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汽车自动挡易学还是难学?,

入学,放假,和书院教育,古代学子们的校园生活是怎样的?

导语:

从时间的坐标轴上向古时瞭望,贯穿古今,能够让我们与古代文人们的生活图景重合的,莫过于校园生活。21世纪的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校园时光,在某个瞬间一定会好奇千百年前同为学生的生活图景吧。四千多年前,相传在虞舜时代,称之为“庠”的古代学校就已经出现在历史上,国学抑或是乡学的雏形初次亮相,学子们的求知之路,就这样开启了。

岳麓书院

一.古时学子的“入学”

学生们假期结束之后,就会迎来“入学”也就是现在的开学典礼,开学典礼之时,古代学子也要身着青衿,“正衣冠”,行拜师礼,三跪九叩,尊师重道,深入人心。净手净心,心无旁骛地洗干净未来能够写出文字的双手,沉下心来研究学术。最后先生手上拿着毛笔,手腕一挥,在学生额头的眉心处赠予智慧,一点朱砂,开启心智,去除愚钝。

不同于现代,九月正是古代的农忙之时,因此自魏晋时期冬季入学成为大势,此时学生们将会在“入学”礼成后上交他们的学费。

夏商周时期只有贵族可以上学,因此他们的学费由国家承担。春秋战国孔夫子率先打破这种学术垄断。孔子在《论语》中记述道:“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脩”是肉脯,“束脩”就是10条干肉。孔夫子的学费则是十根腊肉,上交腊肉之后就可以接受教育。这项举动促使私学兴起,平民的教化终于到来,士大夫阶层崛起,更是离不开教育的平民化。

太学:最高府学

明代黄佐在《泰泉乡礼·乡校》中写道:

“其束脩务从俗加厚。在城大馆官给银二十两,有司以礼待送。在乡则约正等率各父兄出谷及菜钱。”

小农社会,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大,赋税收取会根据地区发展而调整,学费的征收标准也随着地区的经济发展变得不同。

富庶地区的学校学生多直接上交银两或者货币作为学费,称之为“脩金”。可到了贫困地区,平时上交赋税之后余下的银两已然不多,只好用果蔬和粮食代替,例如小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学费”,因地域差异情况改变收取学费的方式,十分适用于封建社会。

小农经济的影响因素众多,脆弱性是直观的,古时生产条件落后,如果赶上饥荒或者是战乱,学生求学时的学费便很难上交,学校也不会阻断学生们的求学之路,如同现在的勤工俭学,身处困境仍一心求学的学生在学校劳动一年,即可以免除学费。

嵩阳书院

二.不止诗和远方——古代学生的放假方式

不要将古代的学校想象得过于刻板,它们同现在一样也有假期,书生们也可以拥有幸福的假期时光,与大自然相辅相成,根据时令而休养生息,不知道会不会成为古时书生的憧憬。

虽说从太学生开始就有假期,但隋唐时代学生放假才逐渐走上正轨。假期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常假,十天一旬,一旬过后,学生获得一天假期。由于假期时间短,从前车马慢,许多家距官学较远的学生并不能回家看望自己的亲人。

第二种是在读书人的人生大事——嫁娶之时的假期。这个假期与劳动也息息相关,在每年5月间,暑夏伊始,田里麦子成熟,学生们也要为家中父母分担一些农活,毕竟民以食为天,因此嫁娶假也被称为“田假”,这次的假期时长为一个月。

第三类假期称为“援衣假”,是阳历十月,书生们在天气转凉,需要加衣暖身之时获得的假期,同样也是一个月左右。如果家庭负担不重的北方学子回到故乡,望见雪景而感怀,亦可以抒发心中之志,为后世留下几首好诗。

古代学子返乡之际路途遥远,交通也不便利,因此有可能一个月的假期有很长时间花在路途上。因此在时长一个月的假期到来时,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可以延长假期,来抵消他们消耗在路途中的时间。唐末宋初,随着国子学和私学的发展变迁,这种学生放假制度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到了明代,我们都知道太祖朱元璋十分勤劳,文武百官平时的节日假期都很少,所以学生的假期更不用提,国子学学生的放假,只安排在每年的朔望月一次,除此以外学生们也没有其他的假期了。明朝学生的幸福,可以说是更加短暂了。

对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子来说,每一个假期都来之不易,人性假期的背后也让我们看到了儒学的“仁义”之风,以及飘扬在历史上空浓墨重彩的重学风气。短暂的假期中,静窗闻细韵,琴声也依旧长伴读书人。

三.寻觅古代学校代表——书院文化的源流之路

1.古代学校的代表——书院

“环列诸山道远青,当年夫子日谈经。尚余墨迹香千里,夜夜光摇北斗星。”清邑人李捷英《题蓝田书院》诗中的“夫子”便是一代名儒,朱熹。与同窗一起学习于生机勃勃的山景之中,重礼而好学。书院中回荡着阵阵书声与墨香,一位长者向学生们传达着儒学的智慧与人生的豁达之道,一幅书院之景浮现在人们眼前。谈到古代学校,历史上有一个不可绕过的学术文化丰碑的产生之地——书院。

东林书院

最初的书院和如今的大学相近,作为一种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教育机构,建立的初衷不仅仅向下一代传递儒学文化,更是一个让学生们探究学问的空间。不仅有晏殊,范仲淹和朱熹等文学家和政治家的讲学,更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为之神往,成为了一个知识和书籍堆砌而成的文化符号,在故纸堆中闪着微光。

2. 书院文化的内涵发展——心怀天下,品学立世

唐时求学机构有两种,一种是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主要用作收藏教育整理图书的机构,如的集贤书院,丽正书院,其性质相当于皇家图书馆,另一种是民间设立的主要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唐末社会动荡,官学已经不能作为长久稳定的士人求学之处,私学反而相对安全,成为书院文化的滥觞。

后来的私学之所以被称为书院,南宋学者王应麟在《玉海》给予解释:“院者,取名于周垣也。”因为书院是由藏书之地演变成了士人们读书,探究学问的地方,所以以书冠名,深得文人之意。

到了宋代,文学兴盛,有着先秦的私学、汉代的精舍、魏晋的玄学、隋唐佛教寺庙的禅修教育组织的经验,社会统一,和平稳定,人心向学,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流动不断增强,更有诸多理学大家的学问精髓横空出世,书院文化也随之走向繁盛。宋仁宗将北宋最高学府之一的“应天府书院”改为“南京国子监”, 地位与官学相近,书院发展可见一斑。

最能代表宋代书院学子生活文化内涵的便是石介于泰山书院的这一处题词:

“先生亦以其道教授弟子,既授之弟子,亦将传之于书,将使其书大行,其道大耀。乃于泰山之阳起学舍,构堂,聚先圣之书满屋,与群弟子而居之。”

朱熹,范仲淹,孙复,石介,胡瑗,程颐,程颢等儒学大家在各地的书院中向学子们传播着浩然之风的儒学道义,巍峨群山之中的学舍中,心怀政治理想的学子们在漫漫书香中求学。

明代书院渐渐出现了政治色彩,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社会弊病在强大的封建帝国中逐渐浮现,奸佞之人虽存于世,但心存民生疾苦的士人,尽管政治失意,被迫在野,也在黑暗的历史中“冷风热血,洗涤乾坤”。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东林书院的士人们反对豪族的倒行逆施与腐败,看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反对对工商业者的剥削,“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政治诉求破土而出。书院文化不会背叛正义,与腐朽对立。东林书院成为东林党人心目中的圣地,士子们也以“躬登丽泽之堂,入依庸之室”为荣,心中有光。

四.结语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古时学校的书院文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治学严谨,求知也求躬身,不论是知行合一的理学之道,还是先生们留在古时学校残垣上的谆谆教导,都向后世传递着重学的大道。古代学子们的生活全览,有许多值得后世借鉴之处。

千百年来,文明的进步,每一次学术的变革,政治的革新,都离不开学府这个神圣的学术圣地。追寻传统文化之旅中,古代学校是旅程中最精彩的一部分。不仅仅是因为科举制在背后的推动,更是因为古时学校是一片净土,先生们坚定着儒家之道,教导学生们于富贵之中守住道德,于贫困之中心怀期许,用知识来参与社会流动,即便挣扎到了上层也要不忘来处,铭记百姓和大义。古时学校的教育也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一脉相承,无数学子们,在滚滚红尘中,一同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丰碑。

参考文献:

1.《宋儒道统论与宋代士大夫主体意识》

2.《宋史纪事本末》

3.《论语》

2024-06-25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