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宇汽车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韩国经济发展历程和转型启示


我们经常调侃韩国政治大戏,总统命不好,但从经济发展看,韩国总统很不错,韩国经济一直在增长。


韩国从朝鲜战争的废墟中发展起来,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一个工业强国:上世纪60年代发展出口轻工业,70年代重化工,90年代半导体电子产业。韩国跨越中等国家陷阱,进入发达国家。


韩国经济发展史,就像是中国经济发展mini版。


韩国面积10.3万平方公里,浙江10.55。2021年韩国人口5148万,浙江6540万。2021年韩国 GDP1.79万亿美元,浙江1.77万亿。


韩国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和浙江差不多。


1960年韩国GDP39.58亿美元,1994年达到 0.4636万亿美元,人均1.0385万美元。


2019年我国GDP14.27万亿美元,人均10143万美元。韩国比我国提前25年,进入人均GDP万亿美元国家行列。


1993年中国GDP5643.25千亿美元,韩国3926.66千亿美元。中国只比韩国多 1717亿美元。



一 日本殖民时期 1910-1945


1392年李成桂建立李氏王朝,统治半岛500多年。李朝时期,半岛人口从500万增加到1700万。和中国一样,朝鲜重视农业,抑制商业。除了和中国、日本有贸易往来,朝鲜和其它国家没什么交流。


1863年美国黑船事件敲打了日本。日本看到欧美工业化的威力,开始明治维新,跟着西方发展。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日本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强国。随着国力强大,日本的野心逐步扩大,想要做亚洲的老大。


日本首先从韩国下手。


朝鲜本来是明朝和清朝的藩属国,后来清朝衰弱无力保护朝鲜,日本逐步插手韩国。


1905年日本和朝鲜签订保护条约,夺取了朝鲜的外交主权。1910年朝鲜亲日派和日本签署《日朝合并条约》。1910到1945年,这35年是朝鲜的日本占领时期。


日本掠夺朝鲜农业,农民总收入50-80%需要交地租,日本还通过高利贷剥削韩国农民。结果75%的农民陷入债务危机,70%以上的债权人是日本金融机构。


日本靠自己强大的工业能力,给朝鲜带去了化肥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可是朝鲜农民收获的粮食被运往日本,虽然朝鲜粮食丰收,但半岛人吃不饱。1915-1939年,朝鲜13.8%-48.5%的大米被运往日本。日本掠夺越来越严重,大量农民破产,到城里或者国外谋生,朝鲜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日本打开朝鲜大门后,外国资本开始在朝鲜发展近代工业,碾米、磨面粉、酿造、印刷、纺纱、冶金、煤气、发电等行业逐步发展。


最开始日本限制朝鲜发展工业,因为日本国内工业发达,农业落后,工业原料和农产品供给不足,国内市场小,工业品供大于求。


限制朝鲜工业发展,日本就可以利用朝鲜农产品补充日本国内不足。朝鲜还是日本工业品的销售市场。朝鲜半岛丰富的森林资源,渔业资源,矿产这些日本缺乏的资源都是日本掠夺的对象。


后来日本谋求做亚洲老大,提出了大东亚共荣圈,朝鲜地理和资源逐渐重要。上世纪30年代初,日本开始在朝鲜发展工业。


日本明治维新采取了适合日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道路。日本把国内成功的经验搬到韩国,没有采取西方国家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而是采取了国家行政干预的。


在朝鲜,日本政府采取了高压统治,基本不考虑朝鲜内部的不同意见,自上而下的改革,摧毁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一套现代化的殖民体系,为战后韩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在韩国是一种出口型经济。日本统治时期,朝鲜对日本的依存度高达80-90%。


进入20世纪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的经济增长迅速,朝鲜的经济也快速发展。1910-1945,朝鲜的经济增长年均4%,可能比日本的经济发展还要高,但经济增长被日本掠夺了,朝鲜人民的生活比以前更差了。


总体来说,日本对韩国疯狂掠夺,但也打下了朝鲜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



二 李承晚时期 1948—1960


1945年日本战败,韩国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大部分日本专家、管理人员、和技术员回到日本。韩国和日本的经济联系切断了,韩国商品没了销售市场。解放初期,货币供应量激增,韩国通货膨胀严重,经济非常困难。


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李承晚是第一位总统。李承晚把主要精力放在防范北朝鲜军事危险和巩固内部权力,没有太多精力发展韩国经济。


在美国的主导下,韩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韩国人要把日本留下的资产收归国有,美国人不同意,而是把这些资产卖给了私人。1948年韩国成立后,继续私有化,到1958年,日本留下的资产基本私有化了。通过卖资产,韩国建立了私有制的市场经济。


但整个买卖过程并不透明,一些人低价获得了大量资产,这就是韩国财阀的重要起源。类似俄罗斯解体后乘着混乱,一些和政府关系好的人,获得资产,成为寡头。


经济发展首先要从土地制度说起。 在日本占领时期,韩国土地私人所有,很多人成了佃农,也就是农民租地主的土地,要给地主钱。


朝鲜战争后,北部的朝鲜国家没收私人土地,分给农民。韩国毕竟是资本主义,没有直接没收,而是政府低价从地主手里把土地买回来,再分给农民。这方法在私人拥有和国家统一没收之间,虽然损害了地主的利益,却得到农民支持。


南北对立对韩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后来韩国政治和经发展的前提。


北方军事危险下,韩国国防预算投入多。1953年军事预算占总预算的56%,一半的钱用来打仗了,1958年37%。


70年代后,军事预算一直保持在20%左右,庞大的军事开支阻碍了经济发展。成年男性公民必须履行长达2年的兵役,形成了全民皆兵的制度。


国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本有亲日派、亲美派、温和派、左翼等政治力量。经过半岛战争,整个韩国只留下了右翼势力,呈现单独政治势力主导政治的局面,是后面韩国威权政治制度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战争促进了人口流动,人们根据不同的政治信仰在南北移动,相信社会主义的人流向了北部,相信资本主义的人流到了南部。这样比较统一的人口模式,也更有助于形成共同的国家治理理念。


流向南方的多是商人、地主、企业家。人口在流动打破了原有的阶级关系。在北方军事压力下,韩国人变得团结和爱国,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形成了高度统一的国家意识。


朝鲜战争把韩国经济拖到了低谷,国民收入的大部分用来打仗,国家就是低储蓄、低投资、低产出、低收入的恶行循环。如何才能发展呢?


日本投降后,美国出于自身的战略考虑,在朝鲜南培养亲美势力,美国要求韩国在政治方面跟随美国,服从美国的全球战略。美国援助韩国是为了对抗苏联,重点在政治,不是为了控制韩国经济。


1947年开始,美国对韩国的援助不断增加,在1957年达到最多,累计援助达到31.3亿美元。美国援助的物资占韩国进口货物的75%左右。美国援助是韩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稳定了韩国政治和经济。


李承晚和美国在韩国经济发展理念上看法不同。李承晚希望美国援助韩国发展现代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而且韩国不和日本有经济来往,但美国援助轻工业。


美国希望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工业化,韩国开放市场,扩大和日本的合作。但李承晚认为这是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复活,韩国继续是日本的殖民地。


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在日本殖民时期,日本在北部发展重工业,南部农业和轻工业。90.1%的的金属工业,81.1%的化学工业在北部,84.9%的纺织工业,65.15%的食品工业在南部。


所以,当时韩国重工业缺乏,仅有的一点重工业在朝鲜战争中被破坏了。


1954—1957年,美国在韩国开发了51个工业项目。因为李承晚不太愿意这些轻工业,所以这些项目发展慢,有的迟迟不能完工,但正是这些李承晚看不起的项目,是韩国60年代出口的核心。李承晚不情愿的看着韩国发展轻工业,搞起了纺织、食品、制糖等。


虽然有美国的援助,但李承晚重在军事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太行。韩国经济发展如何才能转变过来,进入正常轨道呢。



三 轻工业阶段 1960-1970



1961年春,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进入青瓦台,决定改变韩国贫穷的面貌。


过去在美国的援助下,韩国经济有进步,但百姓生活依旧苦哈哈。1948-1960 韩国年均GDP增长只有3.8%。朝鲜1954-1960年,年均增长20%,国际上认为韩国不可能成功。


面对压力,追赶北方是朴正熙的主要经济任务。此后韩国开始31年的威权统治,朴正熙18年、全斗焕8年、卢泰愚5年。实行强有力的政府主导,以大型财阀为主,融入全球产业产业分工,推动韩国从农业到工业化发展。


朴正熙上台后的口号是 “脱贫,过上好日子”。


大力发展经济让韩国快速摆脱贫困,完成现代化,还可以弥补朴正熙政治合法性,毕竟是军事政变上台,有点说不过去。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得到人们认可的最好方式。


朴正熙强调,军事革命为的是在韩国开始工业革命,改变李承晚时期过度的反共政策,为实现统一的政治目标忽视经济建设。


朴正熙提出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模式,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谋求经济上的独立。


当时韩国财政收入的52%依靠美国援助。


朴正熙指出:韩国尽管独立了,但没有真正的独立,只能说实现了48%的独立。如果美国援助没了,我们的政府会立即倒台。1956-1962,我们平均每年接受2.8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和2.2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我们的经常财政赤字是5000万美。


韩国要想经济自给自足,每年要赚3.3.亿美元,还要抚养庞大的新增人口。那时候,韩国每年新增人口72万。但1962年,韩国的出口才5480万美元。


二战后科技快速发展,20世纪50-80年代,全球经济发生了多次产业转移,从服装、玩具、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传统轻工业,到后来电器、钢铁、化工、汽车、电子等资本密集型中高端产业。


由于中国和北朝鲜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欧美经济交往少,所以韩国和日本承接了这部分产业转移。尤其是韩国看到日本在战后崛起,就模仿日本的产业出口模式。


为了振兴经济,朴正熙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62-1966)。从韩国充足廉价的劳动力入手,发展劳动密集型纺织轻工业,大量出口,换取外汇。


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了韩国外向型经济的基础,是韩国经济神话的开始。


朴正熙政府制定了产业政策。从外面引进技术、资金、设备、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组装工业品,然后出口。改革开放后,中国就是这样的发展道路。目前越南也在走这条道路。


韩国制定了《出口金融规定》《出口振兴发》《出口监察法》。通过了一些列的改革,韩国建立了以工业园区为中心,推动产品出口,限制消费品进口,把主要的进口限制在进口原材料。


政府逐步控制了以前的私人银行,1961年10月,政府以非法敛财为理由,收回了商业银行大股东的股份。1962年,政府修改《韩国银行法》规定,中央银行受政府的直接管理,政府开始干预银行的日常与运营。


韩国银行和金融服务出口目标,政府通过贷款重点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韩国政府积极引入外资,1966年韩国推出《外资引进法》。


韩国积极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1960-1962年,韩国和美国、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签订贸易协议。


1965年,韩国和日本关系正常化。韩国获得了日本外资。日本无偿援助韩国3亿美元,长期借款2亿美元,商业借款3亿美元。


1966年,韩国参加了美国主导的越战,获得美国的政治信任,进一步融入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美国还无偿援助韩国2亿美元,韩国还得到出口越南商品的机会。


朴正熙的的一系列操作下,韩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功。一五时期(1962-1966)出口增加了3.6倍,出口的工业品从1961年的27.7%增加到1966年的67.5%。



四 重化工阶段 1970-1980



到了70年代,韩国国内和国际局势变化,促使韩国再次产业升级。


60年代末,韩国经济轻工业出口多,机械和产业设备一直依赖进口,为了让韩国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必须产业升级。


重化工产业前后产业链长,能促进韩国其它产业的发展。台湾等亚洲其它地区在也在发展轻工业,和韩国的竞争,为了拓展出口,韩国我需要发展新产业,进军高端产业。


半岛南北对立后,朝鲜经常挑衅韩国。20世纪70年代,美国减少了在韩国的驻军。在军事压力下,韩国要发展军事工业,谋求自保,但军事工业的前提是要有重化工产业。


就在韩国取得巨大经济发展的时候,朴正熙的统治也越来越专制。以国家安全为理由,朴正熙修改宪法,总统有了颁发经济命令的的权利。这动摇了朴正熙的执政基础,他需要继续发展经济,得到人民支持。


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材料上涨,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下降。1971年韩国出口减慢,1972年经济衰退。同时欧美开始发力电子产业,转移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产业。韩国把握住了这次产业转移机会。


内外交困下,韩国产业升级。第二个五年计划(1967-1971)韩国政府发展重点放在了重化工产业。


1972年是重化工发展元年,韩国财政、金融、税收全面支持经济转型。1973年,朴正熙发表《重化工宣言》,成立了以总理为首的重化工促进协会,把钢铁、有色金属、机械、造船、电子、化工,做为战略产业。


二五期间,韩国年均出口增加35%,1971年出口总额113 200 万美元,比1965年增加了6.4倍,出口商品工业品从1966的67.5%上升到1971年的88.9%。


为了发展重化工,政府加强对金融控制。要求每家企业和每家银行绑定关系,也就这家银行特别支持这家企业。


政府提供低利息贷款,而且贷款额度不受限制,大量资金流入了重工业化项目。除了信贷支持,政府还减免税收,重工业化税收比轻工业少30%-50%。


借此机会,韩国从劳动密集性的轻工业成功转向了资本密集重工业,重化工占比从1970年39.2%上升到1980年的53.6%。


在这次转型中,韩国依靠私有大企业推动国家制造发展,这些企业发展成支撑韩国经济的财团,如三星、现代、乐天集团。


70年代朴正熙说服现代集团董事长郑周永进入造船行业。从零开始,经过2年的努力,现代集团建成了100万吨的蔚山造船厂。之后三星、大宇其它财团跟进,90年代,韩国成了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后来我国也进入造船业,和韩国业务竞争非常大。经常是今年我国第一,明年可能韩国第一。


1973年,韩国推出《汽车工业扶持法》,1974年《汽车工业长期振兴计划》。在政策激励下,韩国逐步形成现代、起亚、亚细亚、和高丽通用四大汽车公司。1979年,韩国汽车产量突破20万量,出口3万多量。


到了70年代末,举全国力量发展重化工的弊端逐步出现:产能过剩,利润下降,浪费资源。随后韩国政府调整重化工,主要是重组公司、提高进入门槛、税收补贴,结果是行业更加集中,财阀的变得更大了。


因为战后韩国重建国家,以及建设大量基础设施,这段时间韩国建筑业发展很快,积累很多经验,是当时的基建狂魔。


韩国到海外包工程,赚了很多外汇。现代集团下面的现代建设在1970年进入中东建设市场,在沙特、伊朗、和伊拉克等中东国家建设了很多大型工程。


想一想我国也是随着国家建设,我国工程能力不断提高,创造一个有又一个奇迹,目前我国工程基建也在海外到处包工程。



五 1990年代 发展半导体新技术



这几年我国芯片技术落后,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人们认识到了芯片的重要性,现在国家在大力发展芯片。


韩国很早就研究芯片了,只是到了90年代,过去的研究成果集中爆发, 而且赶上信息时代的风口。现在韩国是半导体强国,形成了三星、SK海力士、LG等世纪顶级半导体公司。


2017年三星电子营业额超过英特尔,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公司。


早在1965年,美国半导体公司Komy 在韩国投资建立生产组装公司,韩国开始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芯片的封装产业,半导体产业在韩国落脚。


上世纪70年代,在政府的支持下,韩国半导体生产规模快速发展。


1974年,韩国第一家本土半导体公司,韩国半导体公司成立。1975年,政府出台支持半导体发展的6年计划。


这个时候,韩国的半导体依靠技术引进,需要进口电子元件才能生产。这个阶段,韩国半导体发展不是很理想。


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限制韩国的技术授权。韩国开始自主研发半导体技术,而且要做到技术超越。1982年,韩国政府出台《半导体工业扶持计划》,三星等财团得到政府支持,发力半导体研发。


到了90年底,发达国家开始限制先进技术流入韩国在内的新兴工业国家。同时中国在内的第二波工业化国家崛起,抢占韩国的传统优势产业。韩国开始大力发展新技术,再次产业升级。


后来我们就看到韩国手机,液晶电视等高科技快速发展,占据了全球市场很大份额。现在三星手机依旧是世界上手机出货量最大的手机品牌。


韩国半导体变化



从上面的图,我们看到韩国的半导体在90年代后出后,不但增加。


1968年,液晶显示面板(LCD)在美国诞生,但却没有在美国产业化,而是在日本。1994年日本占据了面板94%的市场份额。看到日本的优势地位,三星坐不住了,发力LED。


1991年,三星成立TFT-LCD事业部。第二年生产出2片10.4英寸液晶显示器。1993年建设TFT-LCD 2代生产线,1995年2月建成投产,韩国第一条液晶面板生产线诞生。


1987年LG开始研发液晶显示器,1989年有了首款产品。1995年开始大规模生产TFT-LCD。


2005年三星建成全球第一条第7代LCD生产线。2011年三星全球首款22英寸透明LCD投入量产。2013年,三星研发出世界首款55英寸曲面LCD。


半导体和面板是电子工业的两大核心,韩国在上世纪积极研发技术,在这两个行业占据很大份额。后来我国京东方杀入市场,开始和韩国争夺市场。


2021年全球LCD和OLED市场,中国占比41.5%,韩国33.2%下滑8.3%,下滑的份额主要被中国拿下了。



六 启示



韩国的走过的发展道路和我国类似。韩国遇到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我们也在遇到。


1910—1945年日本占领时期,日本除了掠夺韩国外,也为韩国带来了近代工业。韩国打开国门和外面接触。类似鸦片战争后,列强进入我国,一方面是掠夺,另一方面也打开国门,带开了西方技术,开始工业。具体说,韩国类似日本占领东北是的伪满洲国,为东北打下了很好的工业基础,建国后东成了我国重要工业基地。


1948-1960年,李承晚时期,美国援助韩国发展工业和经济。可是李承晚主要精力在稳定政局,解决北方军事压力,经济发展一般。这段时间类似我国建国到改革开放前,期间苏联援建我国工业,尤其我们经历了文革破坏经济建设。


1960-1970年,朴正熙前10年,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轻工业,换取外汇,打开国际市场,招商引资。约等于我国改革开放后90年代初期到2000年,这段时间我国接受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产业转移。


1970-1990年, 经过了初级加工产业后,韩国重点发展重化工,从劳动密集到资本密集。这段时间韩国汽车、造船、钢铁、核能、机械产业从引进国外技术开始,到自主研发,实现了产业升级。这段时间类似我国加入2001年加入WTO后到2010年,逐步成为世界工厂,装备制造和重工业发展迅速,诞生中国经济发展奇迹。


1990以后,韩国发力电子产业,尤其是半导体、通讯、面板、生物医药等等高技术产业。韩国经济从资本密集型升级到知识密集型,经济持续增长。这段时间类似我国2010后,国家强调自主创新,我国科技进步快。天眼、探月工程、空间站、高铁、大飞机、半导体研发、量子计算机等全面开花。2019我国也进入人均GDP 1万美元国家行列。为了不掉进中等国家陷阱,我国就要继续产业升级。


上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主导财阀发展重化工,导致产能过剩,资源浪费,韩国调整战略,压缩产能。2015年左右我国也遇到了类似情况,随后我国持续几年去产能,调结构的供给侧改革。


我国是世界工厂,是制造业大国,但最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工成本上升、贸易战、和疫情,一些产业搬到了越南,印度。人们担心我国产业链断裂,制造业外流,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确实我国制造业占比在下降,但韩国是个例外,制造业在增加。


下面我们回顾一下发达国家制造业占GDP比重变化。


法国从1960年的22.52%,下降到2019年的13.34%。德国从1991的24.85,下降到2019年的19.11%,意大利从1990 的20.02下降到14.87%。澳大利亚从1990年的13.83%到2019年的5.64%。


美国从1997年的16.09%到2018年的11.26%,日本1994年23.49%到2018年20.75%,韩国从1960年的11.4%到2019年的25.32%。


中国1960年31.53%,1998年31.55%,2013年30.67%,2020年26.18%。


在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推进的时候,制造业关系一个国家的发展前景,过早去工业化对经济发展有负面影响。


从国际经验看,如果制造业占比下降过快,相关国家可能面临“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比如巴西、阿根廷。


上世纪70年代,巴西的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14年,根据巴西官方统计数字,巴西人均GDP按当时汇率计算约合11345美元,仍没突破联合国划定的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陷入了所谓“中等收入陷阱”


目前世界制造业强国日本、韩国、德国制造业占比GDP 比重都在20%左右,尤其韩国制造业比重在增加,这3个国家没有陷入“中等国家收入陷阱”。


1999年韩国年人均GDP10672 美元到 2007年24086美元,制造业占比 24.66%增加到25.48。2019 的人均3.2 万美元,制造业占比 25.32%。


韩国、日本、德国没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主要是产业升级,不断赚取高利润,但产业升级的提前是发展科技,抢占科技制高点。但发展科技的前提是发展教育,说到国家发展还是要靠人。公司发展也一样,华为研发费用高,技术厉害,产品买的好,赚的多。


现在说内卷,主要还是高学历人才增长速度超过了高工资岗位增加的速度。毕业生没出路,好多人抢一个职位,结果就水涨船高,就是卷。


韩国还有个现象是制造业比重在增长,经济也在增长,可是制造业提供的工作岗位没有增加,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工业自动化程度高了。


韩国大企业都是全产业链,比如做手机,三星几乎可以做手机所有零件,没有中小企业代工。我国比较分散,每个部件都有对应的厂家,这样我国就形成了产业链,增加就业,大家都能赚到钱,也就是财富分配。三星手机赚的钱,都是自己的,其他人分不到,造成韩国贫富分配差距大。


2020年,三星占到了韩国GDP的6%,在国内雇佣了11万人,占总人口0.2%,韩国经济利润向少数人聚集。


还有个问题是1998年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遭受重创,很多公司倒闭。为了挽救韩国经济,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了韩国经济,但要求韩国要放开外资入股韩国企业的比例,结果韩国企业外资比例增加。


2021年,三星普通股外资超过51%,优先股外资72%,乐天外资占比28.63%。2020年LG外资占比38%。结果企业赚的钱,被买外国资本拿走不少,留给韩国的就少了。


一般来说,随着经济发展,服务业在经济占比会提高。2011年,服务业占美国GDP78.8%、日本71.4%、德国 68.3%。但韩国服务业占比从2011到2015基本在55%左右。


我们知道服务业可以解决大量就业。韩国制造业没有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服务业也低,造就韩国一个现象:就业率低,也就是很多人不去工作,彻底躺平了。


韩国人认为的好工作岗位没有,服务业不想去,最后干脆不工作了。这种情况,我国也有,大学毕业找不到合适工作,就在家躺平。


另外一个现象是非正式就业人员一直居高不下,占总就业人口的30%左右,包括临时工、小时工。这大概就是我们说的灵活就业人口。在韩国临时就业人口的工资比正式就业低50%。


韩国法律规定,企业必须将雇用满两年的非正式员工转为正式职工。结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韩国职场一直有“第24个月门槛”的潜规则。为了降低薪酬成本,一些企业会将新员工在两年期满前开除。这又是政府好心办坏事的例子。就像我国为了维护女性就业,给公司提了很多要求,结果公司干脆不雇女性了。


年轻人找不到合适动作,就业率低,导致了韩国的“贫困青年”现象。19岁至34岁的韩国青年中,大约有47.4%的人属于“劳动贫困危机阶层”,“贫困青年”已接近青年群体总人数的一半。看到这个数据,我想到了深圳三合大神。


韩国老人生活也苦,很多老人基本没有安享晚年一说。年轻人自嘲贫困的时候,一些韩国老人也默默过着贫困的生活。据经合组织(OECD)的统计,65岁以上韩国老人中,有48.7%陷入“相对贫困”,他们平均每月领取的养老金约合人民币2000元,不及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三分之一。


韩国老人活得越长越容易掉入贫困的陷阱,物价的上涨,老年家庭的负债率雪上加霜。我国现在80/90后家庭负债高,老了也得继续工作。


韩国财阀的经济总量占韩国GDP的70%左右,是韩国的经济命脉。财阀经济深入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限制了小企业的发展。2020年的时候,我国互联网企业深入社区团购买菜,引起很多争议,也是考虑到大企业的无限扩展,挤压底层的经济活动空间。


现在整个香港经济被以李嘉诚为代表的大企业垄断。李嘉诚的业务拓展到香港方方面面,年轻人没有出路,在境外势力的鼓动下,就走上街头。


同为儒家传统,学生考试压力大,课外补习机构发展迅猛,造成教育不公平和家庭经济压力大。1980年韩国宣布课外非法行为,遏制课外补习机构。2021年,我国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


韩国政府依靠财阀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政府给财阀大量信贷,导致韩国财阀负债率很高,平均负债率500%左右。1999年大宇集团负债800亿美元,无力偿还宣告破产。还有其它财阀,到了大而不能倒的地步,政府必须要救这些企业。去年恒大暴雷,以恒大在我国房地产的地位,也形成了大而不能倒的局面。


随着韩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韩国房地产发展快。韩国政府垄断土地供应,韩国房地产投机严重,房价飞涨,尤其是1988年韩国举办奥运会后。1975—1990,15年间韩国房价涨了835%。虽然韩国政府出台限购措施,但房价依旧涨。看到房价涨,财阀都涌入房地产。企业家也不愿意投入科技研发,都投资来钱快的房地产。是不是又是我国熟悉的模式?


疫情期间,韩国房价继续飞涨了52%。但韩国人收入并没有随着同步增长,韩国家庭负债率高。2020年,国际清算银行和国际金融协会公布了44个国家家庭负债占GDP比重,其中韩国高达97.9%,超过美国75.5%、英国84.4%、日本57.2%、中国58.8%。家庭负债增加,人们害怕丢掉工作,人们借新债还旧债,挤压消费。


家庭财务压力大,人们活的累,人口出生率一路走低。2021年韩国总人口(含在韩居住外国人)为5175万人,较2020年的5184万人减少9万人,有统计以来第一次人口负增长。


2019年韩国男性和女性平均结婚年龄33.4岁和30.6岁。一胎、二胎、三胎生育年龄在32.2岁、33岁、和35岁。我国2020年杭州男性平均结婚年龄31.4岁,女性29.4岁,过几年就和韩国差不多了。


目前首尔圈聚集了一半韩国人,工作机会集中在大城市。目前我国也一样,大城市聚集了高工资岗位。


未来韩国大财阀还会继续在全球扩张,韩国经济还会维持较高增长,可是韩国人民能从经济增长中获得多少幸福?


我国怎么办?产业升级,均衡发展,共同富裕,让老百姓能得到更多经济发展的果实。


我国地域大,有一定腾挪空间,在三四线城市发展高技术产业,带动当地发展,可以疏解人口,盘活我国经济。


鼓励创新和社会流动。美国前100个富人,70多个是新崛起的创业者。韩国前100个富人,70多个是继承家里财富。


我国需要更多像刘强东、张一鸣、俞敏洪这样从底层来的创业者,以及千千万万中小企业创业者,激发市场活力,而不是太多家族继承,虽然这种事情不可避免。

2024-07-07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