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李想的车之家给车主提供哪些服务?,

我从理想汽车与李想身上看到了什么?


7月初,新能源车企陆续公布了:6月交付量的数据。结合前5个月数据,上半年,比亚迪和特斯拉表现依然比较抢眼,一直霸占冠亚军的位置。

另外,在新势力车企当中,理想汽车成为了上半年的销冠,小鹏汽车则垫底。理想汽车的表现让我比较意外。原来一直叫“蔚小理”,现在看这样的销售趋势,要变成“理蔚小”了。

出于对理想汽车的好奇,我关注了理想汽车老板“李想”的微博,想从他的微博里,寻找一些他为什么能成事的原因。首先在他微博首页,置顶了一篇写于6月13号的文章,谈企业核心驱动力、和理想被华为打残,全面学习华为的内容。

看完之后,让我对李想这个人,不禁竖起了大拇指,以下是该篇文章摘录的其中一段:


2022年三季度,问界M7的发布和操盘,直接把理想ONE打残了,我们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强的对手,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毫无还手之力。HW的超强能力直接让理想ONE的销售崩盘、提前停产,一个季度就亏损了十几亿,团队都被打残了,我根本就睡不着觉,我们能力实在太差,面对人家很基础的出招就崩溃了,更造成大量奋斗在一线的产品专家离职(很高兴很多同事今年又回来了,我一直觉得很对不起团队)。


不过,我认为所有人都可以作证,我们没有在任何层面抱怨过HW,我们首先承认自己是一群笨蛋,我们是如假包换的游击队小菜鸟,理想ONE的销量好只是运气,不是实力。


很快,我们就在2022年9月底的雁栖湖战略会上达成一个重要的共识,全面学习HW,学习最先进的企业,且尽快升级为矩阵型组织人因为痛苦而改变,人因为受益而坚持,所以后面开展的大规模组织升级大家都积极配合),能够打阵地战,彻底告别游击战。我们管理团队买的HW的公开书籍,每个人都不低于十本,我们惊奇的发现,我们在产品研发、销售服务、供应制造、组织财经等方面遇到的痛不欲生的问题,人家十几年前就解决了,甚至二十年前就解决了。学!学!学!。


这段文字中,我看到几个让我佩服的点:


1、承认对手比自己强:从来没见过华为这么强的对手,直接把理想打残了;自己的团队在华为面前,能力还很弱,是游击队小菜鸟;


2、承认自己的失败:理想ONE销售崩盘、提前停产,一个季度就亏损了十几亿,团队很多人离职,自己根本睡不着觉;


3、公开向对手学习:没有因竞争对手打败自己而抱怨,全面学习华为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团队买华为的书籍,每个人不低于10本。


在汽车界,能有李想这种敢于直面失败、承认对手比自己强的老板很少很少,或者几乎就没有。大部分人,在面对失利时,要么是遮遮掩掩、含糊其辞,要么是喊喊口号,提振士气,反正没有像李想这样的直率。


当然有些人会说,其他很多车企,有不少是国企,有不少是合资,所以言论没这么自由,而且很多老板也不发微博,不在自媒体上发言。


这么说没错,不过有一点:承认自己不如别人,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为什么难呢?


因为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就相当于否定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和价值。如果长期这么做,将是一件风险性极大的行为:人长期否定自己,就会很快陷入抑郁。那些得抑郁症的人,常常是陷入了自我的否定。


所以大部分人为了出于自我保护,通常不愿意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即使别人真的优秀,也通常会放大别人的缺点,以此来肯定自己。


对于很多人来说,互相看不上,彼此打嘴仗,这才是人的本性,也是真实的世界。


但是呢,商业需要反本性,要能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否定中成长,长出强大的心脏,以及深厚的功力,那样才不会被失败所击垮。


当然,承认自己不如别人,这算不上什么性格上的优点,只是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而且,这跟能不能取得成功,也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只能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理想汽车能取得销冠,从事后来看,关键还是做对了三件事情:


1、解决了人们的续航焦虑:采用增程技术,让发动机充当大型充电宝,以及大电池的模式,车主不用担心汽车续航的问题。


2、避开红海,定位高端市场: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中低端汽车市场占比近80%,市场很大,但竞争也最为激烈,理想汽车避开了这个红海,定位高端市场,这让竞争对手的数量,少了一个数量级。


3、市场细分,主打六座七座超大空间:以家庭用户为中心,提供冰箱、彩电、大床、以及可以让娃写作业的小桌板、带按摩功能的座椅,双层隔音玻璃、静音电动吸门等功能的第二家庭空间,这一下击中了很多消费者的内心。


这三个方面,是理想汽车取得今天成绩的主要原因。


至于李想敢于承认自己不如别人,这是他的一个加分项,因为只有承认失败,才能知耻而后勇,才不会在无谓的解释中,消耗自己的精力。


创业本就是一场不断挑战、不断失败,循环往复的过程,失败是创业者的最终宿命。


但是,人贵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在自己的边界里做事。李想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从一开始做显卡之家,知道自己技术不行,找来了技术合伙人樊铮;做汽车之家,知道自己管理不足,找来了CEO秦致。李想很清楚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很有自知之明。


说到自知之明,我想到了芒格跟巴菲特说过:在比亚迪和特斯拉之间,王传福值得下注,因为他有自知之明,清楚什么是自己能做到的,什么是有困难的。而马斯克则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于是巴菲特听从了芒格建议,投资了比亚迪。


对于大部分的创业者来说,都有一个通病: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这样的错觉,很容易让公司无法在业务上保持专注。


像汽车后市场,有不少例子,如大包大揽的车享:从新车、二手车、汽车维修保养、汽车配件等汽车相关业务,什么都想插一脚;


再比如,想做生态的新康众:从汽车配件、天猫养车、轻连锁、汽车数据、门店管理系统等等。他们也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但是,根据市场定律,与其做10个90分,倒不如做1个100分,就像体育比赛,很多人只会记住第一名,最多第二名,根本记不住第三名,商业也是如此。


另外,我从李想的微博当中,还看到了什么:


1、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他没有蔚来那样的融资能力,就在花钱上极其的克制。曾直言“蔚来一年高管的差旅费,够我们(较早期的理想汽车)一年的运营费用了”。


也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公司的定位,不去做同质化的事情,而是做差异化的竞争。


2、超强的学习能力:高中毕业的他曾说过:虽然我放弃了上大学,但我自始至终没有放弃过学习。就连蔚来的李斌,也在采访中,公开表示:李想在产品细节、精准定位等方面做的很好,这个是他的优势,当然学习能力也非常强。


李想超强的学习能力,使得他的组织,在他不断的思考和学习下,得以快速的成长。


3、超强的营销能力:在造车新势力当中,业内有一个公认的说法,说李想是最会造车的营销经理,和最懂营销的汽车产品专家。

李想在6月13日至20日的这一周左右时间里,就发了9条原创微博。要是算上转发,李想8天内发的微博数达到了27条。外界调侃他为“微博之王”。

李想特别善于在很多媒体上,为自己、为公司制造很多话题,保持品牌的活跃度。

李想身上的这三个优点,特别值得学习,尤其在这个注意力高度分散、高度碎片化的时代,如果利用好新媒体为自己、为公司、为产品,做好宣传,这是企业的必修课。

另外,公司要想不断的进化,不断的适应外部环境,也需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当然,一家公司能不能成功,往往是很多很多因素叠加的结果,在这当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而这些因素往往超出了人们的控制。如果成功了,也不一定是自己的本事大,主要是运气好,对此,人要有自知之明。

2024-05-15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