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B元霸汽车外观设计如何?,

《说唐》武力大排名之悲情英雄宇文成都

在武评中的依据最好是唯一的,就同一个人物来说,不同书籍的作者的主旨、观点是不同的

比如《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中的赵云的形象肯定不同于《三国志》这部史料中的赵云,用《三国志》中赵云的武力去解读《三国演义》中的赵云,肯定得不到正确的答案。

同样的《说唐》中李元霸天下无敌,在《兴唐传》中却倒在九十开外鱼俱罗刀下,如果不统一依据,这个武评就没法作,勉强作出来也是前后矛盾的。

另外如果是以小说为评述对象,就要以小说为依据;如果是以史籍为评述对象,就要以史料为依据,用历史来评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那是瞎忙,用小说来评论历史中的真实人物,那只会贻笑大方。

俺的这篇小文的依据是68回本《说唐》,对于《隋唐演义》、评书《兴唐传》、《瓦岗英雄》等俺会兼谈,不会作为证据,只为增加一些知识性和趣味性。

备注:

《瓦岗英雄》是单田芳的长篇评书

《隋唐演义》是清代的褚人获通过《说唐》改编而来

《兴唐传》为 现代说书人所著,在《说唐》的内容上加了双枪将丁延平 今世孟奔罗士信,是现在说书人说说唐故事参考最多的一部书,单田芳 田连元等评书均参考本书。

说唐十三条好汉:(在原著中,明确有排名的只有13人)

第一条好汉:李元霸,李渊之四子,被炀帝封为赵王

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宇文化及长子,隋天保将军

第三条好汉:裴元庆,裴仁基三子,瓦岗寨天保将军

第四条好汉:雄阔海,绿林人物,伍云召的结义兄弟

第五条好汉:伍云召,隋时官封侯爵,后自称忠孝王

第六条好汉:伍天锡,绿林人物,伍云绍的结义兄弟

第七条好汉:罗 成,罗艺之子,降唐后封为越国公

第八条好汉:杨 林,杨忠胞弟,靠山王。

第九条好汉:魏文通,隋潼关总兵

第十条好汉:尚师徒,隋临潼关总兵

第十一条好汉:新文礼,隋红泥关总兵

第十六条好汉:秦琼,字叔宝,降唐后封为护国并肩王,天下都督大元帅

第十八条好汉:单雄信,绿林人物,王世充处为驸马

★缺失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七条好汉

比起《说唐》中首席好汉李元霸面如病鬼的形象,次席好汉宇文成都诚可谓相貌堂堂:

【身长一丈,腰大十围,金面长须,虎目浓眉】

如果再披上了衣甲那真是威风凛凛:

【头戴一顶双凤金盔,身穿一件锁子黄金甲,坐下一匹能行黄花千里马,使一根四百斤重的镏金】。

宇文成都在《说唐》一书中号称无敌大将军,在《兴唐传》等评书中更是大隋朝的顶梁柱,号“横勇无敌”,但是邪门的是,翻遍《说唐》一书162场单挑,却找不到宇文成都斩将杀敌的片言只语的记录(除却一个莽撞猛勇的伍保被自己反弹的锤击碎脑袋外)!那么他的武力到底如何,凭什么位列第二?他与裴三公子究竟谁是第二第三?就让俺们来看一看吧。

⑴神力惊人

昔楚霸王项羽以力能举鼎而闻于世,因此后世的一些小说、评书中形容一个武将力气大时,除却用“九牛二虎之力”等词汇夸张外,往往还要表演一两场举重的功夫。

《说唐》也不例外,宇文成都有两场精彩的举重表演,其一举铜鼎:

【长安城甘露寺,那寺内殿前有一鼎,是秦始皇所铸,高有一丈,大有二抱,上写着“重五千四十八斤”。……成都……走下殿来,将袍脱下,两手把香炉脚拿住,将身一低,抱将起来,离地有三尺高。……又走了几步,复归原所放下。……成都走上驾前,神气不变,喘息全无。文帝大喜,即封为无敌大将军】

其二举金狮:

【那个金狮子约有三千斤重,……宇文成都出朝门到午门,把袍袖拽起,一手托着腰,一手抵住狮子脚,拉过身边,将身一低,即把狮子举起来,一步步走入午门,来到殿上放下,……那成都照前举起,拿了出去,放在原处】

------这两次举重表演一次博了个君臣满堂彩,成就了“无敌大将军”的威名,一次却被李元霸抢了风头,成就了西府赵王“真正是天神”的威名。但是无论怎样说,除了个天生的对头李元霸,宇文成都的力气在整部《说唐》里也算是绝无仅有了。

⑵力敌三杰

巨著《三国演义》中有个“三英战吕布”的精彩章节,无论是从武评的角度去分析,还是从艺术角度去品味,都堪称经典!无独有偶,《说唐》这部书中也有一个“成都敌三杰”的情节,俺以为这是《说唐》对《三国演义》的借鉴,不过两部书的描述也还有所区别。

《三国演义》中首先由张飞出马酣战吕布五十余合,接着是云长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又战三十合,战不倒吕布,最后是刘玄德掣双股剑刺斜里也来助战,在两虎一龙的合围下,最终吕布架隔遮拦不定,倒拖画戟,飞马败退。

三国版的“三英战”采取的战斗方式是1+1+1逐步增强攻击力,最终以合力击败对手。

而《说唐》版“三英战”则并非完全如此,请看:

【 (云召)把枪照宇文成都面门一枪,成都把镋一架,当啷一响,把枪逼开,回手把镋照云召一,云召把枪一迎,两将战有十多个回合。天锡也把镏金一镋照宇文成都劈面镋来,宇文成都把镏金迎住。两般军器又战十多回合。伍氏兄弟到底招架成都不住。雄阔海即把双斧照宇文成都劈来,宇文成都把镋迎住,二人围住宇文成都,两路夹攻厮杀,云召却跳出圈子外观看。二人与成都战到了二十回合,天锡叫道:"哥哥上来!"云召把枪又上来接战。天锡见哥哥上来,便走出圈子外看。二人与成都又战了十五个回合回来,阔海叫道:"哥哥上来!"天锡赶上,把镋一镋,宇文成都将相迎,阔海又走出圈子外来。三人轮流交战一日,从早战起,直至下午……那三人一齐上前大战。宇文成都见三人不退,只得奋勇又战了三十回合,三人招架不住。雄阔海……先回马就走。云召、天锡……回马就走。宇文成都不舍,在后面追来,三人败下四明山】

很明显,同样是三人围殴一人,《说唐》版“三英战”采取的战斗方式先是1+1加上轮流上阵车轮战,最后是“三人一齐上前大战”

结果却是迥异的:刘关张三兄弟最终战退了不可一世的吕布,二伍一雄三兄弟最后却是“败下四明山”。

单就从武评角度而言,三英战吕布看似成就了刘关张,实则吕布虽败尤荣,所谓“独战刘关张,千古美名扬!”,那么《说唐》版“三英战”成全的却是宇文成都!

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这三人是《说唐》中位列四、五、六的好汉,哪一个都非浪得虚名,易与之辈,成都却能在对方车轮战和联手情形下战而胜之,实属难得,《说唐》的这一节分明突出的是宇文成都的惊人武力!不过伍氏三兄弟也不能说劳而无功,从晨至午的战斗极大消耗了成都的体力,这就为下文“三杰倒打二杰”埋下了伏笔。

⑶败给元庆

提出裴元庆应该取代宇文成都在《说唐》里第二条好汉的地位,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其一裴元庆曾一锤震走宇文成都;

其二裴元庆可以硬接李元霸三锤,而宇文成都却是三番四次的败在元霸手下,且往往是一两合内被震得虎口流血,大败直至身亡。

裴元庆与宇文成都两人之间的唯一一次交手:

【宇文成都不舍,在后面追来,三人败下四明山。宇文成都追至半山,只见上边冲下一员将官,口称:"裴元庆在此!"手执两柄银锤杀下山来。宇文成都迎上去,把金镋一。裴元庆把双锤一架,叮当一响,宇文成都挡不住,回马便走。……宇文化及心甚慌,忙上金顶龙舟启奏道:"臣儿从早晨直战到于今,恐其腹中饥饿,力不能胜,望主公开恩。"炀帝大惊,忙传旨鸣金收军。宇文成都大败,回到龙舟。裴元庆看天色已晚,也回四明山去了。成都回到舟中,扑地跌倒,晕死去了】

这一次“对话”中宇文成都的确是败了,写得很分明“挡不住”,但是也得承认的确是事出有因,原因如次:

首先宇文成都先前刚打过了一场硬战,其对手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三人无一庸手,个顶个儿的是响当当的好汉,成都虽然最后勉力(请注意“只得奋勇”几个字)取得了胜利,但是却极大消耗了体力;

其二从上述的引文中可以注意到“成都敌三杰”这场战斗历时是非常长的,是“从早晨直战到天色已晚”,大约有八、九个小时吧

其三裴三将军那边却是神完气足(没有过多的消耗,想来也是用过饭的),这样此消彼长裴元庆借助人力、马力、锤力,加上又是从半山上向下冲,这“双锤一架”的力量可就大了去撩!宇文成都挡不住是很自然的,综上这是一场“不公平”的单挑,对判断成都和元庆之间的武力是无效的。

⑷其它战绩

秒杀秦琼,然后以一敌四,虽然这四个不怎么样

【叔宝当先挥锏打去,宇文成都把二百斤的流金铛,往下一拦,锏打着铛上,把叔宝右手的虎口都震开了,叫声:“好家伙!”回身便走。王伯当、柴嗣昌、齐国远、李如珪四好汉一齐举兵器上来,宇文成都把往下一扫,只听得叮叮当当兵器乱响,四个人的身子摇动,几乎跌倒】

天下第五伍云召在宇文成都面前撑不下二三十个回合

成都大怒,把流金铛一挡,叮当一响,云召的马倒退二步。成都又是一铛,云召拿枪架住,两个战了十余合。云召料难敌他,回马便走。成都纵马追赶,看看相近,云召回马挺枪,又战了二十余合,云召气力不加,虚刺一枪,回马又走,成都纵马又赶。

莽撞猛勇的伍保被自己反弹的锤击碎脑袋

劈面打来,宇文成都把流金铛一迎,这铁锤倒打转来,把伍保的头打碎了,身子望后跌倒,成都令军士将伍保斩首号令!

动动小手,点一下关注,关注我的人万事如意,祝福今年发大财哦!

2024-06-18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