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车标有哪些设计元素吗?,

浅析歌德笔下的维特与贾宝玉在悲剧命运上的差异



歌德与曹雪芹同是18世纪的伟大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品又同是表现青年作家的悲剧人生。然而由于作家所成长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成长经历等因素的不同,两部作品在对于人物悲剧性上的描写便存在一些差异。

《少年维特的烦恼》被视为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最重要的小说。曾震撼了整整一代德国青年的心灵,在德国以及整个欧洲引起巨大的反响,在那个时代是引发所谓的“阅读热”的因素之一。而红楼梦更不必多说,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品中的艺术技巧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而这两部作品中两个鲜活的主人公类似的悲惨结局,让我们不由得将这两部年代同为十八世纪的名著放在了一起。

《少年维特的烦恼》中歌德成功的塑造了一个虽有出众的才能,高尚的节操,奔放的热情,远大的抱负,却处处碰壁,抑郁不得志的人物形象。维特在封建的门阀制度下抱负不得施展,空有凌云之志;想从纠缠的爱情中解脱,却又总是失败。在社会与爱情的双重折磨下一步步走向了可以让他摆脱的唯一道路——死亡。维特的悲剧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他代表了狂飙运动中德国青年一代,代表了他们追求解放,渴望打破桎梏却又不知如何去做,想要反抗却又在大的社会环境面前显得迷茫万分。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宝黛爱情为中心线索,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大门阀家族由极度兴盛到崩溃的演变,揭示了命运的无情与主人公在社会与命运抗争中的无奈。贾宝玉是顽石的化身,生来是为了反抗命运轮回,反抗天意,反抗一切顺应腐朽社会的存在。但是人最终并没能胜天,社会腐朽,便像那已经破了洞的天,他虽是带了那一块遗落的补天之石,却也扛不起大世,只能在一群女儿间做了一个混世魔王。贾宝玉的悲剧是一开始便已经决定的,他所代表的已经不是仅仅的一代人,而是代指了向世人昭示一个人们感情上难以承受,但却无可改变的哲理:人生和社会永远处于无法摆脱的命运悲剧之中。

《少年维特的烦恼》与《红楼梦》是同一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作者,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想传承下的对于同一性质的悲剧爱情的不同描绘。他们在性格、命运中所表现出来的相似性本身便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发生的现象。在此基础上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看两者悲剧性上的差异,更富有比较的价值和意义。



一、悲剧人物的社会背景不同

虽然同属于悲剧人物,但是维特与贾宝玉之间在初始的社会背景上便存在极大地差异,这也造成了人物性格、处理事情方式、思想与社会责任的不同。《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维特是一个出身底层市民阶级的年轻人,深具才气与抱负,身怀理想与对未来的憧憬。他所代表的的是当时德国的一代青年人,身负积极正面能量,为的是能在社会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所反抗的也只是贵族阶级,是大门阀制度,只是对于社会阶级的反抗。对于社会、对于政权还是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态度,所以维特会到使馆去工作,会去结交人物,会忍受公使的傲慢无礼、处处挑剔,会忍受同事的相互倾轧,所以会对自己说“忍耐!忍耐!总会好起来的!”虽然他的生活和精神正在受到严重的压抑与摧残,思想苦闷,渴望摆脱封建桎梏,但又缺乏斗争的力量,看不到自己的出路,让消极颓废的情绪充斥了自己,让自己时刻处在痛苦之中。

贾宝玉在《红楼梦》中宝玉是带着异象出生的,“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因此,他在荣国府中的地位是超然于众人之上的,史老太君对他更是“命根一样”。生在“白玉为堂金作马”的公侯之家,再加上老祖宗的宠溺,宝玉过的是穿“绫锦纱罗”,享“羊羔美酒”,更兼“金冠绣服,艳婢娇童”的生活。宝玉身为“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的大门阀世家的一员,他所担负的责任借宁荣二公之灵说出“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将家业兴旺的希望完完全全寄托在了宝玉的身上。但是宝玉生来便是为了抗争社会的一颗顽石,如若他正常步入仕途那便少不得一场荣华富贵,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维特想要抗争的仅仅是贵族阶层,他还可以在他所处的社会中生活下去;但宝玉需要抗争的便是其所处的整个社会,他本来便不是属于这个人世间的人,具有叛逆性格的宝玉与作为腐朽的封建势力化身的家庭显得那样的格格不入。他所反抗的是本该属于他的似有若无的命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从这句话来讲,宝玉的悲剧在命运上已是不可避免。如果说维特需要的是一场制度的改革,那宝玉需要的便是一场彻彻底底的革命,但是很明显他们两人都不可能扛起这两杆大旗,所以一个只能不停的隐忍,另一个只能在女子中厮混,当他的“无事闲忙”。


维特自杀,宝玉出家


二、悲剧人物的结局不同

同样是属于少年的爱情,同样是爱情与婚姻的分离,却有着虽多符合逻辑,却又不同的结局。《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主人公维特,作为一个绅士之风绕身,积极进取,希望力图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年轻人,在经历了追名逐利的官场和等级森严的贵族圈子里的失利甚至于收到贵族的嘲讽与讥笑后,愤然辞职。然而当出于本能的再次将心思放到自己的心上人绿蒂身上时,绿蒂已然和好友阿尔伯特结婚,维特想从这种不应该的爱情之中解放出来,却又发现无法自拔。他沉沦在道德的叩问与灵魂的煎熬之中,最终选择派仆人像阿尔伯特借来手枪结束了自己的一切。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看尽了贾府的衰落,身边一个个的“女儿”的悲惨遭遇,特别是在被骗结婚,林黛玉当晚吐血而死后,选择了最后脱离凡尘,出家的结局。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他的出家结局不若说是顽石看尽人世繁华后所寻求的一种解脱,亦可说是最后的一点控诉。

维特与宝玉的结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西方的思想传承差异。西方比较倾向于两面论,事物非对即错,非好即坏;而在我们的文化当中更倾向于儒家传承的中庸思想,相比较而言更能忍受。故而西方作家、艺术家如海明威、梵高等人选择自杀,而我们的文人、画家如陶渊明、朱耷等更愿意选择归隐或者出家来作为他们的出路。



三、悲剧人物的性格不同

虽然都是处在社会腐朽的压抑下,但是《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维特一直以来所做的更多的是在迷茫中不停地承受,就像一个盛水的容器,直到最后自己无法承受之时选择碎裂。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出现在读者眼前“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伴随着宝玉出现的,还有两首《西江月》,这也是宝玉所独有的。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贾宝玉由于本身便处于社会的上层阶级,有一些话便敢于说出,他厌恶封建知识分子的仕宦道路,尖锐地讽刺那些热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他嘲笑道学所鼓吹的“文死谏、武死战”的所谓“大丈夫名节”是“胡闹”,是“沽名钓誉”。

维特继承了德国人心思严谨细腻的处事风格,由此极其多愁善感,而宝玉却是个“混世魔王”,一些事情虽然同维特一样不能实现,但是却是敢于“胡言疯语”。



四、悲剧描写的题材与叙述角度不同

《少年维特的烦恼》选择用日记和。书信体这种善于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却又处处彰显孤独的题材形式来表达。整部作品充斥着一种诗意,无论是对于心中苦闷与迷茫的倾诉还是对于自然地喜爱,对于绿蒂的钟情都坦率、真诚、自然,毫无做作的成分。十分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在叙述角度上由于人物关系简单的原因,作者更多的选择挖掘人物内心的心理活动,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刻画出了主人公思想感情的深刻性与复杂性。让人读来,便真的像维特在向我们诉说他自己的故事,自然贴切而又动人。

《红楼梦》作为我国章回体小说完美成熟的标志。采用了双线多头网状结构,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家荣、宁二府由胜到衰再到崩溃的发展过程为副线。形成一副由一百二十八回组成,一会叙述一个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回回相扣的封建大家族盛衰交替的大画卷,描写了封建社会的人性世态和种种矛盾。在叙述角度上《红楼梦》采用了较为模糊的叙述手法,多角度多侧面的传达艺术含量与思想内涵,使其描写达到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

这两部巨著是均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丰碑,在此所做也仅是浅陋的分析,定然还有更多的地方可以进行比较、挖掘。也因为他们的特色才使得《少年维特的烦恼》与《红楼梦》魏立在世界文化之林。

2024-03-12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