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本文转自:中国质量报

车市说事

价格战: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 胡立彪近一段时间,“价格战”“内卷”成为国内车市的高频词。  2月19日,比亚迪上市官方指导价7.98万元起的秦PLUS(配置|询价)荣耀版和驱逐舰05(配置|询价)荣耀版,首次将新能源混动车型价格拉低至7万元区间,并喊出“电比油低”的口号,拉开龙年第一波价格战的序幕。  就在同一天,五菱、长安汽车、哪吒汽车、北京现代等车企陆续发布多款车型降价消息。据统计,从2月19日至26日的一周时间内,有13家车企约30款车型官宣降价或推出其他让利措施,最高降价达7万元,有的降价幅度接近腰斩。目前,降价阵营及车型仍在扩容中。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价格战涉及范围广、火药味浓,且极具针对性。比亚迪方面公开表示,2024年,比亚迪要加速推进油转电,不再对合资燃油车“手下留情”。上汽五菱强势回应,“小卷不算卷”,价格战“人人有责”;马自达打出“驾趣当道,不怕你卷”的宣传语;北京现代更是直截了当,发布比亚迪同款海报,喊出“油‘比’电强”的口号。  比亚迪此番主动挑起价格战,其底气在于,一方面,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经营多年,已经拥有强大实力,具有规模效应;另一方面,比亚迪不仅掌握了诸多核心技术,垂直整合能力强,而且形成了完备的供应链体系。有底气,就敢战,甚至主动出战。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比亚迪率先发动价格战,可能有3点原因:其一,随着产品创新进入技术瓶颈期,单纯依靠产品优势来维持市场溢价变得愈发困难;其二,随着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加,行业需要重新洗牌以确立新的竞争格局;其三,随着一个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新兴市场逐渐显现,快速抢占先机成为关键。比亚迪显然有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渗透率的考虑,而且,实施降价策略,还可以进一步试探市场反应,摸清竞争对手底牌。  而从当下的时间节点看,价格战之起还有更深层的市场原因。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多次公开表示,价格战的本质是供需矛盾、供大于求。此次价格战也是如此。数据显示,今年1月,我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9.9%,虽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但环比却上升6.8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50%荣枯线之上,意味着汽车流通行业处于不景气区间。这反映出国内汽车市场存在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的情况。而且,随着今年新车大量上市,市场供给大于需求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规模全球领先,市场快速扩张的阶段已经结束,开始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整个产业生态正在加速重构。这也意味着未来汽车市场的竞争不会减弱,而是会更加激烈。不管是新能源汽车还是燃油汽车,也不管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要从竞争对手手里抢市场,而抢市场的最直接手段就是价格战。事实上,比亚迪此次降价就有受到销量压力的原因。比亚迪去年拿下销量冠军后,今年制定了450万辆的销售目标,但开年第一个月的销量却远不如预期,单月销量被吉利超越。或许是来自市场的压力影响到比亚迪对全年车市的预判,因此,选择以降价来掌握主动权。  “从竞争对手手里抢市场”,一个“抢”字,尽显竞争残酷。而现在,淘汰赛已经开始,市场无情的一面已经呈示出来。龙年春节刚过,就传出高合汽车停工停产的消息。更早折戟的还有威马、拜腾、自家游等多个汽车品牌。不少业内人士预测,未来数年中国汽车行业将经历一段竞争极为惨烈的时期,电动汽车企业能活下来的或许只有5到10家。对此有人称,这是一场决战,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价格战,说到底拼的是企业的产品实力、生产能力和技术储备,以及企业对整个供应链的控制能力。要想活下来,车企必须要持续加强研发,不断探索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来降低造车成本,同时还要在开拓市场、深耕市场方面下功夫,帮助经销商做大做强,有效降低库存量。  当然,价格战的背后,是旧的市场秩序拆解和新的市场秩序逐渐建立的过程。近期,汽车市场的价格战,根本原因是新技术取代旧技术、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代。希望这次价格战带来一次市场净化和升级,这个过程完成后,企业之间的竞争能够回归到价值层面,把价格战打成价值战,通过价值的创造和提升来满足消费需求,推动和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4-03-01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