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风商务车修理多久可以完工?,

从56年历史之中看见来时的路,江淮汽车“实·现未来”

5月20日,江淮汽车迎来了56周岁“生日”。


历经千山万水,仍怀赤子之心。56年风风雨雨,江淮汽车从未停止过奔跑。


从无到有,拉开安徽汽车工业发展大幕;突破重围,客车底盘填补行业空白;多点发力,高质量产品矩阵引裂变式发展;放眼长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回望来时路,正是一代代江淮人艰苦奋斗,创新实干,只争朝夕,积极进取,才有了江淮汽车如今的成就。今天,我们一同翻阅江淮汽车的“追梦”画卷,看江淮如何一步步破茧成蝶,“实·现未来”。


上世纪50至70年代

白手起家造出安徽第一车


江淮汽车的故事,要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的巢湖之畔。


早在1958年,为了修建巢湖大闸,安徽省成立了专门负责维修保养闸机械的巢湖闸机械修理厂。顺利完成修建巢湖闸的任务后,时任修理厂厂长王庆源提出,将这间修理厂升级为汽车配件厂,不但主营业务要从机械维修改为汽车零配件生产,厂房也要更大、更实用。1962年,工厂从巢湖搬到合肥。1964年,工厂正式更名为巢湖汽车配件厂,它便是江淮汽车的前身。


刚从巢湖迁至合肥市东流路的江淮汽车制造厂景象


“实干”的“江淮底色”从那时育孕而生。1968年4月,就在这个荒岗起伏、稻埂蜿蜒的小厂里传来了阵阵欢呼声,靠着“东拼西凑”的设备和各方支援的技术人员及工人,江淮汽车的创业者们白手起家,用勤劳智慧的双手打造出安徽第一辆汽车——第一台2.5吨载货汽车。


这个外形上采用了平头设计的汽车,正是安徽汽车产业的第一车。它的试制,拉开了安徽汽车工业发展的大幕,同时更坚定了江淮人追逐汽车强国的梦想。之后,厂里挑选了驾驶技术最好的同志将车开到了北京,并得到时任国务院主持工农业生产的余秋里同志的接见。余秋里在鼓励巢湖汽车配件厂继续坚持生产汽车的同时,也表示将大力支持安徽上马汽车项目。就这样,安徽这个汽车制造厂,正式走上了整车制造的道路。



1969年,这台载重汽车首次投入批量生产。在首批20台汽车成功出产后,工厂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将这批车定名为“江淮牌”,并提出将巢湖汽车制造厂的名字变更为“江淮汽车制造厂”。至此,江淮汽车始得定名,江淮汽车正式踏上了“追梦”之旅的征程。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冲出逆境研制出第一款客车专用底盘


艰苦创业的路途中,总是充满了荆棘与风雨。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迈入增长阶段,但随之而来的,企业也面临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之痛。当时,作为地处中部地区的地方车企,又不太熟悉彼时发展迅速的乘用车领域,江淮汽车面临着经营困难、难以为继的问题,甚至一度濒临破产。


早期简陋的装配车间


江淮人从不放弃。痛定思痛后,通过细致的市场调研,江淮做了一个大胆的判断:客车市场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迎来爆发!而由于当时的客车底盘普遍由卡车底盘改装而来,安全性、舒适性存在先天不足。江淮决定,“上客车底盘!做国内最好的客车底盘!”


壮士断腕,背水一战。实际上,试制轻型客车专用底盘,是横亘在当时汽车行业内的巨大的困难。一台车床、一台钻床、一台砂轮机、一排破平房……在资金短缺、设备落后的情况下,江淮人几乎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客货车底盘领域,凭借愚公移山的韧劲,老一辈江淮人用最简单的工具,通过一次次的技术摸索、一点点的纯手工打造,开展研制。


1990年,国内第一条客车专用底盘在江淮汽车诞生


江淮成功了。1990年,国内第一条客车专用底盘在江淮汽车诞生,在全国一炮而红!随后,雪片般飞来的订单几乎把销售人员“堵在”厂区门口“出不去”,工人们每日加班生产仍然供不应求。1993年,江淮的底盘产销量突破了万台。其生产的7米底盘占到了全国市场80%的份额。


江淮人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以此为基石,不断迎接新的挑战。上世纪90年代中期,江淮着手研发轻卡HFC1061,在缺少吊装流水、缺少先进设备的条件下,江淮人手工完成轻卡驾驶室安装,并在1996年上市,开创了中国轻卡轿车化的潮流。凭借靓丽的外观、扎实的底盘设计和可靠的性能,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为江淮汽车确立在业内的重要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6年,轻卡HFC1061上市开创了中国轻卡轿车化的潮流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江淮已成为国内客车领域的佼佼者,在轻型车、轻卡的产销量上,也毫无争议地占据着国内领先地位。更为宝贵的是,在这期间诞生的“底盘精神”,成为江淮人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始终鞭策着他们去追寻一个个孜孜以求的梦想,即便这个梦想,密布荆棘。


21世纪初至2010年

瑞风诞生、轿车“上马”江淮迎裂变式发展


经过几十年在汽车行业的摸爬滚打,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1997年正式成立,同时被确定为安徽12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进入21世纪新时期的江淮汽车,更像铆足了劲的一匹猎豹,超轶绝尘,一发不可收拾。


奔袭的起点,就是打进乘用车领域。2000年,江淮集团公司领导前往韩国考察,看中了一款非常实用的小型MPV车型。随后,40名工人赴韩学习,回国之后,大家靠着每个人拼凑在一起的各式手抄本,写出了第一部《瑞风装配工艺》的文件,并将总装生产线逐步完善成一条拥有84个工位的标准生产线。如今已大名鼎鼎的“江淮瑞风”在那时诞生了。


2002年,第一台MPV——“瑞风”正式下线


2001年,瑞风销售了仅有300台;2002年销了4547台;2003年销量达到14600台,甚至有日销售量突破100台的时候。那时候,销量最好的4S店,1个销售员最高卖过一天14台瑞风。从瑞风开始,江淮进入了裂变式的发展,从生产、技术、质量、销售,江淮各个系统的建设都有了质的飞跃。值得一提的是,在2002年,一向视野宽广的江淮汽车,已经悄悄“上马”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这为日后江淮新能源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008年,第一辆轿车——“宾悦”下线,江淮汽车正式进入乘用车领域


2007年1月,江淮汽车公司轿车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同年4月上海车展上,江淮宾悦的亮相在正式宣告江淮进军轿车市场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人的眼球。之后的几年间,江淮在紧凑型车、小型车、中型车及SUV市场,均有所建树。临近2010年时,江淮汽车在客车、轻卡、重卡、商务车、乘用车都有了各自的“拳头”产品,凭借多年的自主创新、攻坚克难、市场深挖,江淮汽车完整而亮眼的产品矩阵已经形成,并持续发力。


2010年至今

产品、市场、经营转型升级按下“快进键”


一路走来,不停奋进,江淮汽车已声名远扬。


在商务车领域,基于细分消费者的价值需求,江淮瑞风商务车不断推陈出新,用定制化的产品,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凭借大空间、高品质和高可靠性,江淮瑞风在市场上始终保持着高口碑和高销量。


掀背式运动轿跑嘉悦A5


在乘用车领域,随着90、95后成为主力消费人群,新生代用户需求深刻变化,江淮乘用车已进入3.0时代,推出了嘉悦A5、嘉悦X7等一个个更加年轻化的爆款产品。在品质、技术和品牌的三重驱动下,“做精做优乘用车”在江淮产品矩阵中不断得以印证。一系列高品质的产品,在海外的出口市场更是已覆盖南美、欧洲、非洲、亚洲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能智驱型SUV嘉悦X7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江淮汽车更是厚积薄发,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先行者和大众化普及者。2010年,首批591辆纯电动轿车在合肥示范运行,开启了中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先河,拉开了江淮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四化”大幕。经过十四年迭代研发,江淮已系统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累计推广应用16万台,总计运营里程超35亿公里,持续保持私人领域纯电动车推广规模领先者地位。


高能纯电轿跑江淮iC5


在新一轮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江淮汽车在以产品品质勇立潮头的同时,更尽显国企担当和大企风范。在全球竞争加剧和新的发展战略需求下,江淮汽车以全球性的战略眼光和国际视角进行人才资源配置,用“广揽博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理念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国内自主品牌第一条全铝生产线


在意大利、日本等国家,江淮汽车布局了众多设计中心。主动拥抱变革,江淮汽车主动开创与深化和蔚来、大众的合作,2018年,江淮汽车已全面导入德国VDA质量管理体系,系统性地应用大众质量工具,在汽车工艺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飞跃。时至今日,江淮与大众合作已经越来越默契,在嘉悦A5、嘉悦X7、iC5等产品上已经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果。此外,包括与华为、百度等的合作在内,江淮汽车每一次的探索与携手,总是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与此同时,近些年,江淮汽车更屡屡亮相国际舞台,彰显着中国车企的发展壮大。在“一带一路”倡议、“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等重要工作中,江淮汽车总是勇于挑起国企担当,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江淮汽车技术中心


正如江汽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项兴初所说,如今的江淮汽车,已经成长为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等研产销和服务于一体,“先进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并举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面向未来,江淮汽车将秉承“制造更好的产品,创造更美好的社会”的企业愿景,在坚守制造业基础上,积极进行战略延伸,从单一制造向制造与服务并举转型,按下全方位产品、市场、经营转型升级的“快进键”。

来源:江淮晨报

2024-02-29

后面没有了,返回>>电动车百科