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辰车身长度能到多长?,团餐厨师长的能力

周成王在位多少年?

成王在位多少年?

上篇讲清武王在位年,以及他岳丈姜太公年,接下便应讲武王幼子,太公外孙成王诵的在位年,成王年也很复杂,嗣位,听政,执政,同样也存在“三立而莅”!

吕氏春秋》说“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曰:成王。”其实只讲对了一半,再一个原因就是周成王生于克商之年___公元前1009年!因成功喜,实可称颂,载入史册,而名曰诵!

曹操将己身比作周公,有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武王死时,成王刚生,险成遗腹子!因武王生前有托付,故而周公不惜杀兄驱弟,力保幼主成王,以完成其兄遗愿。《史记》反复谓,天下未宁武王崩,成王幼小,是在襁褓之中!

《吕氏春秋》讲得更清楚:“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曰:成王。

吕不韦是先秦战国末期人,其发言权远胜于今人,更胜于司马迁一筹!

武王伐纣为辛未年,公元前1010年12月, 次年克商为壬申年,甲子日克商。是年天下未宁而崩,第三为甲戊年,周公东征。

周公践阼代成王政是因成王襁褓,所以只是嗣位,而这“周公摄政六、七年”,应属前周武王,而不属于成王诵!而古今许多人不明此而误将周公摄政六年或七年,算在成王头上,故而会误定成王在位37年!“工程”未采信史中“成王37年”是明智的。而《帝王世纪》则误将成王寿年当政年!

史记•鲁周公世家》:“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早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於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

“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馀民,以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天降祉福,唐叔得禾,异母同颖,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作《馈禾》。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作《嘉禾》。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乃为诗贻王,命之曰《鸱鸮》。王亦未敢诮周公。”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至丰,使太保召公先之洛相土。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治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成王长,能听政。於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如畏然。”

请注意,此节有两次还,第一次还是在周公摄政后,此时成王七岁不懂事,故而会把政治当儿戏,削桐为圭,促使叔虞在己卯年(公元前1002年)封为唐侯成为晋国始君!于是周公不得不再让成王再听政七年,直到成王十三、四岁!

因此所谓“成王在位30年”减去14年,成王能当家作主只有16年,成王16年,加康王26年,《史记》成康之际,四十余年刑措未用成立,可以采信!

史记.鲁周公世家》“成王长(七岁)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致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旦代成王治,南面披衣,以朝诸侯。及七年后,(复)还政(于)成王,弱面就臣位,匍匐妃畏然。”

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此处“成王七年”,应在周公摄政之后的第七年,成王七岁!

《史记》“周公摄政七年,成王长,周公返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

淮南子•要略》:文王薨,“武王立(为西伯发)三年而崩,成王在褓襁之中,未能用事,蔡叔、管叔,辅公子禄父而欲为乱,周公继文王之业,持天子之政,以股肱周室,辅翼成王,惧争道之不塞,臣下之危上也,故纵马华山,放牛桃林,败鼓折枹,搢笏而朝,以宁静王室,镇抚诸侯。成王既壮,能从政事,周公受封于鲁,以此移风易俗。”此处並无所谓“纣王子庚”参加!

新《竹书纪年》断成王在位37年,也是误改。是将寿年当政年!

刘恕在《通鉴外纪》中,也对成此说进行了批评,并对金履祥、司马光其书“周成王元年丙戍,称周公摄王之元年,越七年癸巳始称成王元年,则周公竟类新莾之为。”

他们认为“(周公摄政七年)应算成王政年之内,不应在成王在政外再加七年,否则,周公旦岂不成了汉时王莽一样的人物。”其实在内错,在外亦错,周公摄政年应算周武王头上!

辛未伐纣,壬申克商,此年姬发死,成王生,周公摄政,成王嗣位!而丙戊年离壬申年已有十四年,此为成王次元!所以史中常有成王十三、四、五岁即位!

成王元年等于伯禽元年,《世经》言:“伯禽46年为康王16年”46-16=30

所以:《稽古录》云:“成王即政三十年崩,康王釗立。因此说凡信“成王37年”皆错。

再请注意,这30年中内容很多,是包括了成王嗣位七年,也就是周公摄政七年,也算是武王七年!再后成王听政七年,30-7-7=16 成王真正独立为王只有16年!所以史中一会儿说,武王崩,成王在襁褓,又有成王即位已十四、五岁的前后矛盾!

16+26=42 所以《史记》有“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武王灭纣后即封其弟周公旦于鲁。周公不受,一因新政初立,天下未宁,二因武王不豫身体欠佳。武王崩,三年丧期满,本应成王执政,实因成王尚幼,尚在襁褓之中。周公只得摄政于武王,假为天子七年。而将鲁国交于自己儿子伯禽管理。此时即为伯禽元年。

稽古录周公旦假为天子七年,成王壮,授之以政。成王三十年中前七年,全算武王!此处所谓“假”,本义是指摄政!

“武王立(为西伯)三年而崩,成王在襁褓之中未能用事,……,周公继文王之业,持天子之政,以股肱周室,辅翼成王。”

淮南子》此处“立三年”仍是指文王崩,武王继为西伯的三年!而非武王克商后,又活了三年!

成王长大到七、八岁能够听政,《史记》曰:周公又陪王“听政”七年。

“周公旦持天子之政,假为天子七年”,此处“假”荀子称之谓“屏”,其理应是“摄政”。因为成王幼小,尚在襁褓,周公也只能摄政,等其长到七岁,便可以听政。此时可谓返政于成王,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返政。七岁幼童懂什么,竟把封侯当游戏,削桐为圭!。至少等到等到十五或二十有冠,长大成人,周公才放心真正还政于成王。

这样成王的在位三十年,减去“周公摄政七年,此为成王嗣位年,而非执政年,后又有因削桐为圭而听政七年,实际上真正为王主政只有十六年。

艺文类聚》言:“七年,王崩,年十六矣”。此句漏字实在太多。

此文本意是:武王七年崩,周公摄政七年,成王听政七年,成王实“在位十六年矣。” 成王的十六年,加上康王的二十六年,共四十二年。

此即是《史记》所言“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四十余年刑措不用”。也为司马太公所指的《周春秋》之“春” 。

淮南子》“武王立,三年而崩,成王在襁褓中,未有用事

在此嗣位不同于即位,致政也不同于还政!

众多史人,没能细嚼,故将周公摄政,另加于外,变成王在位三十七年,错误得出“周克殷至穆王百年” 或“周受命至穆王百年” 。

帝王世纪》皇甫谧以周公摄政七年,成王听政七年,再加康王二十六年,来解释司马迁《史记》的“成康之际,四十余年,刑措不用”是错误的,其错是丢中间,取两头。

逸周书》:云:“既克纣六年,而武王崩,成王嗣,幼弱未能,践天子位。”

此句应是“武王崩,成王嗣位,周公摄政六年”!

全上古三代全汉文》云:“昔黄帝十岁,知神农之非,而改其政,使四方从五圣。……周成王六岁即位享国,亲以其身见于鬻子家。”

淮南子》曰:“武王立(为西伯),年而崩”;《工程》认为:“武王在位四年”!错矣!武王死于克商当年,加上三年举丧,也只能纪为二年!

逸周书》:既言武王死于克商是年,又有武王在位六年,而武王崩

艺文类聚》言:“七年,王崩。”

又有曰:“十年冬,王崩于镐,殡于岐,时年九十三岁矣。太子诵立,是为成王。”此处又错,武王九十三岁,成王还会在襁褓,需要周公着他上朝吗?

莫说武王伐纣年,就是武王之亡年,也是千古之谜。只是众说伐纣年皆伪,唯有庶言武王亡年为真。考证历史必须去伪存真。成王生于武王伐纣或克商年,故名:成王。

淮南子》曰:“武王立(为西伯),三年而崩”是从文王薨算起,而且用的是商历。

史有“武王崩,成王嗣,幼弱未能践天子位。(待之)周成王六岁即位享国。”

武王崩,成王襁褓只能嗣位,周公摄政六年,成王六岁即位享国!

皇王大纪》曰:“(文王)二十四祀,西伯(发)纳吕望之女邑姜,岂姜贤,立未尝倚,坐未尝倨,怒未尝厉,是年生之子诵。1022-24=1008 遗腹子!

自周亡至秦灭至少五十多年,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所以周书古史遗传下来极其困难,即使汉时能得其书,也是先圣们冒死所藏,不是陈旧不堪,也是缺章少节,字迹模糊更是不在话下。

淮南子》、《逸周书》等史籍有“武王崩,成王尚在襁褓”之说。再说,如果成王不在襁褓之中,周公也没有必要摄政七年,更没有必要使成王再听政七年。此与《史记》“襁褓”之说相矛盾,也与《史记》“成王听政”相矛盾。如果成王十二、三岁为王,被周公摄政六、七年后,己是十四、五岁的小伙子,也算是一个小大人了,还有必要听政七年吗?

武王有两妻,前妻名大任,为殷商之女,后妻名岜姜为姜太公之女。

因为姬庚为商女所生,当然不为他所宠爱。武王周公都没让他接武王班只是封武王子庚于邲。商周时期同姓不能婚配,同今日一样是为了优生。因此文王、武王都与商实行政治联姻。成汤取的是有莘氏之女,周文王元妃也是;后妻则为“武当山奇女子”。

《丁宝尊彝》有:“佳五月,辰在丁亥,禘祠,赏庚姬三十朋,好丝二十奖赏,用作文辟,曰:丁宝尊彝!”处名庚姬,实是指姬庚之妃!

按“辰在丁亥”推算,子庚约生于纣王42年(公元前1022年)克商时13岁,至丁亥岁受赏时已28岁!据此可知周公并没有杀武(王子)庚!

周武王元妃则为商女;后妻则为齐人姜太公之女。周武王对自己的商妻是抱有成见的,故在临终遗言中,曾提到当年文王病重,前妻不尽孝道,没有服侍好文王一事,要其弟周公旦不要再去计较,关键是要好好照顾培养幼子成王成才有王道。

文王对前妻有莘氏感情也非溶洽,故史籍中有“文王刑妻”之说。“二妃光舜,三母翼周”都不是指文武周王之原妻,周商联姻亲都是互相利用的政治婚姻!

史籍及出土文物中皆言周文王生有十子,皆贤。而事实上受到重用信任特别宠爱的则不多,史籍中最多出现的则是伯邑考、姬发、周公旦。其它管蔡、康叔等都可能是有莘氏所生之缘故。文王初定伯邑考为太子,是因他和武王发都是爱妃所生,而不是原妻有莘氏女所生。

史记. 管蔡世家》中有“武王同(父异)母十人,(武王)母曰太姒。”文王正妃出其长子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周季载……。周季载最小,未得封”

有没有可能“二十四祀” 为文王二十四年,1063-24=1039 那么则为公元前1039年。

公元前1042年自至公元前1036年文王尚在牢中,此时武王岁小,虽然此时文王,吕望己熟,也只能算定亲,不能算成婚。

是否有可能为文王“四十二祀”?将四与二颠倒。1063-42=1021

公元前1021年此时文王已改元立国,重为西伯,成为“不王之王”。武王亦长大成人,封为太子。此时成婚,虽然合理,未必合情。

其一,大仇未报,事业未成,此时武王成婚生子,尚属太急。

其二,尚若此年生诵,何来“成王尚幼,尚在襁褓” 之说。又何劳周公摄政、听政各七年。

淮南子》“武王立(为西伯)三年而崩,成王在襁褓之中,未有用事

“武王立为公元前1009年”,减去三年为公元前1006年,此年12月武王崩,成王虚年三岁,此时应属襁褓之中,此年成王诵立,周公开始摄政。

1036-24= 1012 武王成婚,灭纣二年后生诵,又二年后武王崩,成王年幼,尚在襁褓,既合情又合理。

淮南子》言周武王“三年而崩”,是未将伐纣辛未年算其内,只是从纣死商亡算起。

“二十四祀” 可能为武王二十四年,也可能是言武王四十二岁。凡正成王为王时,“尚在襁褓”这点是不容置疑的,要不周公就没有理由先摄政七年,继而又听政七年。成王也不必称其谓成王。

当然,如果成王有长兄,武王非一子,武王婚年提前,不应为奇。但成王生年,实无法再提前。前面已说过,唐叔不是成王弟,只是武王妻弟,成王母弟,太公之子。《汉书》讲得一清二楚。

宋代史家刘恕认为:《礼记》言成王十二,儒家曰:成王十五岁即位。皆无出处,不足为信。《通鉴外纪

其实以上诸说,并不为错。只是后人误解其原意。把十二、十三、十五、都提前到武王崩后,周公摄政之初去了。

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又听政七年。当成王真正作主为政时应是十三、四岁的小青年了。儒家言十五是指成虚岁。《礼记》、《尚书》不同,是所用商、周历之不同。由此可以反证,武王死时,成王确实还在襁褓之中。

吕氏春秋》讲得更清楚:“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曰:成王。”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实在不容易,也使曹操感动不已!

如果说,武王驾崩时,成王己十三、四、五,又何有“周公摄政、成王听政”抱成王上朝之举?“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颂?

通鉴前编》:“武王二十七祀,西伯发生元子诵。”

武王初元是公元前1036年, 1036-27=1009 纣死诵生,故曰:成王。

成王原来生于纣死商亡的公元前1009年。成王在位年,可以算30年,也可以算23年。但一定要知其所以然。

例如,《大衍》:“自武王伐纣至康王十二年,凡五十六年。”

56-26=30此是成王嗣位至成王末之年,所以史中才有成王在位30年!

1010-56=54 此是至康王12年, 56-12=44此是至成王末年,也就是说包括周公摄政一起算共42年,多了12年!(972-12=960)(1010-56=954)两者相差六年,《大衍》漏了成王听政,或是周公摄政七年。更大可能是漏了《史记》所言的“听政七年” 因为《史记. 周夲记》并未言“听政” ,只是在书末别的章节内容中,补记了“听政” 内容,因此说《大衍》粗心大意,只见其头不见其尾,恐不为大过 。

正因为成王十三、四岁年少不懂事,一句少儿戏言便使唐叔在公元前1002年有晋。又有恶人在其面前巧言利舌,污蔑谮言周公,成王年少受骗,逼得周公奔楚,其后成王觉悟,周公离楚归周返政。

“工程” 以琉璃河出土编号M1193青铜器克盉作为依据,定成王元年为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21年,在位共22年。康王为公元前1020年至公元前996年,在位共25年。在此史籍所言周公摄政、听政之说,全被“工程”否认。所以才会定成王在位22年!22+26=48 也合《史记》“四十余年刑措未用”。

琉璃河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克盉》,经当今高科技碳14测定其年限为公元前(1015年-985年),此据不在“工程” 所定成王在位年(1042-1021)年区限内,与史相差太远,可见高科技并不能帮完全“工程” 的忙。

而本人所定成王在位年为公元前(1002年-973年)全为碳14檢测数据所接受,却在其所容许范围内。

“工程” 既然不相信现代髙科技,又何必劳师兴众,劳民伤财呢? 既不相信史籍,也不相信高科技的结果,只相信他自己的感觉。考古学家千辛万苦,用高科技测定的数据,大多数都成为废纸一张,参加检测的人员全都是瞎起劲成为白忙。

又如:晋侯青铜编钟,M8墓中木炭样品经碳14测定为公元前(816年-800年),用AMS法测定的结果为公元前(814年-796)年之间。在此,“工程” 还是不相信当今科学,错定定厉王在位为公元前(877年 -841)年,在位37年。

而事实上1992年从香港回归来,现存上海博物馆,山西曲沃北I11M8赵晋侯墓地出土的青铜铭文来看,此中“唯王卅又三年”是指周宣王,而非周厉王!是为公元前794年,与AMS法测定相近,只相差二年!如果认真起来,更高要求,将举丧年去除,此物就是造于公元前796年!

“工程” 既认为编钟为厉王时期,又不相信其测定结果,这是非常矛盾的,其原因就是迷信《史记》所言,周厉王王“在位三十四年” 之错辞。在《史记》与科学之间,“工程” 选错了前者。《史记》不是真理,由于当时各种条件的限止,史马迁并未写好《史记》巨著,这是一件令人十分遗憾的事情。

琉璃河遺址的出土文物,经AMS法测定得出的表四7组14个数据,说明此墓中物品器件制造时期,是在公元前1053 年至公元前759年之间。可惜它无法告诉我们更多,比如克商时间,也无法证明成王、康王、厉王的年份和在位年。在此顺便说一句,本人定武王伐纣克商年,也在碳十四测定的年数中的下限。《通鉴前编》还将成王元年乙酉,因字形相似,错写为“成王元年已酉”!

网友看上文后,是不是觉得老严太啰唆,有些地方反复讲?对不起,我也没办法,真正的“夏商周三代工程”并不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简单,实在太复杂了,真是一言难尽,四载难定,非得百万字才能讲明,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苦哇!!!

2024-05-11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