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陀螺汽车图片适合哪种消费者?,

网红标签非时尚达人专属,而是任何敢于表达观点和输出内容的大众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第一章 见微知著:正在悄然发生的改变

随时随地的内容创作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不难发现,一个新词——“网红”(online influencer)——慢慢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红”这个标签已非时尚达人的专属,而是适用于任何敢于表达观点和输出内容的普罗大众。

依托于各类互联网社交与内容平台,出现了很多“网红”。例如,草根美食家Alex用矿泉水瓶自制陀螺打蛋器,再用电饭煲自制蛋糕,让网友们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气;野生健身教练Eva用米袋完成俯身划船动作,揭示了只要想健身,在哪里都可以,而且任何物件都可以拿来当作健身器械的生活智慧;Tony老师则教会网友解锁居家理发的新技能,只凭剃须刀和剪刀就能打造完美发型,并掀起了自助理发短视频大赛……除了才艺和生活技能,更多的新闻和资讯也开始在短视频应用上首发。例如,我们可以在短视频软件上看到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介绍当地的社会突发新闻,看到纽交所交易大厅里的老交易员们对最新行情的表情反应,看到各国领导者颁布最新的政令,等等。

与过去有较大不同的是,这些视频并不一定需要一个庞大而专业的创作者团队,哪怕是一个人,且只用普通手机进行拍摄,只要内容足够新颖或独特,也能迅速获得海量的关注度。此外,由于短视频强化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短视频的内容也从一开始的侧重娱乐化,慢慢向媒体的专业化与严肃内容倾斜。但与传统新闻节目相比,这些严肃内容不再需要固定的专业录影棚来制作,而是随时随地可以产生,也更接地气,容易被网友接受。

除了新闻与资讯,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演唱会、音乐会、演奏会等传统表演项目也开始从线下转向线上和云端。更进一步地,群体表演甚至也能通过整合多个单一个体的内容而形成。例如,一段由美国国家交响乐团带来的线上演出就博得了网友们的喝彩。该乐团表演的曲目为《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第四乐章《灿烂的快板》,所有演奏者都先行在自己家中分布式地完成了演奏内容的录制,之后再通过后期剪辑处理,将所有人的演奏整合在一起。最终呈现的效果并不亚于在现场的大合奏。这种分布式创作的形式,可以超越空间的阻隔,向大众传递欢乐。

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每个人既可以是数字内容的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内容的创作权也进一步分散到个体的手中。至此,传播的规则出现了变化,传统媒体不再是唯一的发布渠道,内容创作不再是一种特权,无论是偶像艺人还是寻常百姓,都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应用程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表达观点。有时,掌握了第一手资讯的单一个体通过向一个聊天群发送一张截图、一篇文章、一段几十秒的视频,就能够获得比肩于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传播的商业逻辑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广告商开始将更多的广告投向内容创作者,短视频直播带货亦成了最受商家青睐的新型营销策略。

当然,这种分散化、个体化的内容创作,依然存在着一些痛点。比如,如何确保这些内容的真实性?随着AI换脸等技术的发展,眼见已未必为实。不排除会有小部分人发布虚假内容,或制造假新闻和热点事件,或搞恶作剧,或侵犯他人隐私权等,如果内容平台疏于审核与监督,就有可能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平台越来越深地介入内容的运营,这也可能导致创作者的自身权益和话语权被削弱。因此,新型内容创作模式的发展还需引入相应的分布式内容管理机制,这不仅可以对内容本身进行核验,也能对平台等中间方的权力进行制衡,还可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尽可能让整个生态更加平等可持续。

但瑕不掩瑜,可以确定的是,尽管内容的监管仍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但内容创作走向“分布式”已经是清晰可见、不可逆转的趋势。

无拘无束的远程办公

对于内心抵制朝九晚五和每日通勤的“千禧一代”而言,最理想的工作场景莫过于带着手提电脑周游世界,并在旅途中无拘无束地完成所有工作。近些年来,随着远程办公的工具、制度、文化等逐渐成熟,这个场景也相应地从理想变为现实。

这天,小徐所参与的某行业联盟恰好要发起一场技术研讨会,探讨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应用方向。在过去,受制于差旅、预算、场地、专家档期等种种限制,这类研讨会往往只能聚焦在寥寥几个城市的小圈子中。而现在,在远程会议软件的支持下,物理距离被打破,可以轻松聚齐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与观众,实现跨地域的专业对话。小徐首先通过腾讯会议发起了一个“预定会议”,确定了会议时间和人数上限后,随即便会生成会议链接、会议ID与会议密码、参会号码等信息。将这些信息分享出去后,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地的专家和观众便能通过手机App、电话拨号、电脑软件等多种方式接入会议,然后,专家们开始轮番进行主题分享和对话讨论,观众们也得以参与实时的远程互动。

除了多机构参与的行业会议,在遇到如会议室爆满、团队分散在多地办公、节假日加班等临时状况时,公司内部的项目工作会议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例如,为了追赶周末的突发热点事件,深圳某科技公司的小王临时建了一个“N月M日XYZ紧急项目讨论会”的企业微信群,并在会议前号召分散在各地的成员在PC端和手机端进行几轮语音通话测试,确保网络、麦克风和声音播放正常,也提示了会议材料共享时可以画箭头、标重点的小技巧。虽然正式开始后,还是会因多人同时说话引发一阵阵回音和嘈杂声,不过大家很快就掌握了远程会议系统的各项功能,工作会议逐渐可以顺利进行。会议结束后,小王通过访问令牌(Token)登录了办公云端桌面电脑(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简写为VDI),将项目相关的数据、材料和会议纪要等发给了所有参会人员。在这之后,负责项目开发的程序员们开始使用自带的笔记本电脑登录开发VDI环境,就如同回到了职场一般,可以在同一个界面继续修改编写此前未完成的代码,产出和效率也没有受到影响。

当然,远程办公方式早已有之。回顾它的第一次普及期,甚至可能要追溯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彼时,全球化浪潮兴起,而由于美国本土的软件人才成本高昂,包括微软、IBM、思科等在内的跨国科技公司,开始在印度、中国、爱尔兰等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建立软件研发中心,并进一步将大量的软件工作或工序直接外包给当地的第三方公司,以此降低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而由于外包公司的员工分散在全球的各个角落,需要高频地进行跨时区的交流,跨国企业就开始鼓励员工在家中安装终端设备,推行居家远程办公。除了跨境外包的需求增长,近年来,大城市变得拥堵导致个人通勤时间增加,地产价格攀升导致办公室租金成本上升等因素,也进一步加速了远程办公模式的普及。据全球工作场所分析(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的统计,截至2018年,美国已有470万名员工长期进行远程办公,占总劳动人数的3.2%。

远程办公带来的成本节省效果也非常显著,IBM在2009年发布的报告中称,“在全球173个国家共计386 000名IBM员工当中,大约有40%的员工没有任何实体办公场所”。这亦为IBM共计节省了540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节省成本约20亿美元。

远程办公需求的增长反过来逐渐带动了数字图像压缩技术及实时语音、即时通信、网络优化、多点视频乃至视频会议等远程通信技术的成熟。从最开始的电话、邮件、图片,到现在的语音、视频,乃至未来有可能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投影、数字孪生等形式开展远程办公。

在工具方面,因企业文化、合作伙伴、协作流程、管理制度、会议组织者等具体需求不尽相同,人们手机里安装的远程办公软件也在不断增加:微信/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钉钉、飞书、华为云WeLink、讯飞语记、Zoom、Skype、Webex……涵盖了即时通信、音视频会议、文档协作、项目管理、流程管理、设计管理、研发管理等多种类型。随着这些软件产品的不断迭代升级,人们的远程办公体验也有了大幅改善。

在此之上,新的办公体验也意味着协作方式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过去,企业员工统一在某个物理场所办公,协作方式也是集中的,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考勤等制度来进行管理和监督,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也是及时高效的。而在远程办公的形式下,企业或需要放弃随时随地掌握员工动态的想法,以结果为导向或给予员工更多的信任,员工也需要自觉地进行自我监督与约束。这种协作方式的转变并非易事,有些企业为了监督员工是否认真上班,增加了非必要的打卡和例会次数,并要求工作时间内随时响应信息,甚至要求员工全天开放摄像头,这造成了企业和员工之间较大的信任摩擦,反而影响了工作效率。

当然,远程办公的固有缺点在过去也常常备受诟病,除了网速等硬件要求,还有些更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员工远程工作时,如何辨别和考核他们的工作状况?远程工作是否会让员工与同事以及其他人失去社会联系?如何规避其他家庭成员的干扰,找到安静的工作环境?随着未来远程办公需求的增加,这些问题也变得更加尖锐和迫切。

的确,虽然科技的进步已能充分满足远程办公的硬件要求,但远程办公若想在大范围、长期非应急状态下得到普及,还需要其内在的协作机制在未来也发生相应改变。

其一,如何在远程办公的方式下,保持过去的协作频率?在工作空间的研究中有一种理论是“艾伦曲线”(Allen Curve),它指出物理距离和人们的沟通频率之间存在很强的负相关关系;社会心理学层面也有一个“曝光理论”,我们见到某个人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对此人产生好感。

其二,如何改变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确保更高的协作效率。职场更像是一个庞大的生态体系,除了工作上的交流,还有思维的碰撞、制度的约束、办公的仪式感、竞争意识的培养等,这些都需要获得新的土壤。虽然社会分工协作方式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但无论如何,这已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和观察的现象级命题。

大众已经广泛认知和逐渐认可远程办公这种分布式的协作方式,也感受到其人性化、高自由度、鼓励自我创新和自我驱动等优点。相信未来随着更加酷爱无拘无束的“00后”走进职场,传统的在固定时间把人集中在固定场所的集中式办公模式,将有望逐步被分布式的办公或协作模式所替代。

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也让金融服务发生了变化。众所周知,数量庞大的中小微企业是提升经济增长、拉动社会就业、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但因缺乏数据、资产、品牌等信用背书,一直以来都较难获得金融服务,在发展中经常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一旦宏观经济环境出现较大的周期性波动,势必会动摇中小微企业的生存根基。

因此,从2015年开始,以银行为首的金融机构开始积极对接制造业、物流、商超、餐饮、电商平台等行业企业,力求通过新型的数字化工具和金融科技将服务嵌入各类场景之中,进而基于这些场景的数据优化风险管理能力,拓展服务边界,实现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帮助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解决资金紧张等问题。

经过多年的布局耕耘之后,场景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成效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特殊时期得到了非常显著的体现。2020年的春天,张老板的奶茶店遭遇重创,本应是旺季的春节假期,受疫情影响,大多数商场停业,人流锐减,且营业收入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持续低迷。而员工工资还得照发,食材也会慢慢过期,店铺租金更是一座大山。张老板的资金只够扛2个月,再这么下去,辛苦经营了好几年的奶茶店只能关闭了。张老板并非特例,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餐饮行业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考验,彼时全国超七成的门店接近停业,客流量同比下降超九成,营业额整体同比下降超九成,流动资金能够撑到3个月以上的餐饮企业占比或不足一成,外卖虽然成了餐饮企业首选的自救模式,但仍是杯水车薪。

幸运的是,张老板的奶茶店正好开在某大型连锁商场里,该商场与银行一直有场景金融方面的合作,因而及时推出了基于场景的小微商家纾困融资方案,提供优惠的租金贷和经营性贷款产品。在这个贷款产品的背后,银行不仅连接了征信、工商、税务等机构获取多维度数据源,还连接商场,并经授权获得小微商家过去的经营数据,从而可以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帮助下,根据不同的风险特征给予商家不同的优惠利率;纯线上化的流程,还可以让商家不用去银行网点就能签订电子借款合同并便捷提款。

最终,张老板顺利地获得了一笔经营贷款,拿到“救命钱”,解决了人员工资、材料采购和日常周转资金的燃眉之急,扛过了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坚持到了全面复工后的消费回暖。

可见,更加下沉、场景化、分布式的金融服务,可以触达过去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小微个体,从而帮助其在危机之中具备更强的抗风险韧性,进而驱动实体经济的茁壮发展。

范式转移:分布式技术与分布式商业

以上我们列举的几个情景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已从过去自上而下、由中心至外的执行式协作,悄然转变成了积极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自下而上的分布式协作方式。

此外,过去几年来,宏观环境也逐渐显现出一些不太明显、且具有强不确定性的潜在趋势性变化——或者可以称为“暗趋势”。这里的“暗”有两层含义:第一,指某种已经潜伏很久但又代表着未来的可能性,虽然这种可能性一直没有爆发,但是由于能量的累积已经达到了引发质变的水平,它正在或者即将成为主导这个世界的趋势;第二,虽然我们已经看到了某些趋势的崛起,但是仍然没有找到应用这些趋势的正确方式,即尚未让趋势产业化和商业化。<1>以下几种现象,正是我们在写作本书的当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及背后的“暗趋势”。

现象一,全球化进程受阻。近几年来,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或政治纷争不断,英国也正式脱离欧盟,结束了47年的深度融合历程。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大部分国家之间亦迟迟未能建立快速高效的共同应对机制。究其原因,此前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最大问题就是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联盟内部由于各国话语权不同,难以从根本上抹平发展的差距,疫情又进一步加剧了对邻国的不信任感及供应链过于集中的脆弱性。不过,全球化产业分工和供应链国际协作的方式已经运作了数十年,虽然短期内“逆全球化”有可能会占据上风,但只要资本运作、产业分工、技术扩散的逻辑不变,全球化的局面应该不会彻底逆转。因此,未来的世界格局更可能是全球化、区域化、本土化三种形态并存。在这种格局之下,未来各国的合作将是建立在共建、共商、共享的基础之上,具备平等、互利、普惠、包容、松散耦合等特质,如此方能平衡各国之间的利益,缓和各国内部阶层的矛盾,确保所有国家都能受益。

现象二,跨境融合和对外开放成为中国发展的机遇所在。中国在数年之内密集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澜湄合作、金融对外开放等愿景与合作,目标是推动中国更深度地融入世界,改变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缩小国家间的发展差距。在这个愿景下,更全面的跨国界合作与外延式发展将成为中国企业探索新型商业模式的机遇。

现象三,数字经济和产业互联网蓬勃发展,尤其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技术有效推动了金融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而开放金融的发展趋势也有望推动其他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实现场景延伸,从而构建无处不在的金融体验。相信未来产业的数字化发展,以及不同产业之间、金融与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也将呈现持续性的发展趋势。如何在合作中设计激励机制、确保各方的权责对等,也将是需要关注的工作目标。

现象四,监管趋于穿透式和精准化。由于数据成为大数据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和资产,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收集用户数据并将其出售给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或广告客户实现盈利,造成用户隐私泄露问题,因此各国政府开始加强对个人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算法公平性和模型透明度等议题的关注,如欧盟出台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简写为GDPR),中国也发布了一系列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监管框架,即“一法三办法”。<2>而在经济低迷的周期中,欧美政府对部分大企业进行了债务救助。这些都将让政府和监管机构更加密切关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因此,未来“精准监管”和“穿透式监管”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垄断式发展和集中式收集数据的企业将成为重点打击目标,商业运作模式是否透明将成为重要的执行基础,这值得企业思考新趋势下的应对之道。

现象五,前沿科技正在普及并走向开源,获取的门槛逐渐降低。这些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即形式上无须采用紧耦合的组建联盟方式,而是可以以“松散耦合+独立决策+建立基于技术的信任和智能协同机制”的形式进行合作,这个发展趋势也与现象一的诉求相契合。

从以上种种现象及其背后的“暗趋势”中,我们不难发现,世界有可能从过去的集中式演变成分布式的发展形态,一些新的特性,如多方参与、松散耦合、自下而上、注重资源共享及协同合作、强调模式透明、设立激励机制、鼓励跨国界合作等,也在上述现象中隐约显现,并如搭积木一般构建起新的发展形态。这些特性及形态的变化也被称为“范式转移”,这个概念是由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提出的,指的是“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3>近几十年来,互联网的兴起、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发展等,都是我们能切身体会到的范式转移的实例。现在,分布式发展将有望成为下一个范式转移的关键词。新的分布式范式除了对世界文明、政治和经济生活产生影响,也会给商业模式带来颠覆性的改变,这也是我们在本书中重点探讨的领域。

当然,范式转移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过程,其发展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新范式出现的时候往往如同一株幼苗,不能立刻被确认是否会长成参天大树,而追随老范式的人也会坚决抵制新范式。但从历史的发展经验来看,科技的变革往往会成为新范式的推动力量和忠实保障,分布式范式的发展背后,也得到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的助力。

例如,云计算技术推动商业社会朝着平台化方向发展,可有效降低多主体进行商业合作的成本。商业活动所需的各类能力可以进一步实现“分布式”,不同的商业参与方可分别贡献架构设计能力、产品设计能力、运营和风控能力、销售能力、资金筹集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等,从而在云平台中叠加软件服务、牌照、业务流程、端到端的产品体验和最佳行业实践等,形成平台化服务。进行合作的商业主体无须重复建设IT基础设施,可降低为响应市场需求的快速试错与快速迭代成本。

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的解决方案可以传递信任,让商业主体间的协作更加可信。通过区块链中的非对称加密、隐私保护算法、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点对点通信技术、分布式架构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和安全多方计算技术等,商业模式中的参与方都享有地位对等的权利。企业间可构建对等互信的区块链网络,便捷安全、点对点地交换和共享数据;可采用共享的分布式账本记录业务数据,避免数据被篡改、伪造或产生一致性差异,还能实现全业务流程的可追溯、可审计;可通过智能合约功能实时自动生成相关文件,自动执行业务逻辑及商业契约等。由此,合作与连接变得更加简化,降低了快速试错的成本,有效提升商业上的容错性。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商业社会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促进商业中的智能协同合作。业务流程全面转向智能化之后,多方合作的规则与执行可交由算法进行自动化处理,从而提升商业合作的公平性与效率。例如,基于AI的“联邦学习”技术就能够在有效保护参与方数据隐私的基础上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促进商业中的各方协同合作,实现价值最大化。

移动互联网技术亦持续推动商业社会朝着移动化、场景化方向发展,商业场景更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产品和服务可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简写为SDK)或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简写为API)等方式渗透至电商、外卖、打车、租房、装修等各行各业的App和生活场景中,无限贴近用户需求,发现或重塑客户关系,同时提高有效资源的周转效率和服务客户频次,实现客群、渠道、产品、交互及周转频次等多维度相互叠加的全面价值发掘,最终形成实现双方甚至多方共赢的下一代商业模式。

除此之外,5G、物联网、边缘计算还可以与上述各类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乃至全商业社会,朝着可信化、透明化的方向深化发展,全面降低合作的操作风险、道德风险、信用风险、信息保护风险以及合作成本等。

于是,我们相信,在新的范式和各类前沿技术的驱动下,商业模式也将被重塑。自2017年2月开始,我们就将这类新的商业模式命名为“分布式商业”模式,并赋予它全新的含义:“一种由多个具有对等地位的商业利益共同体所建立的新型商业模式,是通过预设的透明规则进行组织管理、职能分工、价值交换、共同提供商品与服务并分享收益的新型经济活动行为。”

综上所述,分布式商业作为时代“暗趋势”演变的结果和新范式的典型代表,已在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中初露端倪,更有望在新一代数字化技术的驱动下,逐步在各行各业中落地生根。那么,分布式商业具有什么特征,由哪些要素组合而成,又有哪些触手可及的应用场景?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抽丝剥茧、细细道来。

<1> 王煜全.暗趋势:藏在科技浪潮中的商业机会[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9.

<2> 谢旺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监管框架:一法三办法[J].金融科技微洞察,2020.2.21.

<3>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024-07-06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