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耗超过预期,真实数据曝光让你了解情况!,

通信运营商行业研究报告

(报告出品方/作者:山西证券,高宇洋)

1. 基础稳定,传统业务稳定向好

1.1 三大运营商整体收入稳定,数字化转型已见成效

三大运营商整体经营情况良好,营收及利润稳定增长。中国移动 2023H1 实现营收5,307 亿元,同比+6.8%;归母净利润 762 亿元,同比+8.4%。2022 年实现营收 9373 亿元,同比+10.5%,4 年CAGR达6.2%;实现归母净利润 1255 亿元,同比+8.2% ,4 年 CAGR 达 1.8% 。中国电信 2023H1 实现营收2,587 亿元,同比+7.7%;实现归母净利润 202 亿元,同比+10.2%。2022 年实现营收 4750 亿元,同比+9.4%,4 年CAGR达6.1%;实现归母净利润 276 亿元,同比+6.3,4 年 CAGR 达 7.8%。中国联通 2023H1 实现营收1,918 亿元,同比+8.8%;实现归母净利润 54.4 亿元,同比+13.7%。2023Q1 实现营收 972 亿元,同比+9.2%;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11.6%。2022 年实现营收 3549 亿元,同比+8.3%,4 年 CAGR 达 5.1%;实现归母净利润73亿元,同比+15.8% ,4 年 CAGR 达 15.6%。

基础业务稳固发展的同时,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运营商业务的重要增长点。从业务结构角度看,2022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数字化转型收入分别为 1825、1178、705 亿元,同比分别+30.3%、19%、28.6%,占主营业务比重分别为 25.6%、27.1%、22.1%。移动及固网基础业务稳定增长,数字化转型收入占比快速提升。


1.2 移动业务:普惠降费阶段结束,基本面有所改善

自 2015 年开始,“提速降费”成为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发展的主要目标。2015 年实现“流量不清零”,2016年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2018 年取消手机流量国内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至少降低30%,2019 年实行“携号转网”,2020 年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 15%,2021 年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

“提速降费”政策成效显著,平均通信资费水平显著下降,户均互联网接入流量持续提高。2018年至2022 前三季度,我国移动数据流量平均资费降从 8.5 元/GB 降至 2.61 元/GB,降幅达69%;移动通信用户每月每户平均支出持续下降至 40.3 元。随着流量资费下降,我国移动互联网流量使用量有所提高,2022Q1-Q3已达 15G/户/月,相较于 2018 年的 4.4G/户/月提升 240.9%。 当前阶段,我国移动通信业务的“提速降费”任务基本完成。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6 年来首次未提及“提速降费”。

提速降费带动移动业务用户数稳定增长。截至 2022 年,中国移动移动业务客户数达9.75 亿户(3年CAGR 为 0.62%),全年净增 1812 万户;5G 套餐用户为 6.14 亿户(3 年 CAGR 达489%),全年净增2.3亿户。中国电信移动业务客户数达 3.91 亿户(3 年 CAGR 为 5.1%),其中 5G 套餐用户达2.68 亿户(3年CAGR达 276%),全年净增 8016 万户。中国联通移动业务客户数达 3.23 亿户(3 年CAGR 为0.5%),其中5G套餐用户达 2.13 亿户(2 年 CAGR 达 73%),全年净增 5780 万户。

资费降低推动移动上网 DOU 持续提升,5G 渗透率仍有发展空间。2022 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手机上网 DOU 分别为 14.1、13.4、13.7GB;三大运营商 5G 用户渗透率为60-70%,相较于我国4G时期 80%左右的峰值渗透率仍存在上升空间。

三大运营商移动业务用户数增长以及 ARPU 提升,带动移动业务收入企稳回升,具体来看:中国移动:2023H1 移动业务收入 3056 亿元,同比+1.8%,移动业务 ARPU 为52.4 元,同比提升0.1元。2022 全年,公司移动业务收入 5690 亿元,同比+2.5%;移动业务 ARPU 为49 元,同比增长0.4%,移动业务收入及移动业务 ARPU 均自 2020 年开始稳定回升。


中国电信:2023H1 移动通信服务收入达 1016 亿元,同比+2.7%,移动用户ARPU达46.2 元,同比增长 0.4%。2022 全年,公司电信移动服务收入 2069 亿元,同比+6.0%;移动用户ARPU为45.2 元,同比增长 0.4%,移动业务收入及移动业务 ARPU 自 2020 年开始稳定回升。

中国联通:2023H1 移动 ARPU 提升至 44.8 元,同比+0.4 元。2022 全年,公司移动服务收入1715亿元,同比+2.7%;移动出账用户 ARPU 为 44.3 元,同比+0.9%,移动业务收入及移动业务ARPU自2019年开始稳定回升。

1.3 固网业务:用户数量持续提升,智家服务提供收入新增量

国内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稳定增长,光纤建设持续加速,千兆网络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根据工信部数据,2018-2022 年,我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从 4.07 亿户提升至5.9 亿户,4 年CAGR达9.73%。2021 年以来,我国千兆宽带网络建设加速,2018-2022 年,我国千兆宽带用户数净增9170万户,千兆渗透率从 2018 年几乎为 0 提升至 2022 年的 15.6%,但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0 年韩国、新加坡千兆家庭覆盖已分别达到 93%和 95%;德国千兆战略计划2025 年全面具备千兆接入能力,我国千兆网络发展仍有进步空间。

宽带用户数基数不断增大,稳固运营商固网业务基本盘。2022 年,中国移动固网宽带接入用户达2.72亿户(3 年 CAGR 达 13.3%),全年净增 3206 万户;中国电信固网宽带用户达 1.81 亿户(3 年CAGR达5.7%),全年净增 1119 万户;中国联通固网宽带接入用户达 1.04 亿户(3 年 CAGR 达7.5%),全年净增858万户。

智慧家庭增值服务推广已见成效,家庭客户价值良好增长。2022 年,中国移动智慧家庭收入(包括魔百和、智能组网、家庭安防、智能遥控器等业务)297 亿元,占有线宽带业务比重达28.3%,3 年提升13.2pp;移动高清收入达 252 亿元(同比+33.6%),客户达 1.93 亿户(同比+2511 万户)。中国电信智慧家庭收入(包括天翼高清和全屋 WiFi、家庭云、天翼看家等智家应用及服务)168 亿元,占固网及智慧家庭收入比重达14.2%,3 年提升 6.6pp;千兆宽带渗透率达到 16.8%,全屋 WiFi、天翼看家用户分别增长45.8%、52.7%。中国联通积极构建“联通智家”产品体系,融合渗透率达到 75%,融合 ARPU 首破百元。2023H1,三大运营商智家业务仍保持快速发展,中国移动智家收入 173 亿元,同比+21.4%;中国电信智家收入93亿元,同比+15.7%。

多方因素拉动运营商宽带业务综合 ARPU 提升。2022 年,中国移动宽带综合ARPU达42.1 元,3年增长 19.3%;中国电信宽带综合 ARPU 达 46.3 元,3 年增长 8.7%。2023H1,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宽带综合ARPU 继续增长,分别达 48.2、43.3 元,同比分别+0.7%、+2.1%。

2. 数据要素入表政策落地,有望打开数据交易新空间

2.1 多重政策因素推动数据入表节奏

2023 年 8 月 21 日,《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发布,奠定数据交易市场基础。2022年12月 1 日,财政部起草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历经8 个月后,财政部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该征求意见稿转为正式稿,自 2024 年1 月1 日起施行。会计处理方面,《暂行规定》规范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的会计处理,明确了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根据数据资源的持有目的、形成方式、业务模式,以及与数据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等,对数据资源相关交易和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科目方面,《暂行规定》提出存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项目下均增设“其中:数据资源”项目,反应数据资源的账面价值或者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金额;且数据资源包括外购、自行开发、其他方式取得三类;对于无形资产,报告期需对账面原值、累计摊销、减值准备、账面价值等拆分披露;对于存货,报告期需对账面原值、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等拆分披露。 数据资产入表意味着数据资源从自然资源变为了经济资产,有望正确反映出以数据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相关公司的投入和产出,数据将可能成为相关公司收入的重要支撑。

数据要素交易基本原则和规范不断完善。自 2022 年 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印发后,各省市数据要素相关政策密集发布。基于国家促进数据高效流通、实现数据要素价值的主要战略,我国各个省份积极建立数据要素相关政策,其中,北京市计划到2030年,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 2000 亿元;上海市计划到 2025 年,数据产业规模达 500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贵州省计划到 2025 年底,数据流通年交易额突破 100 亿元;河南省计划 2023 年数据交易规模突破2亿元,上架数据产品和服务不低于 1000 个。

数据产业蓝海市场打开,2025 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有望达 2000 亿元。全国企业数据要素支出规模方面:根据国家发改委测算,全国企业数据要素支出规模约 3.3 万亿元。如果考虑数据资产评估、质押、融资等衍生市场,整体规模可能超过 30 万亿元。数据要素市场方面:根据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2021 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 815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有望接近 2000 亿元,“十四五”期间市场规模CAGR 将超 25%。数据要素流通市场方面: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预估,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不断深入,“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据要素流通市场规模将达到 5000 亿至10000 亿。


数据管理机构成立,为数字中国的建立以及数据要素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2023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国家数据局,前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于7 月出任其首任局长。国家数据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主要职责是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根据国家行政学院观点,国家数据局的组建,标志着中央层面数据管理机构正式设立,有望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推进以及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建设提供有效的职能支撑,为“数字中国”建设作出体制机制准备。

2.2 大数据业务发展良好,有望受益于数据要素政策落地

数据要素入表有望为三大运营商报表表现带来明显改善。随着数据入表政策完善,数据相关投入及产出或将计入资产,有望准确计量企业相关业务价值,包括增厚公司资产,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率;减少前期投入对当期利润的影响,提高利润率水平。 中国移动:公司持续挖掘大数据要素价值,推进大数据应用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领域、全环节、全过程。公司积极构建以数联网为核心的下一代数据要素流通基础设施,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数据、算力等优势,畅通数据要素大循环。2023H1,公司主导发布业界湖仓一体技术规范,明确关键技术要素,大数据收入达 25.6 亿元,同比+56.6%,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中国电信:网络安全、大数据、AI、数字化平台等业务已经逐渐成为产业数字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公司积极布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持续利用大量数据资源,建设分布式大数据湖,发展云边协同的大数据存算模式,并大力引进云计算、AI、大数据等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2022 年,公司实现大数据和AI 中心的公司化运作,数字化平台及大数据业务收入达 236 亿元,同比+5.5%。

中国联通:公司战略规划体系聚焦“大联接、大计算、大数据、大应用、大安全”五大主责主业,其中,大数据领域依托数据资源集中优势、数据治理和数据安全领先能力,打造“‘联通数据’第一服务”。公司基于 400PB 超大规模数据处理和超万亿级数据实时处理能力,推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深耕数字政务、数字金融、智慧文旅、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数字政务“联通服务”品牌。2023H1,公司大数据业务实现收入 29 亿元,同比+54%,行业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超过 50%。

3. 打造数字化转型新领域

3.1 数字经济奠定行业发展主基调

数字经济建设提上日程,各政府部门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出,到2025 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10%;《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确定工作安排,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根据《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数字经济市场规模高增,10 年 CAGR 有望超 7%。2022 年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提升至50.2万亿元,同比+10.3%;2012-2022 年,数字经济占 GDP 的比重由 20.9%提升到 41.5%。根据中国信通院预测,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 60 万亿元,到 2032 年将超过 100 万亿元,10 年 CAGR 达7.13%。若以2022年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 82%左右计算,2025 年产业数字市场规模将达 49 万亿元。


3.2 网络安全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

随着我国数字化水平提升,网络安全愈发重要,数字政府建设导致社会对网络安全的需求与日俱增。随着我国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等技术不断融合发展,使传统 IT 架构发生了显著改变,加大了数据泄露、网络诈骗、勒索病毒、安全漏洞等网络安全风险,网络安全工作面临新的风险挑战。

政企上云最大的诉求就是数据和系统安全,“国家云”重要性凸显。政企云服务需要构建云网一体、分层的安全保障体系,保证系统的可靠和安全,保障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的根本和基石。2022 年7 月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提出“国资云”概念;同月,由中国电信联合多家中央企业战略投资者打造的中国首个“国资监管云服务”正式上线。

3.3 运营商聚焦数字化战略,推进云网融合发展

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三大运营商积极布局数字化转型业务,紧跟国家发展战略。信息时代下,信息能量融合创新、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和社会运行体系融合创新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中国移动将公司定位为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积极培育信息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数字化转型业务包括:个人市场新业务(移动云盘等)收入,家庭市场智慧家庭增值业务收入,政企市场行业云收入、IDC 收入、ICT 收入、物联网收入、专线收入,以及新兴市场收入(不含国际基础业务收入)。

2022 年,中国移动数字化转型收入达 2076 亿元,同比+30.3%,2 年 CAGR 达28.3%;以25.6%的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贡献 79.5%的收入增量。2023H1,数字化转型收入 1326 亿元,同比+19.6%,以29.3%的收入占比贡献 84.1%的收入增量。


中国电信聚焦数字化新增长点,持续提升云网融合能力。产业数字化业务包括:行业云(移动和固网行业云)、物联网(物联网相关的移动流量、短信、增值、应用及固网项目等)、数字化平台及大数据(数字化平台、呼叫中心外包、云网托管、大数据和 AI、平台应用等业务)、组网专线(传输专线、以太专线、IP 虚拟专网等)。

2022 年,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收入达 1178 亿元,同比+19%,3 年 CAGR 达15.5%;以27%的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贡献 59%的收入增量。2023H1,产业数字化收入 688 亿元,同比+16.7%;占服务收入比重达29.2%(+2.6pp);根据中国电信目标,2025 年产业数字化收入占服务收入比重将达到35%。

中国联通坚定践行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战略部署,向数字科技领军企业升级。产业互联网业务包括: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IDC 业务、IT 服务。

2022 年,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收入达 705 亿元,同比+29%,4 年 CAGR 达32.3%;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 22%(3 年增长约 10pp),贡献 68%的收入增量。2023H1,公司产业互联网收入430 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首次超 25%,贡献 61%的收入增量。

3.4 云业务保持高增,市场份额迎来提升

3.4.1 云计算国家队守护“云上中国”

针对政企客户,运营商打造“移动和盾”、“电信云堤”、“联通云盾”等云安全产品,为客户提供基础设施防护、集中管理分析、全局态势感知等安全保障,推动算网安全从“单点可控”迈向“全程可信”。

运营商在抗 D 领域具备多重优势。相较于其他安全产品,运营商可利用其骨干网络,可实现高带宽、低延迟处理,实现全网全局视角的攻击监测、预警、溯源,在更靠近攻击源头的网络顶层进行流量处置,且不消耗企业网络带宽。 中国移动和盾:采用成熟的监测能力、流量调度机制和应对方案,通过智能化手段打造运营商级全网抗 D 能力,主要功能包括;流量监测、攻击防护、分析溯源。 中国电信云堤:基于带宽资源和骨干网灵活的流量调度能力,采用分布式部署、上游流量监控、BGP牵引、近源清洗等运营商特有技术,对 DDoS 攻击精准识别、全面防护。2022 年安全能力池覆盖超过150个城市,服务超 8500 家政企客户。 中国联通云盾:基于运营商骨干网络对进入客户网络的互联网流量持续监控,实时发现DDOS攻击,对攻击流量进行流量清洗或封堵。2022 年服务客户超 3800 家,“大安全”业务收入增幅达380%。

运营商的云服务在我国主要云服务厂商中安全可靠,业内认可度较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下属的云计算服务和软件的评估品牌可信云是我国唯一针对云服务可信性的权威认证体系。主要云厂商中,仅有中国移动通过可信云全部 14 项云服务评估,位列第 1;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通过评估的云服务数量分别为12、11 项,位列第 2、5 位。

3.4.2 运营商云业务加速布局

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应用,带动算力基础设施、体系架构、应用服务不断演进升级,具体来看: 移动云建设不断加速。2022 年,移动云 “4(热点区域中心) +N(中心节点)+31(省级节点) +X(边缘节点) ”移动云资源布局持续优化,中心节点达到 21 个;累计投产云服务器超71 万台;对外可用IDC机架达 46.7 万架,净增 6 万架。2023H1 公司继续加强算网基础,对外可用 IDC 机架数达47.8 万架,净增1.1万架;累计投产算力服务器超 80.4 万台,净增 9.1 万台;算力规模达到 9.4 EFLOPS,提升1.4 EFLOPS;自主研发算网大脑、算力并网平台,算网大脑首批通过信通院算网大脑算网自智能力认证,落地多个算力并网项目,纳管 10 余家厂商算力。

移动云迈入第一阵营,连续两年营收同比增速超 100%。2023H1,移动云收入达到人民币422亿元,同比+80.5%,其中,IaaS 收入份额排名 top3,自有 I+P 收入增速超 100%;2022 年云业务收入503亿元,同比+108%,其中,公有云市场份额居市场第 6 位(较 2019 年上升 16 位),I+P 收入同比+122%,市场份额同比+2.4pp,增幅居行业第一。 移动云收入包括行业云收入(对应政企客户)以及个人、家庭等云收入,行业云占移动云收入比重稳定,维持在 80%左右。2023H1,To B 端行业云收入 366 亿元,同比+94%,占云业务收入比重87%;ToC&H端移动云盘月活用户达 1.76 亿户,同比+0.36 亿户。2022 年,to B 端行业云收入412 亿元,同比+114%,占云业务收入比重 82%;to C&H 端移动云盘收入 55 亿元,同比+60%,月活跃客户达1.66 亿户,覆盖情况位居行业第二。 政企市场发展迅速,客户数、收入均保持高增。2023H1,中国移动政企市场收入达1044 亿元,同比+14.6%。2022 年,中国移动政务云平台已覆盖 17 省级、150+地市级、签约 2,080+项目,政企市场收入1682亿元,同比+22.6%,政企客户 2320 万家,同比+23.2%。


天翼云发展势头良好,算力布局持续优化。2022 年,天翼云 4.0 算力分发网络平台“息壤”入选央企十大超级工程,继续优化“2(内蒙、贵州 2 个超大型数据中心)+4(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陕川渝4个重点区域的数据中心)+31(省级数据中心)+X(边缘数据中心)+O(海外数据中心)”算力布局,“一城一池”覆盖超过 240 个城市,边缘算力节点超过 800 个,算力总规模达 3.8 EFLOPS。2023H1,公司通用算力新增 0.6EFLOPS,总规模达 3.7EFLOPS,增幅 19%;在内蒙古、贵州、宁夏等地建设公共智算中心,智能算力新增 1.8EFLOPS,合计 4.7EFLOPS,增幅达 62%。

天翼云收入包括行业云、家庭云及与云直接相关的接入等业务,连续两年营收实现翻倍,保持政务公有云市场行业龙头。行业云结构占比稳定,2019-2021 年,行业云占天翼云比重维持在80%左右。2022年,天翼云业务收入达 579 亿元,同比+108%,天翼云进入 4.0 全面商用阶段,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云和国内最大的混合云,进入中国公有云 IaaS 及公有云 IaaS+PaaS 市场三强,政务公有云基础设施、专属托管云服务、医疗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份额第一。2023H1,天翼云业务收入达 459 亿元,同比+63.4%;政务客户收入达 127.6 亿元,占收比 27.8%。根据中国电信目标,2023 年中国电信云业务收入有望突破千亿元。

联通云持续升级,算力网络不断下沉。2022 年,联通云升级至 7.0 版本,计算、存储、网络核心性能指标增强,“云原生+虚拟化”双引擎基座规模商用,自研操作系统 CUlinux 及自研数据库成功上线。深化“5(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和鲁豫陕枢纽节点)+4(蒙贵甘宁国家“西算”枢纽节点)+31(省级核心数据中心)+X(地市级城域及边缘数据中心)”云资源布局,基于省级节点继续下沉,170个城市实现“一市一池”算力布局,MEC 节点超 400 个,IDC 机架规模达 36.3 万架,千架数据中心覆盖23个省。2023H1,在网络布局方面,公司 5G 中频基站超 115 万站,实现全国 335 个本地政企精品网全覆盖;算力精品网方面,联通云池覆盖城市达 202 个(+32 个),IDC 机架数达 38 万架(+1.7 万架),骨干网平均时延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联通云收入包括融合创新解决方案产生的云资源、云平台、云服务、云集成、云互联、云安全等收入,整体营收规模较小,但增速领先于天翼云和移动云。2021 年和 2022 年,联通云分别实现收入163、361亿元,同比分别+329%、121%,同比增速位居三大运营商首位。2022 年,联通云自主可控云全栈产品实现100%自研,适配 90%以上国产化主流软硬件产品;全国政务云平台综合评分位列榜首,云原生容器平台获得运营商唯一金融场景卓越级认证,落地省级政务云十余个,医院上云两百余家。2023H1,联通云池已成功覆盖 200 多个城市,收入达 255 亿元,同比+36%。根据中国联通规划,联通云2023 年目标收入有望超500亿元。

3.4.3 运营商云业务市占率持续提高

公有云市场规模未来有望保持高增。根据 IDC《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跟踪》,2022H2 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 188.4 亿美元,其中,IaaS 市场同比+15.7%,PaaS 市场同比+31.8%。IaaS+PaaS 市场来看,2022H2 同比+19%,增速较 2021H2 同比增速(43%)下滑24%,较2022H1同比增速(30.6%)下滑 11.6%。根据艾瑞咨询预测,2022-2025 年,中国公有云市场会以41.3%的CAGR高速增长,预计到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9632 亿元。

云业务带动下,IaaS+PaaS 格局向运营商集中。头部云厂商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力度,重视降本增效和保持利润增长率。互联网云计算厂商份额有所下降,以中国电信为代表的公有云服务运营商在云资源建设上维持高增长态势,在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市场份额有所提升,IaaS 及IaaS+PaaS市场份额从 21H1 的第 4 位上升至 22H2 的第 3 位;移动云 laaS+PaaS 排名升至第六。


4. 资本支出节奏放缓,结构向新兴业务倾斜

4.1 资本开支占收比呈下降趋势,降低折旧摊销压力

5G投资高峰期已过,未来折旧摊销压力有望降低。2022 年运营商整体资本开支小幅增长,但占收比均有所下降。2022 年运营商合计资本支出 3519 亿元(同比+4%) ,其中,中国移动1852 亿、中国电信925亿、中国联通 742 亿,分别同比+0.9%、+6.7%、+7.6%;占收比分别为 22.8%、21.3%、23.2%,同比分别-1.6pp、-0.3pp、-0.1pp;2023 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资本支出预计分别为1832、990、769 亿元,合计3591 亿元。参考 2009 年 3G 以及 2014 年 4G 网络布局的建设节奏,运营商在5G 领域建设投资高峰期基本稳定在 3 年左右,未来资本开支占收比有望保持下降趋势,平缓折旧摊销带来的利润压力。

4.2 云业务高增的背景下,云建设成为投资重点

4.2.1 运营商是我国算力布局中的关键角色

运营商是算力基础设施和骨干传输网络的建设者,同时也是下游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商。IDC行业的上游是为 IDC 机房建设提供所必须的基础设施或者条件的厂商,包括基础网络、网络设备、IT设备、电力设备、制冷设备、软件系统和土地楼宇等;中游是建设 IDC 机房、为信息系统提供服务的厂商,包括运营商、云计算厂商和第三方 IDC 服务商;下游是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云服务商等需要使用IDC机房的企业。

我国算力规模发展迅速,IDC 行业格局较为集中,运营商是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根据IDC数据,2021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 155.2EFLOPS,预计到 2026 年智能算力规模将进入每秒十万亿亿次(ZFLOPS)级别,5 年 CAGR 达 52.3%。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1 年,我国 IDC 行业 CR3 达62%,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基础电信运营商凭借其网络带宽和机房资源优势,市场份额占比位列前三,分别为34%、18%和 10%。

4.2.2 资本开支持续向算力侧倾斜

2023 年,运营商整体资本开支基本稳定,投资向产业数字化以及算力侧倾斜。算网融合需要随处可用的高性能算力做支撑、高带宽低时延的网络做桥梁、以及更加灵活敏锐的管理大脑做调度,数据中心可以进行多点协同计算,使算力速度规模实现飞跃式提升,成为发展“云计算”的关键。中国移动引领算力网络从概念原型进入产业实践,在国内外标准组织中牵头97 个立项,牵头成立全球首个算力网络开源社区。预计资本开支 1832 亿元(同比-1.1%),算力投资452 亿元(同比+34.9%),占资本开支比例提升至 25%(+7pp);计划累计投产云服务器 95 万台(同比+34%),IDC 机架达50.7 万台(+4万架)。 中国电信建设覆盖全国的“全网-区域-边-端”AI 算力。预计资本开支 990 亿元(同比+7.0%),产业数字化投资 380 亿元(同比+40%),占比达 38%。其中,算力投资 195 亿元(同比+39%),占资本开支比例20%(+5pp);IDC 投资 95 亿元(同比+46%),占资本开支 10%(+3pp);算力规模将提至6.2EFLOPS(+2.4EFLOPS),IDC 机架数达 56 万架(+4.7 万架)。

中国联通积极落实东数西算战略。预计资本开支 769 亿元(同比+3.6%),其中算力网络投资149亿元(同比+20.2%),机架数预计提升至 39 万架(+2.7 万架)。

算力水平将促进“云网融合”进程,是运营商云业务升级转型的前提。“云网融合”是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特征,算力基础设施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算力网络是算力和网络的组合,其中,算力不仅是数字时代的核心资源与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底座,而且是数字经济的主要生产力;而搭建算力网络的基础在于运营商提供的高品质网络底基。运营商通过构建覆盖全面的数据中心和高品质的算力网络,有望放大云网融合的优势,拓宽业务范围及提升自身实力,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为运营商整体收入提供新的增长点,优化业务结构。 算力布局优化有助于“云网融合”迈入“算网一体”时代。根据中国联通,通信网络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①以提供连接服务为主的宽带连接网络时代:网络功能主要是实现人及物的连接;②弹性云化网络时代:网络更多是面向中心云提供云网协同服务和实现网络自身的 SDN/NFV/云化;③智能算力网络时代:网络需要面向人工智能和产业数字化,提供泛在算力服务和确定性连接服务。根据中国电信研究院,进入“算网一体”时代,算力网络的发展将有利于资源关联及资源交易问题,相较于以中心云为主的云计算,泛在算力不仅能有效降低网络时延,满足 5G 应用对网络时延的需求,而且能通过泛在算力有效降低网络传送和计算服务成本。

5. 高股息分红积极回报股东

三大运营商派息率保持回升,高度重视股东回报。2022 年,三大运营商派息率均超50%,积极为股东创造价值。2022 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每股股息分别为 4.4、0.20、0.27,4 年CAGR分别为8.2%、16.1%、19.6%;派息率分别为 67%(+7pp)、65%(+5pp)、50%(+4pp)。2023H1,中国移动中期派息每股 2.43 港元,同比+10.5%;中国电信中期每股派息 0.14 元,派息率达65%;中国联通中期股息每股0.203 元,同比+23%,显著高于每股基本盈利 13%的增长。


未来派息率有望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彰显公司发展信心。为继续回馈股东,中国移动计划2023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提升至当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 70%以上,继续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中国电信计划A股发行上市后三年内,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逐步提升至当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70%以上;中国联通表示将继续努力提升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

6. 央企考核方式改变,运营商经营质量有望继续提高

提质增效,打造通信业务精兵强将。2023 年 1 月 5 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提出“一利五率”经营指标和“一增一稳四提升”总体目标,表明了国家推动中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主要变化包括:①新增考核“净资产收益率”,表明运营商未来的发展方向将聚焦于提升净利润以及控制资本开支总规模,强调提升运营商整体盈利能力,有望提升运营商未来净利润水平;②“资产负债率”由“控”调整为“稳”,强调通过合理负债扩大经营杠杆;③继续强化“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表明运营商将继续担任研发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的关键角色,以及运营商未来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提质增效”。考核目标的变化为提升运营商能力指明方向,有望推动运营商各项产品能力及整体运营实力继续提升。

“一利五率”考核指标决定了运营商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再是单独依靠规模,而是提高效率,加强创新,靠经营管理能力和科技创新发展,提升国家经济运行质量。根据运营商对于2023 年的整体经营目标,中国电信提出天翼云营收将达千亿元。整体来看,三大运营商的战略部署除继续提升总体经营水平、扩大业务规模、提升盈利能力外,加大云网建设以及新兴业务布局的新方向也已经成为明显趋势。

7. 盈利预测

通过对比全球主要的通信运营商 PB 及 ROE 指标,从 PB 角度看,2022 年全球各大运营商PB均值约为1.5x,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PB 分别为 1.6x、1.2x、1.1x,除中国移动外均处于较低水平;从ROE角度看,2022 年全球各大运营商 ROE 均值约为 10.4%,美国电信龙头 Verizon 则高达23.3%,对比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ROE 分别为 9.7%、6.4%、4.7%,除中国移动接近10%外,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均处于行业低位。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链接」

2024-04-30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