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车七座哪个颜色好看?,

回首东风,且留春住:古诗词中“东风”意象的双重意蕴

冬去春来,季节交替,又是一年春来到。春是四季之始,在自然界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春季按照不同自然时节来区分的话,可分为三个时段,即初春、艳春和暮春。

春回大地,生机盎然

初春是指农历二月前后,包括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艳春是农历三月前后,包括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暮春是农历四月前后,包括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是春季的结束。

“东风”在古诗词中,多指春风,“春来三十日,无日不东风。”(程通《春风》)它是春天的象征。较之同样象征春天的春风,唐宋诗人对“东风”意象较为青睐。因为春风多是传达了初春的喜悦,“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袁枚《春风》)是对万物复苏的欢喜之情。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而“东风”意象除了初春的喜悦,亦多见于艳春的浓烈、暮春的感伤景象中,使之较春风更能充分地展现诗歌艺术的审美情趣。“东风”既能吹动万物的生长,也能使百花零落,因此古诗词中的“东风”意象有着双重的审美意蕴。

“东风”既是春天的使者,又是春天的终结者

初春是喜悦的,它代表着新生与希望。诗人们面对初春由寒变暖,万物复苏的自然景象,触景生情,满怀惊喜,并将这一情感通过东风意象蕴藏在描绘春天的诗歌里。

初春时节,东风意象主要出现在描述早春的诗歌中。如“地润东风暖,闲行踏草行。”(白居易《新居早春二首》),用“暖”字形容东风。“西日雪全消,东风冰尽泮。”(白居易《南池早春有怀》),又如“昨夜东风吹尽雪,两京路上梅花发。”(李端《送客东归》)用东风化雪,冰消梅开的景象,描绘春天的来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李白《长歌行》),“东风扇淑气,木木荣春晖。”(李白《春日独酌》),初春的东风带来了万物复苏的自然变化。东风与初春的相遇,给人们带来了惊喜,预示着生机与希望。

艳春是农历三月前后,繁花相继盛开,绿柳依依,是春意最浓的时段。正如“东风艳阳色,柳绿花如霰。”(杨巨源《杂曲歌辞•独不见》)东风呈现的是如艳阳天的颜色,体现艳春时节独具的艳丽色彩。

又如“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一树繁英夺眼红,开时先合占东风。”(李九龄《山舍南溪小桃花》),“沛国东风吹大泽,蒲青柳碧春一色”(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东风催露千娇面,欲绽红深开处浅。”(柳永《林钟商》)诗句中出现的绿、紫、红、青、碧等色彩与东风结合在一起,春天的艳丽美景得以视觉上的彰显。

“堪怜彩笔似东风,一朵一枝随手发。”(裴谐《观修初十画桃花图歌》)此时的东风好似彩笔一般,随物赋彩,“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给春天着上了绚丽斑斓的色彩。

暮春是农历四月前后,包括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是春的尾声。古代诗人多有“伤春”情结,而这多半指的是暮春。艳春过后,繁花飘落,春天即将逝去,东风吹落花瓣,吹走飞絮,留下了诗人对春天的不舍和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伤之情。

正如“东风吹花落庭树,春色催人等闲去。”(戴叔伦《白苎词》)东风吹落的花瓣飘散在庭院,又是一年春归人去时。“日暮东风起,飘扬玉阶侧。”(张籍《惜花》)日暮时分,东风吹落的花瓣飘飘扬扬地散落在玉阶旁,“东风歇,香尘满院花如雪。”(周紫芝《秦楼月》)由此感叹花朵的娇弱和花期的短暂。“飞絮满天人去远,东风无力系春心。”(何希尧《柳枝词》)漫天的飞絮中行人渐行渐远,东风再也没有力气留住春的脚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东风变得软弱无力,春天将要离去,百花纷纷香消残落,纵使人间有万般难舍之离情,却又无可奈何。

暮春时节的东风不再有初春那般消雪融冰的强劲力量,也失去了艳春那般“披红着绿”的斑斓色彩。“海棠花谢东风老,应念京都共苦辛。”(罗隐《送人赴职任褒中》)诗句中的“老”字似乎是对暮春时节东风的最精炼描述。“东风吹愁来,白发坐相侵。”(李白《春日独酌》)东风吹来的愁绪,正是青春不再、年华易老之愁。

暮春时节,东风归去,百花飘零,春天也将消逝,诗人由此感叹青春年华的短暂,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以及自身命运的惆怅。

可知在古诗词中,东风作为春天的使者,给大地万物带来春的生机与希望,呈现春天的绚丽多姿;东风又是春的终结者,东风归去,繁花落尽,预示着春天的消逝。东风成为描绘春天的诗歌意象,由东风的来去,感叹时光的美好与短暂,感伤青春年华的流逝。

“东风”是善解人意的,又是冷漠无情的

由于“东风”既能催动万物的生长,也能使百花零落,使“东风”意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能够左右事态发展的外在力量和条件的象征,“东风”意象自然具有了诗人的主观感情,有了善意和恶意之分,当然诗人主观的善意和恶意是相对而言的。

东风吹走冬天的寒冷,带来春天的气息,它是友善的,是善解人意的。如“东风吹痼疾,暖日极青冥。”(薛能《边城寓意》)东风吹走积久难治的疾病,抚慰病人的心灵。“云遮北雁愁行客,柳起东风慰病身。”(李绅《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东风吹动柳树,柳树开始发芽,是来安慰诗人多病的身体。

又如“需倩东风吹散雨,明朝却待入华园。”(张旭《春游值雨》)东风能吹散阴雨,给人们的春游带来便利。“东风与拘束,留待细君来。”(卢储《官舍迎内子有庭花幵》)唐诗中以“细君”作为妻的通称诗中的东风似乎也懂得人间相思之苦,它留住花蕾,只待思念之人归来才绽放。“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苏轼《蝶恋花》)东风因何拂过脸庞,原来是东风善解人意,替人拭泪。“一山桃杏同时发,谁似东风不厌贫。”(许浑《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当东风吹来,天地万物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山上的桃花、杏花都一一地绽放,在诗人的笔下,东风能够对贫富、贵贱一视同仁,令人由衷的赞美。

东风作为主宰芳草香花命运的力量,能使百花零落,它又是冷漠无情的,它不为“我”吹走愁绪,反而还要更添几分新愁。

如“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刘克庄《落梅》)诗中的“东风”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没能怜香惜玉。“问东风何事,断送残红”(叶梦得《醉蓬莱》)诗人去质问“东风”,因何要使娇花残落。“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陆游《钗头凤》)诗人以“东风恶”来暗喻家长制对爱情婚姻的横加干涉。

又如“多事东风入闺闼,尽飘芳思委江城。”(李绅《北楼樱桃花》)诗中东风是好事之徒,它吹动了闺中女子的思念之情。“便被东风动离思,杨花千里雪中行。” (吴融《春归次金陵》)东风还能拨动人间的相思离别之情,令人无尽的离忧感伤。

结语

东风翦翦,万物复苏;东风飘摇,繁花零落。东风动态、自然的艺术美感,使得诗人们不自觉地将目光投向“东风”,在东风的吹拂下切身地感受春天的花开花落,阴晴冷暖,体悟人世间的相思离别,感叹时光岁月的流逝。诗词中的“东风”意象既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和力,也彰显了诗词是自然、艺术与人生的结合体。

2024-05-24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