止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低廉的劳动力对他们国家的工人构成了竞争。他们甚至建议西方发达国家在推进全球化的进程中更多地提高劳工的社会标准,这无非是找一个借口来抵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的冲击。他们还要求美国等发达国家停止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对外实行贸易保护,有的还反对中国加入WTO。他们认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制造业,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商品是造成发达国家失业增加、弱势群体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他们反对WTO和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不是为了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是为了反对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商品。有些参加者还要求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移民采取排他主义的政策。这种利益和要求上的矛盾和冲突,也使反全球化运动难以团结起来形成统一的力量,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削弱了反全球化运动的影响。

毫无疑问,反全球化运动的局限性是明显的,但是,与反全球化运动的积极作用比起来,其局限性是次要的。我们认为,反全球化运动的主流是积极的,是为了克服资本主义全球化带来的种种弊病。反全球化运动要想真正消除全球化进程中的矛盾和冲突,真正起到推动建立更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的主力军作用,就必须自觉克服自身的局限性,用更具号召力的口号团结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运动中来,以更加理性、更加文明的姿态站在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政治舞台上。

2024-07-18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