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t车的疑问词和,不同图层的颜色怎样不叠色

江山多娇 英雄辈出——敬读毛泽东词《沁园春 . 雪》

作者:卢忠仁(教授)

毛泽东《沁园春 . 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作者原注:“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毛泽东这首词大笔挥洒、气魄雄伟、胸襟广阔、豪情纵横、议论千古、纵横捭阖、奇情壮彩,辉耀天地……是最能代表伟人诗词风格的华章之一。


一、毛泽东《沁园春 . 雪》的写作背景

伟人毛泽东《沁园春 . 雪》,创作于红军一方面军1936年2月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西部的时候,地点在陕西清涧县。作者在1945年10月7日给柳亚子的信中说:“这首词作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又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

▲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赴重庆谈判

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参加国共重庆谈判,在重庆的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取《七律 . 长征》, 即毛泽东《七律 . 和柳亚子先生》中说的“索句渝州叶正黄”的时节。 毛泽东则把这首《沁园春 . 雪》词书写后赠柳亚子。

随后,此词原作被重庆《新民报晚刊》副刊“西方夜谭”编辑吴祖光在“柳诗尹画联展”上看到,抄录后,在《新民报晚刊》1945年11月14日第二版副刊《西方夜谭》上发表,标题是《毛词 . 沁园春》,并在下面加了一段按语:“毛润之先生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 . 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吴祖光还说,当时见毛泽东此词,“从风格上的涵浑奔放来看,颇近苏、辛词派,但是遍找苏辛词亦找不出任何一首这样大气磅礴的词作;真可谓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依傍,自铸伟词。” 以后重庆的十几家报纸也陆续纷纷转载此词,遂轰动山城、传遍全国。

当时在重庆有一些人步韵唱和毛泽东此词,还有十几个国民党的舞文弄墨的御用文人炮制出众多和毛泽东词的丑诋之作,来攻击毛泽东原作。 按柳亚子的说法,毛泽东的作词艺术连苏东坡、辛弃疾都不能“抗手”(不是敌手),你们这些乌合之众能与毛泽东相比吗?!

这些所谓的唱和之作与毛泽东的原作在立意、格局、场景、气象、词藻、意境等等方面判若云泥。其原因除了文学修养、文化底蕴、人生阅历之外,最根本是双方其人格、信仰、气魄、境界、初心、使命……根本不能同日而语。所以这些想压倒、攻击毛泽东词的所谓“唱和”,只能是狂犬吠日,以不光彩的闹剧黯然收场。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主席与蒋介石互相敬酒

毛泽东此词一出,立即传遍中国的大江南北.。 1945年9月6日,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时,柳亚子说:“索润之写《长征》诗见惠,乃得其初到陕北看大雪《沁园春》一阙,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手,况余子乎?” “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辛弃疾字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

文化大师、著名诗人郭沫若在《沁园春 . 和毛主席韵》中写道:“岂等沛风?还殊易水,气度雍容格调高。开生面,是堂堂大雅,谢绝妖娆。”(《蜩螗集》) (“沛风”,指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易水”,指荆轲《渡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后为多种版本的《毛泽东诗词》收录。

伟人在词中,视通古今,目极万里,驱策山原,睥睨群雄,欲与天公试比高。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说得好:“毛泽东于高家坬上高吟《沁园春 . 雪》,石破天惊,鱼龙出听。” (“坬”音:wa 或gua,土堆。)”(《记晋陕黄河大峡谷》。 清代诗歌理论家沈德潜《说诗晬语》云:“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始有第一等真诗。”毛泽东此词就是第一等真诗,体现的襟抱就是第一等襟抱,表现的学识就是第一等学识。


二、毛泽东《沁园春 . 雪》赏析

词上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上片写北国雪景,景象壮丽恢弘,景中寓情。

词人远望长城内外,只见天地一片苍苍茫茫的皑皑白雪;诗人再望黄河上下游,滚滚黄河已被冰雪冻结,顿失滔滔巨浪;诗人再看茫茫山原,绵延的披冰带雪的群山迤迤逦逦,像巨大的银蛇在大地起舞,宛如天蛟; 茫茫的秦晋高原上的山峰和丘陵,被大雪包裹,像巨大的白色蜡象,在天地之间奔驰滚动。 天低野阔上的飞舞银蛇、奔驰蜡象,好像要与天公(老天爷)一比高下。词人用“舞”、“驰”两个动词,格外生动有力。

(唐代大诗人韩愈在《咏雪赠张籍》一诗中有诗句:“岸类长蛇扰,陵犹巨象豗。” “豗”,hui,义为撞击。) 伟人创作《沁园春 . 雪》,可能受到韩愈诗句触发。

▲李可染《北国风光》 1972年作

上片末尾写诗人见到的冬季北国风光的之美及想象: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须晴日”,是词人悬想天晴之时。 “妖娆”,妩媚娇美。伟人词中的“红妆”即红色的衣妆。此处指红日的光芒映照大雪包裹的美丽山河,像给山川披上了鲜艳的红妆。由于太阳红光是是裹在素净的白雪包裹的山上,所以叫“素裹”。

词人此句写得特别美丽而浪漫:待到那天地清朗之时,红日的光芒给冰雪覆盖的洁白素净的莽莽群山罩上了一层绚烂、斑斓的红色,北国的山川像被“红妆”缠裹起来,显得格外洁净、素淡;又格外娇媚、娇美。 好一个“红妆素裹”!好一个“分外妖娆”! 真神来之笔! “素裹”是素朴,“妖娆”是“绚丽”。

清淡与绚丽、朴素与妖娆二者互相衬托、互相放射,对立统一,既巧妙地表现了祖国山河的素净之美,又巧妙地表现了祖国山河的绚烂美。 祖国山河是是素淡美与绚烂美的对立统一,这就是艺术的辩证法。

毛泽东喜欢冰清玉洁的冰雪,冰魂雪魄的意象在他的诗词中屡屡出现。“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此行何处?赣江风雪迷漫处。”(《减字木兰花 . 广昌路上》) “更喜岷山千里雪。”(《七律 . 长征》) “飞雪迎春到。”(《卜算子 . 咏梅》) “梅花欢喜漫天雪。”(《冬云》)……本篇以“雪”为题,专章书之,把北国的大雪和祖国的江山写得大气磅礴,高华壮丽,反映了他的壮美的精神世界和审美境界。

下片:下片述史兼抒情。

上片的祖国山川的素淡而又绚烂的美的描写,自然过度到下片起句的“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下片起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也引发词人“思接千载”,遥想历史。祖国壮丽多娇的江山,引起无数英雄豪杰倾倒、弯腰。一个“竞”有争先恐后、倾倒折腰的意思,也有竞争即驰骋疆场争夺江山的意思。“诗无达诂”,可以有多种理解。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伟人词对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雄才大略的帝王作了公正的评价,这些帝王有:秦皇、 汉武、 唐宗、 宋祖、成吉思汗等。毛泽东在词的下片中列举的历代雄才大略的帝王、英杰、枭雄,评骘中有肯定,也有保留。承认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同时,毛泽东对这些“英雄”的历史局限性又有公允的批评和惋惜。

毛泽东在此词自注中说:“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略输,”稍微欠缺。 “文采”,即辞藻、才华、文治。就是说,秦皇汉武,雄才大略,武功强盛,但文采、文治方面逊色。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稍逊”,略微差一点。意近“略输”。 “风骚”,指《诗经》里的“风”和楚辞中的的“骚”。)全句意为逊色于文采风流。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天骄”,《汉书》卷94云:“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成吉思汗”,蒙古叫可汗,即王,亦即铁木真。 成吉思汗在位期间伐金、攻西夏、西征,版图扩展到中亚和南俄,欧洲,人称他是“上帝之鞭”。 “弯弓”,拉开弓,成弧形,所以叫“弯弓”。 “雕”,即鵰,一种猛禽。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之3:“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毛泽东《贺新郎 . 读史》中有“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句。) 此句说:成吉思汗也只以武功见长,不过是个“射雕手”而已,文治方面也没有建树。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者自注:“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风流”,英俊潇洒、才华横溢,豪放不羁,所谓“风流倜傥”是也。)词句说秦汉唐宋元的这些人物和功业,都已成为历史过往,就像苏轼说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 . 赤壁怀古》

毛泽东认为: 真正的“风流”人物是今天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毛泽东历来不喜欢帝王将相,倒是多次称赞人民群众是英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七律二首 . 送瘟神》);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七律 . 到韶山》)。 他还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论联合政府》)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农村调查》)


三、毛泽东《沁园春 . 雪》的审美特色

关于诗歌的本质和功能,《尚书》云:“诗言志”。 西晋陆机《文赋》云:“诗缘情而绮糜。”(美好艳丽)。 后来人们又增加“叙事”、“议论”等功能。 即诗歌是“言志”、“抒情”、“叙事”和“议论”多种功能的统一。毛泽东此词上片写景,景中含情;下片咏史,史中寓志。 毛泽东此词,言志,志向高远; 抒情,情感炽烈; 叙事,宏大壮阔; 议论,高屋建瓴;写景,场景广阔;气象,气象万千;气势,气势磅礴;格局,格局宏大,风格,风格豪迈;意境,意境高华;辞藻,辞藻瑰丽:……是古今难得的诗词华章。

南宋刘克庄《辛稼轩集序》云:“用摩天大笔抒写,滔滔莽莽,来去无端,古今无敌,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鞺鞳”、“铿鍧”, tang ta、 keng hong, 钟鼓齐鸣的声音。 “六合”,上下加东南西北四方)。)毛泽东用摩天大笔书写的《沁园春 . 雪》正是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华章。

下面,我们再看看著名诗人柳亚子对毛泽东词的美学风格的评价。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沁园春 . 次韵和毛主席咏雪之作》) “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柳亚子1949年3月25日诗,标题不明。)柳亚子说毛泽东此词是“千古绝唱”、“第一作手”,苏东坡(黄州太守)、辛弃疾(号稼轩)都不及,柳亚子不是虚言美词,是深中肯綮的评价。

毛泽东此词,格局宏大,收摄古今;气魄豪雄,吞吐八荒。 笔法多变,又一气流注。上下两片结束时,都以疑问句提顿蓄势,犹如将奔腾的江水,陡然一截,形成飞喷直泻、欲遏不能的势态,使得结局刚劲有力,跌宕有神。 词的过片,像音乐一样,最为动听:上片结尾是“分外妖娆”,下片起句是“江山如此多娇”。不仅在写法上衔接天衣无缝,而且表现的意境和谐统一。

伟人此词豪放与婉约,粗犷与细密,壮丽与绚烂,明快与蕴藉, 磅礴与旖旎……多种对立统一的审美特征相融相合,构成高华雄奇的壮美华章。 伟人此词所展现的精神世界旷达浩瀚,抒发的情感澎湃激荡,表现的思想内涵博大深邃,述说的历史内容丰富厚重……总之,此词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美学精神和艺术风格。 读之令人激动震撼,敬佩不已。

伟人此词的创作技巧和手法也值得一说。《沁园春 . 雪》一词中,中国诗词创作的传统方法——“比、兴、赋”,全具备。修辞手法众多,如应用了夸张、象征、比拟、排比、对偶、形容、列锦、凝粹……多种修辞手法。 毛泽东此词遣词造句、述史用典、写景抒情……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此词虚实结合,详略得当,凝练明快、造语新奇,用词精工,挥洒自如,旷达疏宕,雄劲豪放……表现出独特的写作技巧。

最后,笔者借用唐代诗人、大美学家司空图《24诗品》中的话,来总括毛泽东此词的美学特征。 司空图在“雄浑”风格中说“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腓”,fei, 本义是肥。“大用外腓,真体内充”意思是:华美的文字涌现在外,真实的内容充满其中。)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他在《劲健》风格中说: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他在“豪放”风格中说:“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 司空图的这些论说诗歌美学风格的名言,可以用来概括毛泽东此词的多种审美风格和特征。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

2024-07-11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