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图片儿童画步骤分享,儿童画大吊车视频教程

李昂:中摄协函授摄影提高班学后感悟分享

大家好,我是函院摄影提高班33期1班3组学员李昂,来自北京,从事新闻秘书职业。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劳动部认定的高级摄影师。北京电影学院第十四届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全国青少年影视教育师。

  2022年2月经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介绍推荐,我参加了中摄协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第33期的提升班学习,自3月6日开班以来,6个整天,12门课程以及每天的图片打卡让我收获颇丰,现将感悟分享给大家。#摄影#


2022年3月6日课堂感悟分享:

  通过一天共6学时的线上课程,使我感受颇深。在上午许喜占老师的《作品评价标准》课上,老师用自己的理解把摄影细分为六大类,并提出摄影是一种行为方式,相机是可以用其做很多事情的工具,并强调切勿把摄影简单化。以艺术摄影的角度,提出了以主题思想为首的五项作品评价标准,提出用摄影技术手段来为主题服好务。借鉴了雍和、阿音等老师的优秀作品作为示例与大家分享交流。其中老师所说的摄影作品是先想好主题再创作,而不是先拍摄再去给照片取名找主题等金句使我受益匪浅。

  在下午翟东风老师的《风光摄影》课上,以大量原创示例照片代替枯燥的理论解析,用边看图边解析的方式,给我们讲述了风光摄影的预判、等待与临场应变、色温的角色转换、偏振与减光镜的运用,以及夜间摄影的时机和人造光源的运用等。毫无保留的,传授了很多经验,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2022年3月13日课堂感悟分享:

  通过上午李英杰老师的《纪实与艺术摄影思辨》课程,使我首先弄清了摄影的“纪实性”、纪实摄影、社会纪实摄影三者的区别。利用大量照片实例告诉我们什么叫纪实摄影,什么叫艺术摄影。特写喜欢老师说按下快门的瞬间即为“当下瞬间”的说法,还对老师的纪实拍摄思路受到启发。

  在下午张希红老师的《内心理想的视觉化表述——释放马格南》课程中,老师从马格南图片社3位标杆人物切入,及日本和台湾等摄影师的作品,探讨解读了他们怎么用手中的镜头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看法。通过老师的讲课,使我增强了信心,决心要加强基本功练习,提升摄影素养,争取早一天能达到人机合一的境界。


2022年3月20日课堂感悟分享:

  通过上午赵刚老师的《从“术”到“艺术”——世界摄影美学简史》课程,向我们清晰地讲述了摄影从“术”到“艺术”之路,最初是全盘向绘画学习(画意摄影);之后在反对画意摄影当中产生了对摄影自身的探索(本体探索),诞生了直接摄影和决定性瞬间;本体探索之后西方有了反思,奠定了后当代摄影的基础,形成四大探索(新风景、新纪实、新色彩、私摄影);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完成思索以后,摄影被公认为艺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了当代摄影阶段,以延续艺术之路的探索为基础,注重观点的重要性,出现了不少大型化作品。

  在下午宁舟浩老师的《为啥拍、拍什么、怎么拍?》课程中,大量的专题摄影方面信息使我一直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摄影思维和专题摄影思路纲要,明白了摄影动机、如何选材、如何立意以及编辑发布。老师有两句金句说的特别好:1.照片是真情流露,2.摄影是情不自禁。老师总结的重要概念也是特别到位,他说:优秀的摄影作品都是处在自己体力、智力、精力的尽头。让自己的个人体验和社会的公共价值实现最大化,这辈子就没有白过了。感谢今天为我们授课的两位老师。


2022年3月27日课堂感悟分享:

  通过上午许占喜老师的《人像摄影》课程,虽然讲的内容再基础不过了,但老师幽默的口语化表达方式让我兴致勃勃甚至意犹未尽。老师讲到:1.理念支撑,环形思维的养成,拍摄人像最有代表性的,最美的角度是唯一的。2.观点:不是拍美人,是把人拍美;不是拍美景,是把景拍美。3.脸型:八字形态——国、风、用、目、田、甲、由、申,跄茬儿拍摄,小面受光。4.相对而言:没大没小,黑白颠倒。5.前景很重要!6.抓取:眼疾手快,神形兼备。

  在下午成卫东老师的《影像的“意境”与“情怀”》课程中,老师老北京人特有的幽默感,用“说评书”的慢节奏,把摄影基础最基础的知识生动地呈现,有助于我重温并强化所学认知。他所说的:全民摄影时代,最不缺按快门的,最缺有想法的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世上不缺美,而缺少发现美,如何把照片转化成作品,既要有美感使我真切体会到了什么叫意境和情怀,又得有意境和情怀,摄影不光表现光影的艺术,而更重要的是呈现摄影人的人生感悟和经历,是有温度的。


2022年4月10日课堂感悟分享:

  通过上午朱炯老师的《组照的选题与编辑》课程,使我把模糊的组照概念逐渐清晰化,少走了很多误区,修正了很多错误认识。从选题到影调统一,标记顺序技巧再到图片说明要素,每一点都是“硬货”,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以前总觉得单幅照片不够表意,总想尝试发组图,但又因为对组图概念不太清晰而畏手畏脚,通过今天的课程,使我在今后的摄影道路上会更加自信从容,真的受益匪浅,感谢朱炯老师。

  在下午唐东平老师的《摄影画面语言》课程中,感觉这门课还是比较深奥的,老师不遗余力地拖堂一个小时,特别用心地做了大量的课件案例,为了让我们了解掌握更多关于摄影画面语言的理解,从而能够拍出有灵魂的照片。课上还首次学到了摄影志的概念、反向片、极简主义的拍摄灵感,真是恨时间过得太快,感觉物超所值。


2022年4月17日课堂感悟分享:

  通过上午杨明老师的《手机摄影》课程,我感到有些收获。但整堂课下来与其他老师的课程相比,讲课风格和语言组织我认为还可以做得更好。建议老师课件准备的再充分些,可以提前把课件所需图片按顺序编号单独存起来,以便调用,这样可以节省一部分找图时间。课件把安卓系统操作加入其中就更完善了。

  在下午袁钦玲老师的《作品交流及学习路径》点评课上,虽然是慵懒的下午,但一点都没有影响我的兴致,把我一天的兴趣点提到了高潮。在学习路径部分老师讲了:1.怎么样才能用摄影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需要有深邃的视野、博大的胸怀。2.审美能力决定我们的美学高度,要建立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要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3.要去拥抱和接纳新的艺术形式,但摄影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老师用了很多优秀的组图,震撼着我的心灵。在作品交流部分:大家的每幅作品,点评精彩到位,语言表达精准,逻辑性强,给函院的这期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最后感谢一个多月来所有为之付出的老师和班主任。衷心感谢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给我提供了优质渠道,感谢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的精彩课程。


  作品欣赏

班级友谊赛作品《沐浴春草香》/李昂

  接到《春》的命题后,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够脱离拍花、拍树来表现春的元素。不想把春拍成直观春天的样子,想用其他方式来表现春的内涵。我曾尝试拍摄人体艺术形式表现春,但考虑到肖像权及其他因素放弃了;还尝试了利用光绘与众不同地表现春,但效果也不理想。经过认真考虑决定以《沐浴春草香》来体现春天在内心的感觉。

  以食草动物的角度,用拟人手法去体现鹿内心中,对经过四季轮回后的春天,离离青草初成长,久违的青草味,慵懒的品尝一口时的陶醉。隐喻人类开始重视环保,提供动物舒适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氛围。


班级友谊赛作品《繁华背后——重设山水间》/李昂

  利用500mm超长焦端,把北京西方向山脉拉近,出现城市背后有山峦的景象,反映青山绿水间的和谐被建筑吊车无情分割,感觉到自然生态平衡正在被人类重设。


班级友谊赛作品《繁华背后——混凝土与交响》/李昂

  时至傍晚,太阳呈45°角照射建筑物出现特殊明暗线条,利用中近景,拍摄还在施工的吊车伴随着叮当作响的锤击声,宛如城市交响乐。一方面反映出工人没日没夜的辛劳,更深的反映了城市建设的速度一直在加快。


班级友谊赛作品《繁华背后——楼宇间》/李昂

  200mm焦段,压缩楼宇间空间,清晰描述出被楼群包围中尚未开发的空地,中间挺立的小树,显得无尽的荒凉与无助。


班级友谊赛作品《繁华背后——窒息》/李昂

  70mm焦段,压缩天空区域,保留楼群与小区内细节,浓重的视觉窒息感扑面而来,反映人在如此高密度的都市里生活的现状。


班级友谊赛作品《繁华背后——一片天》/李昂

  手机框式构图拍摄小区远处的夜晚,建筑工具与楼群大小的对比,表现力量的抗衡,反映人在钢铁巨人面前的渺小,只能选择无声的呐喊。


班级友谊赛作品《繁华背后——泥土的叹息》/李昂

  手机夜景,前景交代了一片废旧的泥土砖石,背景是城市楼群的灯火辉煌,前后景物对比,反映昔日村庄在被占用后,从有到无的历史印记。


班级友谊赛作品《繁华背后——竞争》/李昂

  高度繁华的北京,数以万计的电动自行车与一号难求的汽车之间,对道路使用权的竞争与共存,是个很值得权衡和思考的话题。是绿色出行?还是更加拥堵?


班级友谊赛作品《繁华背后——无人核采》/李昂

  借助“无人喝彩”的谐音,表现了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小区周边遍地开发的施工工地上,临时搭建的核酸检测采集点,本是“生意兴隆”,一场大风扫过,黄沙满天,瞬间变成空无一人的广场。只剩被随手乱停的共享单车,孤独在那里等候“抛弃”它的主人。


班级友谊赛作品《繁华背后——自由空间》/李昂

  在小区楼顶天台,用长焦端捕捉到小区公共区域活动的人们。照片是从天台防护栏缝隙间拍摄的。运用前景遮挡,更加体现出城市留给人们活动的绿地空间越发狭窄,虽然地上印有“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宣传标语,但首先应该给足环境空间,否则何谈爱护?


班级友谊赛作品《繁华背后——希望》/李昂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太阳也代表希望。在当今的生活环境里,孩子依然无忧无虑,而父母却若有所思……


班级友谊赛作品《繁华背后——外面的世界》/李昂

  借助自家窗景,人物的剪影与窗外楼宇的光斑,自然形成了主次关系,借楼表人。人物虽然只是个背影,但他的肢体语言能够感受到人物正面的情绪非喜而忧。忧的也许是生活环境带来的,也可能是其他,给人无限猜想的空间……

《繁华背后》组图的中心思想是用镜头捕捉自家小区为切入点,利用窗景、天台景等,抓拍各种事物,反映对当今社会过渡建设、生态和谐、交通现状等问题背后的思考。

2024-06-28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