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斯车的售后服务怎么样?,

奋力追赶中国重卡缺失的100年!

前言

中国汽车工业1950年才开始起步,相较欧洲国家晚了整整100年,在造车技术和工艺上相较甚远。但是通过不断的引进国外先进的整车技术和工艺,重卡行业和国内老牌的重型汽车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通过许多零部件企业的建成,逐渐完善了中国重卡的产业链。

所谓重型卡车,主要是指重型载货汽车,我国规定8吨以上的载重货车都是重型卡车,重型载货汽车产品在同质量内又包括普通载货车、牵引车及专用车底盘。专用车底盘可改装为建筑工程用车、消防车、清障车、冷藏车和油田专用车等多种车型,广泛用于各行各业

按照中国重卡行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引进,中期发展,目前趋势。


起步——引进

20世纪60年代,济南汽车制造厂试制出了第一辆重型卡车JN150,该车为八吨载货车,从而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

了解过卡车历史的卡友们应该会知道“黄河”吧,但却不知道重卡背后的故事,小圈儿就给大家讲一讲。

上世纪50年代,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和资本主义的搜刮,长期战争的破坏使中国有了一个艰难的恢复期,当时的年代没有可运输的重卡汽车,如果要进行快速经济发展,就需要有运输行业的支持,从此国人开始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没有生产卡车能力的中国,只能依靠几款苏联引进的卡车。

1937年从苏联引进斯大林汽车厂的吉斯-5,它是著名武器"喀秋莎"火箭炮的座驾,中国军队装备吉斯5型卡车后,机动能力大为改善,在抗日战场上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著名的昆仑关战役中,当时参战的我军第五军所属摩托化步兵团,主要装备的就是吉斯5型吉斯6型卡车。报道称“吉斯卡车长得丑,但却管用,车结构简单、维修便利、可靠性高”,对吉斯5型评价很高。

之后在1950年时又从苏联引进了高尔基汽车厂的嘎斯51,谈到抗美援朝志愿军的车辆装备,绝对离不开嘎斯51型中型卡车。

当年,正是它越过鸭绿江,冒着敌机的疯狂轰炸,将无数急需物资送到前线,是这场战争当之无愧的第一功勋车,在我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被亲切称为“小嘎斯”。

最后就是1958年通过苏联引进的,捷克的斯柯达706卡车,但关于其原型车斯柯达706的了解并不多。

我国曾经大量进口过这一系列车型,与IFA W50一样,也有许多种使用其底盘改装而成的专用汽车。

如果当时国家要想通过进口汽车肯定是行不通的,考虑到国家经济和战争的需要,所以慢慢的就生产出了一系列汽车。

比如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的解放牌汽车, 1958年,第一辆红旗牌轿车也相继研制成功,成为国家领导人和国家重大活动的国事用车,这都是当时国家大力扶持才研发出来的,而“黄河”就是个例。

1958年3月10日,NJ130正式下线。对了,它的另一个名字叫“跃进”。随着跃进的下线,我国的轻卡行业也开始发展。但是卡车行业“缺轻少重”,轻的有了,重的哪去了?

在“大跃进”掀起的造车浪潮中,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就开始自我抱怨,“南京那么小的厂都能搞汽车,全国有好多工厂,本来都不是造汽车的工厂,现在都在搞汽车,我们厂还搞不出来?”

厂长王子开就开始了他的研究,从拆解到图纸再到制造,终于1960年4月,济南汽车制造总厂成功试制出了第一批共3辆黄河JN150,但有一些问题,经过改制后。

1963年11月,黄河JN150正式投产。

1966年1月,朱德到济汽视察时,还曾亲笔为黄河汽车题写了“黄河”车名。从此“黄河”补充了中国重卡行业的空白,一切都在迅速的进步!

直到80年代慢慢渐出了几个汽车制造厂,如济汽、陕汽、川汽和长征

重汽

1983 年中国重汽集团同奥地利斯太尔公司合作,引进 91 系列中型车,利用外部合作打磨提升自身发动机制造技术。

1983 年中国重汽集团引进奥地利斯太尔技术,引进项目包括 16-40 吨斯太尔 91 系列中型车、配套的 ZF 变速箱、转向器、富勒变速器等。

北奔

1988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后期的北奔)与德国奔驰进行签约开始合作。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引进了奔驰NG80重型卡车,交派给集团下属的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厂生产,于是就有了北奔。

再后来,北奔和奔驰的合约到期并终止合作,车标更换,车前标识从北方奔驰到北奔重卡,NG80重卡始终活跃在市场上。

长征

1983年,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与捷克莫托科夫公司太拖拉汽车制造厂达成向中方转让太拖拉T815重型卡车的协议,由河北长征汽车制造厂组装生产。

T815汽车是太脱拉汽车厂80 年代的新产品, 是在太脱拉111、138、148 型汽车基础上研制的新型汽车。

1978年-2000年这段时间,重卡行业我国引进斯太尔技术,奔驰技术,太脱拉技术,这些技术大大加快了重卡行业的步伐,为国家增加了保障。


中期 ——发展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1-12月,全国卡车产销392.04万辆386.10万辆,同比增长28.19%29.90%。12月,卡车产销37.20万辆31.55万辆,环比增长7.49%0.22%;同比增长21.60%15.40%

重卡行业在中期发展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重汽

2003年,中国重汽与沃尔沃合资成立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于2004年开始正式投产。

由于华沃卡车的大部分零件都是国外运来的进口零件,与国产车价格相差甚远。再加上重汽自己推出了与华沃(HUAWO)相似的豪沃(HOWO),使华沃和豪沃概念上进行了混淆,最终双方破裂。

2009年7月15日,停牌半个多月的中国重汽,获得德国第三大重卡制造商——MANSE(简称“MAN")重金入股。

中国重汽与MAN签署协议,双方将在技术和资本层面进行长期战略合作,双方签署了包括股东协议、技术许可协议、股份购买协议、可转换债券认购协议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文件。

东风

1996年5月,东风汽车公司和日本日产柴油汽车工业株式会社正式在浙江杭州成立了东风日产柴汽车有限公司。

2007年,沃尔沃集团全资收购日产柴,沃尔沃集团通过东风日产柴汽车有限公司在中国开展重型卡车业务,也就是我们后来常说的东沃,但是由于40-50万高昂的售价,空间局促,售后服务与零配件的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之下,销量并不是很好。

时间到了2016年,东风公司(香港)国际有限公司正式收购了沃尔沃控股东沃的50%股份,东沃品牌全部由东风控制;2017年6月,东沃正式更名为“东风能迪(杭州)汽车有限公司”,放弃公路车业务,转向为专用车业务制造。

“东沃时代”也就正式宣告了结束

陕汽

2005年9月16日,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汽集团)与康明斯有限公司在西安正式签署西安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合资合同。

新公司将由双方在西安以50:50的比例共同组建,生产康明斯ISM型十一立升重型柴油发动机。

福田

2001年9月17日,随着第一辆重卡产品驶下生产线,“欧曼”这一全新品系的诞生也为日后福田在商用车领域的全面铺开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012年2月18日,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在京隆重成立。

戴姆勒和福田汽车终于喜结连理。福田汽车将保留“欧曼”中重卡产品专有技术、专利、品牌等无形资产的海外市场使用权和所有权;戴姆勒将提供技术和专家支持,帮助合资公司提升产品质量,并协助研发针对国内市场的新产品。

红岩

2007年,重庆重型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汽集团、意大利依维柯商用车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汽集团与依维柯对等地共同持有67%股权

三方股东通过中外合资,利用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的开发能力以及依维柯的先进整车和发动机技术,大幅提升红岩的产品竞争力,推动其成为商用车行业的领先企业。


目前趋势

2022年,国内重卡市场持续在低位徘徊,并且遭遇了罕见的年度“12连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1~12月,国内重卡市场累计销量67.19万辆,同比下降51.8%,比上年同期减少约72万辆

2022年销量惨淡,原因很对如疫情多发、经济下行、需求锐减等。

我们来看今年1月份销量。1 月重卡销量约4.6 万辆,同比-52%,环比-15%。第一商用车网报道,2023 年1 月,我国重卡市场销售各类车型约4.6 万辆,同比-52%,环比-15%;销量同比跌幅较高主要由于今年春节发生在1 月,而去年为二月;此外疫情放开的短期冲击也对行业销量产生一定影响。

分企业看,解放/重汽/陕汽/东风/福田分别销售0.75/1.6/0.8/0.6/0.3 万辆,分别同比-71%/-42%/+16%/-66%/-55%。2022年行业在多种利空因素下步入谷底,而随着经济基本面的恢复,我们预计2023年行业将迎来周期底部向上。

展望未来,在重卡更新替换周期到来+国四淘汰+出口快速增长等利好因素加持下新能源重卡将要强势崛起

在国家“双碳”战略下,不少钢厂、港口等面临着环保达标的压力。需要逐步把柴油重卡置换成零排放的电动重卡。

随着双碳战略的进一步发力和制约换电重卡发展问题的逐步解决,2023年的电动重卡市场或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转自:“长征圈儿”公众号

2024-06-28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