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DX车空间怎么样?,东南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月薪

57城公共空间体验榜2022: 哪些城市有更好的公共空间?

#头条创作挑战赛#


作者:南方周末研究员 康一林

制图:冯庆超

来源:唯一的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有部分删减。

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共享城市的公共空间,是全体市民城市权利的重要部分。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空间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东南大学教授童明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在于它的公共性》中写道,公共空间是城市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一座城市的共享客厅……它也体现着城市的主要形象,是通往城市灵魂的重要窗口。

在“理想之城”的指数模型框架,研究团队第三次观察国内重点城市的公共空间。让我们再次透过公共空间这扇窗口,看见城市的灵魂。

研究团队2022年依旧选取全国57座重点城市作为监测对象,通过消费空间、文化空间、交通空间三个维度,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量化指标评价。相较2021年的评价指标,研究中心在消费空间、交通空间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

在更为严谨的指标评价体系下,老牌“一线”北上广深和“新一线”杭州、苏州维系着领先的位置;而部分省会城市排名跃升明显。公共空间体验榜排名显示出与城市经济体量、人口基础规模较强的相关性。


经济发达城市体验值高


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便是在于对“人”的吸引。与此同时,“人”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的不断改善与进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成为人们选择是否留在一个城市的重要参考,而城市也因为“人”的聚集而变得更加繁荣。

① 经济实力越强,公共空间体验榜排名越靠前

城市经济体量与城市公共空间体验排名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从城市公共空间体验排名来看,“上北深广”蝉联城市空间榜单前4名,杭州和苏州同样蝉联第5和第6名——在2020年的排名中,杭州曾超越深圳位居第四;如今“一线”城市的位次虽有所调整,但依旧保持领先。

排名前24座城市中,有19座城市是万亿“俱乐部”成员。而非“万亿俱乐部”成员大连、昆明、沈阳和厦门这四座城市,2021年GDP也均超过7000亿元,仅有乌鲁木齐GDP总量相对不高。

乌鲁木齐排名的靠前,体现出这座自治区首府城市自身的努力,以及国家政策对边疆地区的扶持。

此外,城市经济体量与城市公共空间体验排名也并不完全耦合。

比如,“万亿俱乐部”成员,如东莞、南通、泉州排名并不靠前,甚至有些落后。南通排名第36,东莞排名第39,泉州排名第42。这三座城市的共同点便是工业化程度极高,但城市化水平却有待改善。

过去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专心“搞钱”而忽略城市建设,虽然这种发展模式目前已在逐渐转变,但对于这三座城市来说,想要“后来者居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也提示着我们,是时候将城镇化的核心从追求物的效率提升到尊重人的价值了。

② 省会城市排名跃升更加明显

研究团队通过对比2021年和2022年榜单发现,名次上升排名前十位的城市,有八个是省会城市。

这反映出时下多地方推进“强省会”战略的成效。

“十二五”以来,多个省份都逐步做大做强省会城市,特别是到2021年,各地均将“强省会”战略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包括经济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的云南和甘肃等省份。

对人口持续流出的省份来说,“强省会”战略的作用在于引导市场要素和人口的回流。“强省会”战略同时也意味着要聚集全省的资源。这也是公共空间体验榜单排名中,省会城市上升更快的主要原因。


为“欢乐时光”努力



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曾说,一个成功的城市就像一场美丽的聚会。人们留下来是因为他们享受着欢乐的时光。

研究中心围绕消费空间、文化空间、交通空间三个维度,购物中心指数、消费者满意度、千人地铁长度、万人年末公共汽电车、机场连接度等七个指标,通过量化指标评价城市为“人们欢乐时光”做出的努力。

① 南强北弱,深圳消费跑出“特区速度”

人口基础规模决定了城市发展规模,但推动消费空间体验提升的关键还是人口的集聚。

2022年消费空间体验榜中,“上北深”地位稳固,位居前三。北方“第二城”天津入围位居第十。

这样的排名情况非常神奇——社会零售品总额尚不足万亿元的深圳经过努力,狂飙至第三;开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天津,凭借着努力跑进了前十,捍卫了北方第二城的尊严。

人口规模庞大且大多都位于南方,是消费空间体验值前十名城市的共同点。值得关注的是,武汉是其中最大的“黑马”。相较于上一年的消费空间体验榜单排名,武汉跃升23位,超越“千年商都”广州,位居第四。其3万平米以上购物中心及独立百货日均客流增长率达到42%,位居全国第一。在2022年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7.8%,位居全国主要城市前列。

这背后的原因的确与城市对于消费刺激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口的增长。根据统计数据2021年武汉市常住人口达到1364.89万,比2020年增长了120.12万人,人口增长达到9.65%,增量和增速均为全国第一。

成都、苏州、重庆、杭州等城市也同样胜在了人口增长。根据最新的人口数据,重庆、成都人口规模均超过广州,四城人口增长率均超越广州。

与前十名恰恰相反,后十名更多集中在北方地区,共有七座城市。而南方的三座城市扬州以及海南省的海口和三亚进入后十名榜单。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这些城市人口规模都不大。

扩大市场腹地,是消费人口规模扩大的另一种模式。深圳便是通过这种模式实现了消费空间体验的升级。

传统路径上,珠三角东岸城市人口大多会去香港享受更高层级的消费。但新冠病毒冲击下,深圳则接棒香港,承担起了珠三角东岸消费中心职能,人口规模超过三千万。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市3万平方以上购物中心及独立百货日均客流量,超过北京、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达到470.46万人/日。

这为深圳消费跑出“特区速度”提供了强力支撑。

另一方面,为了满足更大市场规模的需求,深圳加大了消费空间的建设。2021年3万平方以上购物中心及独立百货的商业面积增量,深圳同样仅次于上海,以201.5万平方的新增面积位居全国第二。

深圳通过构筑强有力、高层级的消费节点,吸引本地以及珠三角其他城市来到深圳消费。庞大的消费客流与自身消费空间的拓展,双层因素成就了深圳消费空间体验的层级跃升。2021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达9498.12亿元,深圳在消费领域迎来万亿临界点。这也是深圳周边城市如东莞、惠州等消费排名并不靠前的原因。

② 成渝爱看电影,长三角爱看书


文化空间体验的评价包含两项指标,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与影院数量。这两项指标分别评价政府公共文化投入度与消费市场中文娱活动繁荣度。

总体看,不出意料的“一线城市”上海、深圳、北京和广州以及杭州、苏州、重庆、沈阳、天津等“新一线”进入前十;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嘉兴也“闯”进了前十,这座“江南小城”人口刚刚过五百万。

嘉兴文化空间的繁荣并不是一蹴而就。一方面,嘉兴自古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另一方面,城市的文化建设不吝投入。2021年,嘉兴市政府在教育文化方面投入达148.46亿元,位居各项投入之首。

此外,文化空间体验榜还表现出了断层差距,排名第三的北京与排名第四的广州,评分相差近1.5倍。作为岭南文化的集中承载空间,广州的文化空间投入不及深圳。从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看,深圳市人均藏书量是广州市人均藏书量的1.5倍。

有意思的是,从两项指标综合来看,除去几座头部城市外,一般城市呈现出政府与市场为文化空间相互“补台”的现象——人均藏书量侧重地方传统,影院量取决于市场环境。

比如成都与重庆。这两座城市在人均藏书量这一指标上,位居全国57城倒数,但是影院数量上却是全国前列。据《中国电影白皮书》,2012年到2017年成都票房连续蝉联全国第五位,重庆则连续蝉联全国第七位并在2017年实现对武汉的反超位居第六位。在2018年电影票房排行榜中,成都票房收入17.69亿元,高居全国前五,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也是成都连续6年挤进前五。

当然,这也是川渝文化的一种体现。川渝文化所表现的是悠闲的生活节奏,是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吃完串串去看个电影貌似也更符合这里的气质。

与之相反的则是长三角地区。这里的文化底蕴悠久且多元,海派文化、金陵文化、吴越文化、淮扬文化等等共同铸就了辉煌的江南文化。这也直接体现在了人均藏书量上,上海、杭州、苏州、嘉兴都在全国前列,杭州、苏州、嘉兴甚至超越了广州;而在影院数量上,杭州与苏州由于占据庞大的人口基数优势,虽然排名也在前列,但表现却并不十分亮眼,嘉兴则排在了57城的末位。

③ “大城市”拥有更便捷的交通空间体验


交通空间体验则更倾向于城市实力与财力的“比拼”。榜单中包含千人地铁、万人年末公共汽电车以及机场连接度三项指标。通过榜单,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省会及中心城市的交通空间更有优势。

一线城市排在前四位;接下来的前二十名的城市中,省会城市达到15个。剩下的五个非省会城市分别为直辖市天津,计划单列城市厦门、青岛、宁波,以及国际旅游城市三亚。

从总体榜单上看,“广深”与“北上”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北京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拥有通车地铁(1969年)和第一个拥有机场(1910年)的城市;上海则作为中国经济中心,早在民国时期就建设起了完善的现代交通体系。毫无悬念,“北上”在各具体指标上均在排行榜前列,是交通空间体验榜单中的“六边形战士”。

而“广深”与其他城市的差距已经逐渐在缩小;杭州、武汉、成都、长沙、西安、南京等省会城市紧随其后。这些城市的共同点是历史悠久并且具有传统交通优势。

在具体指标上,武汉、杭州、成都则在千人地铁指标中表现十分亮眼,武汉杭州甚至超越了广深排在了三、四位。

武汉的成绩背后是政策的支持。自上世纪末,武汉便开始了关于地铁建设的布局与筹备。到了2008年,武汉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成立以市长为指挥长的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举“全市之力”推动轨道交通建设。从2012年起,武汉地铁开始了井喷式发展,十年间开通了十条地铁线路,里程超过了400公里。

杭州则是通过重大活动与赛事推动地铁建设的。

2015年以前,杭州的地铁里程长度远低于南京、武汉、成都等经济规模相近的省会城市。而时间到了2015年,杭州成功申办亚运会成为一个契机,推动地铁建设的快速进行。2016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杭州地铁三期规划(2017-2022),其中新建地铁的里程长度近200公里。

与千人地铁指标正好相反,在地铁交通不发达或没有地铁的城市,如长沙、乌鲁木齐、三亚和珠海等,为了补充基础公共交通出行缺口,万人年末公共汽电车排名更加靠前,长沙、乌鲁木齐甚至超越了北京排在一、二位。

机场连接度则与人口规模、经济体量有着较强的相关性。上海、北京、成都排在榜单前三名,它们均拥有两座机场,但成都与北京、上海仍然还有很大的距离。广州、深圳、重庆、昆明、西安、杭州、武汉等区域中心城市紧跟其后,位居前十。而从前十名的榜单中不难发现,除了昆明以外的城市均是人口过千万、GDP过万亿元的城市。而昆明是内地撬动南亚东南亚的支点,拥有更加便捷的航空条件也不难理解。


提升“软实力”是城市的归宿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城市的公共空间在人们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要。这也让城市公共空间成为人们选择一个城市定居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人口竞赛中,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数量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与此同时,结合《57城市民准入榜2022》来看,在城市公共空间表现更好的城市,市民准入门槛也会更高。这其中的奥义是很好理解的:人们都想要去到公共空间更好的地方,但是城市的服务能力受限而不得不“限流”。这也为一些城市提供了思路,那就是加大对公共空间项目投入力度,从而吸引人口的流入。

试问谁不想去到一个交通便捷、消费多元、文化繁荣的地方生活呢?答案必然是肯定的。如果“一个成功的城市就像一场美丽的聚会”,那么城市公共空间必定是聚会中耀眼的舞台,没有人会想错过欣赏舞台。


创新区研究,就在TOP研究院。


TOP Lab (TOP创新区研究院) 隶属于FTA建筑设计事务所,作为一个非盈利的研究平台,其使命是打造创新区领域的智库.

TOP研究院专注于全球创新区的一体化研究,从Talent(个人), Organization(组织), Place(区域)三大维度出发,通过对全球创新区案例、创新区产品大数据整理、以及产业创新及工作方式创新的研究,探索中国创新区的实践路径。


FTA是领先的办公及产业(科技)地产一体化设计专家,拥有1000+个科技园区与办公总部的设计实践经验,其中包括3个国家级综合性科学中心的重点项目、多个世界500强总部或区域总部等。

FTA提供从研发策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一体化的专业设计服务,服务的客户包括:市北高新、张江高科、天安骏业、上海地产、小米科技、罗氏制药、阿里巴巴、迪斯尼、西门子、凤凰卫视、上海港城集团、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等知名品牌。

未来是创新的时代,在“为创新设计场景”的使命下,FTA一直践行“与客户一起创新”的价值观。

2024-05-16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