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伦汽车报价图片吗?,

晋善晋美行游影记(9)——汾西师家沟(一)

1月27日,一早6:00起床,洗漱完毕后去灵石火车站乘坐2463次车去霍州,因为没有灵石直达汾西的车,我们只能先到霍州再转车去汾西。一个多小时后,车到了霍州,出了站打听有没有去汾西的车,刚找到一个人开口询问,马上就有一位大姐上前问我们要不要包车去汾西,问了问价格,说要40元,报价并不离谱,随即就还价说,去师家沟40元如何?开始司机不怎么情愿,但考虑到这春节期间一大早并没生意可做,于是便答应40元送我们去师家沟,上车后我们又继续与司机商量,能不能等我们两个小时后再带我们返回,出价80元,司机先是不答应,等车开到师家沟之后想想空返实在是划不来,提出90元往返,既如此也就不再矫情这10元钱了,成交。

师家沟起先没在我的行程安排之内,做路书时在《中国古镇游》上看到了有关师家沟的介绍,正好它也在我们走的这条线的附近,就把师家沟也加了进去。
师家沟民居始建于乾隆32年(1767年),到光绪年间(1875-1908年)基本完成,占地面积十余万平方米。历经240多年风雨剥蚀,如今仍保存完整。有关专家说,师家沟民居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正是师家沟民居的古老和神秘吸引了多位外国朋友前来参观,有外国的游客说,这简直就是座迷宫。的地方。由于这里地处偏僻,交通条件较差等地理条件原因的限制,来师家沟民居探访的游客很少,因此,关于师家沟的介绍一直鲜为人知。
我们从霍州一路包车过来,到了汾西县城后继续往东南走,具体里程记不得了,反正是一路盘山道,弯弯曲曲曲曲弯弯,道路很窄,仅容一辆车通行,在山路上颠簸了近一个小时,我们终于走进了师家沟。
放眼望去,师家沟三面环山,依山就势。

山坡上,山沟里那星星点点的白雪,使这荒凉的山沟有了画感。

师家沟村,就坐落在这这个向阳的山坡之上。

车子停在了村口后,我们开始了师家沟的游览。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师家沟村村口的一座牌坊,在冬日瑟瑟的寒风中依然保持着它的肃穆与伟岸。

这座高大而威武的牌坊格外引人注目,牌坊建于清咸丰7年(1857年),高6.3米,宽5.8米,是用石材构筑而成的,这座有着150多年历史的师家沟牌坊整体看来基本完整。
相传师家子孙师自省39岁时不幸染病身亡,当时年仅30岁的妻子赵氏和25岁的张氏并未改嫁,一直伺候公婆、养育儿女,非常辛苦。其后人师丙成官场得意,呈报皇上敕准,建造了这一“节孝牌坊”。

可能是由于年久失修的缘故,牌坊的局部出现了好些条裂缝。

但牌坊还是保护的不错,主体部分依然完好,由此也可以看出师家沟后人对师家沟门面的爱护和重视。

牌坊上的对联及碑文仍清晰可见。仔细辨认可以看出,是清咸丰年间诰封师氏家族的几位夫人的,应属贞节牌坊,而几位夫人丈夫的头衔都是“儒林郎”之类拿钱捐来的虚衔,可猜出这几户师家当年是商人。

师家沟,是一处可与名扬三晋的王家、乔家大院相媲美的晋商民俗建筑群。师家沟由于建筑的奇特、典雅和繁华,在清朝就享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又由于地处偏僻山乡,在数百年的动荡与战乱中得以幸存。其地势北高南低,三面环山,南边临沟,避风向阳。“观其村之向阳,山明水秀,景致幽雅,龙虎二脉累累相连,目观心思以为久居之地面。”

师家沟的房屋分主体和附属建筑两个部分。共有大小三十一家院落,建筑群以四合院、二进四合院、二楼四合院、三楼四合院为主体,分别设有正房、客厅、偏房、过厅、书房、绣楼、赏月房、门房以及工仆马厩等用房。

师家沟可以说是一部山地建筑的经典,是耕读文明的窑居典范。它那气势宏伟的景观洋溢着黄土高原的阳刚之气,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空间处理、地形利用、窑洞民居、建筑装饰、雕刻书法等风格正是许多晋商豪宅大院所无与伦比的。放眼望去,整个建筑群与山势自然衔接,交融一体,层楼叠院,错落有致,鳞次栉比。

院落门前以巷道相连,狭长的巷道采用传统的月洞门分隔空间,院与院之间又巧妙相通,或走暗道,或出偏门,或上楼门与其它院落相互联系,真可谓是“走进一家院便串全村门”。

其院中建筑形式多样,各有特色。有园门、耳门、偏门、楼门、屏门、暗门,上下左右、互相贯通且衔接自然,形成了由下而上,楼上楼,院中院的奇特格局。游客可上院观下院,前院望后院,出院又进院,外国游客说此村为迷宫,确实如此。

主体建筑一周有一条用长方条石铺成的人行道长达一千五百余米,故又有“下雨半月不湿鞋”“关好八大门,锁好十小门,行人难出村”之说。

纵观师家沟民居,院落是阶梯式四重檐形状,是一种楼上楼、院中院的布局。

师家沟的形成及师家大院的闻名与师氏家族的兴衰密不可分。庞大的师氏家族系历经明清两代,发展至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其家族繁衍与发展经历了从兴到衰的过程。从始祖师文炳定居师家沟开始,经近百年的艰苦创业到第三代师法泽才逐渐发展壮大。当时正值乾隆盛世,封建商业经济迅猛发展,师代家族耕读传家,农商合一,兼营钱庄、当铺,放高利贷,滚动发展,资金不断积聚壮大,逐步跻身于晋商行列,并占有一席之地。

师氏家族在发迹的同时,也与其他晋商一样,用赚来的钱广置田产、扩充家业、起房盖屋,尽显阔绰。他们不惜血本,历经二百余年,建起了占地广阔的豪宅大院,以显富贵。在建筑过程中,由于受传统封建观念和乡风民俗的束缚,建筑布局上具有典型的封建等级观念,装饰艺术饱浸丰富的乡风民俗。建筑有主有次,有藏有露,既能满足主人对外接触交住的要求,又能满足一定的隐匿性、私秘性的要求,既体现了尊卑分等、贵贱分野、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男女归位的宗法礼教,又充分显示了建筑的时代性、社会社、民族性,同时也呈现出它传统基础上的变异性、平衡性、保守性三种势态。

它的营建思路也值得今人借鉴,曾被国际古建筑学术界认定为:山区空间扩张利用建筑体“天下第一村”。 整个村落既有水平方向的空间穿插,又有垂直方向的空间渗透,充分体现出丘陵沟壑区依山就势、窑上登楼的特点,又融入平原地带多进四合院的空间布局。

师家沟的居住建筑区共有十余组不同的院落,有“瑞气凝”院、“瑞云”院、“进福”院、“妙善”院、“巩固”院、“理达”院等等。

而今的没落也掩饰不住曾经的恢宏……

2024-03-23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