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车型代码查询可以提供哪些优惠活动信息?,

内外全面进化 东风日产轩逸今年能否再续往日成绩?

2019年6月25日,搜狐汽车受邀来到青城山,参加东风日产轩逸的试驾活动。我们应该对它很熟悉了,毕竟这是一款每年都在汽车销量榜前三徘徊的车型,并多次夺得年度销量冠军。2018年,轩逸以467638辆的成绩再次夺冠。不过上个月,它在老对手朗逸和卡罗拉的夹击下,排名跌至第四,为了重回冠军宝座,日产终于推出了第十四代轩逸。

轩逸(Sylphy)与蓝鸟(Bluebird)一脉相承。从1959年第一代蓝鸟问世至今,轩逸系列车型已经进化至第14代。为了体现车系的演进之意,日产将Bluebird后续车系的命名更改为Bluebird Sylphy,并最终采用Sylphy作为Bluebird后续车系的全新名称,Bluebird车系也正式更名为Sylphy轩逸系列车型。

十三代轩逸走到产品末期,销量下滑在所难免。及时发布换代产品,对于销量能起到不小的刺激。根据东风日产的规划,在十四代新轩逸上市后,现款十三代轩逸将改名轩逸·经典,继续与十四代轩逸同堂销售,主打入门紧凑型车市场。

因为十四代轩逸还未上市,所以价格和具体配置还未知。从现在得到的资料来看,相比现款车型,十四代轩逸的进化不止是外观内饰。在科技配置和主动安全方面,也是武装到牙齿。IFCW超视距碰撞预警、EAPM油门误踩纠正和CTA倒车预警以及IDA疲劳智能预警、IEB预碰撞智能刹车、BSW变道盲区预警、LDW车道偏离预警等功能在同级车型中都是不常见到的,算是越级配置。

动力方面,十四代轩逸搭载的仍是1.6L HR16自然吸气发动机 ,但已经升级为第三代,最大功率和扭矩有了升级,从现款的93kW/168N·m升级为了102kW/169N·m ,排放标准也顺应时代,达到国六b。XTRONIC CVT变速器也经过优化,齿比范围更宽。官方综合油耗为4.9L/100km。


这台发动机代码中的“HR”代表了“High Revolution和High Response”的意思,跟G35和350Z的VQ35HR一脉相承,并且使用了GT-R(参数|图片) VR38发动机的镜面熔射缸孔技术,将最大功率提升至102kW,最大扭矩提升至169N·m。

得益于CMF模块化平台的高通用性,第14代轩逸采用了更高级别的底盘架构。现款车型前悬架区域的U型半框式副车架升级为全框式副车架,提高了底盘刚性和稳定性,车体前段扭转刚性提升10%。

路感更真实 但加速还是没什么激情

十四代轩逸相比现款车型车身高度降低56mm,车宽增加55mm、重心降低17mm,开起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变得更加沉稳了。并线时,车头的反应很直接,车尾寻迹能力出色。高速过弯时,车身的侧倾相比现款车型明显减小,底盘感觉很扎实。方向盘阻尼被调整得很到位,回馈很明显,在保留了路感的同时,也不至于太沉。

发动机虽然在参数上有了提升,但开起来还是家用车的味道。激情什么的并不存在,自吸发动机加CVT变速箱的组合注定让它和激烈驾驶无缘。不过在平顺性上,这个组合做得非常到位。加速过程丝般顺滑,虽然这个过程比较漫长。当然如果你喜欢这种波澜不惊的感觉,那它可以完全满足你。

油门初段比较敏感,是日系车的特点,好处是能让你感觉动力不错,坏处是容易蹿车。比较好的一点是,虽然它排量不大,但没有小排量车那种毛病——起步蹿,后续动力不连贯。车起来以后虽然会蹿,但之后动力没有中断,别把脚抬起来,动力还是会均匀地出来。不过速度上来以后再往上踩就有点难了,发动机声音开始变大,但速度攀升开始变慢,动力储备不算充足。

制动力在初段很弱,让人感觉有点不放心,得继续踩过半程之后,动力才开始明显。制动踏板有点软,基本每脚刹车都得踩过一半,对于开惯德系车的人来说,这可能得适应一阵子。

值得肯定的是他在驾驶时的舒适性,座椅不用多说,这是日产车一贯的强项。零重力座椅对腰部和腿部的支撑似有似无,在给你足够的支撑时,还不会让你有疲劳感。相比德国车,它的座椅和人体的接触面更大,又不像美国车的那种过分松软。这个度的拿捏很不错。

外观进化成小“天籁”

从前面看,你很难把它和天籁(参数|图片)区分开,除了大灯和前杠两侧有些许不同,其他基本就是天籁的翻版。和现款轩逸相比,它的外观更硬朗,V-MOTION2.0语言让它的前脸线条更硬更直接,回旋镖式全LED前大灯与中网连接,一笔勾勒出车头的大体轮廓。

前大灯内部构造复杂,中高配车型采用LED光源,低配不出意外应该还是卤素。下方带有主动式进气格栅,配合流线型车身,将车辆风阻系数降低至0.26Cd。

我们试驾的顶配车型装配了最新的日产智行技术,拥有IFCW超视距碰撞预警、变道盲区预警(BSW)、车道偏离预警(LDW)、倒车车侧预警 (CTA)和智能疲劳驾驶预警(IDA)等7项功能。但目前还不知道究竟上到哪款车型才能享受到这些功能。

隐藏式C柱设计和上扬的肩线让侧面整体感更强,层次更分明。尾灯使用了卤素光源,所以灯带在点亮后看起来不是很均匀。不过锐角倒角的造型倒是很犀利。17英寸的轮圈应该是中高配才会有,低配还是16英寸的。


内饰可以说是同级最软的

内饰设计和现款区别很大,中控屏采用了悬浮式设计,出风口也换了造型。一眼望去车内基本被皮革覆盖,前档、中控台、扶手,只要你伸手能够着的都是皮的。方向盘也是新的,镀铬饰条让它显得更年轻。很意外的是,在这辆试驾车上没有搭载定速巡航,按说这已经是顶配了。还有就是方向盘右侧多功能按钮区域一片空白,只有下方两个切换按键。不知道上市以后会不会有改变。

座椅的菱形格纹,中控台上的缝线,做工不错。1480mm的横向车内空间,在同级车型中表现出色。坐垫足够厚,在软的同时还能不动声色地支撑住你的屁股,接触面积很大。腰部可以调节,靠背同样柔软厚实,带侧面支撑略显一般。

悬浮式8英寸高清触控屏没有抛弃实体按键,音量什么的还是踏踏实实做成按钮方便,集成在屏幕里看着是好,用起来就麻烦了。

也许是试装车的缘故,中控屏的反应有点慢。尤其在使用语音控制的时候,说出指令后,动作总要隔好几秒才进行。还有在用蓝牙连接手机听歌,用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键切歌,也要反应一会儿才换到下一首。

试驾车搭载了日产智行技术,包括超视距碰撞预警、变道盲区预警、车道偏离预警、倒车车侧预警 和智能疲劳驾驶预警等7项功能。

IDA疲劳智能预警、IEB预碰撞智能刹车、BSW变道盲区预警、LDW车道偏离预警的反应周期很短,在主动安全方面能起到不小作用。但这些配置不出意外上市后可能只有顶配车型才能享用。IFCW超视距碰撞预警系统能监测到同车道前方两辆车的行驶状况,预测驾驶者视线之外的风险。






天窗不是全景的,可能有的岁数大的用户不太乐意。天窗长宽730×310mm,面积中规中矩,打开面积挺大。


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后排座椅无法放倒,所以尾厢空间就没法扩展了。按说购买这个级别车型的用户应该对储物空间这方面挺在意的,你不让它放倒,这得少装多少东西啊。

主驾座椅支持电动调节,带有腰撑。副驾就一般了,只有手动调节。车窗只有主驾侧可以一键升降,也符合这个级别车型的定位。控制成本嘛,紧凑级竞争激烈,用户对价格也更敏感,节省一点成本就能更便宜,多便宜一点可能就决定了销量。不过后排独立出风口没给控制掉,算是很良心。





2024-05-20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