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身尺寸和幅宽是否能满足城市行驶需求?,

“贩卖焦虑”,何尝不是一种真实?

每年总有这么一段时间,刚好值保研季、校招季、升学季……于是乎,各大自媒体平台就纷纷出现这样的内容:


打开视频网站,一大堆如下的视频扑面而来:


扑面而来的哪是视频,那可是满满的焦虑感



于是你关闭了视频软件,准备看几篇文章放松放松……


《年薪30W以下的人在北上广活得下去么?》


《30岁还不结婚就会孤独终老?》


《错过秋招=没有多少机会了!》


《这门能保值增值的课,再不给娃安排上就越来越贵了!》……


幸亏,你的手速还算快,迅速滑走了它们,但你还是没能躲过下面这个话题……



你的心率和血压不断提高——“救命啊!我只是想要休息一下啊!!!”



你感觉自己简直就是个超级大失败者 ,而且很容易把这归咎于自己不够努力。


毕竟,在你还在睡觉的时候,某博主已经起床做完了瑜伽和力量训练,吃完了一顿搭配合理、色泽丰富的早餐,打开平板开始工作了……



你痛苦地早起了两天,白天昏昏欲睡,看过的书全无印象。正准备痛骂自己,突然打了个激灵:



早起真的就能成为人生赢家吗?还有啊,为什么我必须要成为人生赢家?


想到这里,有的人选择通过一碗盛满理想的鸡汤鼓舞自己继续努力,而有的人则变得更丧,“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你努力还有什么用”?



2022年了,还在贩卖焦虑


人可以有各种理由让自己焦虑起来,但它不知怎么就变成了一种可以贩卖的东西,甚至很多自媒体博主可以靠它有10w+的稿子,这便是大家并不陌生的——贩卖焦虑



通过对近几年明显贩卖焦虑类型的文章进行分析,贩卖焦虑,无非是贩卖成功、需求以及恐惧


贩卖成功,当然是别人的。就是通过刻意、孤立地夸大某些人的成功,再将他们与普通人进行对比,让大家产生一种挫败感,进而感到焦虑。



贩卖需求。当代人,大概破的太多,立的太少,无论是不是的都视为有了问题。


缺爱,自卑,容貌平凡、xx地方不足等等,通过被夸大的危害,人为地创造出了一个人内心的焦虑和恐慌,也有了要被疗救的冲动。



贩卖恐惧。通过大量的负面信息,刻意展现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从而制造出一种绝望的气息,让人感觉到恐惧和焦虑,比如“7万硕士送外卖”事件。



贩卖焦虑当然是有利可图的,至少现在处处都有人把握着这个“焦虑商机”


根据心理学家霍夫兰的理论,人们天生就有一种“恐惧诉求”,利用恐惧可以更好地传播信息,说服别人。



但是,明显的“贩卖焦虑”已经遭到了广大网友的一致反对。


所以在最近这一年,大家都将焦虑的贩卖隐藏得十分“高级”,会让你不知不觉中感到焦虑。


图:电影《明天会好的》


但本质上,它们的背后至少有着三种营销模式的痕迹:恐吓营销、情感营销和饥饿营销。


从情感需要出发,唤起和激起我们的共鸣,只不过这种共鸣确实不那么美好。



时代的症候


为什么很久以前没有这种说法,而焦虑在今天突然离大家很近?


这个时代,有一个症候是成名太快了。


有备而来踩在时代节拍上且有运气的头号电商主播们,没有一点点防备却被鸿运砸中的修坏眉毛意外走红的小吴,因为笑容意外火起来的丁真……


的确,互联网带来了生产力解放和无限的可能,但也带来信息相通下虚幻的机会均等。


让绝大多数人产生了一种幻觉:逆袭故事天天有,好像每个人离成功都仅一步之遥。


这种普通人逆袭的故事,挖掘了一种隐性的自卑或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幻想。




焦虑之所以有些泛滥,信息传播的发达首当其冲。自媒体营销的狂轰滥炸,10w+的基础必须要找到痛点、兴奋点、强化点,而这些却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媒体、自媒体在追逐流量的同时,该看到这个快速的时代,有多少人被命运选中,加速了,又被时代遗忘了。


看看那些因为传播门槛降低而被命运选中的人,然后反问这种“一夜成名”的未来在哪里。


能借这个成名契机走上人生巅峰吗?这种成名有意义吗?可持续发展吗?


大多数普通人是喜欢观看“一夜成名”的,因为成名再快门槛再低,依旧只是一小部分人拥有的。


少数成功者的故事收获了压倒性的传播力,他们被有意无意地剥离了一些无法复制的背景、条件,将小概率事件塑造为人人可得的机遇。


不少人由此心浮气躁,迟迟未“成功”让他们成为焦虑的“火药桶”。



无处不在的焦虑


其次,营销击中人们的焦虑肯定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而是切实存在。


这些本质上的焦虑被媒体所包装强化,或者给予人们所谓的出路,形成了贩卖焦虑的产业链。


目前,贩卖焦虑的这片市场中,所涉及的生存焦虑、品质焦虑、成功焦虑,依次对准的是小市民、小白领、中产阶层、职场精英等目标受众。


从月入3000元到年薪百万元的人群,基本全面覆盖,虽然教育程度和收入状况幅宽极大,但大家有一个共同心病:没安全感


住房、教育、医疗三座大山,成为随时降临的人生诅咒。



这个时代,似乎一切都可以用金钱来考量。


工作、感情,生活的一切,似乎都可以由金钱来加以定位。


很多价值取向被若有若无的忽视甚至否定,这才是焦虑的根源。而且只给一条出路的做法让人很难平静下来安守已有的一切。



同时,处于社交媒体形成的社群当中的人们,在群体中很容易产生一种从众心理,当有关焦虑的文章被社会广泛讨论的时候,大多数的社会群体也会不自觉的关注和讨论该事件,并与已有的舆论导向保持一致,从而促使了焦虑情绪的裂变式传播。



对抗焦虑的新势力


面对如此之多的焦虑,“贩卖反焦虑”也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内容形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解压内容


搞笑文章、土味视频、爆米花电影,宣泄情绪的游戏……



从主题上来看,他们可能“毫无营养”,但正是这种没有内容的内容,才让人们短暂地逃避了满是焦虑的生活,找到了情绪宣泄的树洞。


对于《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一文,著名导演韩寒曾这么评价:


“成功的定义是多样的,时代里不同人有不同的分工和命运,也有各自不同的幸福。


安于现状或不甘如此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内心意愿,他人不可强求。”


焦虑可以是动力,但更可能压得你无力喘息,持续地暴露在压力或者焦虑的环境中不仅无助于成功,更会损害个体身心健康。


因此,在这贩卖焦虑的时代,也要过好不用追赶别人的一生。


作者:杨湘宇 排版:骆伟玲

图片源于Q仔互联网冲浪所得,若有侵权,后台联系,Q仔滑跪删除~

2024-05-07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