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学开车怎样打方向盘才能更轻松自如?,开车初学者怎样打方向盘

工作这么多年,我却始终在原地徘徊,究其原因可以用3句话来概括

回顾往事,工作了这么多年,我照着镜子,看着两鬓涌出的白发,以及脸上一道道的皱纹,岁月早已在我身上留下了足迹。可我依旧在人生的低谷徘徊,发现自己的能力并没有什么长进,究竟是为什么?

是我不努力吗?我为了一个项目,加班是家常便饭;我为了进一家公司,几乎成了“面霸”(是指面试过很多家单位的意思);我为了提高英语,在地铁上、工作午休时间,甚至在睡梦中还放着BBC.......可每当我看着当下的自己,能力还是很一般,找到一份适合的岗位仍然举步维艰。

为什么会这样?

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现象,而是大部分人共同的困境,正如有人曾在网上大声疾呼:“为什么我懂得了这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真相很扎心,却句句是我自己刻骨铭心的体会,希望对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有所帮助,避免重蹈我失败的覆辙。

01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很多人可能像我一样,经常加班、用功学习,努力到感动自己,可收效却甚微,这就是典型的“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偷懒”,不要假装很努力,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有些人(包括我)往往是盲目的勤奋,他们情愿每天低效的努力,却不愿抬头去思考,这样的努力是否有意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是什么?时代的趋势在何方?.......

不经过思考的努力,要实现自己的愿望,无疑是痴人说梦。正如美团创始人王兴说过:

“很多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

台湾漫画大师蔡志忠老师也曾说:“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考力才是王牌。”

蔡志忠老师出生在农村,小时候身体十分瘦弱,母亲经常调侃他:“你长得这么瘦,将来大了能干什么呀?估计只能去河边拣拾牛粪了。”

蔡志忠为此时常思考自己长大后究竟能干什么?他躲在桌子底下想,站在河边想,刚睡醒还在想......但苦苦找不到方向。

就这样他想了一年多的时间,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一次父亲为了教他认字,就给了他一块小黑板。蔡志忠一下子爱上了这块黑板,他用粉笔在上面画画,结果他发现自己不但能画、爱画,而且还画得很好。

自此,他眼里开始有了光。他在心里暗暗发誓:这一辈子要以画画为生,只要饿不死,就一直画下去。

于是,普通人在孩提玩耍时,蔡老师在三岁半的时候,就立志成为一名漫画家;普通人在初中忙于学业的时候,蔡老师寄了四张漫画手稿到一家杂志社,结果被当场录用,成了一名职业漫画家。

普通人在四十岁时,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时,他却选择东渡日本去画漫画,这一去就是七年;普通人在五十岁时,活得纠结痛苦时,他则闭关十年,开始潜心研究数学和量子力学,并出版了好多本著作;普通人在七十岁准备颐养天年时,他去了少林寺,依旧保持着每晚8点睡觉,凌晨2点半起来作画的作息......

蔡老师的一生可谓传奇:他是台湾十大杰出青年;作品全球发行量超过5000万册的漫画家;刷新票房纪录的电影导演;获奖无数的桥牌高手等,以至于你很难用一个标签来定义他,他是一位漫画师、导演、作家、科学家等。

蔡老师之所以有今天如此令人艳羡的成就,全在于他深度的思考力。他曾说过:

“努力是没有用的,努力不努力稍微好了一点,找到自己的热爱,并将它做到极致,人生没有不成功的。”

所谓的吃苦,不是你每天披星戴月地上班,回到家马不停蹄地忙家务活,然后漫无目的地学习......这些都是被动、无意识地吃苦,要想通过这些途径来提升自我,常常是缘木求鱼,与你的梦想也是南辕北辙。

真正的吃苦,在于吃深度思考的苦,吃坚持勤奋的苦,吃节食禁欲的苦......这些才是有意识地吃苦,从而令你在思维的挣扎中,艰苦的忍耐中,提升自我的才能和认知,唯有这样你才有可能看到人生不一样的风景,见证一个不一样的自我。

作家茅盾所说“学问是经验的累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就是这个道理。

02 认知是一项技能,知道离做到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人至中年,我的确读了一些书,有些时候会把大道理挂在嘴边,可真等到我去践行的时候,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了,由此可见“知行合一”的不易。

认知绝对是一项技能,知道不等于体悟,体悟不等于做到,从知道到做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很多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突然理解了某个知识点,兴奋之感溢于言表,以为自己掌握了,殊不知,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大脑的天性偏向于“走捷径”,毕竟这样耗能较少,也算是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所以当你读懂书中的一个知识点时,大脑收到了反馈,这时短回路已经形成,如果你没有觉知的话,就会疏于后面的大量练习,从而使纤弱的神经连接断开。

因此,我们大可没有必要在读懂书中的一句话、一个观点后而洋洋自得,想想后面还有海量的重复练习之后,我们就不会骄傲自满。而这样的练习,无疑是加强神经元连接的桥梁,从而令我们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就拿写作来说吧,我阅读了几本写作工具书,明白在写作前,要对拟标题、列提纲、写开头和结尾等刻意练习,但真等到写作时,却时常忽略这些环节的锤炼,往往是拿起笔就开始写,这样写作的效率当然十分低下。

当然,我也曾一度试着严格按照书中的要求做,可过往的行为习惯,以及人的惰性,像一匹匹脱缰的黑马,硬是把我拉回原先的老路上,令我放弃“烧脑”的训练。

可我心中明白,越是得来不费功夫的事物,越是没有价值,所以我后来还是尝试逼迫自己,从拟好标题开始,毕竟好的标题是作者和读者之间一座桥梁,而差的标题则是两者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也是得益于“微习惯”的策略,我从拟标题开始做起,逐渐延伸到列提纲、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主题、结尾等,虽然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能体会,但是这绝对是一件值得为之努力、精进的事情,毕竟一篇有价值的文章能令读者收获一星半点的启发,而一篇“烂文”无疑是浪费读者的时间。

在我明白“认知是一项技能”之前,我自以为懂得了很多道理,但这些没有经过反复练习的道理,纵使明白了,意义究竟何在?所以,我们要始终秉持“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毕竟懂得只是“空头支票”,而改变才是“真金白银”。

纵使知道离做到还相隔万里,但我们只要鼓起勇气,迈开这条坎坷之路的第一步,那么你的人生就会有无数可能,你也将收获属于自我人生曼妙的风景,毕竟这样的人生才波澜壮阔,这样的人生才值得一过!

03 不要让学习成为一壶烧不开的水

我学会骑自行车的过程并不轻松,在开始几天,我学着别人的样子——眼睛看前方,手握车把手保持平衡,双脚交替踩踏踏板......可没骑几步我便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爬起来再次尝试,又重蹈覆辙,如此循环往复。

就在我心灰意冷之际,无意间将车推上了一个高坡,准备最后再试一次从高坡骑到平地时,我居然可以轻松地把握方向,双脚也能自如地踩踏了,虽然骑的过程中还是跌跌撞撞,但是我至少对骑车重燃信心了。

我于是用这个方法努力了半天之后,居然成功学会了骑车,自己想想都不可思议。后来翻阅了大量相关书籍之后,我才发现这里面有一个底层规律——要想获得“自由”,就要在起步阶段全力加速,快速突破那个领域的“有利速度点”。

假如我们脑中没有这个概念,就可能让自己长期无意识地徘徊在低水平状态,然后在极其艰难的处境中走向失败。

比如:火箭发射的起始速度如果达到7.9km/s(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航天器就可以环绕地球飞行,如果小于这个速度,航空器就会坠落;如果起始速度超过11.2km/s(第二宇宙速度,又叫逃逸速度),航天器就可以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飞离地球。

再比如,刚开始跑步时会非常痛苦,极容易放弃,而一旦跑到一定程度,身体就会持续感受到多巴胺带来的运动快感,从此爱上跑步。

设想一下,如果火箭达不到环绕速度或逃逸速度,就会永远被地球引力束缚,无法进入自由状态;如果跑步训练没有让身体持续体验多巴胺带来的快感,那断断续续跑再久,也无法获得跑步的乐趣。

如果将水烧到60度、70度的时候,我们把煤气关了,那它就会降温,然后过10分钟我们再去烧,烧到70度、80度的时候,我们又把煤气关了,那么,我们就算消耗无数煤气也无法把这壶水烧开。

同理,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学习,恐怕用一万年的时间也学不好英语或其他学科。而反过来,如果我们全神贯注,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专门攻一个主题,那么确实可以用更短的时间来学到更多的东西。

这就是学习的窍门,对于我们掌握一项技能来说非常重要。那些学习轻松的孩子,可能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聪明,只是他们有意无意地消除了知识障碍,在一开始就突破了学习的有利速度点。

而那些带着诸多知识盲点的学生始终在这个速度之下艰难前行,在他们眼中,学习真的很难。而要突破学习的有利速度,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要目标明确,方向专一。就像飞机起飞,沿着跑道一直加速,如果目标分散,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速度自然是起不来的。

这提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有太多欲望,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静下心来,提醒自己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而且尽可能把这个问题彻底弄懂弄透,否则我们会陷入“一会儿想学这个,一会儿想学那个”的摇摆状态,最后导致哪个也学不深、学不好。

二要火力全开,全力投入。火箭发射的时候浓烟四起、火光四射,使用全部推力进行加速。想要突破有利速度,我们需要在起始阶段聚焦火力于一点,全力持续地突击,以期顺利“把那壶水彻底烧开”。

如果缺乏这股劲儿,我们也不要指望自己能轻易突破有利速度。当然,全力推进并不等于快速见效,它只是告诉我们在某段时间内持续推进某项学习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仍然要遵守在舒适区边缘学习的规律,让学习一点一点地向外拓展。

三要舍得投入,善于借势。就如我的“溜坡”,借用地形的优势,化势能为动能,也是一种巧妙的借势。将这种借势扩展出去,可以理解为购买经典的学习资料,谦虚地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加入优秀的学习团体等,有高手的指导和影响,必然事半功倍。

总之,别让你的学习成为那壶永远烧不开的水。突破学习障碍的要领就是掌握好节奏,在起步阶段或遇到核心困难时,要刻意集中火力向一个点进攻,直到彻底把它拿下,这样反而会使学习整体变轻松,而不应反复逃避或全程保持不温不火的节奏打消耗战。

写在最后

要突破自己,没有谁天生就能,那么我们如何从不能的人,变得能呢?

答案有很多,如果你当下没有任何思路,不妨可以从我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借鉴到如下3点:

1)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2)认知是一项技能,知道离做到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3)不要让学习成为一壶烧不开的水。

只要你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相信你能在人生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远!

2024-06-13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