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动机车型怎样提高燃油效率?,

胡卫平:如何在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理论与实践同属于一体硬币的两面,“视野”“眼光”“能力”和“习惯”,是理论最重要的价值标准。学习理论可以改善我们思考的方式,进而反哺实践。

思维型教学理论指向素养的培养,强调聚焦思维发展的实践与探究过程,是新课程落地的重要抓手。从今日开始,思维智汇将带着大家重温思维型教学五大原理的相关机制、实施要求及策略,为教师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深度赋能助力。本文分享的是第一大原理:动机激发。

本文共6207字,仔细阅读需16分钟

编辑/肖静 统筹/孙习涵

本文为思维智汇722篇原创文章

阅读本文,你将收获以下内容:

※ 何为“动机激发”?

※ 我们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思维型教学的基本原理:动机激发、认知冲突、自主建构、自我监控、应用迁移。其中,动机激发作为思维型教学理论基本原理中的第一个原理,也被视作基石。

动机激发是指在一定情境创设下,利用诱因使已形成的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对目标活动的积极性。思维型教学理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保持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要在教学中落实动机激发,以此促进有效的教与学,我们需要了解“动机”,了解动机激发的机制,为教学实践找到抓手。

谈动机激发,我们首先需要摸清何为“动机”?

动机是指以一定方式引起并维持人的行为的内部唤醒状态,主要表现为追求某种目标的主观愿望或意向,是人们为追求某种于其目的的自觉意识。

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当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并且存在着满足需要的对象时,需要才能够转化为动机。动机就像汽车的汽油,没有它,再好的车也难以走完自己的行程。

动机的来源上讲,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关注活动本身,主要包括好奇心和兴趣;而外部动机关注外在的奖励、认同和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优异的分数、老师的表扬和家长的要求、同伴的认同等都是外在动机,只有他对学习感兴趣才是内在动机。

动机方向上讲,可以分为趋近动机回避动机。趋近动机指由追求积极结果所引导的动机,回避动机指由回避消极结果所引导的动机。

例如一些企业家,他们在为获得积极结果而行动的过程中,可能面对风险和失败的可能性,但他们仍然积极地行动。类似,在创新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回避消极结果,则难以应对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相比之下,趋近动机更能帮助我们获得创新结果。

动机强度上讲,人们的动机存在强弱程度的差异。这种强弱程度的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内部动机很关键,其中包含了好奇心和兴趣两部分内容。

好奇心作为人类的本能,是对探索新事物、挑战不确定事件的强烈渴望,是人类进行探索性和创造性活动时需要具备的重要心理特征。它是人类探求新知识、自身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学习者意识到周围环境中的许多事物都是新奇的,很多都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们想要观察、探索、询问、操作或摆弄这些事物。因此,好奇心是内部动机中的一种核心成分。

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实际上,孩子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每一个孩子随着一声哭喊,怀揣好奇心呱呱坠地,但是当前亟待变革的教育方式将其好奇心逐渐消磨。因此,教师应该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保留这一本能,让他们培养仍旧怀有探索新事物、挑战不确定事件的渴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兴趣是内部动机的另一重要成分,它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在过去知识经验、尤其在愉快体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兴趣产生于需要,它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因此我们应该要让学生有学习的需要,同时,这种需要应与学生过去的知识经验和愉快体验相结合。这也要求教师能给学生提供感到愉快的学习体验,令学生从中产生兴趣,继而持久地学习。

而人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又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第二,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所从事的事情的兴趣,而间接兴趣更多是对所从事的事情结果的兴趣。以学生的学习为例,有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来自于学习本身,这是直接兴趣;有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则来自于学习的结果——考出好成绩。第三,个人兴趣和社会兴趣。

根据研究,我将兴趣分为四个层次:

直觉兴趣,即对丰富多彩的事物或现象的自发兴趣。例如孩子看到某一个事物,他觉得很“好玩”,这就产生了直觉兴趣。

操作兴趣,即对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现象的兴趣。

因果兴趣,即对探究事物或者现象发生的原因的兴趣。

理论兴趣,即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和理论的兴趣。相比于因果兴趣,理论兴趣更为系统性地从理论、规律的层面来思考问题。

小学低学段的孩子面对事物时,一般都以直觉兴趣为主,当然,他们也会有动手的想法,有操作兴趣。在这个时期,要达到因果兴趣的阶段还存在一定难度。有时,很多孩子在上一年级的时候还会有直觉兴趣和操作兴趣,但可能会被不恰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抹杀。

我知道一个例子。有一个孩子因为受到了幼儿园老师的影响,尽管没上小学,但他已经在为未来的小学生活担忧,他曾多次询问自己的父亲:上小学以后,作业太多怎么办?实际上,幼儿园的经历已经给这个孩子的大脑留下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或者说创伤。

脑科学研究表明,一旦大脑受到损伤,伤疤将永远留存。这也意味着上述这位孩子受到的创伤是一辈子都难以弥补的;这也告诫我们,如果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恐惧学习的话,对教育而言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除了幼儿园阶段,中小学时期也要注重保护、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初中阶段,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因果兴趣,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理论兴趣。但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中小学阶段,我们都不能让孩子连基础的直觉兴趣和操作兴趣也丧失掉。

从另一个角度看,孩子的兴趣是从感性兴趣向理性兴趣逐渐发展的。出现感性兴趣的原因与此时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有关,而理性兴趣的出现则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有关。兴趣可以从感性走向理性,但也要注意避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为实现动机激发,我们需要做什么?

为实现动机激发,我们需要做什么?

在了解动机之后,我们不由思考如何实现动机激发的问题。

我们可以把动机看作推动一个人展开活动的动力,学生的主要活动就是学习,动机激发对促进学生学习有重要作用。我们强调把动机作为一种基础,看作一块基石。实际上,在把动机当作基础的同时,我也强调将其当作一个目标。

要实现动机激发,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动机的激发问题。我们提出了动机的整合模型,企图培养学生的一般动机,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抽象性。

二维的动机整合模型中,横向代表了自主性的维度,包括了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我们以激发内在动机为追求,但也可以通过外在动机来辅助实现这个目标。因此,平时给予孩子外在奖励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将奖励转化为孩子的内在动机。从外在动机到内在动机的改变就是个体自主性的提高。

纵向则表明了动机抽象性的问题,其中包含情境动机、领域动机以及一般动机。情境动机即个体在一般情境中的动机,在某个教学情境中,学生产生了动机,这是针对于这一情境而言的。

例如,某位老师的某一节课备受学生喜爱,让孩子喜欢上这位老师教授的其他课程,每回都期待万分,那么我们可以称这样的课为情境动机。当学生对所有课都产生了兴趣之后,学生就产生了一般动机。由情境动机到领域(学科)动机,再提升到一般动机,可以说这是一个由下至上的变化过程。

动机的整合模型为提高学生自主性和学习动机呈现了可供了解的过程和机理。我们可以从外在向内在过渡,从情境向领域和一般过渡,从而在实践中入手。

了解了动机的整合模型,我们需要认识内在动机激发的机制。

第一,内在动机产生于需要,没有需要就没有动机,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前提条件。我们希望能通过教学活动让孩子们产生需要。第二,情境影响动机。例如到电影院看电影,到剧场中看戏,这些情境很可能会感染在场观众。所以情境很重要,我们要在教学中重视情境。第三,品质决定动机,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这样的机制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什么借鉴?

1.激发学习需要

学习需要如何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超出目前能力的范围,是学生通过努力或者在师长帮助下也无法达到的空间。此外,还存在学生在成人帮助下能解决问题的空间,即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希望激发学生的需要,我们就要把问题设置在最近发展区中,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过于难。这是激发学生学习需要的第一个策略——将教学问题的难度设置在最近发展区中。

第二个策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例如,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的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主,而高中阶段有选修课、必修课的不同选择。为什么高中阶段有了可选择的课程?

高中时期是一个学生决策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因此课程设计倾向于给学生提供可选择的机会。然而,很多学生在选课或者选考时并不是基于个人的兴趣或需要做选择,而出于考试的目的选择。面对这样的情况,除了选修课,不同的活动、不同难度的习题也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有些学校也会将不同学生进行分级,从因材施教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做法是可行的,也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第三个策略——满足学生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的需求。一个人的内在动机与其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有关。

所谓自主感,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能独立、主动地行事,例如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能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实施并监控学习行为,包括内在动机的学习;自我监控的学习两个基本要求。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学习,同时,学生自己主动、不受别人支配地开展学习也有利于他们对学习产生更多兴趣。

胜任感就是孩子能胜任某一项工作,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份任务。

归属感是指孩子能归属到一个组织,能够与同伴形成很好的关系,而不是一个孤独的人。因此,如果能在活动中增强同伴之间的关系,能够归属于一个集体,增强归属感的话,有利于学生的兴趣激发。

第四个策略——引导学生确定恰当的目标。尽管目标是外在动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确定目标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把外在动机转变为内在动机。

以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责任与担当》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在带领学生理解单元主题,初识作品中的观点及其论证逻辑时,设置了这样的情境与问题,激发学生动机:

大唐时代,结束战乱已十余年,天下泰明、百业兴旺,争臣魏徵何以指出“十思”?王安石针对司马光的指责如何一一反驳来坚定变法的决心?阿房宫本无建造,杜牧何以赋文体志、大胆陈词?苏洵开篇就提出观点,如何凭借秦“过”之论针砭时弊?

本单元字字珠玑、慷慨有力,请你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基于对本单元各篇文章主要观点的理解与把握,有理有据地阐述"责任与担当"这一单元主题是如何体现的。

教师巡视,及时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点拨指导,记录学生的典型问题和个性化解读内容。

上述设计从单元主题的意义切入,为学生指明清晰的思考目标,借此引导学生进行基于文本内容深度理解层面的意义建构。这一学习过程不仅触发学生对于单元主题意义的思考,也能在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学习中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获得高层次的学习收获感与满足感。

在贯穿思考与表达的过程中,通过学科知识的具体情境而产生不同层次的理解,在生生、师生互动交流与展示中获得学习启示,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各自提升了学习感知力。

2.创设良好情境

情境影响动机,可以激发好奇心和兴趣。老师可以回想自己的教学经历,良好的教学情境是不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或许很多老师的答案是肯定的。

而情境不仅有认识和物质的,也有文化和非物质的一面。情境的创设不仅有激发兴趣的功能,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一个安全的、激励性的学习氛围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此外,教师在情境中要利用反馈的积极作用。最后,教师在其中还要给予学生有效的支持。教师作为一个支持者,要在情境中有效帮助学生学习。

以五年级科学课《适应生存的本领》为例,教师通过创设趣味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动机,为后续提出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做铺垫。

课前,教师在PPT上出示一幅关于水鸟的画面,并给出提示:这种动物是动物界的恋爱专家,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

学生纷纷猜测:"天鹅、鸳鸯..."但没有人能给出正确答案。教师公布答案:"这种动物叫凤头鹏愿,它在求偶的时候会跳求偶舞,如同芭蕾一般。"

教师通过一段趣味十足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凤头鸊鷉的特点。接着,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这样一种画面:大雁年复一年地从南到北,从北到南,长途迁徙1000千米,提问:"你们对此有什么感受?"

学生的回答都体现出他们的感同身受:很辛苦、很累,需要坚强的毅力。随后,教师顺势抛出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迁徙途中如此艰辛,动物为什么要迁徙?

本节课中,教师遵循小学生形象思维较好的特点,采用图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真实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形成积极品质

因为品质决定动机,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品质。例如,提高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主体在行动前对自己是否能完成某一项任务的判断和预期)。目前,很多学生存在不自信的现象,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妄自菲薄。实际上,他们是有实力的,只是缺乏自信,甚至因此放弃一些机会。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品质,我们需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品质,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归因。归因即把某一件事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推论、总结。心理学提出了积极的归因模式和消极的归因模式。

例如在积极的归因模式中,如果一个人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为能力强,那他会自尊、自豪,增强对成功的期望,因此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而如果一个人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为运气好,那他很可能不在乎这次成功,或者对成功的期望增加得少,从而缺乏从事有成就任务的愿望,这是消极的归因模式。因此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模式。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成长型的思维模式。

激发学习需要、创设良好情境、形成积极品质是我们基于内在动机激发的机制得出的建议,是在教学中开展实践的切入点,在不同的学科中都适用。

另外,我们在理解动机激发的教学原理时需要注意一下三点:

第一,动机激发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动机激发不仅是教学的开始,教学的全过程都应该让学生有学习的动机。

第二,要重视内在动机的激发,或者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可以存在,例如表扬、物质奖励等,但是外在动机应该要转化为内在动机。

第三,动机激发不仅是教学手段,而且是培养目标。

为什么习近平主席会多次提出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我们认为是有相关背景的。例如,在2015年的PISA项目测试中,我国15岁孩子中,想从事与科学相关职业的人数只占比16.8%,而美国是38%,OECD的平均比例是24.5%。数据说明了学生对科学相关职业的兴趣不高。因此,我一再强调认为动机激发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也应该是一个教学目标。

无论从教学手段的角度还是教学目标的角度,动机激发都很关键。没有动机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学生就不会思考。


本文中案例选自《思维型教学理论操作指南》

编辑 | 肖静

统筹 | 孙习涵

2024-05-12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