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x动版有哪些安全配置?,新款北斗星x怎么样

北斗星通研究报告:北斗芯片龙头,数字经济底座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西证券,陆洲、林熹)

1.北斗产业链龙头

1.1.深耕北斗领域,聚焦主业迎黄金发展期

北斗产业链龙头,深耕北斗领域二十余年。公司成立于 2000 年,因“北斗”而 生,在我国首颗北斗卫星发射前夕注册成立;2009 年于深交所上市,是我国卫星导 航产业首家上市公司。公司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2000 年至 2007 年为艰苦创业 阶段,主要从事 NovAtel 的产品代理服务以及北斗系列产品的研发和运营服务。2007 年至 2013 年为转型升级阶段,开始涉足芯片研发,首发国内多款北斗芯片,并基于 扩张战略进入汽车电子领域。2014 年至 2020 年为规模化发展阶段,通过收购和自主 研发等方式,进入卫星导航天线、定位服务等领域,完善导航产业上游产品体系,拓 展产业下游以汽车为主要载体的应用市场,公司围绕“北斗+”已基本实现用户段全 方位布局。2020 年至今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司不断剥离非主营业务,聚焦主业, 依靠政策环境、技术研发等优势,进入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聚焦主业加强协同,优化业务链条。公司前期采取内生增长+外延并购模式持续 扩大规模,2020 年以来,公司着手对部分非主营业务进行处置,优化公司产业链结 构,聚焦主业发展。子公司华信天线于 2020 年 11 月剥离基站业务,以子公司广东伟 通 100%股权增资万嘉通,进一步聚焦高精度天线业务,优化业务结构;于 2021 年 12 月剥离基站天线业务,出售东莞云通 51%股权。公司为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率,于 2021 年 12 月出售银河微波 47.95%股权,于 2021 年 7 月、12 月共出售 in-tech 公司 57.14%股权。2022 年 4 月,公司成立天线部以整合华信天线和佳利电子天线业务, 在巩固传统市场竞争力的同时,积极开拓汽车智能天线和海外市场。2022 年 7 月, 为优化云芯一体化业务和降本增效,公司将 Rx 公司整合置入真点科技,以强化真点 科技 GNSS 位置数据服务业务、拓展海外市场。


公司股权结构简单,国家大基金持续持股。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周儒欣先生,截 止 2022 年底,持股比例为 15.81%,其子周光宇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 10.02%, 为周儒欣先生一致行动人。公司管理层有浓厚的技术背景,产业经验丰富。大基金为 公司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 8.56%。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于 2016 年注资 15 亿元,助力公司引进技术人才、推动产品和技术升级、提高公司并购能力。这标志着 公司整体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奠定了公司芯片业务的国家队地位。

1.2.以芯片为核,布局北斗全产业链

公司产品谱系完整,覆盖从芯片、模块、板卡、天线到终端及数据服务全产业 链,满足高精度和标准精度的定位应用需求。公司目前主要有四大业务板块,即芯 片和数据服务、导航产品、陶瓷元器件和汽车智能网联。芯片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优 势业务,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地位,包含高精度和标准精度两类,数据服务则包 括辅助定位、高精度定位和北斗短报文。导航产品包括天线产品、信息装备产品、 数据采集终端和国际代理产品,是公司传统优势业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陶瓷元 器件方面,公司是全球少数同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波陶瓷材料、低温共烧陶瓷 (LTCC)和高温共烧陶瓷(HTCC)材料制备工艺技术并实现器件规模化制造与应用的 厂商之一。汽车网联业务基于汽车电子+车载高精度定位+汽车软件工程服务的“一 体两翼”布局,产品主要包括智能座舱、智能中控、液晶数字仪表、远程信息处理器 (T-BOX)、集成式智能座舱以及相关车载电子产品,用于实现汽车的导航定位、车联 网、车载娱乐、综合信息显示等功能。

芯 片 方 面,公司自研芯片拥有和芯星云 Nebulas 高精度芯片及和芯火鸟 Ufirebird 标准精度芯片两大产品系列,工艺制程均已达到 22nm,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其中,和芯星云 NebulasⅣ UC9810 芯片系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射频、基带及高精 度算法一体化 GNSS SoC 芯片,支持全系统全频点 RTK 定位定向,兼备高集成度、高 性能、低功耗、小尺寸等特点,基于此颗芯片的模组已经批量供货,满足智能驾驶、 无人机等高精度应用需求,亦代表了业内领先水平。 板卡和模块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板卡包括 UB4B0 全系统 GNSS 高精度板卡、 UB482 全系统多频高精度定向板卡;模块包括 UM980 全系统全频点 RTK 定位模块、 UM982 全系统全频高精度定位定向模块等,目前,前述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地基增强 系统、测量测绘、精准农业、电信和电力等精密授时、驾考、割草机等机器人、智能 驾驶、无人机、汽车智能网联等领域。


数据服务方面,公司业务包括辅助定位、高精度位置云服务、海洋渔业位置数 据服务。公司在 2015 年已启动精密单点定位的技术研发,布局高精度云服务业务, 2017 年完成了加拿大从事全球辅助定位专业公司 Rx Networks 的收购;2020 年成立 了高精度位置云服务公司——真点科技,并在 2021 年 5 月发布了 TruePoint“全球高 精度云服务平台”。目前,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已经接入客户开展测试。云服务重点着力市场为消费类(包括手机、可穿戴等)、行业类(无人机、室外机器人、精准农 业)、智能驾驶和数字城市类(共享经济、堵塞治理、天然气管道巡检)等新兴智能 市场。

天线方面,公司自研的天线产品主要包括各类标准精度和高精度的卫星定位天 线(应用于无人机、通信基站、测量测绘、航空等)、车载天线、无线数据电台、天 通卫星移动通信天线等华信天线产品;以及无源天线产品、有源天线产品、单级/偶 极子天线、专用天线等佳利电子天线产品。作为终端产品的基础部件,天线主要实现 卫星导航信号的接收和发送、转换和处理等功能,广泛应用于测量测绘、无人机、智 能交通、航空航天、形变监测、智能驾驶、精准农业、应急救援等领域。

终端方面,公司信息装备产品依托公司在系统工程与指挥控制软件、无线电系 统软硬件设计、卫星导航核心技术、微波通讯等方面的优势,为用户提供卫星导航、 惯性导航、卫星通信、时频、定位定向等基础产品、终端产品、解决方案及基于位置 的信息服务系统。主要产品包括北斗应用终端、北斗指挥设备、北斗应用系统、天通 卫星通信终端。


汽车智能网联业务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 主要包括智能座舱、智能中控、液晶数字仪表、远程信息处理器(T-BOX)、集成式智 能座舱以及相关车载电子产品,用于实现汽车的导航定位、车联网、车载娱乐、综合 信息显示等功能,主要合作客户有长安、吉利、上汽大众、斯柯达、上汽通用、通用 五菱、一汽红旗、北汽、奇瑞等。 公司推进深化“一体两翼”规划布局,“一体”业务主要聚焦智能座舱和数字仪 表等主要产品,并布局安全仪表、微座舱创新;“左翼”业务布局高精度定位相关产 品(卫惯组合导航、高精度定位、融合定位总成)、5G+V2X、座舱内外视觉感知产品、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和高精度位置服务;“右翼”业务主要提供智能座舱娱乐域软件整 体解决方案开发服务、提供智能驾驶域系统软件、细分功能方案开发实现,客户定位 主机厂 OEM、传统硬件 Tier1 供应商、车载芯片公司、海外汽车行业客户,及其它行 业客户(为其提供嵌入式设备方案开发服务)。

1.3.高精度芯片增长亮眼,优化结构轻装上阵

公司业绩规模受并购、剥离影响较大,2022 年全年实现营收 38.16 亿元(同比0.9%),主要系 2021 年处置了德国 in-tech,银河微波和云通三家控股子公司的全部 或部分股权,剔除并表因素影响,收入增长约 19.31%。利润方面,公司 2019 年利润 下滑较多,主要系计提资产减值 7.08 亿元,近年并购导致的商誉减值影响已过,归 母净利润回归增长趋势,2021 年归母净利 2.03 亿元,同比增长 38.2%。2022 年归母 净利 1.45 亿元,同比下降 28.31%,主要系加大战略性投入及并表口径变化,共影响 归母净利 8720 万元。但公司高精度芯片受益于应用领域的拓展,在无人机、机器人、 自动驾驶等应用领域持续增长,出货量持续翻番。


芯片及数据服务贡献利润大头,整体毛利率逐年上升。分业务来看,收入方面, 2022 年汽车电子收入 19.85 亿元(同比+2.5%,剔除并表因素影响后收入增长 38.4%), 占比超过一半;芯片及数据服务收入 9.72 亿元(同比+28.44%),占比约 25%;导航 产品收入7.15亿元(同比-28.12%,剔除并表因素影响后下降15.39%),占比近20%; 陶瓷元器件收入 1.44 亿元(同比-11.51%)。毛利方面,2022 年芯片及数据服务毛利 率达 63.38%(同比+1.28pcts),占整体毛利的 53.43%,导航产品毛利率 38.72%(同 比+3.10pcts),占整体毛利比重约四分之一;汽车电子业务偏向集成,毛利率在 10.86%(同比-1.54pcts);陶瓷元器件毛利率约在 35%。整体来看,由于高毛利芯片 及数据服务增速较快,带来产品结构变化,公司近几年毛利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2022 年综合毛利率 30.23%,同比+1.0pcts。

费用管控良好,研发投入持续提升。公司整体费率(不含研发)从 2017 年的 24.54%下降至 2022 年的 18.31%。研发方面,公司通过对重点业务板块和方向持续投 入,加强研发条件建设,推动产品和技术升级,以技术创新引领业务拓展,2018- 2022 年期间,研发费用从 1.42 亿元增至 4.37 亿元,研发费用率从 4.66%增至 11.45%。 2022 年,公司高精度芯片完成升级换代,出货量持续翻番。BICV 推出下一代基于高 通 8155 平台智能座舱,实现长安 UNI-T 明星车型定点并完成开发交付,融合 DMS\360 的座舱增强产品 CV-BOX 实现奇瑞平台化定点,取得哪吒等造车新势力的优质车型项 目定点。


1.4.推行多轮股权激励计划,深度绑定核心人员

公司积极搭建“以奋斗者为本”的平台和激励机制,形成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 子公司股权激励、创新业务合伙人计划、超额利润奖励、专项奖励等长短期相结合多 元化激励机制。公司于 2021 年 6 月推出第三轮股权激励计划,向公司董事、高管、 管理和技术骨干授予限制性股票共 565 万股,占公告时公司总股本 1.113%。激励计 划业绩考核目标以 2020 年业绩为基数,2021/2022/2023 年扣非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 10%/30%/50%,或 2021/2022/2023 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 10%/20%/35%。激励计 划利于公司绑定核心人员,激发员工活力,助力中长期发展。

2.数字经济底座,高精度北斗芯片赋能多元应用

2.1.北三全球组网完成,万亿市场待爆发

北三系统实现全球组网,北斗产品进入规模化应用时期。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 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 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2020 年 7 月 31 日,北斗三号系统部署完成, 实现全球组网。2022 年 4 月,据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北三系统开通以来,系统稳定 运行,服务性能稳中有升,全球范围定位精度实测优于 4.4 米。目前,北斗产品已在 全球一半以上国家和地区推广使用,北斗规模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 的关键阶段。后续按计划还将发射新的卫星,进一步提高系统运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并开展新技术实验验证,确保系统不断迭代升级。

全球卫导市场快速增长,亚太地区将持续保持主导地位。据《中国卫星导航与 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 年)》,2021 年全球 GNSS 设备和服务下游市场收入达 到 1990 亿欧元,预计到 2031 年将突破 4920 亿欧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9.2%;GNSS 设 备方面,全球出货量有望从 2021 年的 18 亿台快速增长至 2031 年的 100 亿台,空间 广阔。而亚太地区将持续是全球卫导核心市场,目前,亚太地区在设备销售和服务收 入方面分别占全球份额的 35.7%和 39.8%,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北斗系统从亚太出发, 覆盖全球,区域优势显著,相应产品、服务增速有望持续向上。


国内北斗产业蓬勃发展,万亿市场待爆发。据《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 发展白皮书(2022 年)》,2021 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突破 4690 亿 元,同比增速 16.29%。截至 2021 年底,国产北斗兼容性芯片及模块销量已超过 2 亿 片,季度出货量突破 1000 万片,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已超过 12 亿台/套(含智能手机)。随着北斗基础设施持续完善、高精度技术产品的不断成 熟,国内市场有望持续扩容。到2025年,总体产值预计达到8000~10000亿元规模; 2035 年则有望超过 30000 亿元。

目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结构趋于成熟,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良 性发展的内循环生态已基本形成。卫导产业链大体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 游基础产品研制、生产及销售环节,是产业自主可控的关键,主要包括基础器件、基 础软件、基础数据等;中游是当前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主要包括各类终端集成产品 和系统集成产品研制、生产及销售等;下游是基于各种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及运营服务 环节。2021 年,产业链上、中、下游产值分别为 437、2035、2218 亿元,同比增速 分别 13.8%、14.97%、18.04%,在总体产值中分别占 9.32%、43.39%、47.29%。

2.2.北斗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底座,“北斗+”应用持续拓宽

北斗系统是数字中国的基础之基。世界已逐步进入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第三次 全球化浪潮,北斗系统作为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和持续发展的重大时空基础设施, 结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可为国民经济、国防工业各领域提供必不可 少的高精度时空信息服务,是新基建的紧密相关者、基础赋能者、重要驱动者,是数 字中国的基础之基。深化北斗赋能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建设自主可控、高精度、高可 靠的时空智能基础设施,打造天地融合更加全面、高精度定位授时更加泛在、产业化发展更具规模的北斗智能时空体系,对加速经济数字化转型进程、落实数字中国战略 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北斗所产生的时空数据是数字经济的“血液”,数字经济产生积累的海量数据又 为北斗应用提供了广阔天地。数据想要互通、发挥有效赋能作用,需要有统一的时 间和空间基准来进行“对齐”,只有具备精确可靠的“时空标签”,才能达成现实世界 和数字世界的精准映射,实现基于时空的感知、计算和协同。截至今年 1 月,北斗时 空智能服务的全球累计接入智能设备超 15 亿台;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月调用次数超 过 1700 亿次,服务覆盖全球超 230 个国家和地区;北斗成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 等的“标配”,高德地图调用北斗卫星日定位量超 3000 亿次。

北斗产业化(北斗+)和产业北斗赋能(+北斗)是“十四五”时期北斗战略实 施的重点。相关行业和省市的“十四五”规划都将北斗与产业的全面融合作为发展 的重点和推动数字经济的抓手。如上海将发展目标确定为“以北斗全产业链发展为导 向,瞄准高精度卫星导航市场需求,着力突破北斗关键技术、大幅提升基础能力、加 速壮大产业规模、优化完善产业生态。到 2023 年末,将上海打造成为北斗产业自主 可控、多源融合创新策源地、高端产业引领集聚区”,进而将上海建成国际领先的城 市级“智能云+定位网+孪生图+应用端”的时空智能底座。


数字生态多重融合,北斗应用深度广度持续拓展。北斗时空智能,通过将北斗 系统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一系列数字经济生 态中的科技模块有机融合,带着数字经济发展走向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 更加安全的新天地。北斗下游应用具体可以分为行业市场、大众市场、特殊市场。 行业市场主要涉及测量测绘、无人机、农林牧渔、施工、交通运输、电力应用等关 乎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持续快速增长,部分细分领域如交通运输行业应用比例已接 近 100%,后续主要受益于新应用不断拓展,叠加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大众市场涉及 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载导航等消费领域,是北斗系统产业化的重心,位置服务 需求预计将成为大众市场核心驱动力,现处于标配化启动阶段。

车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涵盖物联网)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更是北斗应 用的“主战场”。车联网为每一辆车提供极致的个性化用户体验,其更是一个城市乃 至一个区域智慧交通的基础设施。“北斗+5G”所形成的天地一体化智能导航系统,为 方兴未艾的车联网与物联网提供了全球领先的技术支持。“北斗+5G”将强化和提升高 精度产品,实现导航、遥感、通信与智能化的中国模式。北斗系统与 5G 技术和多维 雷达系统的融合,结合人工智能控制、大数据、云计算和数据安全技术,成为数字经 济时代的标志。北斗的全覆盖的精准定位更是为工业互联网从企业研发和生产线层面 到行业连接提供了最为广泛的空间结构,甚至涵盖企业的人、财、物等方方面面。北 斗的全方位服务和技术持续迭代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动力。

以“车道级导航”为例,“车道级导航”是指用户在驾驶过程中,可获得手机导 航应用提供的极高精准度定位。“车道级导航”的成功应用,离不开定位天线、定位 算法、定位芯片、手机地图等技术要素的全方位升级。从 2019 年开始,国内企业就 在多个软硬件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在降低定位天线功耗、实时动态测量技术算法、主 流芯片厂商的深度适配等方面取得突破。据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金培 介绍,原理上,通过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对导航卫星信号的观测,经高精度计算引 擎运算,向手机终端提供高精度差分改正数据。其后,手机将其结合卫星原始观测数 据,完成算法解算,得到亚米级定位精度。最后,定位导航应用结合高精度定位地图, 为用户提供车道级的精细化导航指引。

2.3.高精度芯片是数字经济关键技术,国产北斗芯片实现突破

北斗系统独创三种轨道混合星座,具备高精度、强抗遮挡能力。北斗系统具有 以下三大优势:1)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 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2)北斗系统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 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3)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 信能力,具备定位导航授时、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短报文通信和国 际搜救等多种服务能力。 北斗系统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与 GPS 相当,局部区域优于 GPS。横向比较四大卫星 导航系统,北斗系统具有互动性和开放性,即面向全球提供通信服务,并且北斗的定 位精度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使北斗的通信优势最大化;GPS 系统的优势在于覆 盖率和普及率,其全球覆盖率高达 98%,并已在全球导航定位市场占据主要份额;伽 利略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民用的全球卫导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 格洛纳斯的优点在于强抗干扰能力,其采用频分多址体制,可以防止整个卫星系统同 时被敌方干扰。据人民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表示,北斗系统全 球范围定位精度与 GPS 相当,局部区域优于 GPS。比如在北美、非洲、欧洲等地,北 斗的定位精度在 5 米左右,在亚太地区可以精确到 2.5 到 3 米。


高精度芯片是北斗应用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一环,国产芯片发展迅速。以芯片 为代表的北斗“硬科技”是支撑北斗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底座”,处于全球卫 星导航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基础器件属于卫星导航产业的上游,是北斗信号传输 的基础与核心,研发及产业化技术难度大、技术壁垒高,直接影响终端导航定位产品 性能。国产北斗芯片从工艺制程看,设计工艺已经从 55 纳米、40 纳米、28 纳米,进 入到 22 纳米甚至更先进工艺;从芯片尺寸看,已从早期的射频与基带单元分立设计, 实现了射频、基带、存储器、电源管理等单元的一体化SoC集成设计,芯片面积做到 了米粒大小,极大提升了成本优势;从芯片功耗看,功耗水平大幅降低,极大地延长了终端的使用时间。国产北斗芯片实现的突破是确保北斗产业乃至“北斗+”、“+ 北斗”融合纵深产业不被卡脖子的关键。 射频基带一体化(SoC)芯片成为未来发展方向。SoC 芯片集成度高,可以显著 降低成本和功耗以及用户使用复杂度。通过通用引擎设计可实现芯片资源复用,不同 卫星系统的捕获、跟踪可由通用硬件引擎并行完成,极大节省芯片资源。通过动态调 整工作状态进行部分休眠,满足用户超低功耗需求,使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可以面向 便携应用、大众消费类应用。利用高灵敏度基带技术,通过提高接收机的捕获、跟踪 灵敏度,使其在城市峡谷、树荫等复杂的应用场景下,保持有效、可靠的定位。

高精度市场持续发展,拉动上游芯片、板卡、天线等基础器件需求向好。国内 厘米级应用高精度芯片、模块和板卡年内总出货量超过 120 万片,主要应用场景包括 无人机、农机自动驾驶、智慧施工、测绘仪器、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和物联网等, 高精度应用明显呈现泛在化和规模化趋势。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研究显示,国 内市场各类高精度应用终端(含测量型接收机)总销量接近 170 万台/套,其中应用国 产高精度模块和板卡的终端已超过 70%左右;高精度天线出货量接近 170 万只。高精 度相关产品销售收入从 2010 年的 11 亿元人民币已快速增长到 2021 年的 151.9 亿元 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 24.5%。


2.4.北二或全面换装北三,特种行业需求爆发

时间、位置信息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必须具有自主可控的授时、位置服务 能力。北斗系统构成了我国重要的时空基础设施,使我国摆脱了依赖国外系统的状况, 开启了我国时空体系独立自主的新时代。2012 年北斗二号组网以后,相关军品订单 出现一轮爆发。北斗三号在 2020 年组网结束后,军品北斗装备比测已于 2021-2022 年陆续完成。我们预计北斗三号大规模换装订单在 2023 年初开始释放,24-25 年达 到交付高峰。 北三系统是目前唯一实现了通导遥一体化的卫星导航系统,预计较作为过渡阶 段使用的北斗二代装备的体量规模显著增长。我们预计,存量市场或在3-5年内全部 换装北三系统;增量市场空间巨大,根据《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我国军队 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 十四五是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大周期,白皮书提出加大淘汰老旧装备力度,逐步形成 以高新技术装备为骨干的武器装备体系,15 式坦克、052D 驱逐舰、歼-20 战斗机、 东风-26 中远程弹道导弹等装备列装部队。新型武器装备列装将推动卫导产品需求的 持续增长。 我们认为,弹载和机载应用将是两大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

2.4.1.卫导是精确制导弹药的重要组成,多型导弹进入定型放量周期

卫星制导是精确制导的主流发展方向,卫星制导具备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 高抗干扰性、自动寻的等优势,它能克服光电制导易受云层、烟雾、尘埃及其他遮 光物干扰的问题,又能实现比惯性制导更高精度的功能,是导弹中段制导的主流方 式。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军事应用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杀伤性武器,它已成为精确 打击武器的“耳目”,导弹、飞机、军舰,离开它便“有力无处使”。2003 年,GPS 系 统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美军演练了以 GPS 和各种精确制导手段相结合的精准战争, 在实战中展示了若干典型实例与精准效果。国内新型导弹多使用复合制导方式,北三 组网完成,将大幅拉动北斗产品在装备上的使用,如“鹰击-12”已经采用 GPS+“北 斗”联合卫星制导+末端宽频主动雷达系统。


导弹具有耗材属性,实弹演练驱动导弹需求。导弹属于一次性耗材,为了战争 需求需要维持一定规模的安全库存。此外,实弹演练和日常因老化等原因的销毁等也 是导弹消耗方式,当前我国的导弹消耗集中在这两者。例如我国近年来加强实弹演练, 据解放军报相关报道披露,东部战区陆军某旅 2018 年全旅枪弹、炮弹、导弹消耗分别达到 2017 年的 2.4 倍、3.9 倍、2.7 倍。此外军演对导弹消耗量巨大,除训练作战 能力外,也充分对旧型号导弹进行去库存、抽检,对新型号进行实战演练等。导弹作 为一次性耗材本身结构相对简单,较飞机、舰船、坦克等武器装备生产难度小很多。

2.4.2.存量改装叠加新机列装,机载卫导产品需求释放

在航电系统引入北斗自主可控设计,有助于逐步补齐我国在航电系统方面的设 计短板,降低对国外厂商的依赖。机载导航设备用于测量飞机的方位、距离及其他 导航参数,引导飞机沿预定航线飞行、准时到达预定目标和安全返航着陆。北斗三号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通导一体化设计,拥有 GPS 没有的短报文能力,北斗机载设 备能实现飞机位置的短信报告,为飞行上“双保险”。不仅如此,由于北斗三号全球 卫星导航系统是拥有中圆地球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的混合卫星星 座,相比只有单一轨道的 GPS,北斗机载设备有更强的适用性,可满足复杂情况下的 定位和短报文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对航空器的监控能力。


存量军机改装需求释放叠加新机型加速列装,机载卫导产品空间广阔。根据 Flight International 发布的 World Air Forces 2022 数据,我国军用飞机保有量为 3285架,美国保有13246架,两国在服役军机数量与结构上均存在较大差距。首先, 出于自主可控需求,我们预计,存量军机或将在短期内改造换装北三产品;新机方面, 当前正处于先进军机加速列装的重要节点,歼 20、直 20、运 20 目前均已服役列装部 队,进入规模放量阶段,将产生对机载卫星导航产品的持续需求。

定位和应急通信是无人机关键技术,北斗系统能提高定位精度并为无人机应用 通信提供更为广泛的覆盖范围以及更强的可靠性。利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可以为 无人机提供实时的厘米级位置信息并进行导航定位。同时,兼容北斗的多模卫星导航 系统能够显著提高无人机导航的可靠性,实验中发现在某些原来 GPS 信号较差的区域, 北斗无人机能保持良好的卫星定位效果。目前我国已研制了多种规格、多种型号、多 种用途的军用无人侦察机、无人直升机、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攻击机等,可装载多 种任务载荷并执行多种任务,成功实现出口贸易及国内军用列装。俄乌冲突凸显无人 机智能化、无人化优势,国内无人机即将进入需求释放阶段,今年起或能频繁看到订 单落地,拉动卫导产品需求起势。


2.5.通导遥 PNT 体系是大势所趋,卫星互联网加速落地促发展

定位导航授时综合 PNT 系统是后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卫星导航系 统作为 PNT 体系的核心,能够提供常见的 PNT 信息,提升 PNT 系统的服务范围和服务 性能,保证 PNT 服务的可用性、连续性和可靠性。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信号弱、穿透能力差、易被欺骗、易被干扰等固有特性也对 PNT 体系的建设提出挑战,寻求可互换、 可替代和互补备份的 PNT 技术,发展综合 PNT 体系已成为未来时空服务发展的关键。 以北斗/GNSS 为核心的综合 PNT 系统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技术发展将以卫星导 航技术为核心,融合其他非卫星导航领域的定位导航授时 PNT 技术,形成各种可替代 的 PNT 源,综合采集 PNT 信息并提供时空信息服务。如多类 GNSS 融合导航、GNSS/无 线电通信组合、GNSS/重力匹配/INS 组合等都属于这类综合 PNT 服务体系。据中国卫 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透露:未来中国拟加快推进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国家综合 PNT 体系建设,争取到 2030 年前后,构建基准统一、覆盖无缝、安全可信、高效便捷的 国家综合 PNT 体系。

将低轨通信星座纳入 PNT 体系将有效补足 GNSS 信号鲁棒性和可靠性,或称为未 来 PNT 体系中重要一环。低轨卫星(LEO)相对中高轨卫星有研制周期短、发射成本低、 通信时延短等优势,有望提供低成本、覆盖全球、近实时的互联网服务。此外,LEO 轨道高度低,信号波束集中,在同等卫星发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的情况下,比 GNSS 信号受到的自由损耗低,信号落地功率能提升 30dB 以上在弥补 BDS 信号脆弱性上有 天然优势,有望在室内、城市峡谷和茂密森林等信号拒止环境下,提供 PNT 服务。如 能将商业低轨通信星座拓展为集通信、定位、授时于一体的系统,作为国家 PNT 体系 的一部分,将大幅度提高商业低轨星座的效费比和 PNT 体系的服务能力与鲁棒性,带 来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卫星互联网加速落地,助力综合 PNT 系统建成。近年来我国加紧规划和部署低轨 系统,目前多个规划中的低轨星座已完成试验星验证工作,如航天科技的鸿雁、航天 科工的虹云等。2021 年,为实现我国全球宽带卫星通信网络构建,国资委组建的中 国卫星网络集团成立,其向 ITU 申请计划发射的卫星总数量达到 12992 颗,据 ITU 规 则,所申请的 12992 颗卫星必须在 7 年内完成卫星发射和信号验证。卫星通信需求真 实且迫切,我国卫星互联网正加速落地,自 2022 年 4 月起,星网发布通信卫星建设 任务及多项配套项目招标公告,截至 2023 年 2 月,招投标项目共 231 项。

3.国内北斗芯片最高水平,高需求+高市占率助力增长

3.1.以技术为矛,成就国内北斗芯片最高水平

深耕卫星导航产业二十余年,技术积累深厚,多款芯片、模块、天线产品比测 第一。和芯星通作为北斗星通全资子公司,自成立以来已先后研制开发出十余款自 主知识产权的北斗芯片以及多款基于芯片的定位模块、高精度板卡等产品,是重点支 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芯片制程工艺沿着 90nm、55nm、40nm、28nm、 22nm 等更高制程节点演进;芯片集成度从单基带、基带+射频、基带+射频+高精度算 法等更高集成度发展;产品尺寸不断缩小、性能不断提升;自主研发的导航型基带 芯片、高精度OEM板、基带射频一体化芯片、多模多频高精度模块(全球信号)亦在 北斗全球系统高精度基础类产品比测中排名第一,北斗三号双频多系统高精度SoC技 术项目比测排名第一。2019 年度至 2021 年度,和芯星通同类产品的销售数量复合增 长率达到 160%,产品市场需求持续提升。

具体来看,2020 年以来,公司产品在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组织的北斗 全球系统高精度基础类产品投标实物比测中位居前列,曾相继取得导航型基带芯片、 高精度 OEM 板、基带射频一体化芯片、多模多频高精度模块(全球信号)及多模多频 高精度天线比测第一。2020 年 9 月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发布的《北斗三号 民用基础产品推荐名录(1.0 版)》,RNSS 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双频多系统高精度射 频基带一体化芯片、多模多频宽带射频芯片(全球信号)、多模多频高精度模块(全 球信号)及多模多频高精度天线(全球信号)5 类项目均收录了公司产品。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构筑技术护城河。公司研发费用逐年走高,2022 年研 发投入 4.37 亿元,同比+57.2%,占营收比重突破 10%。在长期的技术研究、产品开 发、测试和客户服务过程中,和芯星通通过持续不断对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的吸收 与创新,高性能 SoC 芯片技术、惯导辅助技术、高精度 RTK 技术、宽带射频技术等关 键技术方面,已形成了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化经验。


基于制程和算法优势,公司芯片及数据服务业务毛利率略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公司芯片存在制程和算法优势,目前已经完成新一代基于 22nm 制程的高精度模组大 规模出货,制程优势大大提升了主芯片的集成度,降低了模组方案的方案成本,包括 减少外围器件、减小 PCB 复杂度和尺寸等。同时,公司产品零部件国产化替代率较高, 促进了降本保供的效果。此外,制程、算法和方案等方面的优势提高了公司产品的竞 争力,实现了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出货量的增加进一步凸显了规模化优势,降低了单 位成本。

持续推陈出新,巩固产品竞争力。2023 年 2 月,和芯星通发布了新一代超小尺 寸的全系统多频高精度 RTK 定位模组 UM960,面向智能机器人、形变监测、无人机、 手持 GIS 等领域,提供高固定率、高精度、高可靠的 GNSS 定位数据。UM960 的尺寸只 有12mm*16mm*2.6mm,与上一代明星产品比较,UM960布板面积减少了84%,可以给客 户硬件设计带来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性能方面,UM960 浮点运算能力提升了 5 倍, 模组算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极大地缩短了 RTK 解算时间,功耗小于 450mW,比上一代 产品降低了 75%。公司持续推陈出新,技术不断产业化、市场化,巩固产品竞争力。

3.2.下游多点开花,北斗/GNSS 芯片国内市占率 60%

针对民用市场,公司卫星导航相关产品主要包括高精度模组、标准精度芯片、 天线、数据服务等,在北斗/GNSS 芯片方面国内市占率超 60%。高精度芯片主要的应 用领域为 35%来自无人机,约 30%来自测量测绘和智慧农机,其他还有地基增强、自 动驾驶和割草机器人等领域;标准精度芯片,主要客户包括车载前装、手机、可穿 戴设备、共享单车、追踪器等;天线业务与芯片业务高度协同,产品主要包括各类 标准精度和高精度的卫星定位天线(应用于无人机、通信基站、测量测绘、航空等)、 车载天线、无线数据电台、天通卫星移动通信天线等;数据服务主要包括以提高定 位精度为目的的云增强服务、以快速定位为目的的云辅助服务和北斗海洋渔业服务; 此外,公司还有国际代理业务,代理 NovAtel 板卡、接收机、天线等产品,Sensonor 惯性测量单元等产品以及 Inertial Labs 组合导航系统等产品。 据公司 2022 年业绩快报,公司高精度芯片受益于应用领域的拓展,在无人机、 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应用领域持续增长,较去年同期相比销量翻一番。

无人机市场空间广阔,拉动 GNSS 设备需求,公司目前产品以工业级无人机应用 为主,正向规模更大的中低端消费类无人机拓展。随着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完 善,北斗导航定位芯片技术的提升,高精度定位在无人机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据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2021 年,包括植保、物流、消杀、 侦查、监视等在内的无人机精准飞行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相关产品及服务总收入超过 150 亿元。 据业内专业统计机构 Drone industry insights 统计,世界无人机市场将维持稳 步发展态势,2021年世界无人机市场规模为225亿美元,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于2026 年达到 413 亿元;其中中国和美国作为行业主导市场将占据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无人 机市场,亚洲作为发展最为迅速的区域市场将于 2025 年成为全球领先市场区块。根 据 GSA 市场报告,无人机按其价格可分为三大类,具体为:面向消费者的大众市场无 人机(低于 750 欧元)、高端消费者无人机(750-2,000 欧元)以及面向商业用户提 供专业功能的无人机(超过 2,000 欧元)。近年来,无人机应用的 GNSS 设备数量大幅 增加,根据 EUSPA 第六期报告数据推算,高端消费类无人机出货量预计将从 2021 年 的 600 万余架增加至 2029 年接近 1,000 万架,为 GNSS 设备搭载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智能割草机精度高、效率高,全球市场稳定增长。公司机器人以室外场景为主, 如割草机器人。传统自动割草机需要在花园边线预埋线,以电磁感应控制割草机在花 园草坪上随机游走割草。边线预埋线是割草机安装花费时间和财力成本高,由于是随 机游走,无精准路径规划所以割草效率低、耗时比较长,割草的整齐度不够美观,并 且部分雨天不可用,智能(无边界)割草机器人的推出可以弥补传统割草机的不足, 能够解决当前市场痛点。 据 Grand View 研究调查显示,世界家用割草机市场保持稳定发展,从 2021 年的 304 亿美元稳步增长至 2030 年的 501 亿美元。由于发达地区老龄化和廉价劳动力缺失 问题愈发严重,加上园艺市场的日益景气,共同促进了智能割草机器人市场的发育形 成;据 Grand View 机构调研,智能(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将会从 2021 年的 60 亿美 元增长至 2030 年的 150 亿美元,各大经销商已经纷纷开始在布局发达国家市场地区 发展智能(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参照市面主流智能割草机器人定价,以 1500 美元 作为参考价格,由此可推算出 2021 年智能割草机器人出货量约为 400 万台,2030 年 出货量将增长至 1,000 万台左右。

在国家对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补贴政策的支持背景下,精准农业市场需求显著 增加。2023 年 2 月,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指出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支持北斗智 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北斗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 服务形式不断增加,基于北斗+5G 的无人驾驶农机、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化设备销量持 续增长。根据《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发布会上的数据,北斗系统已全面赋能农 业生产,成为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自动驾驶终端已超 20 万台套。


北斗正成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大众消费产品定位功能标准配置,国产替 代逻辑显现。据《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 年)》,国产华为、 OPPO、VIVO、小米、努比亚、酷派等智能手机厂商均全面支持北斗系统应用。2021 年 1 月至 9 月,新入网手机中有 218 款支持北斗系统,占全部款型的 72.3%,出货量 2.27 亿部,占总出货量的 93.5%;新入网其他智能终端中有 197 款支持北斗系统,占 全部款型的 61.6%,出货量 746.3 万部,占总出货量的 51.7%。 公司面向消费类、物联网等领域的超低功耗芯片即将面世,有望抢先占据国产 赛道。目前在高端领域,如智能手机、自动驾驶、手表手环等应用,由于产品本身 的功耗、灵敏度等性能不足或设计中没有满足消费级或车规级功能安全等要求,国产 产品尚未整体迈入高端领域的门槛,该领域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巨大。据央视报道,北 斗星通自主研发的 12nm 芯片即将推出,据北斗星通董事长周儒欣,该款芯片功耗在 10mW 左右,可能是目前世界最低功耗的定位芯片之一,用在手表上 15 天不用换电池。据公司在投资者问答平台披露,按照计划该款芯片明年流片,主要针对消费类和物联 网市场,就产品性能而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3.积极把握数字经济机遇,“云+芯”战略加速落地

公司积极把握数字经济机遇,布局“云+芯”方向。公司在 2015 年已启动精密单 点定位的技术研发,布局高精度云服务业务,2017 年完成了加拿大从事全球辅助定 位专业公司 Rx Networks 的收购;2020 年成立了高精度位置云服务公司——真点科 技;2021 年云服务数据源获取取得重大突破,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昆仑北斗;携手高 通,通过与骁龙移动平台的集成,推出智能手机高精度解决方案;下半年增资真点科 技,并在 2021 年 5 月发布了 TruePoint“全球高精度云服务平台”。目前,高精度定 位服务平台已经接入客户开展测试。同时,公司充分利用业务协同优势,推动了“云 芯一体”、“云+芯+天线”的业务组合在智能机器人、汽车智联领域的应用,发挥“大 营销”机制和平台作用,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提供了、全方位解决方案。 Rx Networks 是国际主流的 A-GNSS 及高精度定位服务提供商,具有 16 年的全球 数据位置服务运营经验,客户涵盖了国际主要的手机芯片厂商、手机厂商以及欧美主 要电信运营商,全球总用户数超20亿,SLA服务等级达到了99.999%。2022年10月, 公司子公司 Rx Networks 宣布,在骁龙 8 Gen 1 和骁龙 888 5G 移动平台上提供 TruePoint.io 高精度定位服务。TruePoint.io 的集成可使智能手机实现精确至 1 米 甚至 1 米以内的定位精度——这在以前只有专业卫星定位接收机才能做到。 TruePoint.io 以可扩展、经济可靠的方式,在搭载骁龙移动平台的智能手机上实现 高精度定位,其率先在中国市场 2022 年第四季度推出,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预计将 于 2023 年上半年支持。

真点科技位置服务产品还包括 TruePoint.CM、TruePoint.DM、TruePoint.Edge。 TruePoint.CM 基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和自主研发的定位算法及大规模云服务平台, 以网络形式向用户播发高精度 RTK 改正数据,可用率超 99.9%,兼容市场上各类高精 度卫星导航定位芯片和终端,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无人机、智能农机、智能机器人 等领域。TruePoint.DM 播发单频 RTK 改正数据,可 7×24 小时为共享单车、车辆监 控、智能驾驶、人员追踪和资产管理等多个应用领域提供高性价比的分米级定位服务。 TruePoint.Edge 是基于经过百万级终端验证的高精度定位算法打造的终端定位引擎, 为精准定位、路线规划和安全驾驶提供核心支持,适用于 ADAS 智能驾驶,车道级导 航、车路协同(V2X)及高速公路辅助驾驶(HWA)等应用场景。

3.4.北三换装或启动,公司在手订单持续增长

北三系统或开始进入换装周期,公司产品包括芯片、板卡、模组和终端,订单 实现快速增长,有望率先受益。据公司公告,2019 年至 2021 年各期末,公司芯片、 板卡、模组等基础器件产品在手订单金额分别为 1,064.86 万元、4,697.37 万元、 22,823.10 万元,复合增长率达到 362.96%,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截至 2022 年 10 月 31 日,前述产品在手订单金额为 11,251.13 万元,订单需求旺盛。

公司通常与主要客户签订框架协议,在框架协议下客户会根据需要向公司下达订 单并持续滚动,订单一般是客户一个月至一个半月的需求。从订单预测角度来看,公 司结合现有客户的已有订单情况、客户需求增长情况、公司供应链能力等多重因素, 谨慎合理预测 2022 年四季度(不含 10 月)将新增订单 35,516.22 万元、2023 年上 半年将新增 41,412.50 万元,下游客户具有较为旺盛的产品需求。


3.5.拟定增募资 9.45 亿元,抢占 PNT 应用等新兴领域

拟定增募资 9.45 亿元,巩固高精度芯片核心优势,抢先布局下一代产品。2022 年 8 月,公司公告拟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 9.45 亿元用于建设“面向综合 PNT 应用的 北斗/GNSS SoC 芯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车载功能安全高精度北斗/GNSS SoC 芯片 研制及产业化项目”、“研发条件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四大项目总投资金额共 14.5 亿元。 公司精准布局下一代 PNT 芯片,抢占广阔市场空间。公司在低轨增强系统应用方 面已有布局,包括高精度位置服务和芯片业务相关的技术研究和产品规划。募投项目 “面向综合 PNT 应用的北斗/GNSS SoC 芯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拟研制产品将支持 GNSS、低轨卫星、通信设施等多信息源,同时支持惯导器件、里程计、视觉等多传感 器融合算法,充分发挥北斗系统的抗干扰、定位和短报文通信等功能,更好地适配我 国综合 PNT 体系下更多的信息源需求,满足泛在高可靠(抗干扰、安全可信)、低成 本应用需求。公司将面向全系统标准精度应用需求、低成本高精度应用需求、复杂环 境下定位授时应用需求,分别自主研发多款北斗/GNSS SoC 芯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 模组、板卡等产品解决方案,将进一步巩固公司核心竞争力。

3.6.汽车业务高度协同,进军自动驾驶新赛道

国内智能座舱第一阵营,客户覆盖国内头部厂家。公司汽车智能网联业务专注 于汽车智能座舱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够为前装主机厂提供融合智能车机、 远程信息处理器(T-BOX)、智能天线、HUD、数字仪表、车联网、以太网等在内的一 体化智能网联终端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智能中控、液晶数字仪表、远程信息 处理器(T-BOX)、集成式智能座舱以及相关车载电子产品,用于实现汽车的导航定位、 车联网、车载娱乐、综合信息显示等功能,主要合作客户有长安、吉利、北汽、上汽 通用五菱、奇瑞、上汽大众等国内头部企业及日本先锋等海外客户。子公司北斗智 联成为同时具备汽车电子前装研制量产能力和北斗高精度定位及服务优势的汽车电 子 Tier 1,已进入智能座舱第一阵营。

智能网联业务或在 2024 年实现盈亏平衡。公司智能网联业务 2021 年实现营收 19.37 亿元,占营收比重约 50%,毛利率 12.4%。2022 年营收 19.85 亿元,同比增长 2.5%,主要原因是汽车电子板块的 In-tech 在 2021 年底已完成剥离。剔除并表因素 的影响后,营业收入增长 38.4%。据公司 2022 年 4 月投资者交流活动披露,通过扩 大营收规模、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高毛利率等手段,公司智能网联业务将在2年 内实现盈亏平衡,之后将有较好收益。


公司汽车业务高度协同,集中优势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基于智能网联业务的 拓展,公司拥有充分的车载量产客户基础和完善的车载体系能力。车规级芯片和模组 等产品在国内自有品牌车载前装 IVI、T-BOX 领域的市场份额位居前列,现有丰富的 客户资源和产业化经验,公司充分利用卫星导航基础产品和云服务资源优势,发展车 载高精度融合定位终端和高精度位置云服务。子公司和芯星通面向智能驾驶量产需 求,已推出一系列面向自动驾驶需求的小型化、高性能的芯片、模组、板卡等产品 及解决方案,两大募投项目均对车载市场进行相应布局。此外,公司天线业务致力 开展全面上车战略,前期公司集成化天线在商用车上已经实现了定点,22Q4 在乘用 车领域的车载天线销量有望实现显著提升。公司利用各业务板块协同,集中优势服务 客户,满足多样化需求,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在标准精度市场方面,公司计划利用自身现有车载前装客户基础,推动产品升 级换代,提升产品性能和客户体验;同时加大对国产车厂的开拓力度,进一步提升市 场占有率,并采用建设海外销售网点、培养本地化支持团队和加大海外车厂直销等方 式,进一步丰富目标客户群体。根据盖世汽车研究,2021 年中国新发布乘用车车型 中,智能座舱的渗透率已突破 50%。同时随着消费者对于座舱体验要求的提升,智能 座舱将融合更多智能化、数字化功能,深化其单车价值量,据预测 2030 年,其市场 规模将突破 1,000 亿元。

在高精度市场方面,公司募投项目计划研制高级别自动驾驶需求的、满足车载 功能安全要求的高精度定位芯片。公司预备充分利用现有市场和客户资源,跟踪长安、 广汽、长城等车载客户智能化发展趋势,以募投项目研制的功能安全芯片为基础,开 发适用于客户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等场景的模组产品,逐步导入到现有头部客户中去。 之后利用头部客户的带动效应,把标准化产品推广到更广泛的车载客户中;同时通过 海外代理商、本地化的技术支持服务,逐步把产品导入到海外车厂,开拓海外市场并 持续扩大占有率。 L3 级别自动驾驶起量在即,公司高精度芯片满足国产替代需求。高精度定位在 车载智能驾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L3 级别及以上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定位需求 为厘米级,基于卫星导航的高精度定位技术是自动驾驶感知层的重要补充,能够提供 速度、位置、姿态等信息。高性能 SoC 芯片技术复杂度高、功能安全开发挑战大,存 在较高的技术壁垒。虽然目前地平线、黑芝麻、芯驰科技等国内人工智能企业积极参 与竞争,但车载 SoC 芯片主流供应商仍为恩智浦、瑞萨、英伟达等国外企业,且高精 度车规级定位技术尚未广泛应用。目前只有意法半导体等少数国外企业提供融合卫星导航定位的车载功能安全的高精度 GNSS SoC 芯片。公司通过募投项目的实施,将推 动国内在高精度北斗/GNSS 自动驾驶 SoC 芯片领域的自主可控。

2030 年功能安全产品覆盖的汽车数量或将超过 1900 万辆,市场空间广阔。据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2.0》,到 2025 年我国 L2、L3 级智能网联汽车占汽车总销 量的 50%;到 2030 年,L2、L3 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超过 70%,L4 级智能网联汽 车市场份额达到20%。2025年,若当年我国乘用车销量达到中汽协预测的2500万辆, L2、L3 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达 50%,且假设功能安全产品配置率占到 L2、L3 级 别车辆的 50%,则功能安全产品覆盖的汽车数量将超过 600 万辆。在 2030 年,若当年 我国乘用车销量达到 3100 万辆,L2、L3 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达到要求的 70%, L4 级别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达 20%,且假设功能安全产品配置率占到 L2、L3 级别 车辆的 60%和 L4 级别车辆的 100%,则功能安全产品覆盖汽车数量将超过 1900 万辆。


4.投资分析

北斗星通是国内北斗导航全产业链龙头,基于芯片方面的领先优势,公司业务覆 盖芯片、板卡、模组、天线、终端及数据服务等,同时发展汽车智能网联、陶瓷元器 件业务。目前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完成,我们认为特种领域进入北二换北三高峰期,民 用领域北斗应用深度广度不断拓展,无人机、机器人、穿戴式设备、自动驾驶等细分 赛道增长可观,国产替代需求显现,公司进入黄金发展期。下面对公司各项业务进行 拆分预测:

收入方面:2021 年公司处置部分汽车电子业务,2022 年剔除并表因素的影响后, 收入增长约20%,预计23-25年分别实现40%、30%、25%增速;芯片及数据服务业务, 特种领域受益于北三换装,民用领域规模化应用需求释放,预计 2023-2025 年收入增 速分别为 34.0%、33.1%、25.1%;导航产品与芯片业务存在一定协同,预计 2023- 2025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23.2%、20.3%、26.2%;陶瓷元器件预计未来三年保持 10%增 速。

毛利率方面:汽车电子业务,随营收体量上升规模效益或将显现,叠加公司拟 优化结构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出货量,预计 2023-2025 年毛利率逐年走高,分别为 11%、11.5%、12%;芯片及数据服务中,特种领域产品比例提升,或带动毛利率提升,预计 2023-2025 年毛利率分别 63.9%、64.1%、63.6%;预计 2023-2025 年导航产品毛利率 分别为 38.5%、39%、39%;陶瓷元器件业务毛利率保持 35%。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链接」

2024-06-25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