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飞车手游刷车软件卡盟如何使用?有详细教程吗?,

孙立人新1军立威之战——孟拱河谷战役

引子

孟拱河谷,指从坚布山南端隘口至孟拱间的一段谷地,南北长112公里,东西宽10-20公里不等。谷地南高北低,江流其间,河谷两侧大都是330米以上的峭壁,壁立千尺,陡峭难登,雨季山洪暴发,平地一片汪洋。孟拱河及其支流水流湍急,不但无法徒涉,也难以架桥,舟渡也不易进行。

由胡康河谷出坚布山口后, 有一条可行驶汽车的公路直达孟拱,出孟拱河谷即是密支那。孟拱有铁路通往密支那和曼德勒。

1944年3月14日,缅北,孟拱河谷。新一军对日寇展开进攻,正面之敌,为号称“丛林战之王”,日寇第18师团(日寇内部代号菊师团)及其他附属部队共五个联队(日军第2师团第4联队,日军第53师团128联队及151联队,日军第56师团146联队),经四个月激战新一军完胜,战果辉煌,击毙日寇达11500余人,从日寇手中夺回土地6700余平方公里,占领卡盟,孟拱两大重镇,自此中美联军控制住了整个缅北战争局势。

正文

正当日军第18师团在杰布山隘再次受到中美联军沉重打击之际,日军在南方作战虽全面展开,情况亦十分不妙。在太平洋方面,日军急于加强装备北自千岛南至澳北的漫长的绝对国防圈。对西方,为配合日军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攻势,加强印度洋方面的防备,日本大本营批准了进攻印度英舶尔(英帕尔是英印第14军司令部所在地,印度东北部拥有各种设施和大量物资储备的重要军事基地。)的作战计划。第15军正将除第18师团以外防卫缅甸的全部兵力,倾注于印度东部的英帕尔作战。为谋求将包括澳北、菲律宾在内,统一于南方统率下,并在台湾及西南群岛分别设立作战军,以便确立纵深的防御态势。然而,早在1942年6月,美军以庞大的人力物力,在中途岛海战获胜,从而取得了海上主动权,易守为攻,在太平洋上的西进作战,正稳步进展。1944年4月22日,在荷兰迪亚、艾塔佩登陆;5月17日突然空袭爪哇,同日在新几内亚等地登陆:5月19日空袭巨港油田,5月27日在比亚克岛登陆,6月15日终于在日军所谓的绝对国防圈的中枢塞班岛登陆。并在6月19、20日的海战中,给日军联合舰队以决定性的打击。塞班岛守备队在失去联合舰队支援后,7月7日全军覆没。历时4个月的英帕尔战役也以日军惨败而告终,参战日军10万死去5万,残存日军半数以上是病号。东条内阁于7月18日总辞职,22日小矶内阁成立。

随着日军在太平洋的战势走向衰落,担任缅北阻击作战任务的第18师团,阿恰布方面第55师团及云南方面第56师团面临的困境亦日益深化。如果说胡康河谷作战仅重挫了第18师团的精锐,那么这一时期孟拱河谷的战斗却使该师团的命脉也即将毁灭。

一、孟拱河谷的自然条件

自胡康河谷往南,经杰布山隘口,即进入孟拱河流域之峡谷平原。这是一狭长地区,以加迈为中心重镇,孟拱城在其南端。

孟拱河谷,是孟拱河两岸谷地一带的总称。从沙杜渣到孟拱的一段,纵深约110公里。中间唯一的一线平地,被孟拱河上游南高江劈成东西两半。河谷两旁,都是数百米以上的山壁。河谷的平均宽为10公里。河谷两岸与高山连接地带,有不少山地,长着不太茂密的树林。东北方向为库芒山脉,形势十分险要,孟拱河旱季宽不过50来米,水浅不过膝,不仅可以徒涉,还可以在河床行驶车辆。但河流曲折太多,小部队渡河运动容易遭到伏击。雨季降临,则山洪暴发,平地成为一片汪洋。山高林密,路烂泥滑,空中补给,常感困难。运输骡马,时有跌毙。山间小溪因河流暴涨而成巨流。大河则是怒涛汹涌,船只不能行驶。迁回、攻击行动,处处受到极大阻碍。鉴于以上原因,双方采取正规战法,即两岸部队各自为战,不能施行大规模的包围和迁回,这是日军能利用河谷抵抗,迟滞驻印军行进的一大主因。

自瓦康以南,森林没杰布山一带稠密。有许多林空和丛草地。日军凭借河谷的狭长地带,步步设防,成一纵深阵地。稍开阔地带,日军则施行炮火封锁。中国军队不得不逐段驱逐林内敌人,然后绕道前进。日军在瓦鲁班惨败后,深知补给线若完全依赖公路,一旦被迁回切断,就将全军覆没。于是在森林内开辟与公路平行的汽车道。自孟关到孟拱原有的牛车路被加宽为公路,路幅约3米多,与南高江西岸平行,成为孟拱河谷战役中,敌我双方共同依赖的主要“纵线”。后来,作战部队沿途还发现许多日军新开辟的临时道路。

驻印军在山谷前进中遇到的另一个不利,是南高江各支流,与攻击方向成正交。从沙杜渣到英开塘不过6公里,竞有5条横阻去路的小河,限制了驻印军坦克部队行动,成为攻击前进中的障碍。日军在这一带的防线十分独特而顽强。他们利用南高江屡次改道而留下的长方形和马蹄形的沼泽,筑成环形据点。有的射向达360度,在草丛中尤如碉堡,十分顽固。即使在没有野战工事的地方,日军仍以散兵逐段抵抗,且战且退。森林草丛视线有限,要驱逐敌人,必须派出搜索兵,展开部分兵力,沿道路两侧,击破敌人抵抗,前进数十米,再派兵搜索,展开部分兵力……要想前进迅速,还必须派一部分兵力迁回敌后。这种战斗具有浓厚的森林战术特色,危险性也较大。

驻印军在3月底攻占拉班、沙杜渣等据点后,开始进入孟拱河谷。

二、战前的军事态势

1944年三四月间,当滇西远征军正在酝酿反攻,以配合缅北攻势的时候,蒋介石先后派遣了第50师、第14师空运缅北战场,以加强新编第1军。这时,缅北战场的军事形势有了新的进展。

钦迪特部队进入缅北 胡康河谷战役打响以后,盟军东南亚司令部派了一个旅的钦迪特部队从雷多出发,沿着初步完工的一部分公路南下。同时,由菲利普·科克伦上校指挥的新建美国空军突击队的滑翔机和运输机,把拥有9000人和1300头骡的另外两个旅运到了英都地区丛林中开辟的小机场。其任务是切断日军铁路线,即第18师团补给线和备用的撤退线。钦迪特部队的空运工作在1944年3月8日进入最后阶段时,日军第15军主力开始向印度进军。英军第14军司令斯利姆中将命令在中缅空降的温盖特兵团主力北进,在密支那沿线的莫罕、莫宁附近同日军展开激战。

《生活》杂志刊登的照片,温盖特戴着那顶标志性的遮阳帽。

奥德·温盖特(Orde Wingate,1903—1944)英国陆军上将。特种作战的先驱。狂热爱好个人冒险。他的名字在中东,东非和缅甸就是一个传奇。

温盖特兵团的“远程突破”战术,不仅在挽救印度科希马城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而且完全切断了日军第18师团补给线,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军队在缅北的作战。3月24日,温盖特因座机在英帕尔西边的群山中坠毁而身亡,但他倡导的空投补给战术正在大力实施,对扭转英帕尔战局和以后缅北反攻战的胜利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温盖特死后,钦迪特部队由第111旅旅长伦泰恩准将继任,政称伦泰恩兵团。由3个挺进旅和1个据点防卫旅(即第14、第77、第111旅和西非第3旅)组成,依然活跃在缅北。第77旅在莫罕附近完全控制了密支那铁路。5月以后,日军向莫罕集中兵力,对第77旅构成威胁。5月11日夜,日军攻击前夕,第77旅却撤离阵地,退向北方。钦迪特部队(即上述英国远程突破部队)在和平北方的南昆,秘密构筑了另一个据点群。之后伦泰恩兵团主力(即第14、第77旅)在南昆受到日军攻击,陷入苦战。第111旅一部沿八莫-—密支那公路北上。

双方兵力变化和作战部署 5月初,中国军队的兵力可预期达到5个师(除在胡康作战的新编第22师、新编第38师外,还有1944年春在印度完成训练的第30师以及上述已空运到阿萨姆的第14师、第50师。总计5个师),其中第30师于3月1日由雷多出发奔向新平洋。

如前所述,日军以第15军主力开始了英帕尔作战。科希马被包围,切断了通向英帕尔的道路。日军如果一举突进迪马普尔,则史迪威经由该地的唯一后方联络线即濒临危急。史迪威敏锐地觉察到这一危险。为防守迪马普尔,他向斯利姆强烈表示,愿意命令新编第38师返转支援第14军。当时新编第38师已沿胡康南下到沙杜渣附近,如果斯利姆同意其提议,孟拱河谷作战也可能会停下。然而斯利姆拒绝这一提议,要求史迪威指挥自云南陆续到达的新增中国军,尽全力向密支那进击。史迪威要求斯利姆确保后方联络线。斯利姆答应,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10天以内,联络线不会被切断。

孟拱河谷的战况并不象史迪威预期那样顺利进展。如按原计划在攻占加迈、孟拱之后再进攻密支那,将会推迟密支那的攻占日期。因此史迪威决定不等孟拱陷落,便齐头并进地做好进击密支那的准备。为在雨季之前攻击密支那,史迪威在极其秘密中,组织了一支由中美军混合组成的突击队,要求他们穿过茂密的丛林,爬过2000米高的库芒山脉,向密支那急进。同时命令驻印军将第18师团钳制在孟拱的丛林中。史迪威当时攻击密支那之目的,在于以密支那为中转站,增大“驼峰”空运吨数。在当时,近期内打通缅甸公路,显然是作为第二意义来考虑的。4月28日,梅利尔指挥这一挺进兵团,分别进入库芒山脉,开始向密支那挺进行动。

如上所述,由北方胡康河谷南下的中美联军与由中部缅甸北上的伦泰恩兵团,以孟拱、密支那为中心南北进击。两兵团的战场日益接近,极需战术上的协调,斯利姆决定将伦泰恩兵团并入史迪威指挥之下。这样便形成史迪威以美军1个旅、中国军5个师、钦迪特3个旅(第14、77、.111旅)、据点守备1个旅(西非第3旅)等大部队,围攻疲惫不堪、孤军作战的日军第18师团的基干兵力的军事态势。

日军利用孟拱河谷狭长的隘道,对南下进击的中国军队逐次抵抗。第18师团的第55、56两联队,本已伤亡殆尽,经过补充,又获得第114联队和第56师团第146联队的增援,复趋活跃。田中新一以第56联队主力在南高江两岸地区,英开塘一线,阻止新编第22师前进;以第55联队、第146联队及第114联队的一部集结在南高江以东地区,利用河谷复杂地形,加强丛林阻塞阵地,企图在6月雨季降临前把中国军队围困在加迈以北的河谷中,形成长时期的雨季相持局面,以便从容调集兵力,加强加迈、孟拱、密支那防御力量,滞延打通中印公路计划。日军沿着拉克老河、马诺卡塘等地,凭借险要地势和设置的坚固工事,阻挡新编第38师前进。

史迪威为在加迈以北围歼撤退到瓦拉、马拉关战场的日军,作了如下的部署:新编第22师以其第64团围攻日军第18师团左翼;师主力在沙杜渣附近作好南进准备。同时以新编第38师第112团、第114团靠东面山地方向南进,在加迈南方切断第18师团背后。在上述部队前出到日军左侧和背后时,新编第22师主力开始南下攻击,在加迈及其以北地区捕歼具军第18师团。

战斗很快在加迈、孟拱打响。

三、加迈外围战

加迈的战略地位 加迈系孟拱河谷南端一重要隘口。孟拱河自北向南流经加迈。西北方向有无数高地。东北方向,是库芒山系之天险。这一带山势起伏,地形十分复杂,包括高山深壑、密林、荆棘、河川和大雨积成之暂时湖沼,使加迈成为易守难攻之战略要地和孟拱北面绝好的屏障。加迈又是孟拱河谷第二大镇,物资交流中心。其西北龙京为著名的宝石产地,战前有不少华侨商人前往采购。日军占领缅甸后,加迈不仅成为通往孟拱、密支那道路上日军重要据点,而且是日军第18师团军需物资供应站。日军利用库芒山中复杂的地形,构筑成许多坚固的防御阵地,大小不一,星罗棋布,形成网状阵地。驻印军要实现史迪威将军的计划,在雨季降临前打到铁道线上的孟拱以争取密支那战役的胜利,必须攻破离孟拱30多公里的加迈。加迈一破,孟拱则无险可守,驻印军便可直趋密支那。因而进入孟拱河谷,驻印军便开始了为时一月有余的加迈外围迁回战。

攻克英开堵和新编第38师迁回进击驻印军攻占拉班、沙杜渣等敌据点,进至孟拱河谷后,史迪威命令:驻印军迅速南下,沿河谷两侧而进。新编第22师南渡纳姆生河。4月3日,攻克柏拉河南岸之敌。4日,进至瓦康附近,分路包围,连日攻击,逐次推进。与此同时,新编第38师第113团由拉班乘胜南下追击,攻占巴杜阳,继续向南推进。当时,左侧的美军因孤军深入在英开塘遭受日军反击,被迫经大龙阳、蛮宾、瓦兰、奥溪、潘卡、山兴阳的路线往后撤退。担任掩护的第2营在潘卡地区被1个大队敌军包围。4月4日,被围部队和支队的无线电通讯也失去联络,情况不明。梅利尔急请新编第38师派驻美军的联络参谋 长李浴上校,乘坐小型联络飞机赶回师部,请求孙立人派兵援救。孙立人当即电令驻在大德卡道的第112团第1营星夜赴援,迅速解围。4月5日晚,、孙立人收到梅利尔的谢电:“贵部第11团第1营,经以强行军抵达此间,足见该营士气旺盛,精力超人,训练有素,敞部之能采取攻势,实贵团给予之充分合作有以致之。”①

4月5日,驻印军对孟拱河谷的进攻正式开始。新编第38师为左翼队,新编第22师为右翼队,继续沿南高江东西两岸南下追击。

新编第22师进抵瓦康附近后,4月6日,第64团由右侧辟路迁回,由瓦康之南,与敌反复冲杀数日。12日,新编第22师发动总攻,占领瓦康,向南追击。13日,日军退守瓦康南之河沟,至15日肃清瓦康之敌。17日经沙逊山前进,18日抵脑木河,19日进至瓦拉河。自瓦康出击沿公路正面之敌的主力部队,18日攻占瓦拉渣,19日追击至瓦拉河,20日,越瓦拉河而进,沿途冲杀追击,25日进抵潘玉河北岸,与日军展开激战。

新编第38师奉命后,以第112团在左,第114团居中,第113团为右,迁回往南进击。南高江东侧,是重重叠叠的库芒山。当地居民形容它是“无顶之山,永不能至”,其险峻由此可知。第112团的任务是开辟新路,爬过这“无顶之山”,绕路迁回攻击据险而守的日军侧背,“使敌不知战地,不知战期”,被迫离开阵地和我决战。4月11日起,第112团官兵攀缘绝壁,艰难前进。嗣后,梅利尔打电报给孙立人:“兹庆贺贵部第112团神异之推进,余确知该团所经过之地区,其地形之艰险,为地图上所表示不出者,悬崖绝壁,攀登困难,部对贵师行动之神速,深感钦佩,并庆幸能与贵师并肩合作”。由于山路险峻,无法通过,15日,第112团折回改道,20日进抵瓦兰西北荡板山,占领瓦兰西南3公里交通要口,与敌对峙。第112团以一部 攻占瓦兰北之奥溪、高利,又以一部攻占瓦兰西之芒平,继而占领附近敌据点,围困瓦兰,至25日完全占领瓦兰地区。在围攻瓦兰的同时,第112团之一部,由奥溪轻装南下,经过高山深涧,荆棘密林山地,经过6天艰苦行军,进出新尼山最南端一库隘口,通过孟拱河东岸拉高、拉斯、葫芦各要点,在加迈东南,以一部防守阵地,主力潜行渡河。当时,河水暴涨,水流湍急,河幅最窄处有200米,不能徒涉,又无渡河器材,幸而驻印军在印度受过渡河训练,全副武装游至彼岸。27日迅速进抵加迈南之西通,在加迈日军远处后方发起攻势。

4月16日,第114团之一营,由东丁克林之东侧前进,又一营向拉克老河之线前进。敌在拉克老河固守,连日激成,将敌全部肃清。20日进抵马诺卡道西北地区,与东侧队会合政克老缅。27日激战后占领。又攻入马诺卡道。28日,以一部进攻瓦拉。

由于地形影响及补给困难,驻印军2个师主力至4月下旬,才分别进抵英开塘北侧地区。(除新编第38师 第112团一部已迁回至加迈以南外)史迪威重新部署:以新编第38师第113团在美军支队一个营配合下向高利、马兰之线攻击,另以新编第38师第112团沿棠吉河谷向南攻击;新编第22师附坦克第1营主力沿中印公路及其西侧向英开塘攻击。

新编第22师奉命后,其部署如下:第65团(附第66团第3营)为正面攻击部队,沿公路攻击;第64团为右侧支队,由公 路右侧沿沙逊山之东麓,攻击日军之左侧翼;第66团(欠)由公路西侧迁回突击;独立坦克第1营沿公路跟进。4月27日各部抵清河。29日,坦克营一部协同步兵第65团攻击。坦克虽纵横突击,因无空中支援,为日军炮火所阻,相峙于英开塘以北(即潘玉河南)。第64团开路迁回,进至英开塘之西侧。5月1日,第65团在北,第66团在东北、第64团在西南对英开塘形成三面围攻之势。日军仍固守顽抗。于是史迪威决心使用陆空联合攻击。3日12时,新编第22师在美空军36架战斗机的配合下,对英开塘日军展开猛烈的攻势。独立坦克第1营出动57辆轻重型坦克,超越步兵,近追敌阵地。轻重炮兵随坦克前进,逐次延伸射程,以压制日军的战防炮及坦克肉搏队;步兵乃在坦克引导及炮兵掩护下,一举突入日军阵地,反复冲杀,将英开塘日军阵地全部摧毁。5月4日,攻占英开塘,日军第56联队残敌,遂沿公路退守马拉关。

攻占英开塘后,新编第22师以第64团沿公路攻击正面之敌,第66团攻击敌之左侧,第65团为防守预备队。此时,中国军队第50师已由云南空运至印度整训完毕,正向战区推进,担任后方防守,原留后方之零星部队,悉已归还建制。5月5日,第64团沿公路拽索南下,6日抵马拉关西约半公里处,15日绕出敌后,距公路约900米处,击破当面之敌。不久,日军从东南方向调来援兵,战斗异常激烈,敌仍据守原阵地。第66团5月5日沿沙逊山东麓开道迁回至马拉关东南约5公里处,又有敌坚固阵地,连日攻击,相峙至15日。据守马拉关日军,顽固异常。16日,第50师第149团增授进击,逐次进展,20日将敌包围,继续猛攻。

当新编第22师与日军第56联队主力相峙于马拉关地区之时,新编第38师第114团击溃山崎四郎大佐指挥的第55、56、114联队各一部,占领了克老缅,东拉瓦、拉吉、大龙阳这些重要据点,乘胜追扫大龙阳到蛮宾间的残敌,和第112团会合,把日军第55联队全部包围于大龙阳西北地区。右翼的第113团除以一部兵力从南高江东岸谷地和新编第22师保持联系,协力攻击前进以外,并以主力扫荡瓦拉、马兰、卡劳一线残敌。

奇袭西通 5月以后,缅北进入雨季,行动更感困难。但驻印军为迅速打通中印公路,乃以新编第22师主力沿公路向加迈挺进。第50师第149团到达战场后,配属于新22师。

5月21日,孙立人得到情报,判断当面敌军因伤亡重大,兵力已经全部用到第一线,加迈后方十分空虚。同时驻印军与美军辜队所组成的混合部队,正对密支那城郊攻击,南高江西岸的新编第22师和日军在马拉关一线苦战不下,而缅北雨季即将来临。孙立人当机立断,决定趁敌人增援部队还未到达孟拱河谷以前,尽快夺取加迈,南下孟拱,策应密支那方面作战,早日结束缅北战事。他在取得史迪威同意后,便亲率新编第38师主力迅速南下,决定以一部分兵力牵制日军,掩护主力从日军阵地间隙中锥形穿插,秘密迁回到加迈以南,偷渡南高江,切断日军后方交通线,然后向北和新编第22师夹攻加迈。新编第38师的作战计划,是以第112团为奇兵,采用果敢深远迁回战术,先切断加迈至孟拱的主要公路补给线,迫使新编第22师当面之敌迅速崩溃;以第114团为伏兵,由高山深谷中,伏道而出,袭击丹帮卡,直捣巴棱社,突刺敌阵心脏,截断被围困在库芒山中敌军之后路;以第113团为正兵,从正面及右侧扫荡当面之敌,三路并举,步步得法,迂回进击。当天命令就下到第112团,在没有炮兵和马匹的情况下,每人带上4天干粮和一个基数的弹药,翻山越岭,秘密开辟道路,必须在4昼夜之内,迂回到加迈以南,切断敌后公路,否则半路上无粮弹补给。

5月21日下午2时,陈鸣人率领第112团冒着大雨,不分昼夜,绕过瓦兰,偷渡棠吉河,横跨丹邦卡,到拉芒卡的敌后小路,利用各种地形和猿啼、兽曝、水流、雨响等各种声音掩护,偷越敌人重重封锁,有时竟从敌人阵地左右百米以外的地方走过,而始终未被日军觉察。26日上午11时,这支奇袭部队在限定的期限内到达加迈以南的南高江东岸,侦察渡河点及一切渡河准备,在2小时内全部完成。由于在雷多时新编第38师上至处长,下至伙侠,进行过泅渡的专门训练,在没有木筏、船只的情况下,顺利渡过南亭江。

从南高江上马路有一小路。队伍依靠当地居民带路,于5月27日摸上公路。敌人仍没发现。陈鸣人即命令过江两个营分南北夹击公路的敌据点。这段地区的日军系第12稻重兵联队全部,野战重炮第21大队第1中队和守护库房的监护兵两个中队,兵力约1500人左右,李克己营除沿公路北上外,还向山地日军营房仓库展开了一次干净利落的扫荡战。敌人由于地处后方,戒备疏忽,当时正在早餐,突遭袭击,疑为空降部队,一时各处空袭警报齐鸣,伤亡甚大,一日之内,计击毙日军约900余人,获15公分榴炮4门,步枪359枝,满载军品的大卡车45辆,小卡车2辆,晚车100辆,骡马320匹,炮弹库房10余处,汽车修理厂1所,及其他军用品甚多。这便是有名的西通截路之役。陈鸣人也因此得到“拦路虎”的绰号。日军纷纷向加迈、莫罕退却。27日,第112团从西通沿公路两侧展开攻势,占领日军孟拱河谷物资总屯积地大部,占领公路线长6公里,完全断绝了加迈日军补给,摧毁了敌后通讯、联络、运输和指挥机关。28日,又夺获粮弹仓库20多处,占领日军粮弹屯积中心。敌为夺回西通,急调新增援的第2师团第4联队全部,第53师团第128及151联队各一部,共约两个联队的兵力,配属重炮4门,野炮12门,连射炮16门,中型坦克5辆,向第112团南 北两端阵地猛烈反扑。第112团官兵顽强战斗。据记载,6月1日,日军以1个大队以上兵力,集中各种炮火,向周有良坚守的阵地猛冲达14次。周排的阵地被全部摧毁,官兵无一人后退,消灭敌人300余人,全排壮烈牺牲。第112团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困境中坚守阵地,直到6月16日。

攻克马拉关 马拉关是加迈的北部防线,也是由北到南通往加迈大道上的重要据点。退守马拉关的敌人是第18师团主力部队,包括第55、56联队残部,第12工兵联队,第21速射炮大队和军团配属的重炮大队。敌人在马拉关的防守十分坚固,不易突破。尽管新编第22师借助空军、坦克营、炮兵支授,发挥各兵种火力综合战斗的优势,可是,从5月初到5月25日,双方胶着达20余天。于是又开始执行迁回敌后的攻击计划。5月19日再次展开攻势,并向拉希胡家谷地派遣约两个营的基干兵力,经上述谷地迅速南下,5月27日到达齐西多,然后进入孟拱河谷。此外,新编第22师参谋长刘建章上校,亲自指挥两个团,以一团部队迁回占领马丁沙坎后,又从河谷右面的山地上,迂回到马拉关以南的索卡道附近,沿公路出击。对马拉关日军形成迂回包围之态势,迫使日军退向加迈。至30日下午1时终于攻克马拉关,对加迈之敌构成严重威胁。与此同时,新编第22师一部还包围南亚色村附近日军。6月初,开始对加迈发动正面进攻。

奇袭支遵 在第112团奇袭西通时,雨季已经开始。部队整天在雨中活动,增添了行军的困难。5月29日起,奉命侧击加迈的113团由西瓦拉向南连续攻占青道康、纳昌康等处据点。6月8日,开始攻击支遵。支遵是南高江东岸一个重镇,和加迈只是一水之隔。如日军死守支遵,驻印军便无法采取捷径从加迈对岸攻进加迈。防守支遵的日军是第55联队第1大队和第114联队第1大队各一部,还配属1个工兵中队,兵力计600余人。连日大雨把支遵附近变为一片泽地。南高江的幅宽加到300余米以上。第113团官兵在积水过腹的泥泽地里和敌人反复搏斗。9日上午,在优势炮火的协助下,冲进敌阵,占领支遵和通向加迈的渡口。然而在对岸日军强烈炮火封锁下,强渡如此幅宽、急流的大江,是极端冒险的。虽然第113团急电请求指挥部派飞机送渡河工具,但一连3天没有消息。大家心急如焚。赵狄团长遂下令让各部队就地征集材料,编制木排、竹筏,并利用平时所受的渡河技术训练,就各人随身装备,做成各种漂浮器,把迫击炮、机关枪架在行军锅里,从上游选好了渡河点,利用水流的速度,向对岸强游过去。连续强渡了3次都因江流太急或敌人炮火猛烈没能成功。16日早晨,飞机终于送来了橡皮艇。9点正,在山炮、追击炮、轻重机枪掩护下,9点30分,渡河部队终于到达对岸,很快占领了加迈东南侧高地。加迈市区敌军向西南方向溃败。

在第113团奇袭支遵的同时,第114团即以锥形战法,从大班、青道康之间的空隙,不分昼夜,潜行突进。6月1日,第114团突然在瓦鹿山出现,出敌不意,一举攻占了拉芒卡道。然后席卷东西瓦拉,斩断潜伏在库芒山中日军归路。一路势如破竹,连克丹邦卡、大利、马塘、登浦阳等许多据点。15日,又击破第53师团第128联队第1大队的阵地,占领巴梭社。巴棱社在孟拱、密支那公路交叉口上,距离孟拱城6公里。地势很高,可以南制孟拱;西北和在西通的第112团相呼应,东断密支那到孟拱的公路和铁路交通,使敌无法增援密支那,减少正在攻击密支那的中美军队侧背的威胁。此时,加迈已处于驻印军的重重包围之中,整个缅北战局,驻印军已掌握决定性的有利的军事态势。

四、克加迈占孟拱

奇袭孟拱 孟拱城位于南高江与孟拱河、南因河汇合处。与加迈同属密支那府。城区位于南高江之南。水陆交通十分便利。缅甸铁路经过此地,横跨南高江,东去密支那,

西南经卡萨可达仰光。水路沿南高江可北上加迈,东流入伊洛瓦底江直达八莫。与加迈间还有良好的公路贯通,是缅北交通枢纽,战略要地,与加迈、密支那成三足鼎立。孟拱成为策应加迈、密支那战局的中枢,更有南高江、莫河两道水系为屏障,是兵家必争之地。

驻印军总指挥为策应中美突击队对密支那的进攻,决心不待攻克加迈,即以新编第38师(第112团)协同英印军第36师1个旅,奇袭孟拱之日军。于6月11日下达作战命令,其要旨如下:

1.着新编第38师(欠第112团)由西北方面向孟拱攻击,并占领之,与正在东南方进攻孟拱之英印军会合。

2.着英印军第36师,以其第77旅由东南方攻击孟拱并占领之,与我新编第38师会合。

防守孟拱之日军,已证实者有第55联队第1大队,第59联队、第114联队之一部,第4联队之第3大队,第53师团第128联队第2、3、7三个中队及第151联队第1大队,第146联队之一部。从伴获敌件中证实第128联队原定6月4日往密支那增援,因孟拱局势严重,改绕道增援孟拱。

新编第38师奉命后,即以第114团为先头部队,沿公路东侧之孟拱山秘密急进,克服地形困难,冒雨前进,并沿途击破日军警戒部队,于6月17日晨进抵孟拱东北侧康提及其以南地区。当李鸿正打算用全力向南压迫,渡江进攻孟拱时,忽奉分兵援救英军的命令。原来两天前英军在孟拱城东南包围攻击,伤亡惨重,形势异常危急。18日,特派参谋达奇少校前往新编第38师讨求救援,坦率说明他们现有官兵不到500人,战斗力十分薄弱,如在24小时内不能得救,便只有向东南山地撤退。孙立人当即命令第114团由巴校社向东南地区秘密开路前进,迅速强渡南高江,援救英军。并以主力南下占领孟拱城外围重要据点,切断铁路和公路的补给线,然后再围攻孟拱。

第114团接到命令,全团立即轻装出发,连夜冒险渡过南高江。连日大雨,泥烂路滑,官兵满身都是泥浆。第114团以一部兵力支援英军,接替英军防务,掩护其安全后撤。主力在20日早展,按命令沿孟拱东侧山地南下攻击。经过两昼夜激战,占领孟拱外围的建支,汤包、来庄、来鲁等重要敌据点。当时加迈至孟拱的公路还未打通,日军万万没有料到第114团会如此神速地在孟拱城的侧背突然出现。敌人惊恐万分,只知道往城里攒,正好给驻印军以聚歼之机会。

攻克加迈 自从第112团占领西通,切断公路,占领加迈区日军粮弹仓库以后,在加迈及其以北地区日军、均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从马拉关到加迈一线30多公里的敌阵,完全动摇。

此时,驻印军两翼推进,已占领加迈外围据点,形成包围钳制之势。新编第22师在围困马拉高之敌的同时,派遣第65、第66、第194各团之一部,沿沙逊山经绝壁深润迁回冒雨而进。6月1日抵加迈西北之南亚色西侧,及索卡道之南,切断加迈的交通线。6日对南亚色、索卡道之敌实行包围。由马拉高正面进攻的新编第22师主力,6月1日分路前进,3日攻占马丁沙坎,5日继续向前挺进。7日以一部至拉其卡道以北山谷,遭遇强敌,激战歼灭之。主力抵索卡道之东,与迁回部队合力攻击。9日,占领索卡道,然后分路攻占附近据点,威逼加迈。当时,左翼队新 编第38师第113团已迂回进抵孟拱河东岸之支遵,与加迈隔河对峙。将战线收缩到持久战最后的后退线加迈时,第18师团战斗力已消耗殆尽。加之,驻印军在西通之攻势完全断绝了加迈日军的粮弹补充。日军仅靠挖野菜、吃芭蕉根活命。战场上的死尸大多骨瘦如柴,有的敌尸的口中还咬着树根。在孟拱河谷西南部的一个死谷里竞发现有武装齐全的敌军2000人左右集体饿死的惨景。

当索卡道日军全部覆灭之际,田中新一还在加迈后山上新式设备的防空洞里欣赏名歌妓川岛芳子婉转的歌声。得到索卡道战报,他急急忙忙一手提起装满机要文件的公文包,一手牵住川岛芳子,仓皇出逃。眼见第18师团命脉即将溃灭,日军司令官本多遂改变决心,命第53师团前进方向返转,急速营救第18师团。

10日,驻印军右翼自公路北面与东南,左翼军自公路南与东北,发动对加迈之攻势。逐步进展,迄15日,进抵加迈西、北、南三面,逐步缩小对加迈的包围圈。16日午前,在支遵的第113团渡河成功,进占加迈之东。各部发动总攻,加迈敌阵整个崩溃。下午1时驻印军占领加迈。残敌纷纷向南逃窜。

廖耀湘在呈请迅以补充并加强缅北国军兵力利雨季后作战电中披露:加迈一役,驻印军“俘获大炮40门(内150重炮12门,野炮6门,山炮2门,新式47战防炮7门,37平射炮7门,70榴弹炮2门,中追击炮4门),高射机枪1挺,载重汽车167辆,田中新一以下乘车12辆,轻重步枪掷弹筒1600余支,仓库30余所,生俘敌原藤大尉以下70余名。查日敌溃散惨状,有甚于两年前国军野人山之转进。…”自4月初至6月中旬,新编第38师的战绩是:攻占敌大小据点200余处,战斗300余次,毙敌数千人。驻印军新编第1军自1943年初作战起至1944年6月15日止,官兵伤亡统计如下:

伤官 兵 阵亡官 兵 失踪 待补

N22D 91 3,402 43 1,282 79 3,774

N30D 3 1,040 3,835

N38D 83 2,071 33 978 33 2,223

总计 177 6,513 76 2,260 122 8,822

占孟拱攻克加迈后,左翼军新编第38师从山路急进,增援已至孟拱附近的第114团。右翼军新编第22师则扫荡加迈至孟拱之敌,打通公路,南下进击。孟拱之战中,新编第38师3个团的任务在纵的方面,有明显的划分。第114团负责攻占孟拱,第112团负责打通加迈孟拱间的公路,第113团负责打通孟拱、密支那间的铁路线,并与密支那驻印军取得联络。在横的方面,3个团的连环作用是:第114团居中策应,其它两团协同作战。

如前所述,当驻印军合力攻打加迈之际,第114团奉命迁回前进,占领孟拱外围,切断孟拱对外交通。日军惊恐万状,疑是天兵降落。6月20日日军步炮联队约1000人,由孟拱前往密支那增援,走到南堤,获知驻印军已渡过南高江,直逼孟拱,乃返回向第114团发动攻击,企图使第114团腹背受敌,以挽救孟拱危局。但此刻孟拱外围亚马楼、巴楼社已由第113团接防。日军在孟拱河北发动扫荡战,行至威尼车站,受到驻印军一排兵力阻击,阵势大乱,击毙日军135人。第53炮兵联队长高见量太郎在此丧生。残敌向孟拱之北威尼河逃窜,被第113团之一连堵击。遗尸275具,生俘14名,敌伤亡惨重。激战至22日上午9时,沙貌方面曾到达日军增授部队600人,亦为第113团所击退。22日,驻印军攻占建支,23日攻占孟拱外围重要据点汤包、来生、雷鲁等地,将孟拱公路及铁路切断,对孟拱完成三面包围之势。

日军在孟拱的环城防御,十分周密,除坚固的工事外,还有重重叠叠的铁丝网。23日,驻印军以各种不同口径的火炮、猛然向孟拱发动总攻。激战数时,突破铁丝网,相继攻入市区,发生巷战,逐步推进。24日黄昏,已攻占城区的一半及整个火车站。当夜,日军组织猛烈反扑,双方再次激战,至25日,日军伤亡过半。敌人纷纷泅水溃逃,被伏袭部队歼灭。下午5时,驻印军攻占孟拱城。

日第18师团受到来自北面的驻印军和南面的伦泰恩兵团夹击,完全被围困在加迈、孟拱一线。第33军司令官本多政材意识到战局已无法挽回,遂于6月22日,命令第18师团突围,向孟拱南方撤退,并命令第53师团收容第18师团。日军虽接到撤退命令,但因参谋长大越强烈主张死守加迈、孟拱一线,未能撤退。后来再次接到撤退命令,才于7月2日开始撤退。勉强保持孟拱地区的冈田联队,直到第18师团撤退完毕,才根据师团命令于7月5日撤离该地,退到沙漠地区。冈田大队死伤惨重,前进到东邦卡附近的第1大队约450人中,损失近400人,几乎全军覆没;在孟拱附近的联队主力约1400人中,损失约500人。

打通孟拱—密支那铁路线 第114团 攻下孟拱后,第113团即从巴楼社向东南疾进,其攻占加迈的第3营,将加迈防务交与新编第22师,归还建制。第112团开至孟拱,接替该地区防务。7月8日,第114团沿铁路南下,沿途肃清残敌,进展13公里,并攻占两侧山头据点,至11日完成孟拱南防阵地之部署。

6月21日,自孟拱溃败之残敌300余名,退据孟密铁路线上重要据点南堤附近,凭河固守。27日,第113团第2营担任了攻击任务,用猛烈的炮火,摧毁敌人工事,然后肉搏冲杀,突破敌阵。28日上午10时占领南堤。此役截获火车车厢300余节。7月11日傍晚到达密支那,与围攻密支那的第30师会合。孟拱至密支那铁路间约25公里地区,不再有敌人踪迹。

在第113团打通孟密铁路战斗的同时,第112团担任打通加孟公路的任务。7月1日,第50师的第149团到达西通附近,接替第112团公路占领区的防务。第112团撤到南高江的东岸,向孟拱附近集结。当时正值大雨季节,孟拱城内的建筑物完全飘浮在水上,柏油马路上竞可以行船。城外地区一片汪洋,可行之路,泥及腰深。第112团有几位士兵,偶一失足,便活活陷死在泥潭里。从7月7日起,第112团和第149团从加迈公路南北两端发动猛烈的夹击攻势,至10日夜,在距孟拱10公里处会师,打通了孟加公路。孙立人在报告攻克孟拱后战况进展电中写道:“职师於已有攻克孟拱后,冒大雨之汜滥,……仍沿加迈、孟拱公路,由南向北及由北向南分途夹击据守之敌,并将Seton以南、孟拱以西公路地区之敌,包围于那汗·曼泥特内聚歼,……沿长皮茂里之加迈公路推进,是役计毙敌450名,并俘敌兵4名,获汽车20余辆,七五山炮2门,重迫炮3门,高射机枪2挺,轻重机枪6挺,步枪72支及弹药极多。后即沿孟拱、密支那铁路向南地进袭,激战两昼夜,于6月俭日将南地完全攻克,毙敌95名,夺获轻重机枪各5挺,步枪54支,车厢25辆,弹药甚多。我乘胜派队沿铁路搜索敌迹,敌经望风坡分向伊洛瓦底江左岸溃窜,终于午真16时,将孟拱至密支那间的铁路线打通,与我第30师在密支那会合。孟密铁路长50余里,为缅北铁路之最终段,我占卡盟(即加迈),孟拱、密支那公路线后,中印公路之缅北段已完全通行。”

加迈、孟拱、密支那间公路、铁路的畅通无阻,使整个缅北战局为之一新。史迪威和英印军第3师师长蓝教分别拍来了贺电,祝贺这一胜利。

孟拱河谷战役自1944年4月发起至7月止,一共经历了3个月时间。攻克英开塘、西通、马面高、支遵等敌据点数十个;攻占加迈、孟拱两大城镇;打通加迈、孟拱、密支那公路铁路线。共计击毙日军第128联队队长钉本昌利大佐以下官兵约6800余人;俘原藤大佐以下官兵约180人,缴获火炮77门,步机枪约2600支(挺),载重汽车约160辆,及弹药等军品无数。

被俘日军

在胡康河谷至孟拱河谷之间,中美工兵部队主要进行改善与维修雷多——新平洋公路工作。刚修筑的雷新路地势低洼,路面狭窄。为保证雨季交通畅通,用了二三个月时间加宽路面,铺设碎石。孟拱河谷战役发起后,筑路工兵部队又紧随新编第22师,新编第38师修路前进。筑路部队又测定了新平洋至丁高沙坎的公路线,越经大龙河、大奈河和茂林河等处,于1944年5月完成路基,7月份正式通车。

嗣后,公路南下延伸到瓦拉渣,一批批军用物资通过该线运至前沿阵地,保证了孟拱河战役的需要。攻克加迈、孟拱之后,中印公路从瓦拉渣经加迈至孟拱一段,因旧路地势低洼,无法修缮,于是从瓦拉渣起,另选新线修筑至密支那。此时,中国驻印军已发起缅北反攻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斗——密支那战役。

资料来源:

《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纪实-1941-1945》

2024-05-06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