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w动机的优势有哪些?,傣族舞蹈家都有谁

评《奥本海默》:技术尚可,创意欠佳,动机堪忧

文:虚不太

编辑:Mr.Friday

图片:网络

星期五言:不可否认《奥本海默》对诺兰来说具有挑战与突破。原因在于他过往的片子从未涉及到政治、法律题材及类型。而政治、法律题材电影跟那些科幻、悬疑、战争片有什么不同?在我看来:后者是视觉、动作在先,前者是语言在先。二者所涉及到的拍摄技术与编剧技巧截然不同。这便是“理科男诺兰”要面临的挑战了。

但这对好莱坞团队真的不是事儿。事实证明,全片从剪辑到配乐再到台词节奏把控,以及三条故事线的逻辑衔接、角色对位、矛盾冲突与戏剧张力的营造,所有这些电影要素基本找不到什么瑕疵,可以说这是好莱坞完成度较高的商业作品,体现出了美国电影工业体制下创作团队的高技术素养

但要知道,技术不等于艺术,从电影语言运用以及故事叙述方式的角度而言,《奥本海默》只能用四平八稳来形容,它的手法和结构在同类电影中早已司空见惯,运用成熟。比如说多时空、多角度下的平行交叉叙事,这早在之前的《刺杀肯尼迪》(奥利佛·斯通,1991),《社交网络》(大卫·芬奇,2010),《成瘾计量》(美剧,2021)等影视里都有代表性且成功的展现;而同题材语言类影视作品成功案例就更多了,从上个世纪的《十二怒汉》、《大审判》、《尼克松》到本世纪的《华盛顿邮报》、《副总统》、《风骚律师》(美剧)、《芝加哥七君子》等等。这些片均在类型片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开创性。

如此,我们可以说《奥本海默》是一部信息量庞大,创作团队功底、实力雄厚,电影各环节精工细作的优质产品。但我们决不能说它是一部有特点,有创意,有实验性且对电影史有推动力的作品。总结一句话:技术尚可,创意欠佳。

当然,对普通观众而言,探讨一部电影有没有艺术性,有没有实验创新手法乃至它在电影史里有没有什么贡献这些问题真的没多大意义,大家关心的只是故事动不动人,内容和主题对自己有没有营养而已。

故事动不动人靠编剧技巧,有没有营养则要看创作者的动机与真诚度了。

创作者动机往往藏在电影主题里,导演诺兰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奥本海默》的主题是“后果”(Consequence),我认为这是个口是心非、打发观众的说辞,与电影实际情况根本不符

*反驳论据可以从电影故事的叙述结构里找。接下来我们就重点来谈谈《奥本海默》的叙述结构——

《奥本海默》的叙述结构即三条平行交错的故事线,它们分别是:a.【曼哈顿计划】(1945年前后)、b.【奥本海默听证会】(1954年前后)、c.【施特劳斯庭审】(1959年前后)

由于这三条线发生在不同的时空里,且除“曼哈顿计划”这条线外其余两条皆属语言对话占主导,加之其节奏快、信息量大、涉及历史事件及人物众多,导致很多观众看来晕头转向。

本人不是什么历史专家,但说句实话:大家真的不必被这些东西吓到——从电影故事乃至商业角度,那都是造逼真度的唬人伎俩,在此只需提炼出三条线的故事核即可让大家一目了然:

a.【曼哈顿计划】:讲的是奥本海默带领团队造原子弹并最终成功的“创业”过程;

b.【奥本海默听证会】:讲的是战后奥本海默受迫害、倡和平、反氢弹的“反思”过程;

c.【施特劳斯庭审】:是借施特劳斯阴谋被揭穿进而为奥本海默“深渊平反”的过程。

以上叙述自然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条线都没有偏离开“奥本海默”这个轴心角色。而这个角色显然被那些戏份赋予了某种爱国英雄、受害者、悲剧式人物的色彩。换句话说,奥本海默更像这部电影的“正角”。

有正就有反,那么反面是谁?就剧情层面来复述很复杂会乱套,但从结构上对位来讲就简单了:所有对奥本海默不利的人即反角,这里包括施特劳斯,包括胡佛,包括那个造氢弹的科学家……

正面梯队其他成员就更明显,包括奥本海默的那个抑郁情人Jean,包括他善解人意的妻子,包括他的弟弟,甚至包括跟施特劳斯唱反调的肯尼迪。

讲到这里,想必有点政治敏感性的人都会发现一个不对劲的地方,没错:反面角色都是靠右的共和党,正面角色都是亲共的民主党。而围绕奥本海默的那些亲人,基本都加入过“美共”。

千万别说这是故事的巧合,电影是运筹出来的项目,尤其对于好莱坞大片,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导致不可逆的经济、商业、政治后果,因此没有哪个导演编剧敢把角色身份当儿戏编。

如果这般明显的正反身份对立还说明不了导演的政治(或意识形态)偏向的话,那我们再回头来看那个关于“后果”的主题——

★这里的“后果”显然指向两点:

a. 二战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的后果。

b. 冷战的后果。

*注:承受者自然为主奥本海默本人(从电影角色地位层面而言)。

那么,导演兼编剧诺兰在这两个后果上用了多少笔墨呢?不多,我能想到的直接戏份就两场:一个是奥本海默演讲中对观众产生核辐射幻觉那场戏;一个是那个苏联间谍富克斯闪过的镜头。两场相关镜头加起来不足五分钟。除此之外,甚至原子弹的受害者日本人都没露一下头。甚至苏联制造原子弹的后果只是一带而过。它们的分量甚至不如奥本海默情人自杀的戏份重。

显然,导演在这两个“后果”上做了淡化处理(甚至回避),怎么看也构不成电影“主题”。那么电影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在我看来,《奥本海默》的主题在【施特劳斯对奥本海默的迫害】这个点上。这是具象化表述,引申到其象征意义便是:【右翼极权政治对左翼民主知识分子的迫害】。大家注意:全片三条故事线180分钟时长,从头到尾都没有偏离这一主题。其戏份比例占绝对主导。难怪我的一个朋友观影后兴奋的发信息说:我还是信xx!至于对那原子弹乃至后果的印象,他只留下一句:蘑菇云真美!

纵观电影《奥本海默》,它在大众观影者身上产生的效果便是如此。

电影效果,从某种意义来讲,便是创作者动机的反应。而当动机里含有某种政治偏向或意识形态,那它便是非艺术性范畴的作品了。

最后我们来谈谈诺兰电影的话题性。不可否认,近二十年,几乎每一次诺兰新片上映,前后都会伴随着一场声势浩大的话题讨论,从《盗梦空间》引出的弗洛伊德心理学讨论,到《星际穿越》引出的黑洞与平行宇宙热议,再到《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追溯……《奥本海默》更不用说了,光是我们国内上映前两个月,其普及文章便已经铺天盖地了。

所有这些话题点又会引出无数的行业专家来将其延伸扩大,进而让电影的热度更高。这种现象势必会造成某种假象幻觉:它让我们觉得那种热度似乎是电影作品的魅力所造成的,是导演的魅力造成的,是艺术的魅力造成的……殊不知:这种话题点完全是策划团队干的事情,它跟创作没有半毛钱关系。

由此不得不说,作为好莱坞一线的编剧大导演,诺兰团队的策划功力真的很强。


#影视我来评#

2024-07-01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