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百科的编辑团队如何保证知识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蔚来汽车百科的编辑标准是什么?,

「共创感」1—品牌是什么?他来了:共创共享X品牌社群

接上文《「共创感」1—品牌是什么?心存敬畏,敬伟大的思想家和探索者上

  • 一、品牌不是什么?
  • 二、品牌是什么?——1.0@工商业时代
  • 三、品牌是什么?——2.0@PC互联
  • 四、品牌是什么?——3.0@数字时代

四、品牌是什么?——3.0@数字时代

任何一种技术,一旦数字化,将脱离摩尔定律的束缚,开始呈指数级加速发展。

——《未来呼啸而来》

从PC互联到移动互联,仅仅才10年,发生了什么?

2010年,苹果推出高分辨显示屏和前置摄像头的iPhone4,吹响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的号角;

2010年,Facebook 访问人次首度超过Google;

2010年,Youtube重大改版,每日视频观看量达到了20亿;

2010年,中国微博元年;

2010年,Instagram上线;

2011年,Snapchat上线;

2012年,微信公众号诞生。

▲《时代周刊》封面2006年“YOU”+2010年facibook5亿用户

吊打摩尔定律的指数型技术融合开启,沉浸体验和数字化营销,云化和元宇宙,无人机和新能源车,低碳和可持续......,无数曾经遥不可及的想象,正徐徐铺开在我们面前。

「数字」通过移动互联和智能算法,聚合成更强的创造力,跌跌撞撞又激情四溢地叠加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然也赋能每一个品牌。

曾经的商业巨人和品牌或退出舞台或风光不再,柯达、诺基亚、西尔斯、GE、智威汤逊;而苹果、亚马逊、谷歌、爱彼迎、Facebook、Uber、特斯拉、TikTok、微信、支付宝、美团、小米、华为等灼目而出。

品牌和创新的边界模糊了,不再属于或局限于一个行业、一家公司、一个产品或一个品类,这些企业/品牌更似一个大平台、一个生态圈、一个大部落。

另外,在欧美有一种叫「DTC」,在中国叫「新消费」的品牌们,正安身立「命」,乘势崛起,迎风而长,各领风骚。

Warby Parker、Dollar Shave Club、Allbilds、Casper、Harry's、Everlane、Glossier、SHEIN、Manner、三顿半、完美日记、花西子、泡泡玛特等等。

▲图片为互联网数据整理

以Dollar Shave Club剃须刀为例。

2012年,以一个1天拍摄完毕仅花4500 美元的病毒式视频广告出场,创始人Micheal 亲自主演,在YouTube上发布3小时,获得了1.2万订单。这个视频总观看次数已达到2400万次。

4年之后(2016年),这个品牌被联合利华以10亿美元收购。

▲图片为DSC首支视频和创始人迈克尔·杜宾(Michael Dubin)

他们往往只需几年就达到了曾经那些品牌几十年的营收和影响力。

他们发现了什么,重视了什么,又做了什么?或者说在数字大航海时代中,「品牌和品牌化」不确定性的确定性是什么?

一、品牌创建逻辑,在数字营销中再次变革。

首当其冲的是数字化营销盛行,这包括三个层面:

  • 传播数字化:口碑营销+数字化社群。
  • 品牌创立新路径:建立连接;创造粉丝平台;自媒体;内容营销。
  • 品牌数字化战略:赋新(创新用户价值)、连接(连接和关系创新)、跨界(跨越行业)。

就这三点,成就了前文所说的诸多的DTC品牌和新消费的品牌。

基于创建品牌路径的改变,品牌的创建逻辑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 从共鸣模型到粉丝模型(1000个粉丝理论)。
  • 理性主导到感性为先(视觉营销/感官品牌/故事化品牌)。
  • 「为用户持续创造新价值」成为主流认知。

进而,品牌思想的革新再次发生,一种叫「共创共享」和「品牌社群」的新理论出现。

二、「共创共享」思想和理论溯源和演化

「共创共享」这一品牌思想从酝酿形成到闪耀夺目经历了大约50年时间。

1、四位伟大「共创共享」思想的奠基人

数字时代的创新人物群星璀璨,且有一群学者从哲学、进化、商业、创新等多维度洞察和创新出品牌和营销的新视角。

▍▏彼得·德鲁克——「商业的唯一目的是创造客户」。

「为用户创新价值」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务实而充满远见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1973年出版的《管理实践》的洞见——「任何商业行为的唯一目的都是创造客户」

德鲁克超越他那个时代,他可能不知道,五十年后,人们会把他所关注的那些原则——创新、营销和用户至上——汇聚在一起,再加上星巴克霍华德·舒尔茨和亚马逊贝佐斯加持,形成了今天的「用户思维4.0」。

▍▏詹姆斯·卡斯——「世上有且只有一种无限游戏」。

在这本1987年的《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书中,以詹姆斯·卡斯以哲学视角讲述了竞技世界的新故事。

有多了不起:

  • 凯文·凯利认为,它改变了我对生活、宇宙和其他一切事情的看法。
  • 美团王兴说,有本书对我很有影响——有限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游戏却是在和边界,也就是和“规则”玩,「探索改变边界本身」
  • 再看看乔布斯、贝佐斯、马斯克、张一鸣他们「打破边界」和「长期主义」的所思所想所行。

▍▏凯文·凯利——「1000个铁杆粉丝」

然后是1994年,未来学家凯文·凯利在《失控》中就论述了今天正在兴起或大热的概念: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敏捷开发、协作、双赢、共生、共同进化、网络社区、网络经济等等。

2008年,凯文·凯利又提出了「1000个铁杆粉丝」理论: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创造者,你不需要数百万粉丝。作为一名工匠,摄影师,音乐家,设计师,作家,app制造者,企业家或发明家,你只需要1000个铁杆粉丝。铁杆粉丝被定义为购买你任何产品的粉丝。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创新的核心是用户进步,而非产品」。

创新大师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1997年《创新者的窘境》中提出了惊人的主张——领导企业的失败与创新技术无关,而是因为将客户需求作为绝对标准,过于客户导向。

并在2018年《与运气竞争》中提出了创新的核心——不是满足用户,更不是产品和关注竞争对手,而是用户进步,重点是进步。

▲图片来源互联网

也许,这些就是我们苦苦探寻,数字大航海时代「品牌和品牌化」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要素:创新、共同进化、无限游戏、用户进步。

2、四位「共创共享」品牌理论的探索者和缔造者

品牌和营销大师们的探索则务实而流畅。

▍▏1966年,艾德勒提出了「共生营销」。

所谓「共生营销」,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联合开发营销机会(也许是最早的跨界理论研究)。

遗憾的是,这一理论始终没有获得关注,直到20年后,科特勒将「共生营销」发展为价值网营销从而获得更多关注。

▍▏1996年,穆尔的「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1996年,美国教授穆尔(J.F.Moore)在其著作《竞争的衰亡》书中,提出 「创建商业生态系统」。

穆尔根据进化论:“相互依存的物种在无穷的交互圈中「共同进化」,对一个生态系统的进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商业战略上「不能单独行动,必须共同进化」。

穆尔的「品牌生态圈战略」包括以下关键词:

  • 「共生」——不是立足于竞争分析,而是强调共同进化。
  • 「跨界」——业务无边界,不再限于某一个行业,也不属于某一个行业。
  • 「企业生态网络」
  • 「企业/品牌愿景」——以此在生态圈中形成吸引力和领导力,产生引领作用。

▍▏2000年,莫尼兹和他的「品牌社群」

从1995年到2001年,莫尼兹历时6年完成和完善了他引以为傲的《品牌社群》,并成为品牌社群的鼻祖人物。

他对品牌社群的定义是——「基于对某个品牌的崇拜而形成的特殊的、不受地域限制的社交群体」;并且主张主张顾客与企业合作创造价值。

品牌猿更喜欢《部落》中的定义是:一群人彼此关联,由领导者带领,抱着同样理念集合在一起,这就成了部落,或者说社群。

这里没有顾客,没有管理,没有崇拜,有的是领导者、彼此关联和共同理念。

最成功的三个案例当属:线下社群为中心的哈雷、共创协作模式的维基百科和线上社群创新者爱彼迎。

▲图片来源互联网

▍▏2004年,普拉哈拉德的「合作营销」+「与顾客共创价值」

对「共享共创」理论作出最大贡献的学者当属普拉哈拉德(C. K.Prahalad,1941-2010)

2004年,在其著作《竞争大未来》中首次提出了「合作营销」( Colaborative Marketing)和 「与顾客共创价值」的思想 ( Co-creating value. CCv)。

▲图片来源互联网

他认为,未来的营销应该包括:

  • 价值观点:共同创造体验
  • 市场角色:通过对话共同创造价值平台
  • 用户角色:消费前积极参与价值共创
  • 企业角色:让顾客参与价值界定及共创过程。
  • 与用户互动的性质:与用户和社群积极对话。

后来,竞争理论之父波特采用了全新的学术视角,于2011年提出了「创造分享价值」这一重要理论,从「竞争」走向了「分享」。

再后来,营销教父科特勒在第 16版(2016)中对营销重新定义——通过为顾客创造价值和从顾客获得价值来建立有价值可持续的顾客关系的过程。

▍▏2005年——2018年,诸多大神加持的「顾客浸合」

2005年,出现了一个新词「用户浸合(customer engagement CE)」。(卢泰宏教授翻译为顾客浸合,品牌猿更愿意使用「用户浸合」)

如卢泰宏教授所说,「用户浸合」「浸」是渗入、渗透,「合」是合作、共创, 这一理念是数字时代营销和品牌巨大变革的新坐标。

因为「用户浸合」不同于「用户体验」、「用户参与」,「用户依附」,更不是CRM、会员营销,他是指用户和品牌已经融合为一体。

从2005年到2018年,这一概念历经诸多营销大神加持,成为品牌新理念:

  • 2005年开始,互动营销和服务营销在数字化下融合出一个新的营销理念「用户浸合」,各种讨论和论文层出不穷。
  • 接着,2010年,美国研究学院将「浸合」列为2010-2012年度优先鼓励的关键研究领域。
  • 然后,2013年,品牌学术领袖凯勒在《战略品牌管理》4.0多处增加了「用户浸合」,且在新版中独立成章。
  • 最后,2018年,营销教父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原理》第17版中吸纳了「浸合」定义,再一次更新了「营销」义:通过为顾客创造价值和「从顾客获得价值」,以浸合顾客(engaging customer )并建立可持续的顾客关系的过程。

从「共生」到「生态」,从「共创」到「共享」,从「社群」到「浸合」,这些思想和理论,不但在上文所提到的DTC品牌、新消费品牌得到成功验证,更在无数巨头创新中获得新的能量。

  • 早期有苹果的APP stoer、谷歌的开发者大会、维基百科共创模式、Costco付费会员;
  • 后来是亚马逊的prime会员,小米的参与感,乐高的玩家社群,蔚来的超级会员,B站抖音小红书UP主达人;
  • 近年更有独领风骚的露露乐檬,耐克的DTC战略,星巴克奥德赛计划,直到当下的DAO社群......。

▲图片来源互联网

至此,「共创共享」和「品牌社群」 在未来品牌理论中的地位已经毋庸置疑。

三、「共创共享」演进之“根”和发展逻辑。

那么,新问题来了,「共创共享」作为品牌新生力量,是昙花一现,还是像「定位」一样主宰数十年?

这就需要探讨「共创共享」思想之根和未来发展的逻辑。

1、演进之「根」——数字原住民

数字化就像混沌一样,孕育出一种全新的人类——数字原住民。

无论是成为社会精英的千禧一代(1984-1995年),还是主流的Z世代(95后),这两代人出人意料的融合成一个整体——一直在线的「数字原住民

他们合力开启了代际革命——将生活融入数字化,而不是将数字化融入生活。

他们三个特征前无古人:

  • 主权进化」——消费主体从“狭义的消费者”到“主动的人”。
  • 「新共同体」——打破时间空间的点对点交互网状立体关系和新共同体。
  • 造动力」——人人都是未来的自己和未来世界的创造者。

▲图片来源互联网

备注:关于「数字原住民」特征后文详论。

2、品牌认知的三个「翻转」

数字原住民,再加上因果模糊的技术和媒介相互激发和融合,社会形态不断去中心化,新的品牌」思想和认知翻转自然发生。

翻转1:创造品牌的不再是公司,而是用户。

品牌不再只是识别、符号和承诺,更多的是用户对产品、服务或企业的一种直觉。那么,显然,品牌不是你说它是什么,而是与他接触的人说他是什么才是最重要。

翻转2:拥有品牌的不再是公司,而是那些从品牌获得意义的用户。

新一代用户希望有权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也愿意卷起袖子做点什么(分享内容共创产品),品牌的权力不再集中在公司和领导人。从非常真实的意义上讲,粉丝、超级用户和社群将成为品牌共同拥有者

翻转3:消费者会被淘汰,拥有共同进步的成员才是未来。

新人群不再是「消费」,而是在「拥有」;不再专注产品,还有「意义」,他们通过购买商品建立身份。这意味着,产品不是创新,用户才是创新所在;换句话说,帮助或和用户一起进步创造更好的生活,比为自己赚钱增加资产更容易在未来活下来。

3、从「我」到共同体的「我们」

当上述「翻转」发生,基于商业和文化建构的生态化趋势和创新共同体,「我们」来了。

  • 变化1:为股东企业创造利润,为「我们」为社会创造价值
  • 变化2:「我」的营销或「我」的品牌,为「我们」的营销或我们的品牌
  • 变化3:「我」创造,变成了「我们」共同创造。

这里的「我」,指品牌的主体,包括公司、组织、个人;这里「我们」,是指拥有共同理念而关联的所有参与者,包括公司,员工,用户,合作伙伴,利益相关者。

▲图片为奥巴克2008年竞选总统

4、2018年,「活」向未来。

如果说2010年是数字营销的开始和「共创」的探索;那么2018年后,则是「共创共享」的必然的机遇和选择。

不同意识形态的对抗加剧,经济寒冬到来,“活下来”被巨无霸们频繁喊出;与此同时,风口收紧,创业门槛提高,红利消失,尽管人们还是相信每个行业仍旧有机会用数字重做一遍,但更多的品牌开始用「长期主义」来演绎对不确定性的理解。

品牌们认识到剧烈的变化将加剧,碎片、解构和流动是常态;他们还知道随时围绕任何点任何场景进行联结,自行展开行动,形成新的契约的关系不断形成;当然他们更清楚现实生活的人们寻找更多的关系黏合和共生机制。

更重要的是,认知型创业者们成为舞台的表演者,他们以自我敏锐,全局视野,杂交进化,亲身验证「共创」理念:共感、共谋、共建、共创、共生、共享品牌的一切。

此时此刻,什么是品牌?如何品牌化?


{未完待续}

2024-03-18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